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这文明、民主、多元的社会,教育为何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学生为何成为由分数、绩点、排名等数字组成的“数字人”?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支点,让教育真正回归到生命本体的教育。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学生个性 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早在1983年出版著作《智能的结构》,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的本质进行阐述: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能结构来说它是由“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组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能或以其为核心的智能,它是多维的和开放的 。十几年研究之后,加德纳教授在《智能的重构》中指出,智能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它告诉人们智能不是可以用肉眼看到或用某种特定标准计量的东西,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潜能;这种智力的潜能能否被激活有赖于特定的环境和教育。人的智能具有多样性,教育可以使优势潜能更优,也可以是劣势变优的思想,与我们所提倡的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个体都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1 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当承认智能的多样性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允许、支持、鼓励多样化的存在,当我们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能更充分肯定学生之间的智能和学习能力的独特性,为教学的平等性提供理解。每个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世界”。因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求、气质、性格和特长等方面都各不同。特别是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这些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不仅是我们教学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因此,学校应该是师生心灵相约的场所、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学生个性张扬的天堂。众所周知,发明家爱迪生在学校里提出了许多问题,以致于他的老师认为他是糊涂蛋,仅仅接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母亲就把他带出了学校,却成了可能是所有时代中最多产的发明家,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育,恐怕人类的光明的到来不知还要推迟多少年。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类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学生是人,人是高山大海,“分数”是小丘小溪。
2 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各人兴趣、个性、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在手工制作方面有天赋,有的人对科学实验情有独钟,有的人爱好体育运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各自智能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之才,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我们的教育也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 “对症下药”。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因材施教应该始终贯穿三个词:激励、包容、提醒。突出的优点要鼓励,占9%;一般特点要包容,占90%;留出1%的底线去提醒。目前教育对学生的潜能特别是学生的优势素质或视而不见,或加以压抑,或视为异端不能容忍,致使学生可贵的才能、特长、兴趣爱好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一些学生因而失去自信,逐渐变成“差生”。殊不知这“差生”便是对教育的控诉,是教育失败的信号。教育要发现、挖掘、培养、发展人的独特品质,给它以自由、充分的发展空间。哈佛大学三百五十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六位诺贝尔获得者,而是给予了每一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坚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3 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尊重个体差异就是要顾及学生的基础、情感、潜能、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多一把尺子量学生。不能像以往那样习惯用一个标准要求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把千差万别的学生变成“一个人”,过多地强调同一性,这种教育完全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要知道学生是一个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特别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智力测验分数或书面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发展的主要指标,难以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做出客观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更多的是对个体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而与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则放到了第二位。古今中外的多样性人才,灿若繁星,无不证明尊重个体、评价多元的重要:英国的政治领袖、演说家丘吉尔,秧歌队里走出的赵本山,歌坛上的辣妹子宋祖英,他们中有几个是在学校、专业、分数、排名中脱颖而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再次使评价深刻证明了尊重个体发展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社会是多元组成的,我们的教育只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这是教育民主思想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凸显,更是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让我们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支点吧!
参考文献
[1]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草根化研究:追寻教育理想和学校使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4] 陈军.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丢失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6-22(4).
[5] 吴志攀.学生何时不再成为“数字人”[N].人民日报,2006-11-30(4).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学生个性 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早在1983年出版著作《智能的结构》,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的本质进行阐述: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能结构来说它是由“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组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能或以其为核心的智能,它是多维的和开放的 。十几年研究之后,加德纳教授在《智能的重构》中指出,智能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它告诉人们智能不是可以用肉眼看到或用某种特定标准计量的东西,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潜能;这种智力的潜能能否被激活有赖于特定的环境和教育。人的智能具有多样性,教育可以使优势潜能更优,也可以是劣势变优的思想,与我们所提倡的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个体都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1 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当承认智能的多样性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允许、支持、鼓励多样化的存在,当我们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能更充分肯定学生之间的智能和学习能力的独特性,为教学的平等性提供理解。每个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世界”。因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求、气质、性格和特长等方面都各不同。特别是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这些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不仅是我们教学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因此,学校应该是师生心灵相约的场所、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学生个性张扬的天堂。众所周知,发明家爱迪生在学校里提出了许多问题,以致于他的老师认为他是糊涂蛋,仅仅接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母亲就把他带出了学校,却成了可能是所有时代中最多产的发明家,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育,恐怕人类的光明的到来不知还要推迟多少年。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类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学生是人,人是高山大海,“分数”是小丘小溪。
2 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各人兴趣、个性、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在手工制作方面有天赋,有的人对科学实验情有独钟,有的人爱好体育运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各自智能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之才,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我们的教育也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 “对症下药”。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因材施教应该始终贯穿三个词:激励、包容、提醒。突出的优点要鼓励,占9%;一般特点要包容,占90%;留出1%的底线去提醒。目前教育对学生的潜能特别是学生的优势素质或视而不见,或加以压抑,或视为异端不能容忍,致使学生可贵的才能、特长、兴趣爱好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一些学生因而失去自信,逐渐变成“差生”。殊不知这“差生”便是对教育的控诉,是教育失败的信号。教育要发现、挖掘、培养、发展人的独特品质,给它以自由、充分的发展空间。哈佛大学三百五十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六位诺贝尔获得者,而是给予了每一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坚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3 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尊重个体差异就是要顾及学生的基础、情感、潜能、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多一把尺子量学生。不能像以往那样习惯用一个标准要求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把千差万别的学生变成“一个人”,过多地强调同一性,这种教育完全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要知道学生是一个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特别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智力测验分数或书面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发展的主要指标,难以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做出客观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更多的是对个体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而与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则放到了第二位。古今中外的多样性人才,灿若繁星,无不证明尊重个体、评价多元的重要:英国的政治领袖、演说家丘吉尔,秧歌队里走出的赵本山,歌坛上的辣妹子宋祖英,他们中有几个是在学校、专业、分数、排名中脱颖而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再次使评价深刻证明了尊重个体发展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社会是多元组成的,我们的教育只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这是教育民主思想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凸显,更是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让我们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支点吧!
参考文献
[1]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草根化研究:追寻教育理想和学校使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4] 陈军.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丢失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6-22(4).
[5] 吴志攀.学生何时不再成为“数字人”[N].人民日报,2006-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