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阶段下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创新创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的重大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经济增长方式
一、引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将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落到实处。创新创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功能,也能够促进就业。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创业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要站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1]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实施“双创”的重要举措。《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国家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意义。[2]文将从理论上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性,其中第二部分阐述为什么我国需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三部分阐述创新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说明依靠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是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阐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需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是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贡献较少,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克鲁格曼(Krugman,1994)[1]在杨(Young,1995)[2]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较小。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受到递减规律的约束,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从而在理论上预测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现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为避免走上东南亚国家的老路,我国需要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在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再单纯依靠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增加,而是依靠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不再单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投入。前文已有论述,创新的非净增性和外部性可以打破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出现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因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经济增长。
三、什么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
1、创新创业
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创新和创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1]就给出了对创新的准确界定,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内容。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下文将会论述,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而制度创新等其他创新的作用在于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其他的创新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服务于科技创新。本文所指的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创业,是指将通过商业化的活动,将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付之于实践活动。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只有付之于实践活动,也就是应用于创业活动,创新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同时,一项创业活动只有具备足够的创新要素,才能够正真的实现创业的成功。创新与创业正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开谁。所以在此我们将创新和创业作为一个整体而统一的概念来使用,研究创新创业在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中的作用。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创新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最核心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索洛(Solow,1956)[3]建立了一个奠定经济增长理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使用了一个总量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中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在该模型中,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同时科技进步也可以带来经济增长。模型中创新者发明新产品,新产品带來的利润提供创新的激励,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阿洪和豪伊特 (Aghion and Howitt,1992)[6]建立了质量改进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中产品质量不断改进,高质量的新产品替代了原有产品,这种技术进步形成了“创造性破坏”。无论是罗默引入新产品的增长模型还是阿洪和豪伊特的质量改进模型,都意味着存在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可以说这类模型都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型。琼斯和罗默(Jones and Romer,2010)[7]在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回顾和展望中总结了“新卡尔多事实”,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等,再次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创新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总要作用,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 3、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按照前文的定义,创新主要是指科技创新,创业是指将科技创应用是实践。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探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机制如下。首先,创新创业的结果可能是新产品的发明。新产品的发明使人所消费的产品种类增加,也增加了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数量。其次,创新创业发明了新的生产技术。新的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出数量。再次,创新创业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无论是所消费产品的种类增加,还是所消费产品的数量增加,或者是所消费产品的质量提升,都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创新创业推动了经济增长。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这是微观角度的增长在宏观上的表现。创新创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在于创新创业具有会产生强烈的外部性。创新的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的进步,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在不增加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产出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宏观视角下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4、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表现
创新创业驱动经济增长的表现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市场上持续不断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是一种常态化的经济活动。创新来源于资本和人力的投入。创新的激励机制在于创新所带来的利润。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因为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创新的主体能够获得创新之后的利润。当一项创新产生之后,创新者依据该创新进行市场化的创业活动。伴随着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大量的初创企业产生,并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之下,进行优胜劣汰的淘汰,创新成功的企业能够生存,创新失败的企业不断推出市场。创新创业成功的企业,继续进行新的创新。持续创新的企业不断壮大。市场形成大量小企业和少量大企业并存的市场结构。成功的初创企业会有比持续性经营的大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市场现有的大企业可能会被高速成长的小企业所替代,市场结构保持持续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过程,创新创业使得市场机制保持持续的活力,并促进经济不断增长。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1、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在现代经济运行体制下,高等学校在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具有三大基本职能,也就是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高等学校的知识创造过程其实就是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的创新包括基础科学的创新和应用科学的创新。其中应用科学的创新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基础科学的创新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但却是应用科学创新的基础,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的过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学生进入社会后,会凭借其掌握的知识,进行各种创新与创业活动。高等学校创造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学术界的交流活动以及高等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而传播出来,对社会上的创新创业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2、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高等教育因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存在强烈的外部效应,而具备了一定的公共产品的功能,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完善高等学校的教育供给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改进高等教育供给。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供给侧改革在高等教育的延伸。权威人士指出,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很显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这个定义,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3、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推动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创新创业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增长主要由创新创业来推动的时候,则就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建立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需要推动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实现更好地创新创业,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科技的创新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创业。创新创业中人的能动性是第一位,当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才具备了具备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时,会有大量创新和创业行动付之于实践活动。虽然可能有部分创新创业活动会是失败的,但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总是会有一部分创业是成功的。从而不断出现的成功创新和创业推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将高等教育的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三个功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可以实现更好地创新。不断积累的知识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决定创新供给的主要因素,而社会需求是决定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三者的统一,是创新的供给和创新的需求达到均衡,因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再次,创新创业教育由政府来推动,可以有效增强社会的创新能力。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创新的社会收益大于创新者的私人收益,从经济学的原理上来看,这会导致创新不足。政府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对创新创业的投入,可以增加创新创业数量,从而解决创新创业的不足,创新创业领域实现帕累托最优。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条件。
五、结语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必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那个国家在科技创新中把握先机,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增长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退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采取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举措,为我国在下一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可以预期,新科技革命的展开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推進,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推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引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ttp://www.gov.cn/zhengce/2016-05/19/content_5074812. htm,2016年05月19日。
[2]引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13/c1001- 26993805.html,2015年05月13日。
[3]《权威人士再论当前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04/c_128591873. htm,2016年01月04日。
关键词: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经济增长方式
一、引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将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落到实处。创新创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功能,也能够促进就业。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创业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要站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1]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实施“双创”的重要举措。《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国家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意义。[2]文将从理论上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性,其中第二部分阐述为什么我国需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三部分阐述创新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说明依靠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是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阐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需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是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贡献较少,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克鲁格曼(Krugman,1994)[1]在杨(Young,1995)[2]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较小。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受到递减规律的约束,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从而在理论上预测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现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为避免走上东南亚国家的老路,我国需要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在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再单纯依靠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增加,而是依靠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不再单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投入。前文已有论述,创新的非净增性和外部性可以打破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出现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因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经济增长。
三、什么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
1、创新创业
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创新和创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1]就给出了对创新的准确界定,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内容。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下文将会论述,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而制度创新等其他创新的作用在于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其他的创新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服务于科技创新。本文所指的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创业,是指将通过商业化的活动,将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付之于实践活动。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只有付之于实践活动,也就是应用于创业活动,创新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同时,一项创业活动只有具备足够的创新要素,才能够正真的实现创业的成功。创新与创业正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开谁。所以在此我们将创新和创业作为一个整体而统一的概念来使用,研究创新创业在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中的作用。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创新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最核心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索洛(Solow,1956)[3]建立了一个奠定经济增长理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使用了一个总量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中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在该模型中,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同时科技进步也可以带来经济增长。模型中创新者发明新产品,新产品带來的利润提供创新的激励,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阿洪和豪伊特 (Aghion and Howitt,1992)[6]建立了质量改进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中产品质量不断改进,高质量的新产品替代了原有产品,这种技术进步形成了“创造性破坏”。无论是罗默引入新产品的增长模型还是阿洪和豪伊特的质量改进模型,都意味着存在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可以说这类模型都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型。琼斯和罗默(Jones and Romer,2010)[7]在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回顾和展望中总结了“新卡尔多事实”,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等,再次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创新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总要作用,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 3、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按照前文的定义,创新主要是指科技创新,创业是指将科技创应用是实践。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探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机制如下。首先,创新创业的结果可能是新产品的发明。新产品的发明使人所消费的产品种类增加,也增加了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数量。其次,创新创业发明了新的生产技术。新的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出数量。再次,创新创业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无论是所消费产品的种类增加,还是所消费产品的数量增加,或者是所消费产品的质量提升,都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创新创业推动了经济增长。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这是微观角度的增长在宏观上的表现。创新创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在于创新创业具有会产生强烈的外部性。创新的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的进步,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在不增加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产出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宏观视角下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4、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表现
创新创业驱动经济增长的表现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市场上持续不断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是一种常态化的经济活动。创新来源于资本和人力的投入。创新的激励机制在于创新所带来的利润。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因为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创新的主体能够获得创新之后的利润。当一项创新产生之后,创新者依据该创新进行市场化的创业活动。伴随着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大量的初创企业产生,并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之下,进行优胜劣汰的淘汰,创新成功的企业能够生存,创新失败的企业不断推出市场。创新创业成功的企业,继续进行新的创新。持续创新的企业不断壮大。市场形成大量小企业和少量大企业并存的市场结构。成功的初创企业会有比持续性经营的大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市场现有的大企业可能会被高速成长的小企业所替代,市场结构保持持续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过程,创新创业使得市场机制保持持续的活力,并促进经济不断增长。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1、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在现代经济运行体制下,高等学校在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具有三大基本职能,也就是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高等学校的知识创造过程其实就是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的创新包括基础科学的创新和应用科学的创新。其中应用科学的创新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基础科学的创新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但却是应用科学创新的基础,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的过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学生进入社会后,会凭借其掌握的知识,进行各种创新与创业活动。高等学校创造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学术界的交流活动以及高等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而传播出来,对社会上的创新创业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2、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高等教育因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存在强烈的外部效应,而具备了一定的公共产品的功能,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完善高等学校的教育供给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改进高等教育供给。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供给侧改革在高等教育的延伸。权威人士指出,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很显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这个定义,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3、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推动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创新创业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增长主要由创新创业来推动的时候,则就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建立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需要推动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实现更好地创新创业,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科技的创新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创业。创新创业中人的能动性是第一位,当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才具备了具备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时,会有大量创新和创业行动付之于实践活动。虽然可能有部分创新创业活动会是失败的,但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总是会有一部分创业是成功的。从而不断出现的成功创新和创业推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将高等教育的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三个功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可以实现更好地创新。不断积累的知识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决定创新供给的主要因素,而社会需求是决定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三者的统一,是创新的供给和创新的需求达到均衡,因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再次,创新创业教育由政府来推动,可以有效增强社会的创新能力。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创新的社会收益大于创新者的私人收益,从经济学的原理上来看,这会导致创新不足。政府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对创新创业的投入,可以增加创新创业数量,从而解决创新创业的不足,创新创业领域实现帕累托最优。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条件。
五、结语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必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那个国家在科技创新中把握先机,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增长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退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采取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举措,为我国在下一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可以预期,新科技革命的展开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推進,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推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引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ttp://www.gov.cn/zhengce/2016-05/19/content_5074812. htm,2016年05月19日。
[2]引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13/c1001- 26993805.html,2015年05月13日。
[3]《权威人士再论当前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04/c_128591873. htm,2016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