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阵仗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生只见过两次黄河:一次冒昧造访,一次不经意邂逅。
  2008年夏天,我启程前往郑州。那天下着暴雨,列车驶过东明县黄河大桥,速度出奇得缓慢。那时,我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骚动,几个南国口音在那里大惊小怪:“快看,快看,黄河!”一刹那间,我睁开了眼睛,隔着厚厚的玻璃,隔着密集的雨丝,看出去——
  桥下,奔腾的黄河水有如脱缰的野马从西往东飞驰而下,一个一个的漩涡,虽然看不分明,却也能够感到那种睥睨一切的气势。一眼的橙黄,一眼的白色浪花,此岸到彼岸,无头无尾。在列车驶过的将近10分钟里,整节车厢沉浸在静谧无声的奇妙氛围里。没有人说话,也听不见声响,大人孩子几乎全部涌向车窗。尤其是对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掏出手帕不住地擦着眼镜片,从那颤动的嘴唇上,我能懂得他那份激动。此后很长时间,列车里都被这种激动的心情笼罩。打扑克的支着头寻思,说笑话的压低了嗓门,甚而孩子的哭闹也明显减弱了几分。过了东明不多久,老人就下了车。收拾行李的時候,他说:幸亏列车晚了点,让我看见了黄河本来的样子。
  时隔一年,因事前往东营,行程只有三天。很不巧,在东营时,瓢泼般的雨水没有停歇过。倚着门口,焦急地看着一点不见减弱的雨势,无可奈何。朋友准备了精美的酒菜,安慰我:“见不得黄河,还可以看看雨景嘛!”迢迢近千里,我是来看雨景的吗?我的不耐烦很明显地显示在脸上。朋友无奈,趁着雨势稍弱,招了一辆出租车。
  到了黄河边,我和他各擎一把黑雨伞,站在一处民房的旁边。四周是望不到边际的漫漫黄河滩涂,芦苇、水红花铺天盖地,稍许留神,还有野鸭和苇喳(注:一种水鸟)轻轻的私语。隔着老远,就是黄河入海处,宽阔的海面,一条流速已经非常缓慢的母亲河。交际处,一条长长的弧线,泾渭分明。线的那一边,清澈如许,稍微挪一下视线,这一边依旧浑浊不清。黄河在平静地入海,大海也平静地接纳黄河。完全不似两军对垒,分明就像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平和地拥抱。也许是朋友见惯了这种阵势,短短半个小时就催促了我不下八回。而我迟迟不动,直到一阵更强烈更暴虐的风雨卷走了我们的黑伞。
  民房的主人大概听见了动静,穿堂过厦绕到大门前,连拉带扯地把我们拽进屋里。我颇不好意思地到门口挤干了衣服上的雨水,才找了个马扎坐下。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又是沏茶又是倒水。很快,我们就唠在了一起。我说:这就是黄河入海吗?怎就如此平静?一脸慈和的女主人已经蹲在屋门前面宰杀黄河大鲤鱼了。她一边熟练地刮着鱼鳞,一边微笑着说:“这有什么?到家了呗!”很平和的回答。浪迹天涯的游子回了家,还需要多大的阵仗吗?
  (选自《扬子晚报》)
其他文献
时人写到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多有涉及,“狂放不羁”“汹涌怒吼”“奔腾雷鸣”等“刚性”词语会一一奔向笔端,中华民族一幅幅抗击侵略者的雄壮画面立马会呈现于我们面前。表现“母亲河文化”的特有内涵,是以黄河水为状物对象的散文的“传统”立意。时代变化赋予“母亲河文化”以怎样的新特质呢?我们创作时怎样与时俱进,做到既写足“传统”又引发“新声”呢?《黄河的阵仗》一文的个性化立意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   一、
期刊
一、内心独白,直接呈现心理状态   就是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如“这回又完了!”“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是的,到山里去!”这几句话就是陈士成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反映了他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自己讲不同的话,很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为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幻觉描写,朦胧描绘内心世界   这是本文用得最
期刊
解剖热点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举,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
期刊
解剖热点  立德树人的重点是: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正面教育,引导激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学生成长;促进青少年学会劳动、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自律;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美好心灵,担当时代使命和责任等。立德树人,培养“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些应该在高考作文中得以体现。  备考技法  立德树人,立意高远  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
期刊
怀古与创新  ◎刘嘉钰  传统与新潮是文化圈中永不过时的话题。这两者看似对立冲突,实则能辩证共存,相得益彰。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呢?笔者认为,无非三步:怀古、纳新与创新。  心怀传统,显文化自信。古有孔子提出“华夷之辨”,今日中国再提“文化自信”。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身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
期刊
老黄牛在水田里悠悠地走,浣洗妇们在岸边唱起轻快的歌,手中的蓝印花布早已被时光漂得泛白。   生活平淡得如一支水乡小调,深深地印染进布里。那整缸整缸的靛青里不知藏着多少儿女情长,也不知藏着多少孜孜不倦老黄牛般的勤苦憨实的气韵。多少年来,勤劳朴素的水乡人民,在烟雨濛濛中为生活点上了一朵靛青色的花。蓝印花布像是一位老者意味深长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古朴的情谊,却又被轰隆隆的时代之声压低了音。   漫步在散
期刊
世间有太多事,可做的事太多,可不做的事也太多,可最后做与不做,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这做与不做的区别,就在于内心的那一份坦荡与无悔。   有的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你不做,可能并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可若是冷眼旁观,良心是否过得去呢?仍记得曾经热议的“扶不扶”问题。路上有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扶了,被讹,轻则有可能支付老人医疗费,重则被追究法律责任。可不扶,当真忍心吗?两种做法,差别就在于
期刊
范本呈现  春天来敲门  ◎厉彦林 沉睡一冬,季节忘记带钥匙,敲起春天的门环。门刚被推开一条缝儿,春天就踮着脚尖,顽皮活泼地踏进门槛。金黄的连翘花早早开口:“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2018年春节前立春,“春脖子长”,北方大地缺雪少雨,冬天早已失去威风。最早敲春天门的是风,轻轻地,悄悄地,春天淡粉浅黛,袅袅婷婷走来,叩动人心弦。开门一看,春光已经行走在村庄田野上。春风从袖筒、裤腿里钻进来,柔柔
期刊
如今大众关注的热门事件,有见义勇为,有慈善活动,或是其他惊天动地的壮举。在世人的眼睛里,可歌可泣的事迹会被无限放大。   人人都想当英雄,被万众关注,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但在社会这个“近视眼”里有许许多多小事还在等待被真正细心的人拾起。   高大的楼房,外表光鲜亮丽,楼内却是灰尘满天飞,楼梯积尘很久无人打扫,上班族们一边捂着鼻子,一边皱着眉,小心翼翼地踏过那些灰尘,生怕扬起的灰脏了自己的衣服。是的
期刊
知识积累  在面对某事时,构建两种或两种以上备选项,然后对其进行比较权衡,最终选择正确选项的思维,叫作“选言思维”。“选”就是选择,“言”就是见解、主张,途径、方法、策略等。选言思维的思维程序分三步:第一步尽量多地构建备选项,或者说要尽量多地想出事物存在的可能性;第二步对这些备选项进行权衡比较;第三步在比较的基础上选出趋利避害、切实可行的最佳选项。  技法指津  一、选择要遵从优化性、操作性和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