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服用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妈咪爱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及治疗前后淋巴结消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健胃止痛颗粒;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65—02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本病以7岁以下的小儿多见,其中男孩发病率稍高于女孩,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稍多。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或伴有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多见;但疼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发作形式多为阵发性,多能自行缓解,但病情易反复。起病后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发现在回盲部及腹主动脉旁可见多个串珠样、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影;少数在肠系膜見多处散在性多个低回声影。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普及及技术的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明显上升。由于病因未明确,西医对本病暂无针对性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治疗、解痉止痛及补液支持治疗等对症治疗为主。但临床上疗效欠佳,腹痛多反复发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6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来源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寿光市中医院儿一科门诊。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内容,并结合目前医学界对本病的临床观察研究,制定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2.1 近两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
1.2.2 反复腹痛,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及脐部多见,压痛部位不固定,疼痛间隙活动如常;
1.2.3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肿大肠系膜淋巴结。
1.3 纳入标准
1.3.1 年龄在2-7岁之间的患儿;
1.3.2 近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
1.3.3 有反复腹痛,疼痛间隙活动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
1.3.4 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不提示有急性感染;
1.4 排除标准
1.4.1 合并其他疾病者,如肺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1.4.2 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7岁者;
1.4.3 合并外科急腹症者。
1.5 疗效评价
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本病的相关临床治疗研究及报道,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情况,自行拟定疗效评价标准如下:
治愈:治疗1疗程后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治疗后第2周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
显效:治疗1疗程后无腹痛,无恶心、呕吐,第2周复查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减少或减小;
好转:腹痛缓解,但仍有反复发作者,复查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无消退;
无效:腹痛无缓解,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无消退。
2 治疗方法
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给予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中药组方:清半夏6g、陈皮9g、厚朴6g、醋元胡9g、连翘12g、炒鸡内金15g、砂仁6g、苍术6g、神曲9g、徐长卿6g;粒制法:上述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水煎液浓缩到适当程度,加入辅料(糊精、蔗糖等)制成软材,是法制成颗粒,干燥,筛选,包装成15g每袋;服用方法:2-4岁患儿一次半袋,5-7岁患儿一次一袋,开水冲服,日三次。对照组腹痛时给予庆大霉素普鲁卡因,服用方法:2-4岁患儿一次1/3袋,tid;5-7岁患儿一次半袋,开水冲服,tid;平素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具有统计学。
4 治疗结果
4.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5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性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众多医家多从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热结胃肠、气滞血瘀等方面论述小儿腹痛的原因。《素问·举痛论》言“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三·腹痛》曰:“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幼科发挥·积痛》曰:“小儿腹痛,属食积者多”。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经脉及六腑。脾喜运恶滞,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六腑以通为用,经脉以流为畅,若肝、脾、六腑、经脉受邪,则可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阻不通,经脉滞涩不畅而发生腹痛。如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暴饮暴食或恣食肥甘厚味,或误食不洁之物,导致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失于条畅则见腹痛;若积滞日久不去,积久化热或外邪入里化热搏结于肠道,腑气不通亦可见腹痛;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之品,寒侵腹中,阻遏脾胃阳气,气血运行不利,经脉滞涩不畅而发生疼痛;或禀赋不足,脾阳素虚,运化不足,气机不畅,气血不足以温养脏腑,使之失于温煦而痛。
徐长卿味具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功效;苍术性具有健脾,燥湿,解郁,辟秽的功效。二者为君药,旨在健脾止痛,理气和胃。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半夏味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效;厚朴味具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止呕之功;三者共为臣药,既可以辅助君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又可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砂仁性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元胡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功效。三者共为佐药,共奏健脾消食,活血消淤,理气止痛之功。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连翘、鸡内金皆性寒,是为使药,二药合用,不仅可疏风散邪,给邪气以出路,引邪达表而解,又可减缓诸药温燥之性。诸药合用药效相符,功能互补,共奏健脾益胃、理气止痛之功。
通过本次临床疗效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改善腹痛临床症状、减少腹痛发作及促进肿大肠系膜淋巴结消退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且该药口感好,易于服用,患儿及其家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健胃止痛颗粒;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65—02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本病以7岁以下的小儿多见,其中男孩发病率稍高于女孩,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稍多。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或伴有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多见;但疼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发作形式多为阵发性,多能自行缓解,但病情易反复。起病后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发现在回盲部及腹主动脉旁可见多个串珠样、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影;少数在肠系膜見多处散在性多个低回声影。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普及及技术的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明显上升。由于病因未明确,西医对本病暂无针对性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治疗、解痉止痛及补液支持治疗等对症治疗为主。但临床上疗效欠佳,腹痛多反复发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6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来源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寿光市中医院儿一科门诊。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内容,并结合目前医学界对本病的临床观察研究,制定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2.1 近两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
1.2.2 反复腹痛,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及脐部多见,压痛部位不固定,疼痛间隙活动如常;
1.2.3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肿大肠系膜淋巴结。
1.3 纳入标准
1.3.1 年龄在2-7岁之间的患儿;
1.3.2 近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
1.3.3 有反复腹痛,疼痛间隙活动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
1.3.4 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不提示有急性感染;
1.4 排除标准
1.4.1 合并其他疾病者,如肺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1.4.2 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7岁者;
1.4.3 合并外科急腹症者。
1.5 疗效评价
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本病的相关临床治疗研究及报道,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情况,自行拟定疗效评价标准如下:
治愈:治疗1疗程后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治疗后第2周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
显效:治疗1疗程后无腹痛,无恶心、呕吐,第2周复查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减少或减小;
好转:腹痛缓解,但仍有反复发作者,复查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无消退;
无效:腹痛无缓解,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无消退。
2 治疗方法
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给予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中药组方:清半夏6g、陈皮9g、厚朴6g、醋元胡9g、连翘12g、炒鸡内金15g、砂仁6g、苍术6g、神曲9g、徐长卿6g;粒制法:上述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水煎液浓缩到适当程度,加入辅料(糊精、蔗糖等)制成软材,是法制成颗粒,干燥,筛选,包装成15g每袋;服用方法:2-4岁患儿一次半袋,5-7岁患儿一次一袋,开水冲服,日三次。对照组腹痛时给予庆大霉素普鲁卡因,服用方法:2-4岁患儿一次1/3袋,tid;5-7岁患儿一次半袋,开水冲服,tid;平素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具有统计学。
4 治疗结果
4.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5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性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众多医家多从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热结胃肠、气滞血瘀等方面论述小儿腹痛的原因。《素问·举痛论》言“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三·腹痛》曰:“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幼科发挥·积痛》曰:“小儿腹痛,属食积者多”。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经脉及六腑。脾喜运恶滞,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六腑以通为用,经脉以流为畅,若肝、脾、六腑、经脉受邪,则可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阻不通,经脉滞涩不畅而发生腹痛。如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暴饮暴食或恣食肥甘厚味,或误食不洁之物,导致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失于条畅则见腹痛;若积滞日久不去,积久化热或外邪入里化热搏结于肠道,腑气不通亦可见腹痛;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之品,寒侵腹中,阻遏脾胃阳气,气血运行不利,经脉滞涩不畅而发生疼痛;或禀赋不足,脾阳素虚,运化不足,气机不畅,气血不足以温养脏腑,使之失于温煦而痛。
徐长卿味具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功效;苍术性具有健脾,燥湿,解郁,辟秽的功效。二者为君药,旨在健脾止痛,理气和胃。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半夏味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效;厚朴味具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止呕之功;三者共为臣药,既可以辅助君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又可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砂仁性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元胡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功效。三者共为佐药,共奏健脾消食,活血消淤,理气止痛之功。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连翘、鸡内金皆性寒,是为使药,二药合用,不仅可疏风散邪,给邪气以出路,引邪达表而解,又可减缓诸药温燥之性。诸药合用药效相符,功能互补,共奏健脾益胃、理气止痛之功。
通过本次临床疗效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改善腹痛临床症状、减少腹痛发作及促进肿大肠系膜淋巴结消退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且该药口感好,易于服用,患儿及其家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