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课,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同时也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也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实施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84-02
一、德育是学校重要、长期的一项工作
而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那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老师应从课堂教学、身边小故事、作业布置、社会实践、课堂辩论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及时、灵活地找准教育切点,力求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水乳交融,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读书,使之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第一、于教材中找到切点。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主渠道。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教科版为例,中学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适应、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八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自然环境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九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
第二、于故事中找切点。“小故事,大道理”,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每个人的责任》时,可以举身边同学们所熟悉的例子。在这里,单纯的说教变成了生动的形象,选取的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德育思考,师生互动让德育内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由学生自己从故事中推出,学生更易接受而且铭记在心。
第三、于作业中找切点。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必只拘泥于书面作业,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在教学《理解父母》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了3道作业:1.看看父母的双手。2.认真地为父母洗一次脚。3.告诉父母你理解他们的辛苦与关爱。这“润物细无声”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与素质,从而回归德育教育本色。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幸福、快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二、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的方法
1.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景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抓住热点,创设问题情景,使之具有时代性。政治课课堂问题的创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紧扣住当前的热点,使政治课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
2.运用电化教学媒体进行德育渗透。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有利于创设教学材料,进行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自觉地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在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有关国内外形势最新变化的材料,缩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时间差”,用新鲜的信息刺激学生。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毕竟是间接经验,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还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成才。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是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4.言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渗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时代的特点,并辅之于生动活泼的形式,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4.
[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敘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4.
作者简介:陈爱珍女1972年12月汉族山西忻州市保德县东关镇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84-02
一、德育是学校重要、长期的一项工作
而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那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老师应从课堂教学、身边小故事、作业布置、社会实践、课堂辩论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及时、灵活地找准教育切点,力求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水乳交融,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读书,使之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第一、于教材中找到切点。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主渠道。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教科版为例,中学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适应、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八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自然环境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九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
第二、于故事中找切点。“小故事,大道理”,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每个人的责任》时,可以举身边同学们所熟悉的例子。在这里,单纯的说教变成了生动的形象,选取的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德育思考,师生互动让德育内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由学生自己从故事中推出,学生更易接受而且铭记在心。
第三、于作业中找切点。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必只拘泥于书面作业,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在教学《理解父母》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了3道作业:1.看看父母的双手。2.认真地为父母洗一次脚。3.告诉父母你理解他们的辛苦与关爱。这“润物细无声”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与素质,从而回归德育教育本色。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幸福、快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二、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的方法
1.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景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抓住热点,创设问题情景,使之具有时代性。政治课课堂问题的创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紧扣住当前的热点,使政治课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
2.运用电化教学媒体进行德育渗透。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有利于创设教学材料,进行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自觉地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在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有关国内外形势最新变化的材料,缩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时间差”,用新鲜的信息刺激学生。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毕竟是间接经验,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还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成才。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是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4.言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渗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时代的特点,并辅之于生动活泼的形式,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4.
[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敘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4.
作者简介:陈爱珍女1972年12月汉族山西忻州市保德县东关镇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