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有和集体森林资源是场内交易的主要对象,交易方式主要为拍卖,2012年以来,交易对象逐渐覆盖了江西、湖南、四川等12个省、自治区,这对于优化配置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林业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场内交易活跃程度有待提高、交易半径有待扩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对林农缺乏吸引力和适应性、无法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未能达到制度设计者预期目标等。因此,需要加强产权交易平台的宣传,完善相关制度以增强对小规模林农的适应性,合理布局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增强现有交易平台,特别是省级交易平台的辐射范围。
  关键词:森林;产权;场内交易;林业;产权交易所
  中图分类号: F326.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30-03
  收稿日期:2013-11-2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SJD63003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编号:12YJA630182)。
  作者简介:乔永平(1972—),女,江苏东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以“确权到户”为特征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客观上造成了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迅速增加和单位经营规模的缩小。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存在场内交易和私下交易2种模式。私下交易采用协议方式进行,不进行森林资源产权的变更登记,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场内交易即以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为交易平台进行的交易,有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统计数据,同时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倡导的交易模式。江西省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首批4个试点省份之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是国内成立的第一家省级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其场内交易情况究竟如何,是理论界和相关部门都极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2007—2012年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网站公布的成交数据,对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森林资源产权交易提供理论参考。
  1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情况
  1.1各年的交易情况
  从表1可知,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在2008年以前较少,2007年只有48宗交易;交易主要从2008年开始,特别是2011—2012年交易大增,2011、2012年2年的交易成交数为1 317 宗,占总交易数的60.14%,成交金额达 226 044.66 万元,占总成交金额的80.58%。究其原因,一是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从而促进了森林资源产权交易;二是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2005年10月,自江西省建立第一个省内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铜鼓县林业产权交易市场以来,到2008年底全省有70个县、市建立了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2009年11月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
  1.2交易对象的地域分布
  从表2可知,交易对象分布于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河北、陕西、广西、河南、黑龙江和湖北等12个省、自治区,其中,来自江西本省的交易量最多,分别占成交宗数的95.11%和成交金额的79.63%,其次是湖南和四川。除2010年发生1宗来自湖北的交易外,外省市交易主要发生于2012年,共计106宗,这说明自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成立以来,随着其影响力和辐射性增强,森林资源产权交易正逐渐朝区域性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方向发展。
  1.3交易对象的权属构成
  从表3可知,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森林资源产权是主要的交易对象,共计1 869宗,占总交易数的85.34%;私有性质的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相对较少,共计301宗,占总交易数的1374%,这主要是由江西省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的相关制度规定所致。现有的制度要求国有和集体的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必
  总体而言,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有和集体森林资源是场内交易的主要对象,其交易方式主要是拍卖,2012年以来,交易对象逐渐覆盖了江西、湖南、四川等12个省、自治区,这对于优化配置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林业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存在的问题
  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毕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场内交易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使得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2.1场内交易活跃程度有待提高
  从南方林业产权交易的成交数据来看,场内交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7—2012年总成交宗数为2 190宗,总成交金额为280 538.66万元,交易总量相对较小。由于数据不充分,无法计算场内交易发生率,即交易的森林资源产权数量与森林资源产权总量的比率,但谢屹研究表明,江西省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发生率不超过1%[1],这与江西省农村土地交易率达到10%左右相比,差距较大,场内交易尚不够活跃,有待进一步提高。
  2.2场内交易半径有待扩大
  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对象不仅来自江西本省,还来自包括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河北、陕西、广西、河南、黑龙江和湖北等共计12个省、自治区,交易覆盖范围虽然大大扩展,但与其他省、自治区的交易量仍然十分有限,从交易数来看,共计107宗,不到总交易数的5%,交易金额只达到总交易金额的20%多一些,与一个真正的区域性交易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3场内交易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从表6可知,江西省各县(市)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发展很不平衡;全省11个设区的地级市中,无论是交易数还是交易金额,吉安市、宜春市和九江市交易最为活跃,特别是吉安市的交易数和交易金额占据半壁江山;景德镇市、上饶市和鹰潭市成交宗数和成交金额较少,成交宗数不到20宗,特别是鹰潭市只成交了1宗,景德镇市是成交金额最少的,只有443.28万元。
  2.4现有交易平台对于小规模林农缺乏吸引力和适应性
  从表7可知,单宗交易金额最大的是私有性质的森林资源产权,其次是股份制,再次才是国有。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和集体森林资源产权现行制度规定必须进场交易,不用考虑每宗交易规模的大小,而私有森林资源产权进场交易时,往往需要达到一定的交易规模才能有效降低进场的交易成本,因此,进场交易的私有森林资源单宗交易规模也较大。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拥有的森林资源规模普遍较小,达不到场内交易买方的需求规模,且场内交易不仅耗费时间长,程序复杂,还需交纳一定的交易费用,因此,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对林农缺乏吸引力和适应性,林农没有如制度设计者所希望的那样成为场内交易的主体,有一定比例的林农选择私下交易。谢屹对江西省森林资源产权交易调查表明,私下交易在县城边远地区较为活跃,其交易量占该地区总交易量的40%左右[1]。这制约了交易平台运行的有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绩效。
  2.5现行规章制度无法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目前,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现有的规章制度无法有效保障交易中买方的权益。如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发布的相关公告中,为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而设立了免责条款,即“本市场对于本项目标的的实际状况、瑕疵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予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买受人应在参加交易之前,自行对标的的现状、面积、质量、权属、数量、真伪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认,并对自行确认的结果负责。本项目标的的面积、树种、蓄积、土壤、交通现状等情况介绍均由委托人提供,仅供买受人参考,其标的准确面积应以林业主管部门确权面积为准;本市场针对本次交易项目现场勘察的面积、蓄积等情况介绍也仅供买受人参考,不为项目标的物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由于这一免责条款的存在,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市场无须去审核标的物的实际情况,减少了自身风险,但是却增加了买方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不利于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
  另外,由于林农并未完全进入场内交易,私下交易且不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交易平台不能对选择私下交易林农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增加了日后林权纠纷的隐患。
  2.6场内交易未能达到制度设计者的预期目标
  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制度设计的目标主要有2个:一是推动森林资源产权交易,通过市场达到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的目标,以实现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目标,从而最终达到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促进林农增收的目标;二是规范交易行为,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但从实践结果可以看出,一是场内交易发生率低,二是林农并未成为场内交易的主体,因此,现有森林资源产权场内交易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者的预期目标。
  3建议
  3.1加大对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的宣传
  有学者研究表明,本地是否有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与林农的交易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4]。谢屹研究表明,林农是否去过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对其是否卖出森林资源产权具有显著影响,如果林农只知道存在这一市场,而不知道这一市场的功能及作用,对其是否参与市场并没有多少影响[1]。因此,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作为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的一项制度,相关部门应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手段和渠道加大对交易平台具体功能、作用、交易程序等相关内容的宣传,增强对林农的吸引力。
  3.2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对小规模林农的适应性
  现有场内交易对资金、森林资源量都有一定的规模要求,小规模林农很难成为市场的主体。为了增强市场对小规模林农的适应性,可以将场内交易模式细化为大、中、小3种规模,对中、小规模的交易采取简化程序、减少交易费用等制度[1]。此外,作为市场交易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交易对象、交易主体等的审核,以降低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双方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
  3.3合理布局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增加边远地区的信息采集点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场内交易的规模,不仅要加强宣传,增强广大林农对制度的认知,在布局上也要合理,便于林农进场交易,降低其交易成本。在现有的省-市(县)-乡镇3级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在森林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建立信息采集点,林农只需就近将欲交易的信息传递给信息采集点,交易平台及时方便地收集相关交易信息并给予反馈,从而大大方便林农,也可以降低林农的交易成本。
  3.4增强现有交易平台,特别是省级交易平台的辐射范围
  现有交易平台的业务辐射范围还主要是省内的森林资源产权,与外省、市的交易量还相对较少,如何真正实现区域性
  平台交易的目标,是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现有的网络交易平台,主动和其他森林资源丰富的省、市进行合作,在交易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吸引外省、市森林资源产权进场交易。
  总之,增强对林农的吸引力和适应性,将有助力于提高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扩大交易半径,实现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制度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地林木流转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乔永平,聂影. 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2011(4):26-28,48.
  [3]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神岗乡下东源村下东源组林地使用权及林木所有权及使用权项目挂牌公告[EB/OL]. (2013-03-21)[2014-05-27]. http://jyxt.smforestry.com/t/activityDetail.html?id=17418.
  [4]陈珂,周荣伟,王春平,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09,29(6):493-498.杨洁,张勇,杨萍,等. 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33-436.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有效监控大棚环境状况,保证大棚作物健康生长,提出一种基于WSN技术的低功耗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对大棚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湿度等环境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系统采用太阳能锂电供电方式,并采用动态电源管理算法,结合改进路由协议,降低系统功耗,该系统稳定可靠,可有效监测温室大棚的关键环境因子参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环境监测;温室大棚;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关键因子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县域视角对2001—2010年年间河北省140个区县的农业技术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期间,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县域农业技术效率普遍较低,而且县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有差异。人均机械动力、有效灌溉率、农技人员数量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播种面积、复种指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设施大棚机械化作业的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总线的自主导航分布式控制结构并进行节点的设计。系统采用主-从分布式控制结构,以嵌入式控制器作为主控节点采集GPS数据和电子罗盘数据,从而决策适当的控制指令;以单片机控制作为功能节点,实现对微耕机的转向、变速和升降机具的控制。基于ISO11783标准设计了导航系统CAN通
期刊
摘要:为了解决移动影像终端对水果识别与处理的关键问题,在分析现有水果图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彩色水果图像分割算法,建立了四维向量信息结构的蚂蚁单元描述模式和蚁群图像分割算法的信息操作策略,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执行步骤。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图像处理算法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果识别有效、可行,对水果图像分割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水果图像;蚁群算法;图像分割;
期刊
摘要: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黑龙江农垦农业生产有较强的相似性,普遍认知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竞争力却与黑龙江农垦存在很大差距。基于修正钻石模型,建立以基础、结构、产业、规模、市场和现代化竞争力为核心的三级指标体系,测算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等指标与黑龙江农垦的差距在扩大。提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须在产业结构、规模经营、现代化进程与制度等方面需做出努力以提高农业竞争力。  关键词:新
期刊
摘要:通过构建耐寒植物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去除效果,探讨季节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鸢尾和花叶麦冬2种耐寒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具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即使在冬季,2种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能达到30%以上;不同季节西伯利亚鸢尾湿地对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平均去除率均高于花叶麦冬。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可以减少运行费用,对于维持人工湿地净化能力
期刊
摘要:将农户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农户,对辽宁省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分析,DEA方法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影响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玉米种植规模、有无农技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所在村到其所在镇上的距离对其影响为负,劳动力转移类型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调查历史数据,尤其是农村土地数据,具有典型的时态特征,使其存储和管理对现有的时态数据模型提出了挑战。土地变化的模拟、查询和显示的根本在于时空数据模型的建立。本研究在对农村土地调查数据的时间、空间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面向对象思想,对时空数据建模进行了研究,提出适合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的面向对象时空属性概念模型,为土地时空信息的有效组织、管理和查询提
期刊
摘要:针对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易冻窖、伤热、发芽和黑心等问题,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环境参数智能调节系统来改善马铃薯的储藏环境,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测节点、监控终端、空调及风机控制节点组成。环境监测节点通过传感器DHT11采集周围环境中的温湿度参数,再将采集时间、节点ID和温湿度等数据打包,通过ZigBee网络发送至监控终端;监控终端采用嵌入式处理S3C2410开发,接收、处理、显示和分析来
期刊
摘要:对农技云平台中采用的视频优化算法进行了介绍,在视频采集、处理、传输、呈现等多个环节综合应用双三次插值、视频对象分割、去抖动、降低帧率等多种视频优化算法可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关键词:视频优化算法;农技云平台;农技推广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00-02  收稿日期:2013-12-0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