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探讨了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主要对导学案设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避免“高效课堂”变“累赘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
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验改革,转变了师生角色,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值得肯定和继续推进的。但在尝试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有不少老师却遇到了这样的现实问题,“高效课堂”模式似乎没有让师生变轻松,反而变得更累了。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现在的模式增加了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和评价机制,老师们上课讲的虽然少了,但做的事却比以前多多了。学生们也没闲着,既要完成导学案,又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关注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一堂课下来,看上去热闹非凡,但实际效果却还不如以前,导致师生们产生畏难情绪,不愿进行尝试了。什么原因导致“高效课堂”变成老师们畏惧的“累赘课堂”呢?笔者认为还是师生们对高效课堂具体实施方式有误的问题。
问题一:把导学案设计成习题集
导学案顾名思义,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好的导学案能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和优化发展。但现在很多市场上销售的导学案包括教师自己设计的导学案,其实就是一个习题集,学生除了做题,几乎得不到任何学法上的指导和能力上的提高。这样的导学案变相地增加了学生负担,成了学习上的一个“包袱”。
对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摆正对导学案的认识,不能单纯地把它设计成习题集,而是要围绕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如自主探究环节,可以先设计好探究的问题,提示一些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出探究的过程与探究发现等。合作交流环节,设计好合作的内容,交流的话题,提示实施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写出结论等。在巩固和提高环节,题型的设计原则上是以课本为主,体现分层,题量不能过多。好的导学案应像一根若隐若现的指向标,能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引领孩子们去探究、去发现、去合作、去创新、去展示。
问题二:滥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孩子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彰显,促进学习。但现在有的课堂,无论什么教学内容,无论知识难易程度,无论学生有无准备,动不动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堂课中学生看上去忙忙碌碌,却是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中,弃简从繁,高效变成了低效。
对策:如何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要坚持“三不”原则,即,没有准备的不用,学生个人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用,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不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有准备,包括学习小组的划分、成员的分工,学习材料和学具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等。其次要根据问题难易确定哪些可以自主探究,哪些要合作学习。如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中的找规律,探究问题一:“每两个点连一条线段,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可以让学生独立画图连线和列式找出答案。而探究问题二:“12个点和20个点呢?”这个问题难度加大,可以以同桌为一个学习组,合作探讨出答案。探究问题三:“用n(n≥2)表示点数,一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具有较大的难度,可以4人为一个学习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探讨出答案。第三,如果问题难度大,超出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解决问题步骤繁杂,耗时长,教师可以直接讲解,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三:评价多而杂
很多教师在尝试生本高效课堂模式时感觉累,除了导学案和合作学习方面,更多的是来自评价。有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工作,项目繁多,操作复杂,如评价内容上有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单元测试、卫生、纪律等;评价细则上,几乎每个项目都有近十个的评分细则;评价形式上有个人自评、小组内互评、组与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在评价做法上有每课一登记、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每月一奖励等。过多过细的评价,分散了师生精力,占用了不少的课堂学习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让师生们苦不堪言。
对策:要让评价发挥作用,就要精简内容和细则,简化形式。评价内容上可以只分两块:课堂表现、作业与测试。课堂表现的评价,没有必要细到给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步骤打分,可以在评价环节,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评和小组内互评给一堂课的表现做个整体评分。作业与测试,可以根据作业质量和测试成绩进行评价。两块的内容只需一周一小结,四周一表彰。
在生本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改革中难免会出现瓶颈,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我们敢于面对,勇于改进、大胆创新,这样才能避免“高效课堂”变成“累赘课堂”。
参考文献:
[1]赵世潭.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和应用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10):185 -185.
作者简介:黄海燕,江西省遂川县荧屏小学,邮编:343900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
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验改革,转变了师生角色,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值得肯定和继续推进的。但在尝试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有不少老师却遇到了这样的现实问题,“高效课堂”模式似乎没有让师生变轻松,反而变得更累了。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现在的模式增加了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和评价机制,老师们上课讲的虽然少了,但做的事却比以前多多了。学生们也没闲着,既要完成导学案,又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关注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一堂课下来,看上去热闹非凡,但实际效果却还不如以前,导致师生们产生畏难情绪,不愿进行尝试了。什么原因导致“高效课堂”变成老师们畏惧的“累赘课堂”呢?笔者认为还是师生们对高效课堂具体实施方式有误的问题。
问题一:把导学案设计成习题集
导学案顾名思义,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好的导学案能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和优化发展。但现在很多市场上销售的导学案包括教师自己设计的导学案,其实就是一个习题集,学生除了做题,几乎得不到任何学法上的指导和能力上的提高。这样的导学案变相地增加了学生负担,成了学习上的一个“包袱”。
对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摆正对导学案的认识,不能单纯地把它设计成习题集,而是要围绕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如自主探究环节,可以先设计好探究的问题,提示一些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出探究的过程与探究发现等。合作交流环节,设计好合作的内容,交流的话题,提示实施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写出结论等。在巩固和提高环节,题型的设计原则上是以课本为主,体现分层,题量不能过多。好的导学案应像一根若隐若现的指向标,能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引领孩子们去探究、去发现、去合作、去创新、去展示。
问题二:滥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孩子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彰显,促进学习。但现在有的课堂,无论什么教学内容,无论知识难易程度,无论学生有无准备,动不动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堂课中学生看上去忙忙碌碌,却是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中,弃简从繁,高效变成了低效。
对策:如何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要坚持“三不”原则,即,没有准备的不用,学生个人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用,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不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有准备,包括学习小组的划分、成员的分工,学习材料和学具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等。其次要根据问题难易确定哪些可以自主探究,哪些要合作学习。如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中的找规律,探究问题一:“每两个点连一条线段,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可以让学生独立画图连线和列式找出答案。而探究问题二:“12个点和20个点呢?”这个问题难度加大,可以以同桌为一个学习组,合作探讨出答案。探究问题三:“用n(n≥2)表示点数,一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具有较大的难度,可以4人为一个学习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探讨出答案。第三,如果问题难度大,超出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解决问题步骤繁杂,耗时长,教师可以直接讲解,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三:评价多而杂
很多教师在尝试生本高效课堂模式时感觉累,除了导学案和合作学习方面,更多的是来自评价。有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工作,项目繁多,操作复杂,如评价内容上有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单元测试、卫生、纪律等;评价细则上,几乎每个项目都有近十个的评分细则;评价形式上有个人自评、小组内互评、组与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在评价做法上有每课一登记、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每月一奖励等。过多过细的评价,分散了师生精力,占用了不少的课堂学习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让师生们苦不堪言。
对策:要让评价发挥作用,就要精简内容和细则,简化形式。评价内容上可以只分两块:课堂表现、作业与测试。课堂表现的评价,没有必要细到给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步骤打分,可以在评价环节,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评和小组内互评给一堂课的表现做个整体评分。作业与测试,可以根据作业质量和测试成绩进行评价。两块的内容只需一周一小结,四周一表彰。
在生本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改革中难免会出现瓶颈,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我们敢于面对,勇于改进、大胆创新,这样才能避免“高效课堂”变成“累赘课堂”。
参考文献:
[1]赵世潭.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和应用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10):185 -185.
作者简介:黄海燕,江西省遂川县荧屏小学,邮编:3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