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作用.方法 100例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汀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酸相似磷脂(AP)、潜伏期(PL)、波间潜伏期(IPL).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分别为(37.2±4.2)、(42.3±2.1)、(42.6±3.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4.3)、(35.7±2.2)、(37.5±3.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L(5.9±0.2)ms、IPL(2.1±0.1)m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3)、(1.8±0.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PA、AP水平分别为(0.9±0.2)、(1.8±0.3)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2)、(2.3±0.2)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血流速度以及改善LPA、AP、PL、IPL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在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使用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3.4
【摘 要】由于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克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带来的障碍,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单纯注重语言教学,必须加强文化教育,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教育;英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又是文化的折射,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能在该地区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二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