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说起古诗,不由心中都会想起那首传唱千古的《静夜思》。诗的作者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世人称为“谪仙人”,被后世尊为“诗仙”。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有大气磅礴的慷慨高歌,有奇丽玄妙的丰富想象,充满了属于大唐的盛世之音。诗,歌以咏志,李白诗中的气象万千,首先源于他本人宽阔的眼界与豪迈的气概。而这,与他本人一生的游历是分不开的。
位于巴蜀之地的剑南道,是李白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生长地。从五岁启蒙就学,少年李白就在大匡山中安静治学,习练武艺,其间多次游历江油、剑阁等地。对他来说,大自然给了他开阔的眼界和心胸以及远大的抱负。24岁那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成都,访峨眉,游扬州,一边探访名山大川,一边结交名士。
公元725年,李白在出蜀途中写下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游金陵途中,他又写下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时的青年李白心中怀着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寄情自然山水的怡然。随后,李白结识了一生挚友孟浩然,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鲜衣怒马走天下的李白大约还未能想到,长安(今西安)这座锦绣国都,将承载他一生的梦想与哀愁。公元730年,30岁的李白第一次进入长安,他满怀抱负却有志难伸,心中苦闷,落魄市井之中,写下了《白马篇》这样带有“任侠”风气的诗作。随后,他失望而归,泛黄河而下,漫游汴州(今开封)、洛阳等地,留下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阳闻笛》)的名作。
为了再入长安,实现自己“心雄万夫”的报国志向,他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任高官的贺知章读了这首诗,给予李白“谪仙人”的美誉,并在唐玄宗面前力荐李白。公元742年,玄宗终于下诏召见李白。接到诏令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他以为这次奉召入京,自己必能一展所长,获得朝廷重用,“申管晏之谈”,实现抱负。然而,作为供奉翰林,李白所做的大多是奉召作诗记述宫廷饮宴盛况。两年后,李白受到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逐出长安。离开之时,壮志难酬的他写下了《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虽然失意,却始终不放弃自我,万丈豪情在心中!随后数十年中,李白足迹遍布天下,留下了传唱千古的《将进酒》《侠客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佳作!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名士风采,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义气,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壮志才情,无不让我们透过文字,看见那个心怀大唐壮阔气象的诗人李白!
据统计,终其一生,李白差不多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共到达过206个州县,游览过80多座山峰與60多条江河。“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可以说,大自然的丰盛、高远,成就了他溶于诗中、溶于血脉的豁达胸怀。
位于巴蜀之地的剑南道,是李白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生长地。从五岁启蒙就学,少年李白就在大匡山中安静治学,习练武艺,其间多次游历江油、剑阁等地。对他来说,大自然给了他开阔的眼界和心胸以及远大的抱负。24岁那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成都,访峨眉,游扬州,一边探访名山大川,一边结交名士。
公元725年,李白在出蜀途中写下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游金陵途中,他又写下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时的青年李白心中怀着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寄情自然山水的怡然。随后,李白结识了一生挚友孟浩然,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鲜衣怒马走天下的李白大约还未能想到,长安(今西安)这座锦绣国都,将承载他一生的梦想与哀愁。公元730年,30岁的李白第一次进入长安,他满怀抱负却有志难伸,心中苦闷,落魄市井之中,写下了《白马篇》这样带有“任侠”风气的诗作。随后,他失望而归,泛黄河而下,漫游汴州(今开封)、洛阳等地,留下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阳闻笛》)的名作。
为了再入长安,实现自己“心雄万夫”的报国志向,他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任高官的贺知章读了这首诗,给予李白“谪仙人”的美誉,并在唐玄宗面前力荐李白。公元742年,玄宗终于下诏召见李白。接到诏令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他以为这次奉召入京,自己必能一展所长,获得朝廷重用,“申管晏之谈”,实现抱负。然而,作为供奉翰林,李白所做的大多是奉召作诗记述宫廷饮宴盛况。两年后,李白受到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逐出长安。离开之时,壮志难酬的他写下了《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虽然失意,却始终不放弃自我,万丈豪情在心中!随后数十年中,李白足迹遍布天下,留下了传唱千古的《将进酒》《侠客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佳作!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名士风采,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义气,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壮志才情,无不让我们透过文字,看见那个心怀大唐壮阔气象的诗人李白!
据统计,终其一生,李白差不多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共到达过206个州县,游览过80多座山峰與60多条江河。“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可以说,大自然的丰盛、高远,成就了他溶于诗中、溶于血脉的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