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发展较快的专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就业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必须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转变观念,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发展。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与实践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创新教育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45-0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对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的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项中心工作。艺术设计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党中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发展,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改革的前沿和重点。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一)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需求量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扩大出口、提高产品竟争力的重要手段,艺术设计也从“高、大、上”的殿堂延伸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设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因此而与日俱增。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较快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院校亦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六成以上的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速度和规模都相当可观。同时,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相对不高,毕业后择业面较宽,就业率较高,因此生源比较丰富。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学科研究和文化底蕴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加之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没能及时相应配套等原因,造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等后果。
(四)毕业生的素质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受制于上述原因,用人单位对实踐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缺乏设计经验,专业操作实践能力弱的矛盾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生存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急需完善
1.学科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为新设置的学科,尽管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还没有专业的教学标准,学科定位和教学目标仍不明确。无论是专业的设置与划分,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确定,存在或院校之间互相模仿,或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高职院校教学特色。
2.专业设计与基础课程教学脱节。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存在专业设计课程与基础课程各自为政的现象,不注重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造成专业设计课程与基础课程教学严重脱节,没有发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些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只围绕设计专业领域开展,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忽视了与其它学科的密切联系和融会贯通,有一定的片面性,制约了学生全面准确地领悟艺术设计的深刻内涵。
3.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单调。一些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仍偏重于技术性,且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如一些高职院校尽管已将“色彩”和“素描”课程名称改为“设计色彩”和“设计素描”,但教学内容依然是以传统的写实为主的静物、石膏像和头像写生等,让学生感觉与考前培训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一些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和示范指导为主,一些院校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认为只要将设计理论的条条框框传达给学生即可。重技能、轻参与,重教导、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仍较普遍,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注重教学个性的挖掘与特色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创新的欲望,使他们的模仿能力有余而创造性不足。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对社会的接触和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多,即使外出实习,往往也靠学校推荐介绍或个人联系实习单位,实习中没有教师指导,而且实习的内容还不一定与艺术设计有关,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练,以致经常出现学平面设计的学生不懂印刷工艺,学环境设计的学生不懂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等现象。此外,缺乏实践也令学生无法体会到艺术设计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对艺术设计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如同井底之蛙,设计出的作品美观有余而实用性不足。
(四)缺乏文化氛围和人文素养
文化艺术氛围对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和课余活动看似丰富多彩,但与设计专业相关的活动并不多见,文化、艺术氛围也不浓厚,使得学生无法受到文化的熏陶,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外在有余而内涵不足。日常教学中,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且技法训练课程在总课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积淀,造成了学生专业技法有余而人文素养不高,内涵不足等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前提。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面临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和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全面深化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聚焦于加强学生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扎实推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把握市场脉搏,立足艺术设计专业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坚持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既注重专业培养和教育,也注重与人文历史学科、工程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相互融合。在课程设置中还要合理做好通识类课程、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结构安排,创建并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既有高职特色又兼收并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平等、尊重的理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同时,还要将普遍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点面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强化学生的个人特色。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阶段,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探索,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底蕴
文化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艺术设计作品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绚丽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要注重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主题活动,举办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展览,组织传统民族艺术表演等,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鼓励学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出具有浓郁文化底蕴而又现代气息十足的艺术设计作品。
(五)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看,决定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是实践教学。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普遍采取模拟课题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仍有很大距离。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利用社会课题,促进学生设计作品的市场成果转化。此外,要探索建立并强化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學模式,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教学为研究和生产服务,研究为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生产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通过这种企业化运作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使学生了解企业设计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和项目制作流程,积累设计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独立完成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彦卿,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2] 毛文正,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4期.
[3] 李伟、吴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创新教育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45-0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对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的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项中心工作。艺术设计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党中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发展,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改革的前沿和重点。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一)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需求量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扩大出口、提高产品竟争力的重要手段,艺术设计也从“高、大、上”的殿堂延伸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设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因此而与日俱增。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较快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院校亦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六成以上的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速度和规模都相当可观。同时,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相对不高,毕业后择业面较宽,就业率较高,因此生源比较丰富。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学科研究和文化底蕴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加之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没能及时相应配套等原因,造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等后果。
(四)毕业生的素质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受制于上述原因,用人单位对实踐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缺乏设计经验,专业操作实践能力弱的矛盾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生存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急需完善
1.学科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为新设置的学科,尽管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还没有专业的教学标准,学科定位和教学目标仍不明确。无论是专业的设置与划分,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确定,存在或院校之间互相模仿,或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高职院校教学特色。
2.专业设计与基础课程教学脱节。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存在专业设计课程与基础课程各自为政的现象,不注重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造成专业设计课程与基础课程教学严重脱节,没有发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些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只围绕设计专业领域开展,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忽视了与其它学科的密切联系和融会贯通,有一定的片面性,制约了学生全面准确地领悟艺术设计的深刻内涵。
3.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单调。一些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仍偏重于技术性,且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如一些高职院校尽管已将“色彩”和“素描”课程名称改为“设计色彩”和“设计素描”,但教学内容依然是以传统的写实为主的静物、石膏像和头像写生等,让学生感觉与考前培训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一些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和示范指导为主,一些院校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认为只要将设计理论的条条框框传达给学生即可。重技能、轻参与,重教导、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仍较普遍,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注重教学个性的挖掘与特色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创新的欲望,使他们的模仿能力有余而创造性不足。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对社会的接触和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多,即使外出实习,往往也靠学校推荐介绍或个人联系实习单位,实习中没有教师指导,而且实习的内容还不一定与艺术设计有关,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练,以致经常出现学平面设计的学生不懂印刷工艺,学环境设计的学生不懂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等现象。此外,缺乏实践也令学生无法体会到艺术设计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对艺术设计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如同井底之蛙,设计出的作品美观有余而实用性不足。
(四)缺乏文化氛围和人文素养
文化艺术氛围对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和课余活动看似丰富多彩,但与设计专业相关的活动并不多见,文化、艺术氛围也不浓厚,使得学生无法受到文化的熏陶,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外在有余而内涵不足。日常教学中,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且技法训练课程在总课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积淀,造成了学生专业技法有余而人文素养不高,内涵不足等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前提。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面临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和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全面深化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聚焦于加强学生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扎实推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把握市场脉搏,立足艺术设计专业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坚持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既注重专业培养和教育,也注重与人文历史学科、工程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相互融合。在课程设置中还要合理做好通识类课程、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结构安排,创建并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既有高职特色又兼收并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平等、尊重的理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同时,还要将普遍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点面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强化学生的个人特色。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阶段,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探索,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底蕴
文化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艺术设计作品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绚丽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要注重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主题活动,举办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展览,组织传统民族艺术表演等,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鼓励学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出具有浓郁文化底蕴而又现代气息十足的艺术设计作品。
(五)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看,决定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是实践教学。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普遍采取模拟课题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仍有很大距离。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利用社会课题,促进学生设计作品的市场成果转化。此外,要探索建立并强化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學模式,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教学为研究和生产服务,研究为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生产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通过这种企业化运作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使学生了解企业设计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和项目制作流程,积累设计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独立完成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彦卿,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2] 毛文正,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4期.
[3] 李伟、吴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