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挑战,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是民族智慧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结合,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文化的差异导致冲突的出现,文化安全地位的日益凸显,引发了文化安全的危机。
一、文化安全的含义
国际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频繁,与国家和区域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市场经济使得竞争也日益激烈,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样受到霸权主义的影响,政治经济的大国在文化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将自身的文化强加于政治经济弱势的国家之上。文化安全就是维护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和主流文化体系,维护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得减少外来威胁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发扬民族文化使其处于优势地位。
二、影响中国文化安全的威胁因素
外来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历史上例如人口的大迁徙、区域性世界性的战争和文明的大繁荣时期都存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环境。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怎样坚持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曾经有过“全盘西化论”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清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盘西化论”对于是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最终将失去本质特质的生命力。西方国家对于文化的有意渗透,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将西化思潮作为我国主流思潮的想法,这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文化的影响方式与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有明显不同,更像是一种兵不血刃的战略,西方的政治经济大国利用自身的综合国力向中国传播一种所谓的“普世文化”企图将中国“和平演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今是个信息化时代,更是打破了国界将拥有文化霸权地位的国家的信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也一并植入到其中,长此以往一个民族将失去本性和活力,使我国的文化面临被侵蚀的威胁。文化安全的基本保证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保护和竞争的体现,国力的争夺与较量就是人才实力的展现,防止人才的本土化流失也是安全的重要议题。
三、文化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文化安全得到基本保证,就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成就提供保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也是文化安全的最根本的核心,这种力量的丧失是可怕的,不单只是影响国家利益和国家兴衰成败,更是将导致这样的民族成为缺乏动力的他国的奴隶。
四、应对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文化是思想的升华,体现一个民族国家由内而外品质,文化的对外,在不断地交流合作当中被磨砺和考验,“不进则退”的道理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理念,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它存在自身需要改进的必要性,只有以这样的态度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在这样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过程,在“自主”与“开放”的两把尺度之间,将和谐的文化带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际地位发展中,营造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都适宜中国目前国情。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化是适宜经济发展的,也是文化安全的一种有形化的体现。作为一种产业,文化同样需要有机制方面的保障,支持文化方面的公益事业,使得国人意识到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维护文化的主权就是捍卫国家的主权。但是我们也不能再继续闭关锁国的旧路,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坚持自主创新、保护自身资源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资源,充实我国的文化市场,构筑一个和谐稳固的文化安全体系。
文化安全体系的规范和有效需要有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撑,政府在执政行政的阶段立法是实行的前提,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对维护文化安全的法律法规,在政府执政行政的过程中,通过对国家的文化安全现状的分析和样品采集将抽象的理念有形的落实到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上去,充实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原则、应对方案、实现路径等。形成维护文化安全的连锁式、机动式的应急系统,将安稳威胁的因素逐个分析研究,划分风险的等级系数,并在威胁到来之前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案控制局势,以保证文化的安全。
在处理和防范文化危机的同时,对于将中华文化的传播,向世界表示出“亲和”的态度能更好的化解与其他文化的敌意,近年来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孔子学院、对外汉语等文化合作活动是的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以和平友善的姿态向世界表中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特性,这样和谐的氛围使得文化在良好的氛围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安全存在的隐患,是一种主动地积极地方式。将文化安全延伸到文化的弘扬和稳固,这样的文化交流对于我国摆脱文化弱势地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余新天.国际关系中的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上海文化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一、文化安全的含义
国际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频繁,与国家和区域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市场经济使得竞争也日益激烈,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样受到霸权主义的影响,政治经济的大国在文化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将自身的文化强加于政治经济弱势的国家之上。文化安全就是维护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和主流文化体系,维护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得减少外来威胁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发扬民族文化使其处于优势地位。
二、影响中国文化安全的威胁因素
外来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历史上例如人口的大迁徙、区域性世界性的战争和文明的大繁荣时期都存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环境。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怎样坚持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曾经有过“全盘西化论”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清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盘西化论”对于是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最终将失去本质特质的生命力。西方国家对于文化的有意渗透,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将西化思潮作为我国主流思潮的想法,这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文化的影响方式与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有明显不同,更像是一种兵不血刃的战略,西方的政治经济大国利用自身的综合国力向中国传播一种所谓的“普世文化”企图将中国“和平演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今是个信息化时代,更是打破了国界将拥有文化霸权地位的国家的信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也一并植入到其中,长此以往一个民族将失去本性和活力,使我国的文化面临被侵蚀的威胁。文化安全的基本保证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保护和竞争的体现,国力的争夺与较量就是人才实力的展现,防止人才的本土化流失也是安全的重要议题。
三、文化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文化安全得到基本保证,就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成就提供保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也是文化安全的最根本的核心,这种力量的丧失是可怕的,不单只是影响国家利益和国家兴衰成败,更是将导致这样的民族成为缺乏动力的他国的奴隶。
四、应对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文化是思想的升华,体现一个民族国家由内而外品质,文化的对外,在不断地交流合作当中被磨砺和考验,“不进则退”的道理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理念,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它存在自身需要改进的必要性,只有以这样的态度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在这样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过程,在“自主”与“开放”的两把尺度之间,将和谐的文化带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际地位发展中,营造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都适宜中国目前国情。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化是适宜经济发展的,也是文化安全的一种有形化的体现。作为一种产业,文化同样需要有机制方面的保障,支持文化方面的公益事业,使得国人意识到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维护文化的主权就是捍卫国家的主权。但是我们也不能再继续闭关锁国的旧路,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坚持自主创新、保护自身资源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资源,充实我国的文化市场,构筑一个和谐稳固的文化安全体系。
文化安全体系的规范和有效需要有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撑,政府在执政行政的阶段立法是实行的前提,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对维护文化安全的法律法规,在政府执政行政的过程中,通过对国家的文化安全现状的分析和样品采集将抽象的理念有形的落实到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上去,充实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原则、应对方案、实现路径等。形成维护文化安全的连锁式、机动式的应急系统,将安稳威胁的因素逐个分析研究,划分风险的等级系数,并在威胁到来之前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案控制局势,以保证文化的安全。
在处理和防范文化危机的同时,对于将中华文化的传播,向世界表示出“亲和”的态度能更好的化解与其他文化的敌意,近年来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孔子学院、对外汉语等文化合作活动是的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以和平友善的姿态向世界表中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特性,这样和谐的氛围使得文化在良好的氛围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安全存在的隐患,是一种主动地积极地方式。将文化安全延伸到文化的弘扬和稳固,这样的文化交流对于我国摆脱文化弱势地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余新天.国际关系中的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上海文化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