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人民网等平台或网站皆就网络流行语问题发表评论。其中的“钧正平工作室”公众号发文称:“我们不反对网络用语的新锐表达,不反对网友对词汇的大胆创造,但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用崇高事物的名称去指代低俗事物,反对将本不该亵渎的词语解构,甚至‘污名化’。”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应当重视。
众所周知,新华社早在2015年发布的第一批禁用词基础上,又新增57条内容。且提出了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38个不文明用语。其中,对近年来网络用语也有了使用的明确规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姚喜双曾说过: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既充分认识其对丰富语言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规范、不健康的一面。……网络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总之,网络语言使用不仅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符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则,而且要健康向上,不低俗。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流行词也愈加常见起来。这其中有一些词汇具有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在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同时又兼具针砭时弊的效果,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或交流的需求,因而具有一定的传播度。这样的流行词似乎不是语言交流中的昙花一现,而是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文化。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有些网络流行词并非如此,单纯是自作聪明的生搬硬造,简单粗暴的拼读缩写或是为规避审查而采用谐音、引申义的粗俗词汇。这样的词汇虽一时流行,但终究会被人们遗忘,被时代抛弃。
那么,这些消极的流行语到底有什么坏处呢?
语言使用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流行语只是在炫耀语言技巧,其实不然,一些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用语,不仅对网络语言自身,更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网络语言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应按照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加以正确引导。
人际交流讲求词能达意,能够准确传达信息,让对方理解自身意图,才是交流的目的。但简单、粗暴的拼读缩写其实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相反,它还会对交流造成隔阂,阻碍信息的传递。是不是也在交流中有过某人所写词句每个字、每个字母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呢?随心所欲的缩写简写便在这样的悄无声息中,构筑起了交流的壁垒,阻碍了信息的传播。
当前,还有一种现象叫作“文字失语”,概括来说,就是难以准确地表达自身感受,语言越来越匮乏,表达能力越来越短缺。随着网络流行语的风靡,用于表达的素材可以称得上俯拾皆是,虽说不用像古人一样为求准确表达苦求一字之师,也不必再绞尽脑汁琢磨、推敲。但同质化的表达以及不加思考的流行词搬用,却正实实在在地消磨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快节奏促使人们不再对比哪种表述方式更加新颖,甚至不再思考某些流行词是否适用于当下的语意环境。这样的用语习惯和语言环境确实挤压了人们思考与规范用语的空间。
经常阅读网络文学或经常在网络上发言评论的人可能会留意到,一些本来十分正常的字词却常常被系统模糊掉了,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字词被标记,系统判定其为不文明用语所致。为了制止不文明用语以及其引申词的传播,这些常规词语便遭了池鱼之殃。对常规词语的污名化使其背上了负面的含义,传播了相当多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应用,破坏了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健康、文明用语呢?
首先,文明用语的根本在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陶冶自身情操,丰富自身思想。在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时候,不再只能拾人牙慧,做“复读机”。同时,牢固树立健康、文明用语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用语以及不良文化,在自身层面做到文明用语。
其次,網络流行词可以用,但应当分清哪些该用,哪些词不该用。学校教育是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文明用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用语环境,削弱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与影响,构筑起文化健康的屏障。
最后,社会以及相关机构针对崇高、褒义的事物,以及词汇污名化的现象应及时纠正,防止其形成一种难以遏制的潮流,成为一种难以消除的意识、文化偏见。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督管理力度,铲除“消极用语”的生存土壤。只有加大对网络空间语言使用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语言环境,才能使青少年享有一片语言文明的蓝天。
要牢记,崇高概念的污名化、表达的粗鄙化和娱乐化如果成为一种常态,距离我们所根植的文化被解构也就不远了。莫要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社会与青少年的肆意调侃中“娱乐至死”。
(编辑 汪愉翔)
众所周知,新华社早在2015年发布的第一批禁用词基础上,又新增57条内容。且提出了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38个不文明用语。其中,对近年来网络用语也有了使用的明确规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姚喜双曾说过: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既充分认识其对丰富语言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规范、不健康的一面。……网络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总之,网络语言使用不仅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符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则,而且要健康向上,不低俗。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流行词也愈加常见起来。这其中有一些词汇具有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在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同时又兼具针砭时弊的效果,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或交流的需求,因而具有一定的传播度。这样的流行词似乎不是语言交流中的昙花一现,而是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文化。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有些网络流行词并非如此,单纯是自作聪明的生搬硬造,简单粗暴的拼读缩写或是为规避审查而采用谐音、引申义的粗俗词汇。这样的词汇虽一时流行,但终究会被人们遗忘,被时代抛弃。
那么,这些消极的流行语到底有什么坏处呢?
消极用语有害处
语言使用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流行语只是在炫耀语言技巧,其实不然,一些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用语,不仅对网络语言自身,更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网络语言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应按照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加以正确引导。
人际交流讲求词能达意,能够准确传达信息,让对方理解自身意图,才是交流的目的。但简单、粗暴的拼读缩写其实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相反,它还会对交流造成隔阂,阻碍信息的传递。是不是也在交流中有过某人所写词句每个字、每个字母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呢?随心所欲的缩写简写便在这样的悄无声息中,构筑起了交流的壁垒,阻碍了信息的传播。
当前,还有一种现象叫作“文字失语”,概括来说,就是难以准确地表达自身感受,语言越来越匮乏,表达能力越来越短缺。随着网络流行语的风靡,用于表达的素材可以称得上俯拾皆是,虽说不用像古人一样为求准确表达苦求一字之师,也不必再绞尽脑汁琢磨、推敲。但同质化的表达以及不加思考的流行词搬用,却正实实在在地消磨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快节奏促使人们不再对比哪种表述方式更加新颖,甚至不再思考某些流行词是否适用于当下的语意环境。这样的用语习惯和语言环境确实挤压了人们思考与规范用语的空间。
经常阅读网络文学或经常在网络上发言评论的人可能会留意到,一些本来十分正常的字词却常常被系统模糊掉了,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字词被标记,系统判定其为不文明用语所致。为了制止不文明用语以及其引申词的传播,这些常规词语便遭了池鱼之殃。对常规词语的污名化使其背上了负面的含义,传播了相当多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应用,破坏了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健康、文明用语呢?
文明用语有方法
首先,文明用语的根本在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陶冶自身情操,丰富自身思想。在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时候,不再只能拾人牙慧,做“复读机”。同时,牢固树立健康、文明用语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用语以及不良文化,在自身层面做到文明用语。
其次,網络流行词可以用,但应当分清哪些该用,哪些词不该用。学校教育是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文明用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用语环境,削弱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与影响,构筑起文化健康的屏障。
最后,社会以及相关机构针对崇高、褒义的事物,以及词汇污名化的现象应及时纠正,防止其形成一种难以遏制的潮流,成为一种难以消除的意识、文化偏见。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督管理力度,铲除“消极用语”的生存土壤。只有加大对网络空间语言使用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语言环境,才能使青少年享有一片语言文明的蓝天。
要牢记,崇高概念的污名化、表达的粗鄙化和娱乐化如果成为一种常态,距离我们所根植的文化被解构也就不远了。莫要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社会与青少年的肆意调侃中“娱乐至死”。
(编辑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