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高粱》里有很多年轻人向传统文学挑战的写法。如果现在再写一遍,肯定没有这样的句子了。
提到《红高粱》这部作品,尽管有缺陷,尽管有毛病,但是那种朝气,那种勇气,那种大胆探索的精神,还是让我很怀念。
小说里有一些对传统方法上遣词造句的突破,比如说把名词当动词用,动词当名词来用,然后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形容词来搭配一些事物。再比如说把描写人的一些形容词用来描写高粱,把描写动植物的一些词用来描写人。现在来重新回想,那是年轻人向传统文学挑战的一种写法,充满了逆反的甚至恶作剧的心理。如果現在把《红高粱》再写一遍,肯定没有这样的句子,也就没有《红高粱》了。
“红高粱”在小说里不是被当作一种物来描写,而是作为一种象征。很早以前就有人说北方的红高粱是淳朴、健康、向上的,就跟北方农村的年轻人一样。在这部小说里,高粱不是一株一株,而是一望无际,那样蓬勃,那样浩荡。我在写的时候,当然能够意识到这样一种写法,这样一种描写,会使高粱这个物象得到一种提升,让它变成文学上、哲学上的意象。但是它究竟能够象征什么,我想作为一个作家是没有必要想得太过清楚。这也是我们在小说创作过程当中经常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作家在描写的时候,把他小说里出现的某种事物,给予特别明确的象征指向,那么这个小说会变得十分单薄。只有当作家感受到但没有特别想清楚的时候,这样一种混沌的描写,也许才可能产生更为广阔的、深厚的象征意义。就像有人当年问海明威一样:“你这个《老人与海》 里面的鲨鱼象征着什么?”海明威就说鲨鱼就是鲨鱼,什么都不象征。或者说,你们愿意说他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现在我们回头想一下我们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很多名著,他们里面很多的事物,远远地突破了物象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营造文学意境的非常有效、非常美妙的方式。
我宁愿冒一次险,也要挑战自己。老是四平八稳、在同样的写作频率上滑行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问我新作品何时出来?我觉得很快能写完,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写完。我的写作热情一直没减退,对生活素材的敏锐程度也没减退。但是,最起码的自我要求就是不要重复———我不希望新作让读者感觉跟我过去哪部作品特别相似,还是想写一部全新的、尽量不重复过去的“我”的作品,但是这个难度何其大也! 一个人的积累、认知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下一部作品真的让我特别“困惑”。我会努力去创新,挑战自己,如果我写一个四平八稳的作品,可以继续保持我的荣誉,保持我的读者群,当然也可以写一部挑战的、冒险的作品,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认为,这写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也会让一些人认为这是一次飞跃。当然我宁愿选择后者,我宁愿冒一次险,也要挑战自己,因为这样的挑战是有意义的,老是四平八稳、在同样的写作频率上滑行是没有意义的。
我以前很自信狂妄,觉得我的想象力足可以使写作永不枯竭。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没有看见过大海,我写出的大海也许比看见大海的人写的更像大海;尽管我没有谈过什么恋爱,但是我写的爱情也许比情场老手写的更加动人……”不过,现在到我这个年纪回头一想,这些话说得不对。那时候之所以敢说,因为是写作之初,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与个人经历,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创作资源。
但是,写了几十年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出门越来越少,在城市里、在家里呆的时间越来越多。创作素材慢慢减少,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想描写当下的年轻人,实际困难越来越大。我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困难,写“70后”感觉沟通起来没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但让我写“80后”就吃力了,“80后”的想法跟我们“50后”的想法区别很大。写“90后”、“00后”,那困难就更多了。他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他们的梦想跟我都不一样。我做梦梦到田野、庄稼、高粱、玉米,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些物质。现在的年轻人会梦到什么?我曾经问过一些“90后”,他们说会梦到跟漫画里的小孩一起玩,梦到穿越。我小时候也爱好画画,在纸上涂涂抹抹,但笔下的形象通常就是牛啊、猪啊,是农村孩子眼里经常看到的事物。现在的小孩让他拿起笔一画,有些就是日本动画片里的美少女,或是稀奇古怪的东西。
面对如此变化的生活、如此丰富的社会,你想要做无所不知的作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就对作家提出要求:体验生活要精准,不能走马观花,还是应该选择一个点,选择自己过去比较熟悉的这么一个点,然后扎根深入进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对年轻人的了解越少,就跟当下的社会越远。因为,社会当中最活跃的、最有创造力的还是年轻人。作为我这样老掉的作家,如果不要被淘汰掉,或者挣扎着不被淘汰掉,就要放下身架,向年轻人学习。不仅要读年轻人的书,还要跟他们交流、做朋友。
要写出每个时代的人物、人的情感,我想这也是一代代作家存在的理由。
每个作家的写作刚开始都是从个人出发的,但是作为职业写作者,如果要使创作长期坚持下去,得不断挑战自我。我想仅仅用语言构不成小说,尤其是到了长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时候,要考虑怎么把故事写得像独特丰富的建筑物,像江南园林一样,曲折有致,变化多端,奥秘离奇。
20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知识很多很容易膨胀;随着年龄增长,感觉知识有所塌陷,越来越谨慎,不敢随便乱说话了,因为说不好会落得笑柄。所以,现在重读自己的作品,发现因为年轻时修养不够,留下了一些技术遗憾;另外也是因为年轻胆大,什么都不怕,结果创作出一些现在自己也为之感慨的作品。未来的出路在什么地方?还需要深入到生活当中去。
我一直被大家公认为是写农村题材的作家,我的作品大部分描写农民、农业、农作物,那么现在我还是要写农村。当然我会写1980年代的农村,甚至写更古老的农村,但即便我写历史的农村,也得对当下的农村非常了解。我每年都去农村呆一两个月,也经常回到故乡,跟过去儿童时期的同伴们、村里的年轻人交流,而且是真诚的毫无戒备的交流。所以,我对农村的变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比如,我注意到农村里盖的新房子大多会装上太阳能热水器,几乎每家有取暖的暖气。这种物质生活上的变化触手可摸。我也感慨,农村里马路都美化了,晚上路灯灿烂。过去,农民吃完晚饭后睡觉,现在晚上八九点钟一边聊天一边散步,手里拿着收音机,跟城里的生活没有太大区别———而这在过去是多么奢侈的事。我在农村的时候,每年365天,起码劳动360天。现在,农业都是机械化操作,哪怕只有一亩地也要开着汽车、摩托车去,最差也要开三轮车去。哪怕一亩地小麦,也要用收割机来割,不用人工。过去我割麦子很沉重,也充满乐趣,很多人把劳动看作一种竞赛。农民把割麦子的技巧当作炫耀自己的方式,一个优秀农民的高超劳动技术可以赢得全村人的尊重。
科技的进步,确实使城乡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但我总感觉,仅仅写一群农民晚饭后在街上散步行吗?这是小说要表现的吗?我想还是要表现人心的变化。现在的农民在想什么呢?跟我差不多年龄的农民在农村坚守土地,我当年的儿时同伴们在想什么?我努力去猜,未必能猜得很准确。
时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要写出每个时代的人物、人的情感,我想这也是一代代作家存在的理由。我们这代作家知道我们成长在哪里,也知道我们目前最缺失什么。反映当下这个时代,则需要更加年轻的作家,每一个时代的人就是应该写他同时代的人。我觉得,写“50后”,是我们“50后”作家最应该写的,也是写得最好的。写“80后”是“80后”作家写得最好,写“90后”一定是“90后”的作家,一定是同时代的这个群体里面的作家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也绝对不要轻视当下年轻人的写作,他们有他们的视角。
摘自《文汇报》
提到《红高粱》这部作品,尽管有缺陷,尽管有毛病,但是那种朝气,那种勇气,那种大胆探索的精神,还是让我很怀念。
小说里有一些对传统方法上遣词造句的突破,比如说把名词当动词用,动词当名词来用,然后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形容词来搭配一些事物。再比如说把描写人的一些形容词用来描写高粱,把描写动植物的一些词用来描写人。现在来重新回想,那是年轻人向传统文学挑战的一种写法,充满了逆反的甚至恶作剧的心理。如果現在把《红高粱》再写一遍,肯定没有这样的句子,也就没有《红高粱》了。
“红高粱”在小说里不是被当作一种物来描写,而是作为一种象征。很早以前就有人说北方的红高粱是淳朴、健康、向上的,就跟北方农村的年轻人一样。在这部小说里,高粱不是一株一株,而是一望无际,那样蓬勃,那样浩荡。我在写的时候,当然能够意识到这样一种写法,这样一种描写,会使高粱这个物象得到一种提升,让它变成文学上、哲学上的意象。但是它究竟能够象征什么,我想作为一个作家是没有必要想得太过清楚。这也是我们在小说创作过程当中经常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作家在描写的时候,把他小说里出现的某种事物,给予特别明确的象征指向,那么这个小说会变得十分单薄。只有当作家感受到但没有特别想清楚的时候,这样一种混沌的描写,也许才可能产生更为广阔的、深厚的象征意义。就像有人当年问海明威一样:“你这个《老人与海》 里面的鲨鱼象征着什么?”海明威就说鲨鱼就是鲨鱼,什么都不象征。或者说,你们愿意说他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现在我们回头想一下我们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很多名著,他们里面很多的事物,远远地突破了物象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营造文学意境的非常有效、非常美妙的方式。
我宁愿冒一次险,也要挑战自己。老是四平八稳、在同样的写作频率上滑行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问我新作品何时出来?我觉得很快能写完,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写完。我的写作热情一直没减退,对生活素材的敏锐程度也没减退。但是,最起码的自我要求就是不要重复———我不希望新作让读者感觉跟我过去哪部作品特别相似,还是想写一部全新的、尽量不重复过去的“我”的作品,但是这个难度何其大也! 一个人的积累、认知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下一部作品真的让我特别“困惑”。我会努力去创新,挑战自己,如果我写一个四平八稳的作品,可以继续保持我的荣誉,保持我的读者群,当然也可以写一部挑战的、冒险的作品,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认为,这写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也会让一些人认为这是一次飞跃。当然我宁愿选择后者,我宁愿冒一次险,也要挑战自己,因为这样的挑战是有意义的,老是四平八稳、在同样的写作频率上滑行是没有意义的。
我以前很自信狂妄,觉得我的想象力足可以使写作永不枯竭。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没有看见过大海,我写出的大海也许比看见大海的人写的更像大海;尽管我没有谈过什么恋爱,但是我写的爱情也许比情场老手写的更加动人……”不过,现在到我这个年纪回头一想,这些话说得不对。那时候之所以敢说,因为是写作之初,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与个人经历,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创作资源。
但是,写了几十年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出门越来越少,在城市里、在家里呆的时间越来越多。创作素材慢慢减少,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想描写当下的年轻人,实际困难越来越大。我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困难,写“70后”感觉沟通起来没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但让我写“80后”就吃力了,“80后”的想法跟我们“50后”的想法区别很大。写“90后”、“00后”,那困难就更多了。他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他们的梦想跟我都不一样。我做梦梦到田野、庄稼、高粱、玉米,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些物质。现在的年轻人会梦到什么?我曾经问过一些“90后”,他们说会梦到跟漫画里的小孩一起玩,梦到穿越。我小时候也爱好画画,在纸上涂涂抹抹,但笔下的形象通常就是牛啊、猪啊,是农村孩子眼里经常看到的事物。现在的小孩让他拿起笔一画,有些就是日本动画片里的美少女,或是稀奇古怪的东西。
面对如此变化的生活、如此丰富的社会,你想要做无所不知的作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就对作家提出要求:体验生活要精准,不能走马观花,还是应该选择一个点,选择自己过去比较熟悉的这么一个点,然后扎根深入进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对年轻人的了解越少,就跟当下的社会越远。因为,社会当中最活跃的、最有创造力的还是年轻人。作为我这样老掉的作家,如果不要被淘汰掉,或者挣扎着不被淘汰掉,就要放下身架,向年轻人学习。不仅要读年轻人的书,还要跟他们交流、做朋友。
要写出每个时代的人物、人的情感,我想这也是一代代作家存在的理由。
每个作家的写作刚开始都是从个人出发的,但是作为职业写作者,如果要使创作长期坚持下去,得不断挑战自我。我想仅仅用语言构不成小说,尤其是到了长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时候,要考虑怎么把故事写得像独特丰富的建筑物,像江南园林一样,曲折有致,变化多端,奥秘离奇。
20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知识很多很容易膨胀;随着年龄增长,感觉知识有所塌陷,越来越谨慎,不敢随便乱说话了,因为说不好会落得笑柄。所以,现在重读自己的作品,发现因为年轻时修养不够,留下了一些技术遗憾;另外也是因为年轻胆大,什么都不怕,结果创作出一些现在自己也为之感慨的作品。未来的出路在什么地方?还需要深入到生活当中去。
我一直被大家公认为是写农村题材的作家,我的作品大部分描写农民、农业、农作物,那么现在我还是要写农村。当然我会写1980年代的农村,甚至写更古老的农村,但即便我写历史的农村,也得对当下的农村非常了解。我每年都去农村呆一两个月,也经常回到故乡,跟过去儿童时期的同伴们、村里的年轻人交流,而且是真诚的毫无戒备的交流。所以,我对农村的变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比如,我注意到农村里盖的新房子大多会装上太阳能热水器,几乎每家有取暖的暖气。这种物质生活上的变化触手可摸。我也感慨,农村里马路都美化了,晚上路灯灿烂。过去,农民吃完晚饭后睡觉,现在晚上八九点钟一边聊天一边散步,手里拿着收音机,跟城里的生活没有太大区别———而这在过去是多么奢侈的事。我在农村的时候,每年365天,起码劳动360天。现在,农业都是机械化操作,哪怕只有一亩地也要开着汽车、摩托车去,最差也要开三轮车去。哪怕一亩地小麦,也要用收割机来割,不用人工。过去我割麦子很沉重,也充满乐趣,很多人把劳动看作一种竞赛。农民把割麦子的技巧当作炫耀自己的方式,一个优秀农民的高超劳动技术可以赢得全村人的尊重。
科技的进步,确实使城乡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但我总感觉,仅仅写一群农民晚饭后在街上散步行吗?这是小说要表现的吗?我想还是要表现人心的变化。现在的农民在想什么呢?跟我差不多年龄的农民在农村坚守土地,我当年的儿时同伴们在想什么?我努力去猜,未必能猜得很准确。
时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要写出每个时代的人物、人的情感,我想这也是一代代作家存在的理由。我们这代作家知道我们成长在哪里,也知道我们目前最缺失什么。反映当下这个时代,则需要更加年轻的作家,每一个时代的人就是应该写他同时代的人。我觉得,写“50后”,是我们“50后”作家最应该写的,也是写得最好的。写“80后”是“80后”作家写得最好,写“90后”一定是“90后”的作家,一定是同时代的这个群体里面的作家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也绝对不要轻视当下年轻人的写作,他们有他们的视角。
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