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在应用水文和谐文化时,对于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真正构建长效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策略,促进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水文和谐文化 作用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P33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090-01
1.前言
什么是和谐文化,一般说来,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机器、设备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的分为多层次,有的划分为多个类别,每一类文化都有其特定的领域和范围,有其相对稳定的主体和内容。而“和谐”,是一个形容词,表述的是某种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不是作为名词来界定和命名一种文化实体。但是,文化可以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比如,我们经常讲的“先进文化”,就是指某种文化具有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健康、积极、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正是如此,创建水文和谐文化,就是构建先进的文化。
2.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对于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1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谐水文文化建设的方向。巩固水文多年来的建设成果;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弄清什么是水文和谐文化,怎样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认识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我们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2.2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完善水文现代化建设各项制度,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水文发展到今年,制度建设已经日趋完善,不管是生产科研、质量体系,还是行政管理、文明建设等,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完善的制度。但是,仅有本本式的制度只是管理的第一步,要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必须靠人去执行、去遵守,否则,再好的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建设和谐文化,使职工自觉地参与制度建设,做好遵守制度的践行者。
2.3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培育与人友善、乐于助人,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2.4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尤其是水文行业,野外作业条件艰苦,生命安全、家庭和睦的风险系数的升高,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社会竞争、工作压力,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这会影响和谐和稳定。
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的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發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3.如何做好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
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着落点。
3.1 首先要抓好经济建设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建设成果。经济不发展,不可能实现水文的和谐,当然更不可能产生水文和谐文化。
长江委水文下游局,水文和谐文化建设日趋成熟,首先是经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该局连续7个年头,经济建设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经济的增长,为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不仅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尤其是改善了水文职工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这些发展结合当前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进步协调了水文和谐文化的有效发展。
3.2 其次是依“法”治政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政,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在完善的水文法治理念中,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3.3 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
本该如鱼水般的干群关系,在一些干部身上却出现了错位。本应“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些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显得勉勉强强,抛弃了“鱼水情”,将干群关系彻底“陌生化”了。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上存在严重问题。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缺乏感情,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二是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有的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走过场”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干部作风不实,就会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三是工作落实上存在严重问题。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干部形象和干部的威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建立起的深厚感情。
4.如何更好的完善机制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真正构建长效机制方面还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4.1 联系群众的思想观念
如果群众观念淡薄,心中没有群众,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情实感,必然忽视甚至不愿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必须加强宗旨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觉悟和意识,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4.2 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
紧密联系群众,首先要熟悉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掌握服务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能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应多到基层,面对面与职工真心谈话、真交朋友。
4.3 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
紧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必须能够激发起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使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此这一机制既要具有导向性又要具有制约性,既要有激励措施,又要有惩处办法,才能起到促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5.小结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要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建设水文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对职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坚持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张扬正气。
构建水文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持之以恒,从而达到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鱼水交融”、与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水文和谐文化 作用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P33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090-01
1.前言
什么是和谐文化,一般说来,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机器、设备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的分为多层次,有的划分为多个类别,每一类文化都有其特定的领域和范围,有其相对稳定的主体和内容。而“和谐”,是一个形容词,表述的是某种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不是作为名词来界定和命名一种文化实体。但是,文化可以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比如,我们经常讲的“先进文化”,就是指某种文化具有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健康、积极、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正是如此,创建水文和谐文化,就是构建先进的文化。
2.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对于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1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谐水文文化建设的方向。巩固水文多年来的建设成果;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弄清什么是水文和谐文化,怎样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认识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我们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2.2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完善水文现代化建设各项制度,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水文发展到今年,制度建设已经日趋完善,不管是生产科研、质量体系,还是行政管理、文明建设等,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完善的制度。但是,仅有本本式的制度只是管理的第一步,要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必须靠人去执行、去遵守,否则,再好的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建设和谐文化,使职工自觉地参与制度建设,做好遵守制度的践行者。
2.3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培育与人友善、乐于助人,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2.4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尤其是水文行业,野外作业条件艰苦,生命安全、家庭和睦的风险系数的升高,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社会竞争、工作压力,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这会影响和谐和稳定。
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的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發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3.如何做好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
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着落点。
3.1 首先要抓好经济建设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建设成果。经济不发展,不可能实现水文的和谐,当然更不可能产生水文和谐文化。
长江委水文下游局,水文和谐文化建设日趋成熟,首先是经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该局连续7个年头,经济建设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经济的增长,为水文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不仅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尤其是改善了水文职工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这些发展结合当前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进步协调了水文和谐文化的有效发展。
3.2 其次是依“法”治政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政,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在完善的水文法治理念中,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3.3 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
本该如鱼水般的干群关系,在一些干部身上却出现了错位。本应“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些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显得勉勉强强,抛弃了“鱼水情”,将干群关系彻底“陌生化”了。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上存在严重问题。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缺乏感情,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二是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有的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走过场”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干部作风不实,就会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三是工作落实上存在严重问题。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干部形象和干部的威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建立起的深厚感情。
4.如何更好的完善机制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真正构建长效机制方面还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4.1 联系群众的思想观念
如果群众观念淡薄,心中没有群众,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情实感,必然忽视甚至不愿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必须加强宗旨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觉悟和意识,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4.2 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
紧密联系群众,首先要熟悉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掌握服务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能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应多到基层,面对面与职工真心谈话、真交朋友。
4.3 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
紧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必须能够激发起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使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此这一机制既要具有导向性又要具有制约性,既要有激励措施,又要有惩处办法,才能起到促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5.小结
建设水文和谐文化,要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建设水文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水文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对职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坚持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张扬正气。
构建水文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持之以恒,从而达到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鱼水交融”、与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