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是新四军皖南岩寺集中80周年,当地老百姓又记起了敬爱的叶挺将军,还有将军居住在岩寺上街金家大屋里的一些事情。
叶挺(1896.9.10—1946.4.8),原名叶洵,字希夷。广东惠阳秋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牺牲。
1941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当局扣押。在重庆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把他的雄心壮志和毫不屈服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周恩来在当年《新华日报》上为皖南事变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抗议。
1988年10月,叶挺被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为我军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周恩来曾评价说:“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
毛泽东曾称叶挺将军: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的金家大屋,曾是当年叶挺军长办公和住宿的场所。新四军军部机关在1938年4月4日下午进驻。4月4日至5月5日,将军从江西南昌来到皖南岩寺期间,大多生活起居在这里。这是一组清末民初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以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这里前有金家巷,后有上荫山。修竹篁影之中,丰乐河与颖溪河在此交汇。人员进出金家大屋十分方便,乃是兵家看好的指挥部所在地。大屋原是岩寺开明绅士、钱庄老板金景辉的宅第。这四栋房子分别为三个儿子居住,其中二儿子金霁时在岩寺看病抓药所用的那间,便是叶挺军长的住所。当时已有32岁的金霁时,还主动外迁以避军务……加之,金老板也不在家中居住,老大金雨时在上海行医,老三金蔼时在芜湖经商,这更为新四军在这里办公提供了方便。
1937年10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组建,次年1月6日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1938年2月,新四军军部命令各部迅速前往皖南岩寺集合。在这里,叶挺和项英一道在岩寺完成了新四军集中整编成军的历史使命。
忆往昔,新四军在皖南岩寺完成集中整编后,军部吹起“挺进”“抗敌”的号角。叶挺、项英、陈毅亲自欢送粟裕为首的新四军抗日先遣队,于1938年4月28日从潜口出发后,驻扎在岩寺周边的新四军一、二、三支队迅速跟进,奔赴江南敌后抗日战场……新四军军部及战地服务团也于5月5日离开岩寺,先后到太平、泾县驻扎,并在岩寺朱坊设置新四军兵站负责部队留守事宜。
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岩寺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原为新四军军部的金家大屋,变成了“剿匪”国军63师的师部。金霁时的儿子、原黄山电视台副台长金崇忠日前对笔者言:“我家这个房子,先是共产党的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发生时,又是国民党的一个师部……”当下,金家大屋已是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主体文物建筑,连同岩寺文峰塔、凤山台,共同申报为国保单位,成为徽州区五个国保单位之一。
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金家大屋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洪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廊桥,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当地老百姓促膝谈心,并在这里与徽州名医罗敏修结为好友,称其为“新四军的义务军医”。
2005年元月,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光携子叶铁军来到皖南岩寺参观,在金家大屋里深情凭吊父亲的居所,挥毫书写了“革命精神代代传”的题词,并受聘为以这座旧居为主体的岩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名誉馆长。
在叶挺居住的金家大屋不远处有岩寺文峰塔,文峰塔的南面是座凤山台,叶挺、项英、陈毅等当年曾在这里检阅新四军部队,故为当地老百姓称作“点将台”。
在叶挺居住的金家大屋后面的上荫山上,曾有一个新四军军部的简易练兵场。叶挺将军在岩寺期间,经常来到这里射击,枪举靶中,令卫兵们赞叹不已。当地一位曾经见过叶挺将军的老教师方永祥,11年前曾对笔者说:“叶挺将军的枪法很准,每枪都是10环。”
新四军岩寺整编时的武器装备都很陈旧,战士们手里拿的还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老套筒、“汉阳”造,还有少数战士仍旧使用梭镖和大刀。叶挺和项英商量,针对兵员日益增加,国民党当局又不足提供武器弹药的情况,决定自己创办兵工厂。兵工厂设在金家大屋对河的岩寺上渡桥江家祠堂里,当时称“皖南新四军修械所”。
叶挺军长的住处离修械所很近,他常来修械所摸摸枪支,抡抡锤子,甚至坐下来帮助战士拉风箱。并经常鼓励战士说:我们应该埋头苦干,有困难,不灰心,不泄气,我们应该以革命的精神来克服困难,我们的战士还有不少是用马枪、土铳打仗的呢!我们的修械所,也是要发展壮大的,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由小到大,逐渐成长起来。他还派战士深入敌占区,搞一些钢铁,然后动员大家伐木頭,土洋结合,制造必要的工具。经过努力,旋转枪管的车床,拿来复线的机床、钻床及手摇铣床等工具,都自己动手造了出来。战士们又把石头凿成大轮子架起来,装上皮带当发动机用。石轮子一转动,整个“车间”也就动起来了。兵工厂就是这样白手起家、因陋就简、艰苦创建的。叶挺军长十分强调修械工作的重要性,他告诫战士们说:“我们的枪是拿去打日本鬼子的,枪修得不好,出了毛病要害自己人。”这个兵工厂一直跟随军部,它不但修造枪支,而且制造了大量的铁雷、石雷。
笔者在整理《徽州文史》时,还听当地老百姓讲起这样一个故事:叶挺军长关心孤寡老人汪五婆,安排军医为其治疗痨病……病愈,汪五婆提着一篮新鲜白菜,来到金家大屋答谢叶挺军长……
叶挺军长在新四军接受国民党第三战区“点验”前,还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对部队顺利通过“点验”起了关键性作用。他利用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条件和他本人的特殊地位,反复向国民党当局交涉,以争取国民党方面增加拨款。除此之外,叶挺还四处奔走,多方联系,在南昌、粤东、闽东、广州和港澳等地,募集经费,筹集武器、药品。1938年1月中旬,叶挺在项英等同志紧张地组织各地游击队下山整编的同时,为筹措军费和物资,从汉口乘飞机到香港,在华侨中广泛进行抗日宣传,募集了大量经费,并让夫人李秀文及亲朋好友帮助购买武器、毛毯、药品和其他物资。几天后又到达广州奔走活动,请求老朋友帮助。据叶钦和回忆:“新四军连以上干部、警卫部队和教导队使用的驳壳枪,全是叶挺同志从香港买回来的,共买回3600支枪;团以上干部的望远镜,也都是叶挺同志从香港买来的。”这对改善部队武器装备、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起到很大作用,也为应付“点验”立了功。后来,为解决通讯器材严重不足的状况,叶挺军长还亲自带领胡立教等人,赴香港筹款购买通讯器材零部件,交给通讯总队组装收发报机下发给各支队,保障了全军的信息畅通。
值得再提的是,周恩来总理唯一一次上黄山,就是在1939年春由叶挺将军陪同,并为周恩来拍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周副主席在黄山》。此次周恩来的皖南行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来泾县视察新四军军部,商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协调改善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关系。有史料表明:1939年2月16日,周恩来偕同新四军军长叶挺离开重庆,经广西桂林和江西上饶,于2月23日到达皖南泾县云岭军部。途中的2月22日,叶挺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曾山、新四军岩寺兵站站长王公道陪同周恩来视察了岩寺新四军军部金家大屋,检查了岩寺朱坊兵站的工作,周恩来还在岩寺江家祠堂作了形势报告,并下榻在岩寺兵站,使兵站的同志们备受鼓舞。
叶挺(1896.9.10—1946.4.8),原名叶洵,字希夷。广东惠阳秋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牺牲。
1941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当局扣押。在重庆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把他的雄心壮志和毫不屈服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周恩来在当年《新华日报》上为皖南事变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抗议。
1988年10月,叶挺被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为我军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周恩来曾评价说:“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
毛泽东曾称叶挺将军: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的金家大屋,曾是当年叶挺军长办公和住宿的场所。新四军军部机关在1938年4月4日下午进驻。4月4日至5月5日,将军从江西南昌来到皖南岩寺期间,大多生活起居在这里。这是一组清末民初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以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这里前有金家巷,后有上荫山。修竹篁影之中,丰乐河与颖溪河在此交汇。人员进出金家大屋十分方便,乃是兵家看好的指挥部所在地。大屋原是岩寺开明绅士、钱庄老板金景辉的宅第。这四栋房子分别为三个儿子居住,其中二儿子金霁时在岩寺看病抓药所用的那间,便是叶挺军长的住所。当时已有32岁的金霁时,还主动外迁以避军务……加之,金老板也不在家中居住,老大金雨时在上海行医,老三金蔼时在芜湖经商,这更为新四军在这里办公提供了方便。
1937年10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组建,次年1月6日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1938年2月,新四军军部命令各部迅速前往皖南岩寺集合。在这里,叶挺和项英一道在岩寺完成了新四军集中整编成军的历史使命。
忆往昔,新四军在皖南岩寺完成集中整编后,军部吹起“挺进”“抗敌”的号角。叶挺、项英、陈毅亲自欢送粟裕为首的新四军抗日先遣队,于1938年4月28日从潜口出发后,驻扎在岩寺周边的新四军一、二、三支队迅速跟进,奔赴江南敌后抗日战场……新四军军部及战地服务团也于5月5日离开岩寺,先后到太平、泾县驻扎,并在岩寺朱坊设置新四军兵站负责部队留守事宜。
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岩寺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原为新四军军部的金家大屋,变成了“剿匪”国军63师的师部。金霁时的儿子、原黄山电视台副台长金崇忠日前对笔者言:“我家这个房子,先是共产党的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发生时,又是国民党的一个师部……”当下,金家大屋已是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主体文物建筑,连同岩寺文峰塔、凤山台,共同申报为国保单位,成为徽州区五个国保单位之一。
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金家大屋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洪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廊桥,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当地老百姓促膝谈心,并在这里与徽州名医罗敏修结为好友,称其为“新四军的义务军医”。
2005年元月,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光携子叶铁军来到皖南岩寺参观,在金家大屋里深情凭吊父亲的居所,挥毫书写了“革命精神代代传”的题词,并受聘为以这座旧居为主体的岩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名誉馆长。
在叶挺居住的金家大屋不远处有岩寺文峰塔,文峰塔的南面是座凤山台,叶挺、项英、陈毅等当年曾在这里检阅新四军部队,故为当地老百姓称作“点将台”。
在叶挺居住的金家大屋后面的上荫山上,曾有一个新四军军部的简易练兵场。叶挺将军在岩寺期间,经常来到这里射击,枪举靶中,令卫兵们赞叹不已。当地一位曾经见过叶挺将军的老教师方永祥,11年前曾对笔者说:“叶挺将军的枪法很准,每枪都是10环。”
新四军岩寺整编时的武器装备都很陈旧,战士们手里拿的还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老套筒、“汉阳”造,还有少数战士仍旧使用梭镖和大刀。叶挺和项英商量,针对兵员日益增加,国民党当局又不足提供武器弹药的情况,决定自己创办兵工厂。兵工厂设在金家大屋对河的岩寺上渡桥江家祠堂里,当时称“皖南新四军修械所”。
叶挺军长的住处离修械所很近,他常来修械所摸摸枪支,抡抡锤子,甚至坐下来帮助战士拉风箱。并经常鼓励战士说:我们应该埋头苦干,有困难,不灰心,不泄气,我们应该以革命的精神来克服困难,我们的战士还有不少是用马枪、土铳打仗的呢!我们的修械所,也是要发展壮大的,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由小到大,逐渐成长起来。他还派战士深入敌占区,搞一些钢铁,然后动员大家伐木頭,土洋结合,制造必要的工具。经过努力,旋转枪管的车床,拿来复线的机床、钻床及手摇铣床等工具,都自己动手造了出来。战士们又把石头凿成大轮子架起来,装上皮带当发动机用。石轮子一转动,整个“车间”也就动起来了。兵工厂就是这样白手起家、因陋就简、艰苦创建的。叶挺军长十分强调修械工作的重要性,他告诫战士们说:“我们的枪是拿去打日本鬼子的,枪修得不好,出了毛病要害自己人。”这个兵工厂一直跟随军部,它不但修造枪支,而且制造了大量的铁雷、石雷。
笔者在整理《徽州文史》时,还听当地老百姓讲起这样一个故事:叶挺军长关心孤寡老人汪五婆,安排军医为其治疗痨病……病愈,汪五婆提着一篮新鲜白菜,来到金家大屋答谢叶挺军长……
叶挺军长在新四军接受国民党第三战区“点验”前,还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对部队顺利通过“点验”起了关键性作用。他利用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条件和他本人的特殊地位,反复向国民党当局交涉,以争取国民党方面增加拨款。除此之外,叶挺还四处奔走,多方联系,在南昌、粤东、闽东、广州和港澳等地,募集经费,筹集武器、药品。1938年1月中旬,叶挺在项英等同志紧张地组织各地游击队下山整编的同时,为筹措军费和物资,从汉口乘飞机到香港,在华侨中广泛进行抗日宣传,募集了大量经费,并让夫人李秀文及亲朋好友帮助购买武器、毛毯、药品和其他物资。几天后又到达广州奔走活动,请求老朋友帮助。据叶钦和回忆:“新四军连以上干部、警卫部队和教导队使用的驳壳枪,全是叶挺同志从香港买回来的,共买回3600支枪;团以上干部的望远镜,也都是叶挺同志从香港买来的。”这对改善部队武器装备、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起到很大作用,也为应付“点验”立了功。后来,为解决通讯器材严重不足的状况,叶挺军长还亲自带领胡立教等人,赴香港筹款购买通讯器材零部件,交给通讯总队组装收发报机下发给各支队,保障了全军的信息畅通。
值得再提的是,周恩来总理唯一一次上黄山,就是在1939年春由叶挺将军陪同,并为周恩来拍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周副主席在黄山》。此次周恩来的皖南行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来泾县视察新四军军部,商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协调改善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关系。有史料表明:1939年2月16日,周恩来偕同新四军军长叶挺离开重庆,经广西桂林和江西上饶,于2月23日到达皖南泾县云岭军部。途中的2月22日,叶挺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曾山、新四军岩寺兵站站长王公道陪同周恩来视察了岩寺新四军军部金家大屋,检查了岩寺朱坊兵站的工作,周恩来还在岩寺江家祠堂作了形势报告,并下榻在岩寺兵站,使兵站的同志们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