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初中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如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人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就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上掉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为学生今年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效益不高等等。
为此,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
情境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也是教师善于利用语境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教学单词um-brella,用谐音“俺不热了”,就很容易记住。教学短语look out时,给学生讲个小故事(留学生在英国留学听到有人叫着“Look out!”,结果推窗一看时反被冲了一脸水,因为人家是给路边树木撒水,叫大家“当心”。)。学生很容易就记得它也可以表示当心、小心之意。对于一些难记的语法知识,也可以用绕口令、顺口溜的方式。如“何谓不可数,特点要牢记。无复数、不变形,be动词只能用is。前面不加a和aIl,代词代替用it。只有一点a little,几乎没有用little。how much用来问数量。”一个顺口溜几乎涵盖了不可数名词的所有考点。总之,“情”和“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情以激趣,境以辅学。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实现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的情感互动和交流。
二、对主体性理论的认识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创造性学习的时空环境。教学本来就是一种互动性的双向活动,所以教师应统筹安排好师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采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既能独立学习,又能互相交流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从而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们面对的初中生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应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在英语课教学这一主渠道,促学生主体性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初中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如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人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就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上掉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为学生今年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效益不高等等。
为此,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
情境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也是教师善于利用语境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教学单词um-brella,用谐音“俺不热了”,就很容易记住。教学短语look out时,给学生讲个小故事(留学生在英国留学听到有人叫着“Look out!”,结果推窗一看时反被冲了一脸水,因为人家是给路边树木撒水,叫大家“当心”。)。学生很容易就记得它也可以表示当心、小心之意。对于一些难记的语法知识,也可以用绕口令、顺口溜的方式。如“何谓不可数,特点要牢记。无复数、不变形,be动词只能用is。前面不加a和aIl,代词代替用it。只有一点a little,几乎没有用little。how much用来问数量。”一个顺口溜几乎涵盖了不可数名词的所有考点。总之,“情”和“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情以激趣,境以辅学。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实现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的情感互动和交流。
二、对主体性理论的认识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创造性学习的时空环境。教学本来就是一种互动性的双向活动,所以教师应统筹安排好师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采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既能独立学习,又能互相交流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从而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们面对的初中生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应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在英语课教学这一主渠道,促学生主体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