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白鹿原》中金黄的麦浪、苍茫的雪地、大红的棉袄,以油画般的色彩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无人区》取景于国内,上映时却以极高的画面质感和饱和度释放出美国西部片粗犷凝重的风格……这一部部国产大片的出炉,都离不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马平的鬼斧神工,他能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虽年薪百万,这一新兴行业却人才匮乏,目前全国从业人员仅10几个人!如何才能成为这种时尚的“影片美容师”?其工作和生活状态怎样?
受老外打击,北漂小伙誓当“调色先锋”
身材挺拔,头束长发,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今年39岁的马平,出生在西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那年,同龄玩伴们还在读中学,他就考入了西安交大少年班,并听从家人的建议主修力学,因为父亲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平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电脑和影像艺术。他特别喜欢看影视剧,又通过自学成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达人。1994年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马平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宁愿为了爱好去西安电视台当临时工,做些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为此,他独自承担着不被家人理解的烦扰,乃至在从业多年后,父亲依然认为马平的生活“不着调”。
而相恋不久的女友第一次走进马平的屋子,不由大吃一惊,只见小屋里到处散落着PC零件、摄像机器材、臭袜子,根本没有落脚之处,昏暗的灯光下堆放着吃过的方便面盒子和空矿泉水瓶子,马平一头乱糟糟的长发坐在电脑前。几天后,女孩就以“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男人,怎么懂得照顾爱人”为由,与马平分手了。
痛失初恋,马平不再沉浸于黑客和影像世界,他试图找回昔日阳光开朗的自己,干一番事业!1998年,他独自漂到北京混饭吃,干的仍是影视后期处理工作。接不到活儿的时候,马平在租住的地下室里啃过两周冷馍头,也曾因没钱交房租而被房东赶到大街上过夜……但他对于影像制作的爱好与坚持,始终不减当年。
2002年,马平进入中国影视集团旗下专做后期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负责特效处理,直到这时他才有了一种“临时工转正”的感觉。因喜欢影像制作,英文不错,又有IT底子,此后他接触了不少新设备和新技术,渐渐修炼成了圈内高手。就在这时,他接触到了电影调色技术。
电影调色师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设备和软件,在后期给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调光、调色与美化,让它在放映时产生许多实拍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奉上一道道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他们被称作影片化妆师,其技术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气质。电影调色最早诞生于美国,2000年,好莱坞影片《逃狱三王》最先使用该技术,随后美国的职业电影调色师队伍发展到100多人。
而在2005年之前,中国并没有本土职业调色师,国产电影拍摄完之后想做到色调更完美,就要到美国、韩国进行调色。不仅花费高昂,而且还会被排在外国影片的后面,调色周期经常被无理拖长。因技不如人,中国电影人往往是“敢怒不敢言”。
对此,马平感到十分憋屈,因为他也曾随同事到好莱坞的影视后期制作公司调过片子,并有意接近人家的著名调色师,想多多少少学点技艺。不料,识破马平的用意后,一位美国调色大师竟不客气地说:“你来自中国?你们还是先学好拍电影,再谈学调色吧。”马平听了羞愤交加。那一刻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成为中国电影调色技术的开拓者,让国产影视剧不出北京,就能打造出脱俗的气韵!
2003年,马平先后到美国和韩国的影视学院进修,一次性缴3年的学费,只为听几个月的后期制作课,然后再从中提炼出那点可怜的电影调色知识,反复琢磨和试验。因为有相关的专业底子,马平上手很快,一年后就能像模像样地为影视剧调色了。更为难得的是,他的艺术嗅觉很好,总能紧贴着影视导演的思路和片子的主题,用饱满的画面色彩十分到位地去烘托剧情!
2004年7月,韩国一家影视集团慧眼识珠,向正在他们下属公司实习的马平发出邀请函,表示愿以两亿韩元(约合12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聘请他为专业调色师。但被马平谢绝了,他深知国内更需要自己。
苦“调”两年,《南京!南京》缔造行业传奇
2005年初,马平回到北京后,中影集团当即花200多万元购置了影片调色设备,并任命他为首席调色师,昔日一起做特效的几名同事也成了他手下的“兵”。
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数字电影《太行山上》。为这部片子调色时,八一厂和中影集团的领导,都屏声敛息地站在马平身后看“稀奇”。为了让大家对电影调色技术有形象的了解,马平选择了《太行山上》的两个场景做样板,演示起了调色的全过程。一番技术处理后,两幅内容相同的画面,出现在他工作室的两个电影屏幕上,乍一看影片的原始画面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与调色处理后的那幅相对比,两者却反差极大,后者色彩饱满、画面极富质感,无疑让电影变得更完美了!看得领导和同事们纷纷鼓掌,称赞马平为影片“化妆”的技术简直是鬼斧神工。
马平带领着他的攻关小组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后,中国第一部由本土调色师操刀的电影《太行山上》横空问世。该片上映后反响强烈,观众无不为它高质量的画面和色彩所折服!
胶片时代,拍电影要看天气,还要选择光线较好的时候拍摄。进入数字摄影机时代后,不再看天拍电影,对光线的要求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因为光线问题可以交给电影调色师去处理。比如马平为电影《云水谣》调色时,可以将连续拍摄了10多天的镜头,调成同一天的环境色彩。“一个场面拍了半个月,不可能保证这些天的天气都一样,所以在原始画面里,在同一地点和时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出了不同的天气,我要把不同环境下拍摄的镜头的天气统一起来,让观众看到这个场景是在同一天发生的,这是调色师要做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马平解释说。
为多部国产大片成功调色后,马平渐渐在业界奠定了首席地位。但在2007年8月,他却接手了一块“烫手山芋”——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部片子的调色难度之大,过程之坎坷,令马平永生难忘。 《南京!南京!》放映后,大家看到的是高度清晰的黑白片,连一些业内电影人都没有发现,其实该片是用彩色胶片拍摄和制作拷贝的,经过费尽周折的后期调色处理,才在银幕上显示成黑白影像。既然陆川想通过黑白片来增加历史厚重感,为什么不直接拍成黑白电影呢?一是因为成本,彩色拷贝片比黑白拷贝便宜近三倍;其次是影片多处要用数字特效加工处理,采用黑白片拍摄无法完成绿幕抠像技术。
刚接到这部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抗战史诗片,马平很激动,也感觉很轻松,彩色调成黑白,不就是色彩饱和度降到零吗?后来他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简单!色彩饱和度降低之后,呈现的黑白偏了色,这种似是而非的色彩感极大地干扰了观影的感受,而且使得整个影像显得很“脏”,完全没有了黑白影像应有的那种纯净的质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胶片材料的问题。
技术难关一时无法攻克,导演和投资方又催得很紧,马平只得求助国内外的专家,其中包括生产胶片的柯达公司的工程师,生产电影摄影机的阿莱公司的工程师,两者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跟电影胶片有关系的厂家。但他们的答案都特别简单:彩色胶片拍的片子,不可能百分百还原成黑白。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马平只得参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调色试验。不知疲惫地折腾了半年后,他终于将《南京!南京!》的色彩残留缩减至1%,可这要命的一个点的着色,却怎么都去不掉。那段时间,马平的工作室里充满了绝望的味道,他每天都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闷在黑乎乎的屋子里对着机器和银幕忙碌,可始终无法突破这最后1%的技术瓶颈,整个人很快瘦了一圈,原本浓密的头发也渐渐有些稀疏了。妻子看了心疼不已,劝他“实在不行,就那样交给导演吧”。马平眉毛一扬,斩钉截铁地说:“胡扯!投资这么大的一部片子,怎能因为我工作上的欠缺而功亏一篑。”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平又做了200多次调色试验。一天深夜,在工作室加班的他突然兴奋得嗷嗷叫喊,原来,马平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印片工艺固有的缺陷,能将彩色片调成干干净净的黑白片了!这同时意味着,他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彩色拷贝片呈现纯黑白影像的工艺!
调色的费用一般占整部电影投资的2%,花费并不算大,却能改变一部片子的美感乃至票房。2009年4月22日,《南京!南京!》在全国首映后票房一路飘红,最终斩获3.6亿元,并让导演陆川在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贝壳奖。作为幕后英雄,马平虽未能与明星们一起走红毯,却也获得了150万元调色报酬。
年赚500万,致力于培养“后备军团”
2009年是胶片电影与数字电影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调色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调色师能让一部影片画面更有质感,更完美;但如果不调色,影像也没什么问题。但2009年之后,电影人纷纷抛弃胶片,改用先进的数字摄影机拍片,而且为了赶工期,拍摄时往往不再追求完美的天气和光线……这时,一部电影上映前做调色处理,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的电影市场越做越大,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渐渐突破1000部,已经超过美国的年产量。而其中95%以上是用数字摄影机拍的,这为职业电影调色师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让马平感到分身乏术的是,他接到的活儿太多了,不“招兵买马”根本干不完!2010年5月,他扩大了工作室的规模,并招募了一些有影像处理基础的员工帮忙。
那么,电影调色师的工作量有多大呢?“一部电影的所有镜头都需要调色,我调过一个动作片有3600多个镜头,这是我从业以来碰到过的拥有最多镜头的一部电影,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才完成。”马平说,动作片镜头最多,而文艺片和情感类的电影节奏慢,只有几百个镜头,工作量相对较小。每一位出色的“影片化妆师”,平均每年能完成20部电影的调色工作。
在马平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诞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调色佳作,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宫廷建筑、雕花装饰、一应摆设都是耀眼的金黄色,连宫女、皇后的服饰也是一律金黄,贯穿故事的菊花更是金黄的龙爪菊……马平将影片色彩调理得光彩夺目,极具视觉冲击力。想必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至今都难以忘却那片耀眼的金黄,以及那份尊贵奢华背后难掩的悲伤。
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白鹿原》中,黄色的麦浪、苍茫的雪地、火红的棉袄……以油画般的色彩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白鹿原》中鹿兆鹏逃婚,鹿子霖率人追赶至河边这场戏,剧本中是发生在下午,实际到调色时,马平建议导演可以调成天擦黑的气氛,将画面整体压暗,之后将河水提亮,在山边做出晚霞的效果并调出河水中对应的倒影,然后把人物手中的灯笼做出火光,人物剪影在发亮的河水映衬下,增强了整体的戏剧感,对剧情烘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3年9月,曾请马平为《疯狂的赛车》调过色的导演宁浩,又将他的新片《无人区》交给马平“化妆”,结果他不负老朋友的期望,硬是根据宁浩的大胆设想,将这部取景于新疆、青海等地的片子,以极高的画面质感和饱和度,打造成了美国西部片粗犷凝重的风格……播出后好评如潮。
《太行山上》、《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南京!南京!》、《建党伟业》、《白鹿原》、《无人区》……从业11年来,马平调色的电影已经超过200部,他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不断独自摸索前行,通过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为我们打造出了一幅幅唯美动人的画面,一处处深邃悠远的意境。如今,他的工作室每年创收500万元以上。但同时马平也是孤独的,在国内,职业电影调色师的数量目前仅为10几个人,这一数量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大市场并不匹配。
“我国的电影调色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职业电影调色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才闹起了人才荒,以至于不少外国同行都来中国掘金。”马平说,洋调色师们的技术没有问题,但在影像风格的处理上,往往容易与中国导演、摄影师产生分歧,因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
为什么本土职业电影调色师人数少?马平说,毕竟电影调色技术还是一个新事物,大家有一个认知过程。而且,目前全世界几乎没有开设调色专业的院校。为了给业界培养后续力量,马平经常受邀去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做讲座。此外,他还准备在2014年下半年开设一所专门的电影调色师培训学校。
受老外打击,北漂小伙誓当“调色先锋”
身材挺拔,头束长发,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今年39岁的马平,出生在西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那年,同龄玩伴们还在读中学,他就考入了西安交大少年班,并听从家人的建议主修力学,因为父亲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平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电脑和影像艺术。他特别喜欢看影视剧,又通过自学成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达人。1994年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马平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宁愿为了爱好去西安电视台当临时工,做些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为此,他独自承担着不被家人理解的烦扰,乃至在从业多年后,父亲依然认为马平的生活“不着调”。
而相恋不久的女友第一次走进马平的屋子,不由大吃一惊,只见小屋里到处散落着PC零件、摄像机器材、臭袜子,根本没有落脚之处,昏暗的灯光下堆放着吃过的方便面盒子和空矿泉水瓶子,马平一头乱糟糟的长发坐在电脑前。几天后,女孩就以“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男人,怎么懂得照顾爱人”为由,与马平分手了。
痛失初恋,马平不再沉浸于黑客和影像世界,他试图找回昔日阳光开朗的自己,干一番事业!1998年,他独自漂到北京混饭吃,干的仍是影视后期处理工作。接不到活儿的时候,马平在租住的地下室里啃过两周冷馍头,也曾因没钱交房租而被房东赶到大街上过夜……但他对于影像制作的爱好与坚持,始终不减当年。
2002年,马平进入中国影视集团旗下专做后期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负责特效处理,直到这时他才有了一种“临时工转正”的感觉。因喜欢影像制作,英文不错,又有IT底子,此后他接触了不少新设备和新技术,渐渐修炼成了圈内高手。就在这时,他接触到了电影调色技术。
电影调色师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设备和软件,在后期给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调光、调色与美化,让它在放映时产生许多实拍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奉上一道道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他们被称作影片化妆师,其技术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气质。电影调色最早诞生于美国,2000年,好莱坞影片《逃狱三王》最先使用该技术,随后美国的职业电影调色师队伍发展到100多人。
而在2005年之前,中国并没有本土职业调色师,国产电影拍摄完之后想做到色调更完美,就要到美国、韩国进行调色。不仅花费高昂,而且还会被排在外国影片的后面,调色周期经常被无理拖长。因技不如人,中国电影人往往是“敢怒不敢言”。
对此,马平感到十分憋屈,因为他也曾随同事到好莱坞的影视后期制作公司调过片子,并有意接近人家的著名调色师,想多多少少学点技艺。不料,识破马平的用意后,一位美国调色大师竟不客气地说:“你来自中国?你们还是先学好拍电影,再谈学调色吧。”马平听了羞愤交加。那一刻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成为中国电影调色技术的开拓者,让国产影视剧不出北京,就能打造出脱俗的气韵!
2003年,马平先后到美国和韩国的影视学院进修,一次性缴3年的学费,只为听几个月的后期制作课,然后再从中提炼出那点可怜的电影调色知识,反复琢磨和试验。因为有相关的专业底子,马平上手很快,一年后就能像模像样地为影视剧调色了。更为难得的是,他的艺术嗅觉很好,总能紧贴着影视导演的思路和片子的主题,用饱满的画面色彩十分到位地去烘托剧情!
2004年7月,韩国一家影视集团慧眼识珠,向正在他们下属公司实习的马平发出邀请函,表示愿以两亿韩元(约合12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聘请他为专业调色师。但被马平谢绝了,他深知国内更需要自己。
苦“调”两年,《南京!南京》缔造行业传奇
2005年初,马平回到北京后,中影集团当即花200多万元购置了影片调色设备,并任命他为首席调色师,昔日一起做特效的几名同事也成了他手下的“兵”。
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数字电影《太行山上》。为这部片子调色时,八一厂和中影集团的领导,都屏声敛息地站在马平身后看“稀奇”。为了让大家对电影调色技术有形象的了解,马平选择了《太行山上》的两个场景做样板,演示起了调色的全过程。一番技术处理后,两幅内容相同的画面,出现在他工作室的两个电影屏幕上,乍一看影片的原始画面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与调色处理后的那幅相对比,两者却反差极大,后者色彩饱满、画面极富质感,无疑让电影变得更完美了!看得领导和同事们纷纷鼓掌,称赞马平为影片“化妆”的技术简直是鬼斧神工。
马平带领着他的攻关小组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后,中国第一部由本土调色师操刀的电影《太行山上》横空问世。该片上映后反响强烈,观众无不为它高质量的画面和色彩所折服!
胶片时代,拍电影要看天气,还要选择光线较好的时候拍摄。进入数字摄影机时代后,不再看天拍电影,对光线的要求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因为光线问题可以交给电影调色师去处理。比如马平为电影《云水谣》调色时,可以将连续拍摄了10多天的镜头,调成同一天的环境色彩。“一个场面拍了半个月,不可能保证这些天的天气都一样,所以在原始画面里,在同一地点和时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出了不同的天气,我要把不同环境下拍摄的镜头的天气统一起来,让观众看到这个场景是在同一天发生的,这是调色师要做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马平解释说。
为多部国产大片成功调色后,马平渐渐在业界奠定了首席地位。但在2007年8月,他却接手了一块“烫手山芋”——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部片子的调色难度之大,过程之坎坷,令马平永生难忘。 《南京!南京!》放映后,大家看到的是高度清晰的黑白片,连一些业内电影人都没有发现,其实该片是用彩色胶片拍摄和制作拷贝的,经过费尽周折的后期调色处理,才在银幕上显示成黑白影像。既然陆川想通过黑白片来增加历史厚重感,为什么不直接拍成黑白电影呢?一是因为成本,彩色拷贝片比黑白拷贝便宜近三倍;其次是影片多处要用数字特效加工处理,采用黑白片拍摄无法完成绿幕抠像技术。
刚接到这部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抗战史诗片,马平很激动,也感觉很轻松,彩色调成黑白,不就是色彩饱和度降到零吗?后来他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简单!色彩饱和度降低之后,呈现的黑白偏了色,这种似是而非的色彩感极大地干扰了观影的感受,而且使得整个影像显得很“脏”,完全没有了黑白影像应有的那种纯净的质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胶片材料的问题。
技术难关一时无法攻克,导演和投资方又催得很紧,马平只得求助国内外的专家,其中包括生产胶片的柯达公司的工程师,生产电影摄影机的阿莱公司的工程师,两者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跟电影胶片有关系的厂家。但他们的答案都特别简单:彩色胶片拍的片子,不可能百分百还原成黑白。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马平只得参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调色试验。不知疲惫地折腾了半年后,他终于将《南京!南京!》的色彩残留缩减至1%,可这要命的一个点的着色,却怎么都去不掉。那段时间,马平的工作室里充满了绝望的味道,他每天都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闷在黑乎乎的屋子里对着机器和银幕忙碌,可始终无法突破这最后1%的技术瓶颈,整个人很快瘦了一圈,原本浓密的头发也渐渐有些稀疏了。妻子看了心疼不已,劝他“实在不行,就那样交给导演吧”。马平眉毛一扬,斩钉截铁地说:“胡扯!投资这么大的一部片子,怎能因为我工作上的欠缺而功亏一篑。”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平又做了200多次调色试验。一天深夜,在工作室加班的他突然兴奋得嗷嗷叫喊,原来,马平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印片工艺固有的缺陷,能将彩色片调成干干净净的黑白片了!这同时意味着,他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彩色拷贝片呈现纯黑白影像的工艺!
调色的费用一般占整部电影投资的2%,花费并不算大,却能改变一部片子的美感乃至票房。2009年4月22日,《南京!南京!》在全国首映后票房一路飘红,最终斩获3.6亿元,并让导演陆川在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贝壳奖。作为幕后英雄,马平虽未能与明星们一起走红毯,却也获得了150万元调色报酬。
年赚500万,致力于培养“后备军团”
2009年是胶片电影与数字电影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调色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调色师能让一部影片画面更有质感,更完美;但如果不调色,影像也没什么问题。但2009年之后,电影人纷纷抛弃胶片,改用先进的数字摄影机拍片,而且为了赶工期,拍摄时往往不再追求完美的天气和光线……这时,一部电影上映前做调色处理,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的电影市场越做越大,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渐渐突破1000部,已经超过美国的年产量。而其中95%以上是用数字摄影机拍的,这为职业电影调色师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让马平感到分身乏术的是,他接到的活儿太多了,不“招兵买马”根本干不完!2010年5月,他扩大了工作室的规模,并招募了一些有影像处理基础的员工帮忙。
那么,电影调色师的工作量有多大呢?“一部电影的所有镜头都需要调色,我调过一个动作片有3600多个镜头,这是我从业以来碰到过的拥有最多镜头的一部电影,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才完成。”马平说,动作片镜头最多,而文艺片和情感类的电影节奏慢,只有几百个镜头,工作量相对较小。每一位出色的“影片化妆师”,平均每年能完成20部电影的调色工作。
在马平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诞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调色佳作,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宫廷建筑、雕花装饰、一应摆设都是耀眼的金黄色,连宫女、皇后的服饰也是一律金黄,贯穿故事的菊花更是金黄的龙爪菊……马平将影片色彩调理得光彩夺目,极具视觉冲击力。想必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至今都难以忘却那片耀眼的金黄,以及那份尊贵奢华背后难掩的悲伤。
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白鹿原》中,黄色的麦浪、苍茫的雪地、火红的棉袄……以油画般的色彩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白鹿原》中鹿兆鹏逃婚,鹿子霖率人追赶至河边这场戏,剧本中是发生在下午,实际到调色时,马平建议导演可以调成天擦黑的气氛,将画面整体压暗,之后将河水提亮,在山边做出晚霞的效果并调出河水中对应的倒影,然后把人物手中的灯笼做出火光,人物剪影在发亮的河水映衬下,增强了整体的戏剧感,对剧情烘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3年9月,曾请马平为《疯狂的赛车》调过色的导演宁浩,又将他的新片《无人区》交给马平“化妆”,结果他不负老朋友的期望,硬是根据宁浩的大胆设想,将这部取景于新疆、青海等地的片子,以极高的画面质感和饱和度,打造成了美国西部片粗犷凝重的风格……播出后好评如潮。
《太行山上》、《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南京!南京!》、《建党伟业》、《白鹿原》、《无人区》……从业11年来,马平调色的电影已经超过200部,他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不断独自摸索前行,通过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为我们打造出了一幅幅唯美动人的画面,一处处深邃悠远的意境。如今,他的工作室每年创收500万元以上。但同时马平也是孤独的,在国内,职业电影调色师的数量目前仅为10几个人,这一数量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大市场并不匹配。
“我国的电影调色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职业电影调色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才闹起了人才荒,以至于不少外国同行都来中国掘金。”马平说,洋调色师们的技术没有问题,但在影像风格的处理上,往往容易与中国导演、摄影师产生分歧,因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
为什么本土职业电影调色师人数少?马平说,毕竟电影调色技术还是一个新事物,大家有一个认知过程。而且,目前全世界几乎没有开设调色专业的院校。为了给业界培养后续力量,马平经常受邀去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做讲座。此外,他还准备在2014年下半年开设一所专门的电影调色师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