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救治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元并发症产生。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09-01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顺利地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期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17例,女18例,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70.2岁。动力性肠梗阻患者1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11例,血运性肠梗阻患者9例。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12例,住院时间5~32d。患者住院时先给予禁食,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2护理
2.1一般护理肠梗阻患者应禁食,待梗阻解除后12h方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但忌食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h后可试进半流质饮食。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张力,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休克患者应改成平卧位或仰卧中凹位。
2.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热情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反应,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如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剧烈而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剧烈而频繁的呕吐;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腹部X线检查可见孤立、固定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2.4对症护理液体疗法的护理: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h出入液量,观察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情况等。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胃肠减压的护理:有效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胃肠减压期间,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2.5治疗指导肠梗阻的治疗原則是尽快解除梗阻,纠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生理紊乱。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治疗等。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措施。手术治疗能够解除梗阻、去除病因。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晚期,肿瘤所致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者等。采用的方法有: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出异物术、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短路手术、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方式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术后继续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补液。待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拔出胃管即可饮少量水,第二日喝米汤,第三日进流质饮食,1周后进半流质饮食,两周后可进食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遵医嘱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2.6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吸入性肺炎: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并记录呕吐物的颜色、量及性质。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咳嗽、胸痛、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及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等。腹腔感染及肠瘘:保持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逆行性感染。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补充营养,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同时还应观察引流管口周围流出的液体的气味,如果带粪臭味,同时患者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肠粘连: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再次发生肠粘连的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液体石蜡口服、行胃肠减压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3健康指导
注意饮食卫生,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暴饮暴食。饭后勿剧烈运动和劳动,以免发生肠扭转;保持心平气和,注意腹部保暖。出院后宜适当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若出现腹痛、腹胀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需及时就诊。曾发生蛔虫性肠梗阻的患者需定期驱虫,防止复发。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09-01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顺利地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期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17例,女18例,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70.2岁。动力性肠梗阻患者1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11例,血运性肠梗阻患者9例。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12例,住院时间5~32d。患者住院时先给予禁食,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2护理
2.1一般护理肠梗阻患者应禁食,待梗阻解除后12h方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但忌食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h后可试进半流质饮食。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张力,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休克患者应改成平卧位或仰卧中凹位。
2.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热情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反应,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如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剧烈而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剧烈而频繁的呕吐;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腹部X线检查可见孤立、固定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2.4对症护理液体疗法的护理: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h出入液量,观察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情况等。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胃肠减压的护理:有效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胃肠减压期间,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2.5治疗指导肠梗阻的治疗原則是尽快解除梗阻,纠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生理紊乱。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治疗等。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措施。手术治疗能够解除梗阻、去除病因。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晚期,肿瘤所致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者等。采用的方法有: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出异物术、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短路手术、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方式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术后继续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补液。待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拔出胃管即可饮少量水,第二日喝米汤,第三日进流质饮食,1周后进半流质饮食,两周后可进食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遵医嘱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2.6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吸入性肺炎: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并记录呕吐物的颜色、量及性质。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咳嗽、胸痛、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及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等。腹腔感染及肠瘘:保持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逆行性感染。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补充营养,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同时还应观察引流管口周围流出的液体的气味,如果带粪臭味,同时患者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肠粘连: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再次发生肠粘连的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液体石蜡口服、行胃肠减压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3健康指导
注意饮食卫生,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暴饮暴食。饭后勿剧烈运动和劳动,以免发生肠扭转;保持心平气和,注意腹部保暖。出院后宜适当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若出现腹痛、腹胀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需及时就诊。曾发生蛔虫性肠梗阻的患者需定期驱虫,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