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史不分家,档案与历史如影随形,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台湾董桥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大陆老姜谓:“档案是历史的定稿”。档案的历史真实性永远存在,在证实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俗话说:“别看现在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有些时候,想检验你的历史观念是否正确,运用史料是否老实,无需到别处寻根究底,只要查一查档案就什么都明白了。也可以说,档案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谎言打得粉碎。
尽管通过档案去透视历史是一件操心费力的事情,需要术业有专攻,需要敏锐的眼光、一定的历史感以及深邃的洞察力,但改革开放给档案人带来了胆识,档案期刊的作者们知难而上,“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以扎实的文字功底与敬业精神,通过分析、综合、提炼、组织等手段,既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去挖掘探索,力图透视历史现象的发展、流变与兴衰,同时也从微观角度追问历史,把触角伸向复杂深广的历史现象。现在,国内档案期刊已近百家,环顾这些档案期刊,几乎每个月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涉及历史的文章,高论甚多,堪称姚黄魏紫,满目琳琅。
1 让历史的记忆更加鲜活丰满
档案是历史遗留下的碎片,既然是“碎片”,就不可能完整地记载历史。仅就档案史而言,那真是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对档案的保管是封闭的、神秘的,文献记载也十分简单,致使人们对古代国家档案的状况知之甚少,想当初姹紫嫣红的历史,有多少都付断井颓垣。面对真伪错综、斑驳杂陈的档案,想重新审视那一页页往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该穿过多么狭窄的甬道,该拂却几多岁月的烟云啊。在档案史研究方面,王金玉先生值得一说。王金玉先生主要致力于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尤其侧重中国古代档案史领域,专心耕耘,收获颇丰,主要代表著作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王金玉档案学论著》等。
一粒沙里见世界。优秀的研究者总是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比如,唐代的档案思想怎样,隋朝的档案意识如何,知之者甚少。一天,王金玉坐拥书城之时,偶尔发现一篇短文《萧何收秦图籍颂》,顿时眼前一亮。作者孔武仲,是北宋著名文人孔文仲之弟。公元前2006年10月,刘邦大军兵临咸阳城。就在将士们纷纷抢掠秦都宫殿成堆珠宝,连刘邦也忍不住被声色犬马所迷躺在胡亥的龙床上不想起来之时,萧何却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孔武仲文章全文仅有213字,无非是夸奖萧何如何有远见卓识,为汉代开国第一号英杰。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这篇小文章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王金玉先生却认为既颂萧何收秦图籍的历史功绩,又述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非一般文人所能及,有不同寻常的史料价值。王金玉先生认为该文体现了萧何“论功第一”新视点。消灭项羽平定天下之后,群臣争功,汉高祖刘邦舌战群雄,力排众议,封萧何为第一功臣,史书有明确记载。孔武仲能站在萧何收集档案、利用档案的新角度,透析历史,阐发己见,有理有据,发人深省。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从萧何发现档案和利用档案的视点,经过认真具体地剖析,王金玉先生撰写了有分量且引人关注的《宋人档案思想新证》的论文。
“大块文章胆气豪,于细微处费推敲”(郭沫若)。一个研究者就应该这样,在他人没有发现问题的“细微处”发现深远的意义。我觉得这老头儿很会琢磨,王金玉先生有萧何精神,慧眼识珠,人捐我取。1990年春,在教授《中国档案事业史》过程中,王金玉先生怀疑书中“千丈架阁法”一词有误,因为宋代的架阁库不可能修得“千丈”高,经过艰苦地查阅古籍,终于在1992年4月查到了北宋曾巩《隆平集》一书,上面是“千文架阁法”,它是用《千字文》给档案编号的方法,“千文”误写成“千丈”,自南宋初一直讹传至今,玩笑开得太大了。在发表《宋人档案思想新证》时,《中国档案》编者怀着沉痛和惋惜的心情写到:“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王金玉因病于2002年7月23日逝世。王教授在中国档案史的研究中建树颇丰,其在本刊发表的《“千文架阁法”非“千丈架阁法”》等文,纠正了误传千年的错讹。这里发表的是他投给本刊的最后一篇遗作。斯人已走,佳作犹存。
档案是伴随人类文明一同出现的,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档案作为一种史料,真实地反映着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从商代的甲骨到清代的满汉文书,我国档案历史久远,作为档案工作者,应该珍爱档案,铭记历史,要揭开档案后面的历史风云,还原历史的真面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发生的“四大奇案”之一,这起案件因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尤其案情本身暴露了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因而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广为传播,影响很大,不少文献记载亦被当作信史引用,但许多情节与史实出入较大,甚至无中生有,造成误解。且有许多重要史实及内幕活动鲜为人知。刘耿生先生根据清代档案及搜集的有关史料,筛选综合,辨析整理,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另外,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基础理论、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与方法、档案鉴辨学、北京历史与文化研究、宗教学研究等领域,比如明清档案的历史价值、清末北京首座自来水厂水源问题、“麦克马洪线”边界线的档案版本被篡改以及宗教学等问题,刘耿生先生都有所涉猎,试图廓清一个又一个历史谜团。人民日报记者李辉曾提倡:要“还原历史的血肉毛发”。李辉是搞新闻的,但他的声望却恰恰来自对“旧闻”的执著痴迷,作为给沈从文、黄永玉、丁玲、巴金、黄苗子、郁风、萧乾、胡风、杜高等文化老人写过传记的李辉,他喜欢在民间档案中追寻历史,能把文坛的旧人旧事撰写得鲜活饱满、引人入胜。
2 研究历史,服务社会
近些年来,《安徽档案》作为省内唯一的档案专业刊物,办刊宗旨之一是“宣传安徽的历史和新貌”、“进行档案学术研究”,共刊发徽州文化宣传和徽州历史档案研究文章近90篇,促进了徽学研究。《安徽档案》因此而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学术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在研究徽州历史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贡献,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既突出了《安徽档案》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又展现了安徽独具魁力的历史文化风采。
澳门特别行政区举行回归祖国三周年庆祝活动时,马万祺、何厚铧亲切会见祖国内地档案工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贵 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载明:1959年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大跃进以来一些问题及原因。历史证明,信的基本内容正确,但遭到一场批判。从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急剧上升为一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林彪更是乘机跳出来,胡说这是“要分裂党”、“逼毛主席下台”。事实证明,这些都是不实之词,理所当然地被历史所否定。
为了让模糊的历史更为清晰,可以说,档案期刊的作者们不怕泥泞,跋涉在历史的丛林中,能以更深广的目光切入历史,捕捉到了散落在历史深处的一个个细节,揭开了挡在世人面前的一块又一块神秘的面纱,从历史教训中获得警示与启迪。捧读这些文章,觉得模糊、模棱两可的内容变得清晰、丰满而厚重。2007年5月,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开展“百种优秀期刊进连队”活动,上海《档案春秋》荣幸地成为唯一人选的档案期刊。我觉得《档案春秋》能够入选,凭借的就是刊物的历史眼光,凭的就是文章作者们对历史资料的敏锐感悟,对历史事实的深刻把握,对历史题材的全新诠释,对历史经验的辩证总结。
季羡林先生主张:“我向来非常支持和赞赏编辑们也能多写写文章,我的不少老编辑朋友,写出的文章都很有特色,其结果让读者和编辑自己都会获益不浅。”从全国看,凡是档案杂志办得好的,都少不了有一位高水平的总编辑在那里坐镇,2006年在第18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智为先生说:“喜欢阅读档案文化类的文章,尤其是喜欢河南《档案管理》总编蔡千树、《新上海档案》常务副主编姜龙飞、《山西档案》主编赵跃飞、《档案》总编姜洪源、《安徽档案》前总编毕长春等同志写的文章。此类文章的读者中,不仅有档案工作者,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社会人士。许多文章写得有滋有味,读来受益匪浅,使人手不释卷。”其实,这些期刊老总文章之所以作得好,除了有深厚的文化蕴涵以外,还因为有诸多的历史要素。正是这些分散于各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历史文章,才使得期刊的分量显得厚实起来,守着档案而不说历史,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我敢说,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档案期刊的整体水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尽管通过档案去透视历史是一件操心费力的事情,需要术业有专攻,需要敏锐的眼光、一定的历史感以及深邃的洞察力,但改革开放给档案人带来了胆识,档案期刊的作者们知难而上,“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以扎实的文字功底与敬业精神,通过分析、综合、提炼、组织等手段,既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去挖掘探索,力图透视历史现象的发展、流变与兴衰,同时也从微观角度追问历史,把触角伸向复杂深广的历史现象。现在,国内档案期刊已近百家,环顾这些档案期刊,几乎每个月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涉及历史的文章,高论甚多,堪称姚黄魏紫,满目琳琅。
1 让历史的记忆更加鲜活丰满
档案是历史遗留下的碎片,既然是“碎片”,就不可能完整地记载历史。仅就档案史而言,那真是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对档案的保管是封闭的、神秘的,文献记载也十分简单,致使人们对古代国家档案的状况知之甚少,想当初姹紫嫣红的历史,有多少都付断井颓垣。面对真伪错综、斑驳杂陈的档案,想重新审视那一页页往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该穿过多么狭窄的甬道,该拂却几多岁月的烟云啊。在档案史研究方面,王金玉先生值得一说。王金玉先生主要致力于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尤其侧重中国古代档案史领域,专心耕耘,收获颇丰,主要代表著作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王金玉档案学论著》等。
一粒沙里见世界。优秀的研究者总是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比如,唐代的档案思想怎样,隋朝的档案意识如何,知之者甚少。一天,王金玉坐拥书城之时,偶尔发现一篇短文《萧何收秦图籍颂》,顿时眼前一亮。作者孔武仲,是北宋著名文人孔文仲之弟。公元前2006年10月,刘邦大军兵临咸阳城。就在将士们纷纷抢掠秦都宫殿成堆珠宝,连刘邦也忍不住被声色犬马所迷躺在胡亥的龙床上不想起来之时,萧何却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孔武仲文章全文仅有213字,无非是夸奖萧何如何有远见卓识,为汉代开国第一号英杰。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这篇小文章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王金玉先生却认为既颂萧何收秦图籍的历史功绩,又述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非一般文人所能及,有不同寻常的史料价值。王金玉先生认为该文体现了萧何“论功第一”新视点。消灭项羽平定天下之后,群臣争功,汉高祖刘邦舌战群雄,力排众议,封萧何为第一功臣,史书有明确记载。孔武仲能站在萧何收集档案、利用档案的新角度,透析历史,阐发己见,有理有据,发人深省。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从萧何发现档案和利用档案的视点,经过认真具体地剖析,王金玉先生撰写了有分量且引人关注的《宋人档案思想新证》的论文。
“大块文章胆气豪,于细微处费推敲”(郭沫若)。一个研究者就应该这样,在他人没有发现问题的“细微处”发现深远的意义。我觉得这老头儿很会琢磨,王金玉先生有萧何精神,慧眼识珠,人捐我取。1990年春,在教授《中国档案事业史》过程中,王金玉先生怀疑书中“千丈架阁法”一词有误,因为宋代的架阁库不可能修得“千丈”高,经过艰苦地查阅古籍,终于在1992年4月查到了北宋曾巩《隆平集》一书,上面是“千文架阁法”,它是用《千字文》给档案编号的方法,“千文”误写成“千丈”,自南宋初一直讹传至今,玩笑开得太大了。在发表《宋人档案思想新证》时,《中国档案》编者怀着沉痛和惋惜的心情写到:“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王金玉因病于2002年7月23日逝世。王教授在中国档案史的研究中建树颇丰,其在本刊发表的《“千文架阁法”非“千丈架阁法”》等文,纠正了误传千年的错讹。这里发表的是他投给本刊的最后一篇遗作。斯人已走,佳作犹存。
档案是伴随人类文明一同出现的,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档案作为一种史料,真实地反映着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从商代的甲骨到清代的满汉文书,我国档案历史久远,作为档案工作者,应该珍爱档案,铭记历史,要揭开档案后面的历史风云,还原历史的真面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发生的“四大奇案”之一,这起案件因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尤其案情本身暴露了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因而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广为传播,影响很大,不少文献记载亦被当作信史引用,但许多情节与史实出入较大,甚至无中生有,造成误解。且有许多重要史实及内幕活动鲜为人知。刘耿生先生根据清代档案及搜集的有关史料,筛选综合,辨析整理,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另外,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基础理论、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与方法、档案鉴辨学、北京历史与文化研究、宗教学研究等领域,比如明清档案的历史价值、清末北京首座自来水厂水源问题、“麦克马洪线”边界线的档案版本被篡改以及宗教学等问题,刘耿生先生都有所涉猎,试图廓清一个又一个历史谜团。人民日报记者李辉曾提倡:要“还原历史的血肉毛发”。李辉是搞新闻的,但他的声望却恰恰来自对“旧闻”的执著痴迷,作为给沈从文、黄永玉、丁玲、巴金、黄苗子、郁风、萧乾、胡风、杜高等文化老人写过传记的李辉,他喜欢在民间档案中追寻历史,能把文坛的旧人旧事撰写得鲜活饱满、引人入胜。
2 研究历史,服务社会
近些年来,《安徽档案》作为省内唯一的档案专业刊物,办刊宗旨之一是“宣传安徽的历史和新貌”、“进行档案学术研究”,共刊发徽州文化宣传和徽州历史档案研究文章近90篇,促进了徽学研究。《安徽档案》因此而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学术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在研究徽州历史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贡献,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既突出了《安徽档案》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又展现了安徽独具魁力的历史文化风采。
澳门特别行政区举行回归祖国三周年庆祝活动时,马万祺、何厚铧亲切会见祖国内地档案工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贵 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载明:1959年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大跃进以来一些问题及原因。历史证明,信的基本内容正确,但遭到一场批判。从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急剧上升为一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林彪更是乘机跳出来,胡说这是“要分裂党”、“逼毛主席下台”。事实证明,这些都是不实之词,理所当然地被历史所否定。
为了让模糊的历史更为清晰,可以说,档案期刊的作者们不怕泥泞,跋涉在历史的丛林中,能以更深广的目光切入历史,捕捉到了散落在历史深处的一个个细节,揭开了挡在世人面前的一块又一块神秘的面纱,从历史教训中获得警示与启迪。捧读这些文章,觉得模糊、模棱两可的内容变得清晰、丰满而厚重。2007年5月,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开展“百种优秀期刊进连队”活动,上海《档案春秋》荣幸地成为唯一人选的档案期刊。我觉得《档案春秋》能够入选,凭借的就是刊物的历史眼光,凭的就是文章作者们对历史资料的敏锐感悟,对历史事实的深刻把握,对历史题材的全新诠释,对历史经验的辩证总结。
季羡林先生主张:“我向来非常支持和赞赏编辑们也能多写写文章,我的不少老编辑朋友,写出的文章都很有特色,其结果让读者和编辑自己都会获益不浅。”从全国看,凡是档案杂志办得好的,都少不了有一位高水平的总编辑在那里坐镇,2006年在第18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智为先生说:“喜欢阅读档案文化类的文章,尤其是喜欢河南《档案管理》总编蔡千树、《新上海档案》常务副主编姜龙飞、《山西档案》主编赵跃飞、《档案》总编姜洪源、《安徽档案》前总编毕长春等同志写的文章。此类文章的读者中,不仅有档案工作者,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社会人士。许多文章写得有滋有味,读来受益匪浅,使人手不释卷。”其实,这些期刊老总文章之所以作得好,除了有深厚的文化蕴涵以外,还因为有诸多的历史要素。正是这些分散于各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历史文章,才使得期刊的分量显得厚实起来,守着档案而不说历史,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我敢说,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档案期刊的整体水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