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的进化:数字时代社交媒体的变革力量

来源 :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技术的革新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与关系,也塑造着社会的形态与结构.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出一个共享的信息空间和交往空间,重塑了人们的认知、交往和行动框架,显示出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在个体层面连接时空、在平台层面连接内容、在组织层面连接关系.然而,社交媒体无限连接也带来了诸如信息过载、社交倦怠、隐私泄露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减法思维,呼唤数据的“被遗忘权”,开发简化的社交产品,赋予个人与网络断连的主动权,使社交媒体的连接朝着人性化趋势发展.
其他文献
克日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世界电影史中不可忽视的电影作者,其代表作三部曲之《蓝》以极具个人风格的视听语言展现出情感的复杂样态,通过色彩、音乐与非常规蒙太奇的配合,将难以表达的情绪转化为形象化的视听并给人以强烈触动.同时,《蓝》兼具情感表达与哲学思考.基耶斯洛夫斯基试图通过电影重新审视与探讨欧洲启蒙主义所强调的自由,以促使人们思索自由在日常生活图景中对于人类个体的真正意味.
视听语言在恐怖电影中具有暗示、叙事等多种功能,可以奠定影片基调,交代隐含线索,营造恐怖氛围,推动剧情发展.恐怖电影《寂静之地》借助声音、色彩、光线、景别等,制造悬疑、惊悚、紧张的气氛.同时,影片不断进行无声和有声的交替,使观众持续感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冲击.影片还用非常规的声音展现神秘生物,强化恐怖效果.
迪士尼真人电影《Mulan》表现的是西方人视角下的木兰故事,其中的故事内涵、故事背景、人物身份以及文化符号等皆与《木兰辞》所表达的大不相同.这折射出西方世界习惯以二元对立的方法看待中西文化,以西方人的臆想改编木兰故事,并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扭曲,从而陷入了文化误读的泥淖.这种误读影响了中西方文化的互鉴互存,不利于跨文化视域下文化多样性的保持.
纪录片的创作大体上分为前期调研、正式拍摄、后期剪辑三个阶段.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对创作者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广东卫视马志丹工作室在创作《跑好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作模式:以“第一书记、扶贫产业、贫困户”三故事要素为核心链条的前期调研思路,以故事差异化为前期拍摄的指导思想,以主题统领分集内容、长短故事相结合为后期的编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