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肥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经营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陆正式提出后,受到了城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国有200多座城市正在开展城市经营的探索,合肥市也相应开展了城市经营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的来看,思想还不够解放,步子还迈的不大,经营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还停留在初级水平,要想使合肥顺利实现“千亿”目标,必须用城市经营理念来解放思想,以城市经营方法来推进城市各项事业发展。
  
  一、合肥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合肥市提出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控制在28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要想实现上述目标特别是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按照常规发展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发展必须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实现跳跃式发展,而城市经营理念以及实践恰好适应这样的要求,成为合肥市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武器。在分析各种城市经营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城市经营就是在城市内部,积极运用市场规律,转换政府角色,对各种要素重新进行组合、优化、集聚,充分挖掘其最大价值;在城市对外发展中,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实现城市与外界环境“耦合”;在对城市内外资源积极整合基础上,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中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经营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城市居住者则是城市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决定力量;城市经营的客体具有极其广泛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凡有利于“以人为本”,有利于增加城市吸引力、竞争力,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都可以纳入城市经营的范畴。
  
  二、合肥开展城市经营活动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合肥市开展城市经营的优势
  就实力而言,合肥市在安徽省内具有明显的实力,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589.7亿元,占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一成以上;就科教优势而言,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止2004年末,合肥共有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学校36所,中科院合肥分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科研院所19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7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数8.8万人,为合肥“科教兴市”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目前,“中国·合肥科学城”正在建设发展中;就制造业而言,合肥正加快向“国内外重要制造加工基地”转变,目前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现已拥有机械、轻工、纺织、化工、电子、医药、建材、冶金、食品等34个行业,200多个门类,约12000多户工业企业,构成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链。一些产品在国内外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合肥在国内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加工业主要分布在:橡胶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合肥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方面潜力较大;合肥的区位优势明显,她位于长江、淮河流域之间,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属于亚热带气候,素有“江南唇齿,江淮明珠”之称,重要的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集南方城市的灵秀和北方城市的大器于一身的综合性城市,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二)合肥市开展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劣势
  1.历史基础条件差,实力不强,辐射面小,安徽是全国唯一的选小城市建省会的省,在全国属市龄轻、人口相对少的省会城市(藏、青、宁、蒙、海5省区除外)这与6500万人口大省极不相称;2004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为18位,比上年只前进了1位;是排名第一位上海的7450.27亿元的7.9%;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GDP总量仅为排位第一的武汉市的30%;城市经济的集聚、辐射力不强,仅限于市辖三县和六安市域及巢湖市域西部,其人口、面积仅及全省1/5左右,距为覆盖全省的经济中心相差尚远。
  2.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落后,新兴产业不强,高新产业弱小;从所有制结构看,合肥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规模小,全市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缺乏一批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具有较强资本扩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巨型集团。
  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教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科技创新主体错位较大,合肥市居于垄断地位的传统工业仍然依靠粗放经营,在主观上不注意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仍旧依靠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等”,“靠”,“要”模式还没有被彻底打破;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利益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不对称,企业技术落后和科技成果转化难共存。
  4.政府服务意识不强,职能转变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三)合肥市在城市经营中面临的威胁
  从目前情况看,区域政策的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内城市竞争的加剧都会给合肥发展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
  首先,从政策调整来看,合肥又一次与国家有关区域发展政策“无关”,不管是60年代的“三线建设”,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发展战略”,还是1999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安徽等中部六省一直不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点,而合肥市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对此更是受到很大影响,各种资源的流失阻碍了合肥的发展;其次,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包括合肥在内的所有城市必须遵循WTO中的各项条款,使合肥有关产业、行业受到了来自国际上更加严格的标准约束;再次,由于中央政府权限的逐步下移,各地方政府为追求财政最大化,展开了对各种资源的争夺,合肥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既受到来自省内城市的竞争,又受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影响。
  
  三、对合肥开展城市经营的思考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既有许多优势、面临较多机会,又存在劣势、威胁,经营合肥必须趋优避劣,扬长抑短,按照实际情况来展开经营活动;在结合目前其他省市经营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我们认为合肥市经营城市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用市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革
  1.政府职能在城市经营中重新定位
  政府在城市经营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在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方面。具体化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并进行监管、执行,加强对经济调节作用,加强市场监管,负责地方性、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和环保的建设和发展等;合肥市政府必须改变“官念”,树立起服务意识,少干预企业的活动,把政府决策及时公开,做到透明,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腐败行为,要多用市场方式引导;在重大市政工程等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上马时、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之前,要进行公示,举行听证会,不能为了“政绩”而损害百姓利益。总之,政府在城市经营中必须实现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变。
  2.加快基础设施市场化运作
  合肥城市迅速发展使现有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强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以城养城;由于长期财政拨款,以政府名义借债,合肥市城建目前已负债20多亿元,如果不在机制上有突破,则落后的基础设施必将严重阻碍城市发展。合肥近几年在经营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横向比较,合肥经营力度远落后于大连、长沙、武汉等城市,经营范围不广,涉及行业程度不深。今后一段时间,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盘活城市土地管理,加大土地聚财力度。合肥市截至2003年6月26日已成功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供应土地使用权规定。近年来全市土地出让金总额完成44亿余元,其中政府收益17亿余元,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遵循国发[2001]15号文件,皖政[2001]78号文件,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2)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要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的功能特征,明确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准入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和完善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制度,依据“受益者负担”的原则,合理界定,并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保证投资产出回报率;要把经营资产和非经营资产分离,实现人员效益与责任相对应;(3)实现不变资产贴现,创造出相应的经济效益。如水厂、道路、桥梁、环卫站厕、公共线路,出租汽车经营市场等将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能卖的卖,能租的租,能抵押的抵押,促使城市资产重新配置和组合,发挥更大效益;(4)加快相关事业单位改革。对市政、园林、环卫等要加快企业化改制,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组建民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性公司进行市场竞争;(5)创新投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合肥市城市建设公司作用,同时拓展BOT、TOT方式运用范围,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积极引进外资,广辟财源。
  
  (二)用产业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产业是否有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内在表现为结构是否合理。合肥产业结构从这几年数据来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由1994年的20.9%降至2000年的11.1%,到2004年的9.16%;第二产业从1994年48%降至2000年47.7%再至2004年的50.4%,第二产业基本上保持稳定态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体呈上升态势,从1994年的31.1%上升到2000年的41.2%至2004年的40.44%,总体上讲,产业结构日渐合理。在合肥开展城市经营活动中,主要围绕“建设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建设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和教育产业化基地”来开展。目前,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开展:(1)工业经济应走专业化之路,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合肥市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制造加工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三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的产业链较长,集聚效应明显,因此在“十一五”发展中必须注意集聚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要不断加强金融、电信的竞争能力,努力实现电子化服务;发展商贸流通业,探索现代经营方式;合肥发展旅游业一定要表现出“特、精、优”。
  
  (三)用知识力创造城市发展动力源
  1.建立适应知识时代要求的、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的教育网络体系。从发展现实出发,合肥在强化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情况下,积极建立各类、各级职业培训机构,实现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化,对于各种从事职业培训的机构应从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并通过网上教育、函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再教育;运用有效的机制,推进民办学校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与其他教育类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建立现代知识信息传递网络,知识源。除了建立完善的教育网络体系之外还应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教育便捷化。一方面要适应数字化、因特网以及计算机发展的需要,建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做到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一批知识源,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以及社区阅读室等,做到软件、硬件配套。
  3.创新机制,实现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4年,合肥市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称号,并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软件园分别荣获全国“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先进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称号,这些都表现出合肥在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今后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合肥市区域创新体系,把市场需求作为科技攻关方向的主要判断依据,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把效益直接与科技人员挂构,通过税收、资金等向企业倾斜的方式,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改革现有科技体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新官、产、学、研之间关系,理顺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4.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建立“学习型”城市离不开广大城市居住者参与,要定期举办“科技节”、“学术周”、“读书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城市居住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时了解群众对知识的需求,要做到科技知识入区到户,同时社区要不断开展各类学习活动,逐步使大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四)用文化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内聚力
  1.合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历史上人才层出不穷,留下不少文化遗产,现代的合肥又在科教等方面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合肥城市应定位在庐州文化的比较优势,差异优势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借鉴世界范围内的一切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坚持为我所用和推陈出新。
  2.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首先,应保护修膳包公祠和包公墓、明教寺、李鸿章故居、刘铭传故居等文物古迹;并在重要的历史遗迹处树立标志碑,这样可以体现出合肥悠久历史文化,浓厚的人文底蕴;其次,要充分利用南淝河流过市中心特点,把相关池塘、公园等的水系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合肥一条绿链,这必将更加突出合肥独特魅力;再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城市规划应体现出内涵,要保护和恢复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不断挖掘合肥历史文化。
  3.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要经常组织宣传部门“周游”全国甚至世界,推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通过在省外媒体、互联网上建立有关合肥的专栏来影响公众。
  4.要充分利用合肥人文优势,加强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对城市居住者的历史文化、道德思想的教育,使他们对合肥有自豪感、归属感、使命感;其二是通过与在外合肥籍人士联系、交流,使他们关心家乡发展,投身于家乡建设之中。
  
  (五)用环境力塑城市美好环境
  (1)推广清洁生产,对污染物实行全程控制和预防,开展“污染者付费”活动,针对合肥市人口未来变化规律,加快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并努力使这些项目实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尽快建立完善合肥市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重点企业污染源和城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环境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全面监控污染源。(2)努力实现绿化城市多样性,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市区园林绿化,坚持以乔木为主,构建以蜀山风景区为依托,以南淝河沿岸风景带为主体,连接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绿带,串联市内公园、游园的敞开式、点线面结合的公共绿地体系。继续加强城郊生态林建设,实施“绿色长廊”,“森林城”,“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形成以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为主体,城郊四周森林作屏障的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生态系统。2004年,合肥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但还要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的标准,查找不足,弥补差距,在软、硬件上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上述目标。(3)合肥市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环保方面的法规体系;在企业推进ISO14000系列认证工作,将企业环境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不断在市民中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建立可持续消费。
  (作者:石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沙文兵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潞宝集团是山西省一家以煤焦化工为主导,跨越能源、电力、交通运输、旅游及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作为农民的儿子,韩长安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他带领的潞宝集团多次荣获
把握市场细分原则的准确定位,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巧妙的市场营销策略,使李舸的时尚火锅餐厅很快就在竞争激烈的上海餐饮业占据了一席之地,分店也随之开张。    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李舸把创业目标锁定在了高档火锅市场上。经过一个月的运营,火锅店就实现了盈亏平衡,不久后,店门口更出现了排队等位的现象。    思忖创业点子  2002年夏天,拿到国际商法硕士学位的李舸从英国回到国内,留在一家律师事务
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网络中错误恢复指标和错误检测方法。然后时比分析了在MPLS中的单播错误恢复机制以及组播错误恢复机制,最后总结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想法。
你手头有多少钱?你家里有多少现金?你说得清楚吗?反正我是说不清楚,尽管我的钱实在是不多。打个比方,老板每个月会发给你多少工资呢?你可能说,四五千吧。四五千是个概括性的数字,可以
市场博弈是运动变化的,营销模式也是灵活各异的,不同品牌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博弈战术,才能制敌于阵地外围。    一个新生不久的冰箱品牌M和一个久居市场多年的X品牌在JX省展开了博弈之战, X冰箱作为驰名品牌在JX省有着良好的知名度,产品力强,影响力大,地位也相当稳定。M品牌是这两年迅速崛起的品牌,增长势头迅猛,现已跻身于挑战者地位。最近在电视广告上也佶亮相不断,销售网络在JX省直接冲击X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截止2005年9月底,建设银行巨野支行全口径存款余额为7.5亿元,比年初新增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25%,贷款余额为10.3亿元,存贷款规模居全县金融系统和
老板的心态是有病的,这个病就是,我花了钱雇了人,这些人就该成为我使用的工具。老板需要一种把员工凝聚起来的态度,而这个态度,体现在细节中,就是人性化管理的细节。
一千多年前,生于湄洲岛的普通海滨姑娘林默拯危救难、济世助人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淬炼为妈祖文化的精神核心,莆田也一样成为全世界亿万妈祖信众的精神家园。  也许是回应妈祖千余年的福佑,今天,当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波涛从大海深处猛烈涌来之际,莆田,这座充满奋斗精神且积蓄无限能量的海滨城市,开始迸发世人瞩目的激情……    一宗经典商业收购案的背后    2006年1月23日,一条财经消息让莆田成为
介绍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定义、标准化、CA技术、交互式以及相关芯片关键技术。并简单介绍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发展前景。
一、住房价格何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开发商说,现在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在不断变化,有的价格上涨很厉害,如汽油价格一年来节节攀升,但是并没有像房价那样引起社会如此强烈的关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并不断派工作组进行检查和督促。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究竟为了什么?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其原因:    (一)从居民的角度讲  1.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城市中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