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就我校病原生物学整合精品课建设中开展PBL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进程、教学体会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尤其对PBL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的讨论。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PBL;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PBL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excellent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Tang Yitong1 Liao Shiying1 Wang Jiao1 Zhou Fengqiao1 Fan Jiubo1,2 Zou Jiuming1,2*
1.Medicine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HubeiXiangyang 441053;
2.Affiliated Hospit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HubeiXiangyang 441021
Abstract: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s a new type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expounds the teaching design,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in the integrated excellent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in our university.In particular,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PBL teaching were discussed.
Keywords:pathogenic bilology;problembased learning;autonomous learning;teaching reform
隨着医学教育观念和模式的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医学学科间交叉融合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整合”成为新形势、新挑战下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13]。为适应这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我校将《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门独立课程整合为综合性课程《病原生物学》。同时为适应精品课建设要求,在课程后期引入问题导向性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整合,将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整合为4个部分,分别为:病原学总论、病原学个论、病原学实验和PBL实践。在病原学总论部分讲授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耐药性、流行性及检查与防治等;在个论部分讲授具体不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及检查防治等;病原学实验部分分为病原体形态学观察和实验操作两个模块开展试验教学;PBL实践部分分别从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和性传播病原三个方向设置相关案例,开展PBL教学。通过这样的内容整合,我们将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通过PBL教学方式,将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不同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整合和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将PBL课程实践活动与思考进行总结。
1 PBL教学设计
在完成《病原生物学》病原学个论部分讲授后,设置6学时的PBL教学学时。共包含3组PBL综合案例,分别对应于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和性传播病原三个部分,每组PBL综合案例对应2个课堂学时。
1.1 PBL案例结构
3组PBL案例分别来源于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和性传播病原。所引用的病例来自本校附属医院和CNKI等网络数据库。呼吸系统感染病原组案例分别引用由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和并殖吸虫三种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组案例分别引用由肠道杆菌、轮状病毒和血吸虫三种引起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每组案例分别包含细菌、病毒、寄生虫三种病原体。
1.2 课堂组织 将班级学生分四个大组(每大组15人左右),设大组长1名。每大组分3个小组,设小组长3名。每次课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个大组设置一名带教教师负责各组的PBL教学。课程进行期间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统一PBL教学进程。各小组长负责建立QQ、学习通平台等线上讨论学习群,组织小组成员在课下进行资料查阅,案例整理讨论,在课上进行汇报交流和小组间的提问讨论,并做好记录。大组长负责联系各带教教师,协调解决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 教学组织及进程
2.1 课前导学
在课前导学部分向学生提前2周发布PBL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规则、评价方式及学习注意事项,用来规范师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
2.2 课下准备
每次PBL课前,将综合案例提前1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每次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根据病例资料以及所提出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线上和线下集体讨论学习。在此期间,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得出初步结论。同时针在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向教师提出新问题,如相关案例还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鉴别诊断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引导和案例资料的补充,学生对新问题继续查找补充资料。各小组长负责协调各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进程并记录师生讨论次数及各次讨论的主要问题和内容。经过充分的课下学习和准备后,各小组将相关学习资料和结论汇总并制作PPT,针对各案例设置的问题进行解答,以备在课上汇报和接受提问。
2.3 课上汇报讨论
课上汇报讨论在4个PBL教室同时开展。每位教师带教一个大组进行。上课时由教师随机决定各小组PPT汇报的案例、汇报人和汇报顺序。各小组根据教师指定的汇报案例、汇报人和汇报顺序进行汇报。汇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汇报人汇报讲解案例15分钟,第二阶段进行大组间的讨论交流,汇报小组组织组员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进行解答,时间为15分钟。整个过程由大组长主持掌控,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最后进行总结。如此完成一个案例的学习,进行下一个案例的学习过程。
2.4 教学评价
教师在整个课上汇报过程中不主动解答问题,只在汇报讨论过程进行引导、监督和评估。通过观察各组同学的汇报质量、参与度和小组气氛等,并适当对小组讨论的进度和方向引导,并记录每位同学的表现,当堂根据下表病原生物学PBL评分表给出各小组每次PBL课成绩。学生的PBL成绩将计入平时成绩,占平时总成绩的40%。
2.5 教学总结与反馈
每次PBL课结束,教师布置课上残留问题,要求学生课下补充学习。并对评分表进行分析,评估学生当次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应与建议不断完善PBL综合案例。
3 教学思考和体会
3.1 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感染途径相同和临床表现相似的病原体感染病例组合起来,模拟临床诊断和检查防治的情景,能够极大的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分析讨论,使学生对引起相同器官系统感染和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病原体的感染有总体的认识和区分,进一步能够准确地解释致病原因,阐述致病机制,提出诊断、检查和防治方案,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上和课下讨论过程中涉及内容广泛,既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2 PBL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各组学生要系统的对各案例进行分析、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和归纳总结,还需要不断与教师联系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以进行深入分析和得出明确结论。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沟通表达能力,还锻炼提高了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等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加师生接触和交流机会,增进师生感情。
3.3 PBL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相长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更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转换角色,适应新教学理念并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复杂临床问题出发,独立思考分析掌握课程内容。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PBL教学理念和方法[4]。在课堂汇报讨论环节,有些学生思维灵活开阔,会提出不同学科领域的想法和问题,作为带教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了解一些沟通方法和技巧等,促使教师不断学习进行自我完善和成长[5]。
3.4 PBL学生学习问题及对策
雖然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有小部分学生不能较快的适应PBL教学模式,出现课下和课上参与度不高,跟不上学习进度和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此部分同学自学能力和沟通交流能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分组前,尽量选择沟通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发挥组长的带头和协调组织能力。同时教师密切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引导,使小组内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和顺利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让所有学生在协作中得到启发和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
3.5 案例设置问题及对策
医学PBL在本质上必然是临床医学型的,案例的内容必然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设置相关信息和问题。医学生学习病原生物学等基础课程时仍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还未形成对整个临床医学学科知识的框架和认识,因此基础课教师设置PBL案例的出发点也必然趋向于各自基础学科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以上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如何找到平衡点,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合适案例,并精心设计案例信息和问题,设问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形式要多样化,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动态调整。 3.6 教学资源的问题
开展PBL教学即需要学生在课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学校有较高的软硬件设施条件的支持,如先进的图书馆系统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足的学生讨论学习场地等。但目前我国实施PBL教学的各类资源还不充分,获取PBL教学资源的成本也相对较大,这对于现下的医学院校的配置来看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这是限制了PBL教学在我校乃至大多数医学院校广泛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所以PBL教学法在我校全面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6]。
4 小结
医学PBL教学形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方面。但PBL教学的实施对教师、学生、教学硬件和软件都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根据实际情况勇于解决相应问题,进一步完善PBL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美莲,王斯,曹雅明,等.PBL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微生物学杂志,2012,32(4):106109.
[2]代富英,王广科,陈恬,等.PBL在综合性医学课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的应用和体会.生命的化学,2017,37(4):665668.
[3]李群,李宁,金雯,等.PBL结合CBS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3):171173.
[4]贺文,许丽辉,孙绍光,等.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生命的化学,2016,36(5):735738.
[5]杨小迪,王媛媛,陈兴智,等.多模式教学法提升病原生物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9):45.
[6]史俊岩,王斯,王美莲,等.PBL在病原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开展與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1):873875.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研究类项目(校政发教〔2019〕26号);湖北文理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唐一通(1983— ),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病原菌耐药与分子分型。
*通讯作者:邹玖明(1979— ),男,汉族,湖北荆门人,博士,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病原菌分子流行病学。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PBL;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PBL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excellent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Tang Yitong1 Liao Shiying1 Wang Jiao1 Zhou Fengqiao1 Fan Jiubo1,2 Zou Jiuming1,2*
1.Medicine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HubeiXiangyang 441053;
2.Affiliated Hospit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HubeiXiangyang 441021
Abstract: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s a new type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expounds the teaching design,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in the integrated excellent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in our university.In particular,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PBL teaching were discussed.
Keywords:pathogenic bilology;problembased learning;autonomous learning;teaching reform
隨着医学教育观念和模式的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医学学科间交叉融合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整合”成为新形势、新挑战下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13]。为适应这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我校将《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门独立课程整合为综合性课程《病原生物学》。同时为适应精品课建设要求,在课程后期引入问题导向性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整合,将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整合为4个部分,分别为:病原学总论、病原学个论、病原学实验和PBL实践。在病原学总论部分讲授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耐药性、流行性及检查与防治等;在个论部分讲授具体不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及检查防治等;病原学实验部分分为病原体形态学观察和实验操作两个模块开展试验教学;PBL实践部分分别从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和性传播病原三个方向设置相关案例,开展PBL教学。通过这样的内容整合,我们将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通过PBL教学方式,将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不同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整合和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将PBL课程实践活动与思考进行总结。
1 PBL教学设计
在完成《病原生物学》病原学个论部分讲授后,设置6学时的PBL教学学时。共包含3组PBL综合案例,分别对应于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和性传播病原三个部分,每组PBL综合案例对应2个课堂学时。
1.1 PBL案例结构
3组PBL案例分别来源于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和性传播病原。所引用的病例来自本校附属医院和CNKI等网络数据库。呼吸系统感染病原组案例分别引用由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和并殖吸虫三种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消化系统感染病原组案例分别引用由肠道杆菌、轮状病毒和血吸虫三种引起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每组案例分别包含细菌、病毒、寄生虫三种病原体。
1.2 课堂组织 将班级学生分四个大组(每大组15人左右),设大组长1名。每大组分3个小组,设小组长3名。每次课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个大组设置一名带教教师负责各组的PBL教学。课程进行期间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统一PBL教学进程。各小组长负责建立QQ、学习通平台等线上讨论学习群,组织小组成员在课下进行资料查阅,案例整理讨论,在课上进行汇报交流和小组间的提问讨论,并做好记录。大组长负责联系各带教教师,协调解决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 教学组织及进程
2.1 课前导学
在课前导学部分向学生提前2周发布PBL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规则、评价方式及学习注意事项,用来规范师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
2.2 课下准备
每次PBL课前,将综合案例提前1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每次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根据病例资料以及所提出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线上和线下集体讨论学习。在此期间,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得出初步结论。同时针在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向教师提出新问题,如相关案例还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鉴别诊断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引导和案例资料的补充,学生对新问题继续查找补充资料。各小组长负责协调各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进程并记录师生讨论次数及各次讨论的主要问题和内容。经过充分的课下学习和准备后,各小组将相关学习资料和结论汇总并制作PPT,针对各案例设置的问题进行解答,以备在课上汇报和接受提问。
2.3 课上汇报讨论
课上汇报讨论在4个PBL教室同时开展。每位教师带教一个大组进行。上课时由教师随机决定各小组PPT汇报的案例、汇报人和汇报顺序。各小组根据教师指定的汇报案例、汇报人和汇报顺序进行汇报。汇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汇报人汇报讲解案例15分钟,第二阶段进行大组间的讨论交流,汇报小组组织组员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进行解答,时间为15分钟。整个过程由大组长主持掌控,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最后进行总结。如此完成一个案例的学习,进行下一个案例的学习过程。
2.4 教学评价
教师在整个课上汇报过程中不主动解答问题,只在汇报讨论过程进行引导、监督和评估。通过观察各组同学的汇报质量、参与度和小组气氛等,并适当对小组讨论的进度和方向引导,并记录每位同学的表现,当堂根据下表病原生物学PBL评分表给出各小组每次PBL课成绩。学生的PBL成绩将计入平时成绩,占平时总成绩的40%。
2.5 教学总结与反馈
每次PBL课结束,教师布置课上残留问题,要求学生课下补充学习。并对评分表进行分析,评估学生当次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应与建议不断完善PBL综合案例。
3 教学思考和体会
3.1 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感染途径相同和临床表现相似的病原体感染病例组合起来,模拟临床诊断和检查防治的情景,能够极大的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分析讨论,使学生对引起相同器官系统感染和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病原体的感染有总体的认识和区分,进一步能够准确地解释致病原因,阐述致病机制,提出诊断、检查和防治方案,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上和课下讨论过程中涉及内容广泛,既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2 PBL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各组学生要系统的对各案例进行分析、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和归纳总结,还需要不断与教师联系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以进行深入分析和得出明确结论。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沟通表达能力,还锻炼提高了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等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加师生接触和交流机会,增进师生感情。
3.3 PBL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相长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更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转换角色,适应新教学理念并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复杂临床问题出发,独立思考分析掌握课程内容。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PBL教学理念和方法[4]。在课堂汇报讨论环节,有些学生思维灵活开阔,会提出不同学科领域的想法和问题,作为带教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了解一些沟通方法和技巧等,促使教师不断学习进行自我完善和成长[5]。
3.4 PBL学生学习问题及对策
雖然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有小部分学生不能较快的适应PBL教学模式,出现课下和课上参与度不高,跟不上学习进度和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此部分同学自学能力和沟通交流能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分组前,尽量选择沟通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发挥组长的带头和协调组织能力。同时教师密切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引导,使小组内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和顺利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让所有学生在协作中得到启发和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
3.5 案例设置问题及对策
医学PBL在本质上必然是临床医学型的,案例的内容必然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设置相关信息和问题。医学生学习病原生物学等基础课程时仍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还未形成对整个临床医学学科知识的框架和认识,因此基础课教师设置PBL案例的出发点也必然趋向于各自基础学科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以上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如何找到平衡点,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合适案例,并精心设计案例信息和问题,设问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形式要多样化,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动态调整。 3.6 教学资源的问题
开展PBL教学即需要学生在课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学校有较高的软硬件设施条件的支持,如先进的图书馆系统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足的学生讨论学习场地等。但目前我国实施PBL教学的各类资源还不充分,获取PBL教学资源的成本也相对较大,这对于现下的医学院校的配置来看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这是限制了PBL教学在我校乃至大多数医学院校广泛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所以PBL教学法在我校全面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6]。
4 小结
医学PBL教学形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方面。但PBL教学的实施对教师、学生、教学硬件和软件都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根据实际情况勇于解决相应问题,进一步完善PBL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美莲,王斯,曹雅明,等.PBL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微生物学杂志,2012,32(4):106109.
[2]代富英,王广科,陈恬,等.PBL在综合性医学课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的应用和体会.生命的化学,2017,37(4):665668.
[3]李群,李宁,金雯,等.PBL结合CBS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3):171173.
[4]贺文,许丽辉,孙绍光,等.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生命的化学,2016,36(5):735738.
[5]杨小迪,王媛媛,陈兴智,等.多模式教学法提升病原生物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9):45.
[6]史俊岩,王斯,王美莲,等.PBL在病原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开展與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1):873875.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研究类项目(校政发教〔2019〕26号);湖北文理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唐一通(1983— ),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病原菌耐药与分子分型。
*通讯作者:邹玖明(1979— ),男,汉族,湖北荆门人,博士,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病原菌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