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爱上学习母语,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让学生爱上写作,这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和发展特点,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教授和学习作文。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因为写作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词汇储备、语法基础、阅读积累、情感表达。简而言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传统教学缺乏兴趣激发的过程,使小学作文教学处于“阅读、仿写、无法创新”的状态,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都长一个样子,没有自己的创意。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艺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出发,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和完善作文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某件事情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做。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动笔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生动地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这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自愿地训练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作文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充实作文内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观察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如踢毽子比赛和拔河比赛等活动,让他们积累写作材料,并写一写参加比赛或观看比赛的过程。
  二、尝试运用分类教学法
  虽然小学生接触到的作文比较简单,但是也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作文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也不同。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分类教学法,让学生对写作有系统的认识,了解自己在写作某一类型文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很多学生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什么,运用分类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熟悉在这种类型作文中,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在写作形式上可以怎样设计,避免写作内容空洞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写作练习内容应尽量避免过难的内容,以免学生无话可说。可以从学生生活的共同点入手,让学生先学会如何用写作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在分类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分类。例如在有关“家务”的写作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做了什么家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无话可说,写作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分类教学法也需要创新,并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指导。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变化,调整分类指导的具体内容,以实现兴趣的创新和突破。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层次结构制定分类教学计划。最后,写作的灵感来自生活,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生活的视角,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营造积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训练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集收集、处理和输出信息的综合系统。小学是作文训练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因此有必要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感受和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作文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特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创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吸纳知识、掌握多种技能。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方法有很多,例如,讓学生接受阅读培训,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充实写作素材库。学生也可以在阅读后写阅读心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的了解,还可以挖掘阅读材料的深刻内涵。教师还要教授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更好地写作。
  四、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但绝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作文教学,总觉得学生年龄还小,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能力较弱,没有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因此,教师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对他们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可以顺利整合、转化、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更好地提升,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和“基础文化知识不够深”,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比较突出。因此,教师灵活安排作文教学,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脱颖而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累生活经验,充实作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调动写作的热情。
其他文献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作文要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践写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作文精彩不仅是指语言华丽,更多
期刊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改革始终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型人才.毫无疑问,作文成为了学生综合素养最为直接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距离新课程教学
期刊
作文作为学生表达心声和展示才华的载体,不仅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考量着学生的综合能力.作文教学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艺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好好琢
期刊
在读与写两者的关系中,读是前提,是语言的输入;写是结果,是语言的输出.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形容它们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
期刊
写话是作文的基础,对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新课标对低段小学写话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小学低段学生识字量不足,写作技能掌握得较少,给写话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而
期刊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作文教学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改善学生缺少素材、思想幼稚、动笔能力差等问题,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