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关键词:通信历史;发展道路;技术更新
一 通信发展道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1894年,意大利工程師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麦克斯韦的电磁波原理和赫兹电磁波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电磁波为载体发明了适合远距离传输信息的无线电报,开创了人类通信事业的新纪元。
19世纪,人类发明无线电报之后,便进一步使用电磁波来传送声音,1906年英国工程师佛雷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美国人弗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14年佛雷斯特使用真空三极管做成了振荡电路,使得放大器电路得以实现,为以后无线通信广播奠定了道路。
1906年,加拿大费森登在纽约附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站,开始了人类无线电广播的历史。
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正式出现了家用按键式电话机,在历经120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实用化,伴随着电话机的普及,交换技术也在大力改进,从人工繁忙的接线员到现代的程控交换机的问世电话这一名词也随之变成了人们的口头语。
20世纪90年代,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大量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光纤通信得到普遍应用,出现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传真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通信、电子邮件、卫星通信等等这标志着以计算机处理为核心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二 通信未来技术革新
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通信未来技术革新主要分一下两面:
(1)通信网络及应用
(2)基于WEB的城市虚拟现实
(3)电子制造研究
专家预测,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关键领域将是那些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领域,三次浪潮的预言已成为现实,我国正在努力从二线国家(工业化国家)向第三线国家(信息化国家)靠拢。为这一革命性的转变提供了客观条件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将依靠网络求新生,新兴的信息产业将高速发展,依赖网络生存会有更多的机会。
我们认为无线通信网络在中国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社会需求):互联网经济在中国经历了和全球一样的历程,只是,滞后了一段时间,无数的泡沫都未逃脱破碎的命运,我们认为这部分归因于
中国的国情,有线通信网络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中国无法普及。但是,亿万中国人却几乎和世界同步地普及了手机,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简洁、高效和容易推广的无线移动终端设备。这种情况,使人想到日本手机I-MODE网络模式的空前成功。
我们认为,在中国会有一个无线电子商务的佳年盛世,这和世界权威机构所做的预测相一致。
3G无线移动信网络的运营必将带来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实,移动办公和无线电子商务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国外已经成熟,只是这种便捷的方式无法大面积地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质量的有线通信技术相抗衡,其主要瓶颈是无线通信带宽不够。在中国,这种情况马上将会改变,信息产业部正在进行3G通信运营部署,其正式运营指日可待。届时,亿万中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移动地实现网络交互,我们可以迈过有线互联网电子商务惨淡经营的时代,直接推广无线移动办公和电子商务。
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提供人类的网络交互界面符合人类返醭归真的愿望。在繁杂的信息时代,人们更注重效率,节省时间是人们获取信息时的最大要求。虚拟现实
可使人们以返醭归真的简单方式与网络交互。
电子制造业是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家电的基础。我们不可永远从国外购买通信和电子产品外壳内的芯片,必须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有义务承担起这个重任,也有条件进行这项工作。
作者简介
卢松林(1996-),男,汉族,重庆人,邵阳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通信工程
周建华,指导老师,当前任职邵阳学院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关键词:通信历史;发展道路;技术更新
一 通信发展道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1894年,意大利工程師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麦克斯韦的电磁波原理和赫兹电磁波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电磁波为载体发明了适合远距离传输信息的无线电报,开创了人类通信事业的新纪元。
19世纪,人类发明无线电报之后,便进一步使用电磁波来传送声音,1906年英国工程师佛雷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美国人弗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14年佛雷斯特使用真空三极管做成了振荡电路,使得放大器电路得以实现,为以后无线通信广播奠定了道路。
1906年,加拿大费森登在纽约附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站,开始了人类无线电广播的历史。
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正式出现了家用按键式电话机,在历经120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实用化,伴随着电话机的普及,交换技术也在大力改进,从人工繁忙的接线员到现代的程控交换机的问世电话这一名词也随之变成了人们的口头语。
20世纪90年代,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大量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光纤通信得到普遍应用,出现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传真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通信、电子邮件、卫星通信等等这标志着以计算机处理为核心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二 通信未来技术革新
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通信未来技术革新主要分一下两面:
(1)通信网络及应用
(2)基于WEB的城市虚拟现实
(3)电子制造研究
专家预测,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关键领域将是那些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领域,三次浪潮的预言已成为现实,我国正在努力从二线国家(工业化国家)向第三线国家(信息化国家)靠拢。为这一革命性的转变提供了客观条件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将依靠网络求新生,新兴的信息产业将高速发展,依赖网络生存会有更多的机会。
我们认为无线通信网络在中国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社会需求):互联网经济在中国经历了和全球一样的历程,只是,滞后了一段时间,无数的泡沫都未逃脱破碎的命运,我们认为这部分归因于
中国的国情,有线通信网络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中国无法普及。但是,亿万中国人却几乎和世界同步地普及了手机,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简洁、高效和容易推广的无线移动终端设备。这种情况,使人想到日本手机I-MODE网络模式的空前成功。
我们认为,在中国会有一个无线电子商务的佳年盛世,这和世界权威机构所做的预测相一致。
3G无线移动信网络的运营必将带来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实,移动办公和无线电子商务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国外已经成熟,只是这种便捷的方式无法大面积地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质量的有线通信技术相抗衡,其主要瓶颈是无线通信带宽不够。在中国,这种情况马上将会改变,信息产业部正在进行3G通信运营部署,其正式运营指日可待。届时,亿万中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移动地实现网络交互,我们可以迈过有线互联网电子商务惨淡经营的时代,直接推广无线移动办公和电子商务。
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提供人类的网络交互界面符合人类返醭归真的愿望。在繁杂的信息时代,人们更注重效率,节省时间是人们获取信息时的最大要求。虚拟现实
可使人们以返醭归真的简单方式与网络交互。
电子制造业是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家电的基础。我们不可永远从国外购买通信和电子产品外壳内的芯片,必须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有义务承担起这个重任,也有条件进行这项工作。
作者简介
卢松林(1996-),男,汉族,重庆人,邵阳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通信工程
周建华,指导老师,当前任职邵阳学院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