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旨在以幼儿离园活动为切入点,考察分析离园活动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过程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有效运用,帮助提高幼儿对自我的认知,进而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离园活动;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离园活动是幼儿离园前教师组织进行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离园环节中开展良好的评价活动可以巩固当天的教育效果,激发幼儿对第二天的期待和向往,还能引导幼儿把在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延续到家中,避免出现在家与在园“判若两人”的情况。然而在实践中,离园活动环节的评价活动存在以下现状:
1.方式单一,忽视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于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内容大都指向集体教学,离园环节的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真空”地带,大部分教师未将之视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致使活动组织无计划,通常以桌面游戏为主,缺乏具有教育价值的评价活动。
2.教师主导,幼儿参与少
以往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幼儿被动倾听,忽视了幼儿在评价中自主性以及同伴评价的积极作用。这与《纲要》中“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相违背。
3.内容笼统,重结果轻过程
“你很棒。”“你今天吃饭表现不好。”……这类评价语内容笼统,没有针对性。前者属于个人取向的评价,做出一种整体性判断,反映了儿童的人格特质,指向于儿童自身。后者属于结果取向的评价,它反映行为的客观结果,指向具体行为的适宜性。
过程取向的评价则是对幼儿在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策略进行反馈,指向行为的过程。那么,过程取向性评价在离园环节中有哪些价值,且如何进行实践运用呢?
二、过程取向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的价值
1.促进个体能力积极发展
不同类型的评价会引发儿童追求不同的成就目标。个人取向评价容易使儿童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过程取向的评价则使儿童学会把成绩归因于努力,而不是归因于稳定的能力。这就使儿童不但在成功后继续保持着高的学习动机,而且在失败后也不会消极无助。
2.便于掌握幼儿发展水平
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在评价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元的方式将教师、同伴、幼儿对行为的认知进行反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不同方面的的發展水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
三、过程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1.评价主体多元化
(1)教师评价
教师需要同时站在幼儿角度来思考问题和站在评价者角度来审视问题,将评价活动与幼儿的表现融为一体。
如,爱捣蛋的凯凯今天整理了玩具,离园前,教师表扬他:“凯凯今天是个整理小能手,娃娃家被他整理得整洁又漂亮,真不错!”简单的话语既鼓励了凯凯,又为其他幼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幼儿自评
5岁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迅速,自我评价从依从性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从个别性向多面性评价发展。鼓励幼儿自评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提升。
如,教师请甜甜自评,“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怎么样?”“我今天吃饭很棒。”“怎么棒啦?”“我没有掉饭,还把饭和菜都吃完了!”在追问的过程中,幼儿将“没掉饭”、“吃完了”这两个标准表达出来,完成对吃饭这一行为上的评价认知。
(3)同伴互评
幼儿同伴评价是幼儿同伴之间在学习、游戏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进行的评价。为了规避消极的同伴评价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教师可以与幼儿一同讨论评价的标准,制定评价标准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互评环境。
(4)家园共评
在离园接送时,常有这样的对话:“你今天乖吗?”“乖。”“你真棒!”。以“乖”和“不乖”作为评价的标准是不妥当的。经历了一天学习生活,幼儿会产生强烈的分享欲,但家长忽视了与幼儿的深入沟通。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用一周约谈几名家长的方式进行家园共评、共育。
2.评价内容分段化
(1)每日细节评价
在离园环节中,引导幼儿回顾一日生活中的细节并进行评价,表现好或不好在什么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评或他评,进一步分析行为过程,明确什么是良好的行为做法。
如:妙妙说:“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师:“什么事呢?”妙妙说:“起床的时候,我帮安安她找到了她的袜子!”师:“你真的做了一件好事!”
(2)星期阶段评价
在每周五下午进行星期阶段评价,灵活运用幼儿自评、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等方式回顾一周里总体表现情况。通过推选“好孩子”的方式树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引导幼儿回顾印象深刻的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幼儿学习情况。
如:“你记得这星期学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吗?”“这一周谁的表现最好?好在哪呢?”
(3)学期总结评价
在学期末,与幼儿一同讨论制定评价表,将学期中教师观察记录、同伴互评表等进行阶段性的汇总,从而使教师能较为清晰地发现幼儿发展与教育目标的实际差距,从而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改进。
四、过程性评价在幼儿离园活动中的实践成效
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的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过程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的实施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自我的认知,进而促进幼儿多方面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景芳 王美芳.批评_表扬与儿童反应模式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
[2]刘俊.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D]. 河南大学,
[3]秦晋芳.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及策略[J] .幼儿教育,2016-5-6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离园活动;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离园活动是幼儿离园前教师组织进行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离园环节中开展良好的评价活动可以巩固当天的教育效果,激发幼儿对第二天的期待和向往,还能引导幼儿把在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延续到家中,避免出现在家与在园“判若两人”的情况。然而在实践中,离园活动环节的评价活动存在以下现状:
1.方式单一,忽视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于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内容大都指向集体教学,离园环节的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真空”地带,大部分教师未将之视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致使活动组织无计划,通常以桌面游戏为主,缺乏具有教育价值的评价活动。
2.教师主导,幼儿参与少
以往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幼儿被动倾听,忽视了幼儿在评价中自主性以及同伴评价的积极作用。这与《纲要》中“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相违背。
3.内容笼统,重结果轻过程
“你很棒。”“你今天吃饭表现不好。”……这类评价语内容笼统,没有针对性。前者属于个人取向的评价,做出一种整体性判断,反映了儿童的人格特质,指向于儿童自身。后者属于结果取向的评价,它反映行为的客观结果,指向具体行为的适宜性。
过程取向的评价则是对幼儿在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策略进行反馈,指向行为的过程。那么,过程取向性评价在离园环节中有哪些价值,且如何进行实践运用呢?
二、过程取向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的价值
1.促进个体能力积极发展
不同类型的评价会引发儿童追求不同的成就目标。个人取向评价容易使儿童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过程取向的评价则使儿童学会把成绩归因于努力,而不是归因于稳定的能力。这就使儿童不但在成功后继续保持着高的学习动机,而且在失败后也不会消极无助。
2.便于掌握幼儿发展水平
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在评价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元的方式将教师、同伴、幼儿对行为的认知进行反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不同方面的的發展水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
三、过程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1.评价主体多元化
(1)教师评价
教师需要同时站在幼儿角度来思考问题和站在评价者角度来审视问题,将评价活动与幼儿的表现融为一体。
如,爱捣蛋的凯凯今天整理了玩具,离园前,教师表扬他:“凯凯今天是个整理小能手,娃娃家被他整理得整洁又漂亮,真不错!”简单的话语既鼓励了凯凯,又为其他幼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幼儿自评
5岁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迅速,自我评价从依从性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从个别性向多面性评价发展。鼓励幼儿自评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提升。
如,教师请甜甜自评,“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怎么样?”“我今天吃饭很棒。”“怎么棒啦?”“我没有掉饭,还把饭和菜都吃完了!”在追问的过程中,幼儿将“没掉饭”、“吃完了”这两个标准表达出来,完成对吃饭这一行为上的评价认知。
(3)同伴互评
幼儿同伴评价是幼儿同伴之间在学习、游戏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进行的评价。为了规避消极的同伴评价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教师可以与幼儿一同讨论评价的标准,制定评价标准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互评环境。
(4)家园共评
在离园接送时,常有这样的对话:“你今天乖吗?”“乖。”“你真棒!”。以“乖”和“不乖”作为评价的标准是不妥当的。经历了一天学习生活,幼儿会产生强烈的分享欲,但家长忽视了与幼儿的深入沟通。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用一周约谈几名家长的方式进行家园共评、共育。
2.评价内容分段化
(1)每日细节评价
在离园环节中,引导幼儿回顾一日生活中的细节并进行评价,表现好或不好在什么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评或他评,进一步分析行为过程,明确什么是良好的行为做法。
如:妙妙说:“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师:“什么事呢?”妙妙说:“起床的时候,我帮安安她找到了她的袜子!”师:“你真的做了一件好事!”
(2)星期阶段评价
在每周五下午进行星期阶段评价,灵活运用幼儿自评、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等方式回顾一周里总体表现情况。通过推选“好孩子”的方式树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引导幼儿回顾印象深刻的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幼儿学习情况。
如:“你记得这星期学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吗?”“这一周谁的表现最好?好在哪呢?”
(3)学期总结评价
在学期末,与幼儿一同讨论制定评价表,将学期中教师观察记录、同伴互评表等进行阶段性的汇总,从而使教师能较为清晰地发现幼儿发展与教育目标的实际差距,从而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改进。
四、过程性评价在幼儿离园活动中的实践成效
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的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过程性评价在离园活动中的实施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自我的认知,进而促进幼儿多方面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景芳 王美芳.批评_表扬与儿童反应模式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
[2]刘俊.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D]. 河南大学,
[3]秦晋芳.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及策略[J] .幼儿教育,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