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以我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索并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开展混合式教学核心是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的融合是时代之必然。为推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本课题组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以课题组所在的南昌工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蓝墨云班课为基础,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同时采用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价。
1 教学实施
开学第一课,教师指导学生下载及演示如何使用“蓝墨云班课”APP,介绍课程目标、要求和流程。让学生熟悉蓝墨云班课在线学习方式和流程。
1.1 课前导入:
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上传教学资源,并布置课前预习问题或练习,教学资源和活动应精心设计、内容贴切。其次,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教学资源、完成活动。例如,在讲口语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时,课前我上传了问路指路的对话音频、视频、PPT课件。同时,我发布了1个任务—角色扮演:两个同学一组,分别扮演老外和路人,让学生进行问路指路会话演练,获得身临其境的语言交流感受。
1.2 课中实施:
课堂上采取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作为参与主体来共同完成。首先,让同学展示课前所完成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作业。课堂活动包括:解惑答疑、面对面话题讨论、学习体验分享、角色演绎等。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英语会话或讲演,强调以口语为载体的理解和表达,以达到在真实场景中演练英语的效果,培养学生在做中学、为用而学、以用促学的英语学习观念。接着,课堂教学安排在每次课的后半段,教师就重难点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口语工作面试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前发布的课堂活动的通知,公示本节课课堂活动的安排,即采用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形式进行。学生按照活动规则和流程,进行小组演示,演示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选出小组冠军和亚军。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3 课后跟踪: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例如,测试活动和作业/小组任务可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布答疑讨论可让学生随时随地就不懂的問题提问,教师解决学生问题,也可让学生分享和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学生可从中收到启发。 例如每次课文学习完后,我会发布一个词汇、语言点的测试活动,以达到复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此外,还会发布一个答疑讨论,为学生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学生可以交流课堂学习收获和心得。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线上和线下各种机会,随时随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即使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使混合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2 教学效果调查
经过一个学年的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蓝墨云班课的过程观察、问卷调查以及头脑风暴等评价方式,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这一教学模式有比较高的接受度和评价,学生也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平时的积累,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内化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通过期末考试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分别是69,66%,而对照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分别是56,54%。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因此,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是比较成功的。
3 教学反思
研究表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把学生从固定的教室中解放出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加深入和有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收到符合自己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具体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合理且有效的,其为日后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课题组在实施蓝墨云班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蓝墨云班课有些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推行蓝墨云班课对校园网的硬件配套设施有一定要求,此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这就与学校禁止学生玩手机和要求手机入袋的规定相违背,学生为得经验值或完成任务导致查看资源和完成任务/作业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教师难以监控,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导致无法自觉查看班课资源和完成班课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宏,张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探究[J].价值工程,2018(07).
[2] 殷红梅,俞国红.基于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昌工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英Blended Learning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NGJG-17-11)。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的融合是时代之必然。为推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本课题组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以课题组所在的南昌工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蓝墨云班课为基础,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同时采用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价。
1 教学实施
开学第一课,教师指导学生下载及演示如何使用“蓝墨云班课”APP,介绍课程目标、要求和流程。让学生熟悉蓝墨云班课在线学习方式和流程。
1.1 课前导入:
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上传教学资源,并布置课前预习问题或练习,教学资源和活动应精心设计、内容贴切。其次,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教学资源、完成活动。例如,在讲口语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时,课前我上传了问路指路的对话音频、视频、PPT课件。同时,我发布了1个任务—角色扮演:两个同学一组,分别扮演老外和路人,让学生进行问路指路会话演练,获得身临其境的语言交流感受。
1.2 课中实施:
课堂上采取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作为参与主体来共同完成。首先,让同学展示课前所完成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作业。课堂活动包括:解惑答疑、面对面话题讨论、学习体验分享、角色演绎等。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英语会话或讲演,强调以口语为载体的理解和表达,以达到在真实场景中演练英语的效果,培养学生在做中学、为用而学、以用促学的英语学习观念。接着,课堂教学安排在每次课的后半段,教师就重难点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口语工作面试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前发布的课堂活动的通知,公示本节课课堂活动的安排,即采用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形式进行。学生按照活动规则和流程,进行小组演示,演示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选出小组冠军和亚军。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3 课后跟踪: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例如,测试活动和作业/小组任务可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布答疑讨论可让学生随时随地就不懂的問题提问,教师解决学生问题,也可让学生分享和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学生可从中收到启发。 例如每次课文学习完后,我会发布一个词汇、语言点的测试活动,以达到复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此外,还会发布一个答疑讨论,为学生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学生可以交流课堂学习收获和心得。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线上和线下各种机会,随时随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即使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使混合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2 教学效果调查
经过一个学年的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蓝墨云班课的过程观察、问卷调查以及头脑风暴等评价方式,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这一教学模式有比较高的接受度和评价,学生也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平时的积累,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内化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通过期末考试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分别是69,66%,而对照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分别是56,54%。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因此,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是比较成功的。
3 教学反思
研究表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把学生从固定的教室中解放出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加深入和有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收到符合自己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具体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合理且有效的,其为日后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课题组在实施蓝墨云班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蓝墨云班课有些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推行蓝墨云班课对校园网的硬件配套设施有一定要求,此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这就与学校禁止学生玩手机和要求手机入袋的规定相违背,学生为得经验值或完成任务导致查看资源和完成任务/作业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教师难以监控,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导致无法自觉查看班课资源和完成班课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宏,张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探究[J].价值工程,2018(07).
[2] 殷红梅,俞国红.基于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昌工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英Blended Learning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NGJG-17-11)。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