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网络在高校内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网络因其高效快捷、实时互动、信息量大等特征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网络对高校有利有弊,我们应一分为二来对待网络给高校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高校;影响;对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师生求知、娱乐和交流的同时,也会给师生的思想、道德、身体、以及高校管理等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认真审视网络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机遇挑战,是当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正确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就网络对高校的影响以及对策浅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网络对高校的有利之处
网络最大的好处在于资源共享和及时交流。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源库,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广更深的知识,接触到我们在周围环境中无法触及到的信息。这样的平台使距离不再那么遥远,沟通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了交流,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更好处理问题的方法。
(一)开阔视野
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个人素质,网络让师生从单调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一个巨大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库和信息库中。网络上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最新知识和常用知识,让我们能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事,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最新的资讯信息、科学动态,变成一个“百事通”,这样既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又可以很轻松的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形成非线性思维形式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师生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师生以一种系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
(三)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青年师生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广大师生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年师生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师生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四)满足了师生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年师生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师生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获得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师生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不同
二、网络对高校的不利之处
和谐校园少不了规范的校园秩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三要素。而网络无不对这些要素产生着冲击和影响,网络对师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师生没有接触过网络,但根据有关人员调查统计,真正把网络当成工作用途的仅占一成,其余大部分是用来娱乐和休闲的。承认网络对工作有所影响的仅占到了三成多,而工作更多的也只是利用网络收集所需资料信息等。
(一)弱化师生道德情操
由于互联网所特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各种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共享和交织,导致了思想、观念、文化、信仰的多元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自律意识弱化,影响志趣的健康和道德的纯洁。如果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造成师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
(二)侵害师生身心健康
青年师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渴望交流交往,追求生活时尚,互联网的丰富性、私密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正好切合青年师生的需要,对师生吸引力很大。如果师生自制力弱、鉴别力差和外在约束不强,很容易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迷失自我。甚至有的个别师生由于沉溺于聊天交友等活动,企图以此摆脱生活的重负,减轻精神的压力。但事与愿违,由于长时间的上网,不但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造成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和思维迟缓,抵挡不住各种讲得天花乱坠的广告和不负责任信息的诱惑,贪图便宜或企图不劳而获,不辨真假,以致上当受骗,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尽管这些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如果长期存在,势必会对其他师生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三、作为师生个体,应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可抗拒性,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网络文化终究不是洪水猛兽。作为师生,如何做到去利存弊、百毒不侵,相信我们每一位师生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才算开始了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有了崇高的理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力量源泉,才不致于被困在“网中央”不能自拔。只要我们每一名师生正确对待,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
(一)要正视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越性
从上面的讲述和我们自身的接触来看,网络有利有弊。网络也有其自身的魅力,有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只要我们正视网络,正确对待,发挥其优势,势必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二)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失去了兴趣做起事情来会索然无味。一些师生沉迷于网络也正是由刚开始的感兴趣而至最后的沉迷。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防止自身受“网”所困。至少也可以有两点好处:其一是掌握一技之长,其二是寻求精神寄托。
(三)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大家庭的感召吸引作用
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充分发挥好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利用网络互动性的优势,利用心理健康咨询栏目,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并可通过网络搭建一个师生倾诉心声的平台和渠道,使师生有地方倾诉心中的想法,以此来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文化需求,关注和回答师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关键词:网络;高校;影响;对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师生求知、娱乐和交流的同时,也会给师生的思想、道德、身体、以及高校管理等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认真审视网络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机遇挑战,是当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正确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就网络对高校的影响以及对策浅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网络对高校的有利之处
网络最大的好处在于资源共享和及时交流。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源库,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广更深的知识,接触到我们在周围环境中无法触及到的信息。这样的平台使距离不再那么遥远,沟通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了交流,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更好处理问题的方法。
(一)开阔视野
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个人素质,网络让师生从单调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一个巨大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库和信息库中。网络上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最新知识和常用知识,让我们能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事,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最新的资讯信息、科学动态,变成一个“百事通”,这样既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又可以很轻松的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形成非线性思维形式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师生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师生以一种系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
(三)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青年师生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广大师生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年师生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师生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四)满足了师生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年师生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师生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获得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师生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不同
二、网络对高校的不利之处
和谐校园少不了规范的校园秩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三要素。而网络无不对这些要素产生着冲击和影响,网络对师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师生没有接触过网络,但根据有关人员调查统计,真正把网络当成工作用途的仅占一成,其余大部分是用来娱乐和休闲的。承认网络对工作有所影响的仅占到了三成多,而工作更多的也只是利用网络收集所需资料信息等。
(一)弱化师生道德情操
由于互联网所特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各种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共享和交织,导致了思想、观念、文化、信仰的多元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自律意识弱化,影响志趣的健康和道德的纯洁。如果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造成师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
(二)侵害师生身心健康
青年师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渴望交流交往,追求生活时尚,互联网的丰富性、私密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正好切合青年师生的需要,对师生吸引力很大。如果师生自制力弱、鉴别力差和外在约束不强,很容易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迷失自我。甚至有的个别师生由于沉溺于聊天交友等活动,企图以此摆脱生活的重负,减轻精神的压力。但事与愿违,由于长时间的上网,不但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造成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和思维迟缓,抵挡不住各种讲得天花乱坠的广告和不负责任信息的诱惑,贪图便宜或企图不劳而获,不辨真假,以致上当受骗,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尽管这些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如果长期存在,势必会对其他师生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三、作为师生个体,应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可抗拒性,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网络文化终究不是洪水猛兽。作为师生,如何做到去利存弊、百毒不侵,相信我们每一位师生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才算开始了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有了崇高的理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力量源泉,才不致于被困在“网中央”不能自拔。只要我们每一名师生正确对待,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
(一)要正视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越性
从上面的讲述和我们自身的接触来看,网络有利有弊。网络也有其自身的魅力,有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只要我们正视网络,正确对待,发挥其优势,势必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二)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失去了兴趣做起事情来会索然无味。一些师生沉迷于网络也正是由刚开始的感兴趣而至最后的沉迷。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防止自身受“网”所困。至少也可以有两点好处:其一是掌握一技之长,其二是寻求精神寄托。
(三)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大家庭的感召吸引作用
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充分发挥好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利用网络互动性的优势,利用心理健康咨询栏目,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并可通过网络搭建一个师生倾诉心声的平台和渠道,使师生有地方倾诉心中的想法,以此来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文化需求,关注和回答师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