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本文以民工学校为背景,从多个方法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创造和谐的校园语言学习环境,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潜能;校园语言环境;小学英语;方法
小学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件滋味迥异的体验,有的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成长和快乐,而有的学生也体会到了压力和畏难情绪。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均为外地民工子女,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但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尤其需要教师加以用心引导,创设和谐的氛围,促进个性和谐发展。如何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个性和谐发展呢?
一、营造氛围打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外部环境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学生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集体和班级集体。这个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对学生的意识倾向、信念、理想、兴趣和能力等个性特点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虽然从客观现实来看,外来民工子女没有优越的条件去参加各式英语培训机构,没有录音机点读机电脑等基础学习设备,家长也不具备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的能力,但是越是这样的条件限制,越应该尽可能去改善现有状况,点滴细节的改变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不一样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一种宽容和谐的氛围是他们成长的基础和摇篮,而这种氛围的营造,一定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老师要从这几角度将诸多因素联结在一起:
1、将学校与家长连接。即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思想,交流对教育的认识、看法和经验,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连接,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重视英语教育,多鼓励孩子的进步。
2、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努力让学生意识到班级就是家——一个互相关爱的温暖的家,在这个家里团结奋进与英语交朋友。只要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就会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一起学单词,做英语游戏,参与英语实践活动。
3、将学校与学生连接。即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英语活动,感受大集体生活的快乐。所有的一切,如果能做到很好的连接,我们就为孩子们织成了一张和谐而温暖的“网”,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从细节着手,营造和谐氛围:
1)学校硬环境上处处体现英语。会“说英语”的墙。给学生营造浓浓的英语氛围,学校的校名、班牌、室牌、指示牌可采用中英文。组织“与英语交朋友”的活动,发动全体精心设计,让校园内的一些主要墙壁、走廊都“说”上英语。
自主设计的英语角。学校宣传窗与各班可以开辟“英语角”,包括“英美文化”、“英语早餐”、“词汇大转盘”等板块,英语课本上新学的内容是“英语角”的最佳选择。通过“英语角”的布置,学生们不但体会到了自主选择的快乐,而且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相应主题的内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说说、画画等过程中体会到英语融于课外的快乐。
五彩缤纷的英语栏目。 一批固定的活动项目也是学校硬环境中的重要一部分。 “英语天天五分钟”晨读和“学英语top小组周周评”长期坚持,大大提高了英语学科的地位。一学期一评比的“英语小达人”在学校充分展示着他们的风采。简单逐层递进的各项小活动,让学生逐渐消除对英语的畏难情绪。
“小当家”英语拓展社团。英语社团活动每周由竞选产生的一批“英语小当家”来管理,社团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学生们学以致用。
2)学校软环境上时时渗透英语。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特征,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如“英语脱口秀”、“英语舞台剧”、“奔跑吧,英语”等。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英语游园活动”,如“袋中寻宝”、英语“头脑大风暴”、“超级模仿秀”等。别具一格的校“英语节”是可以充分展示他们风采与智慧的时候,举行下列活动:学唱英歌;编制英语手抄报;英语贺卡秀;英语书写小能手; 英语游园会;英语剧本演出; 看英文电影等等
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才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才得以表现。
二、互相尊重,评价促进发展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同的评价体系会造就出不同的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书呆子”;在素质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明显提高。要想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必须要看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在评价体系中做出相应调整,尽可能做到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形式更客观。
当然,“互相尊重、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才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源泉。让学生在课堂中要说“我认为”、敢说“我不赞成”。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应给予恰当的引导、鼓励,而不是批评、指责;要不断引导学生敢于和老师争议自己不同的见解、想法,也可以有超过老师的思想。
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仅看他的学习,更看他的品德。不仅关注他的认知,更关注他的行为。评价形式也多样:有的是教师评价,有的是学生评价,还有的是家长评价。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多方面展现能力,在不同方面得到表现的机会。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多方位评价体系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也可以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以促进他們更好地发展。
三、拓宽视野,提升内在信心
在实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使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去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竭力把教学和教育工作安排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显示出他的天赋,找到他喜爱的活动,并在这方面成为能手。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为他们提供发展的舞台。比如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活动的因素:有的内容故事性很强,可组织学生进行复述表演;有的英语诗歌节奏感强,可以组织朗诵。引导学生在英语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树立对自己进步的信心。
校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得英语知识的主渠道,和谐的校园英语氛围则打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为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将学得与习得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英语学习不再是大家的累赘,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习惯。
只要我们教师能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并积极引导与鼓励,相信他们一定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使个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清风小学315300 )
关键词:潜能;校园语言环境;小学英语;方法
小学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件滋味迥异的体验,有的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成长和快乐,而有的学生也体会到了压力和畏难情绪。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均为外地民工子女,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但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尤其需要教师加以用心引导,创设和谐的氛围,促进个性和谐发展。如何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个性和谐发展呢?
一、营造氛围打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外部环境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学生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集体和班级集体。这个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对学生的意识倾向、信念、理想、兴趣和能力等个性特点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虽然从客观现实来看,外来民工子女没有优越的条件去参加各式英语培训机构,没有录音机点读机电脑等基础学习设备,家长也不具备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的能力,但是越是这样的条件限制,越应该尽可能去改善现有状况,点滴细节的改变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不一样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一种宽容和谐的氛围是他们成长的基础和摇篮,而这种氛围的营造,一定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老师要从这几角度将诸多因素联结在一起:
1、将学校与家长连接。即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思想,交流对教育的认识、看法和经验,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连接,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重视英语教育,多鼓励孩子的进步。
2、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努力让学生意识到班级就是家——一个互相关爱的温暖的家,在这个家里团结奋进与英语交朋友。只要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就会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一起学单词,做英语游戏,参与英语实践活动。
3、将学校与学生连接。即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英语活动,感受大集体生活的快乐。所有的一切,如果能做到很好的连接,我们就为孩子们织成了一张和谐而温暖的“网”,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从细节着手,营造和谐氛围:
1)学校硬环境上处处体现英语。会“说英语”的墙。给学生营造浓浓的英语氛围,学校的校名、班牌、室牌、指示牌可采用中英文。组织“与英语交朋友”的活动,发动全体精心设计,让校园内的一些主要墙壁、走廊都“说”上英语。
自主设计的英语角。学校宣传窗与各班可以开辟“英语角”,包括“英美文化”、“英语早餐”、“词汇大转盘”等板块,英语课本上新学的内容是“英语角”的最佳选择。通过“英语角”的布置,学生们不但体会到了自主选择的快乐,而且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相应主题的内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说说、画画等过程中体会到英语融于课外的快乐。
五彩缤纷的英语栏目。 一批固定的活动项目也是学校硬环境中的重要一部分。 “英语天天五分钟”晨读和“学英语top小组周周评”长期坚持,大大提高了英语学科的地位。一学期一评比的“英语小达人”在学校充分展示着他们的风采。简单逐层递进的各项小活动,让学生逐渐消除对英语的畏难情绪。
“小当家”英语拓展社团。英语社团活动每周由竞选产生的一批“英语小当家”来管理,社团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学生们学以致用。
2)学校软环境上时时渗透英语。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特征,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如“英语脱口秀”、“英语舞台剧”、“奔跑吧,英语”等。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英语游园活动”,如“袋中寻宝”、英语“头脑大风暴”、“超级模仿秀”等。别具一格的校“英语节”是可以充分展示他们风采与智慧的时候,举行下列活动:学唱英歌;编制英语手抄报;英语贺卡秀;英语书写小能手; 英语游园会;英语剧本演出; 看英文电影等等
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才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才得以表现。
二、互相尊重,评价促进发展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同的评价体系会造就出不同的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书呆子”;在素质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明显提高。要想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必须要看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在评价体系中做出相应调整,尽可能做到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形式更客观。
当然,“互相尊重、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才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源泉。让学生在课堂中要说“我认为”、敢说“我不赞成”。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应给予恰当的引导、鼓励,而不是批评、指责;要不断引导学生敢于和老师争议自己不同的见解、想法,也可以有超过老师的思想。
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仅看他的学习,更看他的品德。不仅关注他的认知,更关注他的行为。评价形式也多样:有的是教师评价,有的是学生评价,还有的是家长评价。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多方面展现能力,在不同方面得到表现的机会。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多方位评价体系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也可以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以促进他們更好地发展。
三、拓宽视野,提升内在信心
在实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使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去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竭力把教学和教育工作安排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显示出他的天赋,找到他喜爱的活动,并在这方面成为能手。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为他们提供发展的舞台。比如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活动的因素:有的内容故事性很强,可组织学生进行复述表演;有的英语诗歌节奏感强,可以组织朗诵。引导学生在英语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树立对自己进步的信心。
校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得英语知识的主渠道,和谐的校园英语氛围则打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为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将学得与习得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英语学习不再是大家的累赘,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习惯。
只要我们教师能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并积极引导与鼓励,相信他们一定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使个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清风小学315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