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统中医师承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挥优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学是一部传承的历史,其中师承模式历史悠久且功用显赫,在中医药的传承中发挥了主导与确定性的作用。现在,随着“互联网+”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对我们的影响愈加深远而重大。传統的中医师承模式,在新技术新平台下,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成出新的历史高度与意义。
  【关键词】师承制度;互联网+;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98-02
  中医药乃我国之瑰宝,延续2000多年而历久弥新。师承授受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医的延续与发展起着重大贡献。现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与发挥传统师承模式的优势与精髓,为中医药的发展助力,是值得探讨的议题。
  一、传统中医师承模式的历史沿革
  传统中医师承是古代中医学术得以传承发展的主要模式,与中医药学的诞生几乎同步。王琦教授在《师承论》中,将古代中医师承分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等多种,他认为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其法,受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为基础,通过揣摩、领悟而积累医学知识[1]。早在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便记载着“黄帝-歧伯-雷公”的师承链。既有先秦名医扁鹊师从长桑君,也有“医圣”张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再到金元时期著名的“刘完素-罗知悌-朱丹溪-刘叔渊”师承链,更有清代名医叶天士10年之中先后从师17位的师徒佳话等等,不胜枚举的大量事实证明着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中医师承模式的精华与不足
  1.师承人员的选择
  师承人员的选择包括老师与学徒两方面。师非人人可为。《医非人人可教论》言:一者,学无广,不可为师;二者,学无勤,不可为师;三者,术无专,不可为师;四者,心无诚,不可为师;五者,目无远,不可为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不可不严格挑选。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非其人勿传,非其人勿授”,古代中医师承模式对徒弟的选择亦甚为严格,注重慎传,不仅需选取有学医天资的学徒,也对其品质品行有要求。清代大医徐灵胎在《医非人人能学论》中指出: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人才传承发扬中医文化。
  但古时因受制于交通及传播方式的匮乏等原因,无法大规模选拔医学人才,易出现“名师”难遇“高徒”的现象,同时一些学术精华容易失传,甚为可惜。
  2.师承学术的传授
  传统中医师承模式中的师徒如同父子,朝夕相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徒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反过来更激励其往更深的理论钻研。理论不脱离实际,能较快完成理论到实际的过度。并且,师父可因材施教,根据学徒的水平,因人、因地、因时、因病施教。徒弟耳濡目染,更容易学到师傅在某一医学领域的独到见解与经验[2]。而且,师承模式除了可以传达显性的知识与方法外,还可传达隐形的感觉与判断。《后汉书·郭王传》中提到:医者意也。这些隐形知识具有难以言传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师承的方式有助于提升隐形知识的传承,颇为可贵。
  但朝夕相处的模式,限制了学徒所处的空间,增加学习的要求与条件,不利于中医学术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并且,受制于传播方式,师承易出现“一家之见”,不利于学术真正的开拓与提高。
  3.师承文化的传承
  师承不仅是医术的传承,更是医德等人文文化的传承。传统中医师承模式中,师父们不仅重视对徒弟的医术的传授,更重视在朝夕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对徒弟医德的培养。医德为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凡学中医之士莫不知晓。古代的医德,是中医之人自我修行,自我追求,自我约束的体现。但古时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中医的声誉主要靠民间群众的口耳相传。
  三、“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革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革命已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许多传统行业正经历着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转变。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信息化教育大会通过的“青岛宣言”中指出: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提高学习质量。随后,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鼓励与推动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发展。传统中医师承模式,在新时代新技术新力量的环境下,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它的优势与精髓呢?
  1.“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师承模式中,师父与学徒之间的双向选择,将变得更加信息化、全面化、透明化、多样化。无论距离远近,学生可在互联网上搜寻其心仪的老师,学习其理念,跟随其脚步。“名师”可选择的“高徒”范围大大增加。同时,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通畅快捷,信息的共享化,将使个人评价进一步透明化,师徒间的双向选择将更加精准与畅达。
  2.传统师承模式中,师父除传授知识外,更承担了学徒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互联网+”时代,师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相融化,如制作图片、音频、视频等,更生动形象地传达自身理念,熏陶与启发学生。随着VR虚拟技术的发展,立体化的学习方法,更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可有效地激发学徒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徒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
  3.传统师承模式中,朝夕相处的模式,受迫于时间、地理位置等限制,每个学徒可跟诊的时间有限,尤其一些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学徒,难以长时间脱离岗位外出学习,从而错失学习机会。现代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可使远程跟诊成为方便快捷的选择。只需在师父诊室放置摄像头,利用直播平台,世界各地的学徒便可及时跟诊,参与讨论。   4.传统师承模式中,师父的学术理念、观点,临床水平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后,若學徒身处异地,便无法及时跟上师父的脚步,影响进一步学习与提升。同时,学徒在自身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与师父沟通。利用现代即时通讯技术,使师父理念的传达,学生问题的反馈,更快速直接。同时,师徒之间的沟通,可利用闲余时间,提高效率。
  5.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资源的共享,平台的开放,不同流派,不同老师间的交流大大增多,可降低“门户之见”的概率,有利于形成中医药行业百家争鸣众花齐放的局面。
  6.“互联网+”时代,随着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评价的共享化,有利于筛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之人。各类问题借助互联网的及时反馈,有助于形成高效的相互监督体系。
  7.“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上网搜索各类资料。即使非医学生,也可上网自主学习中医药知识。兴趣将成为导向,对中医药有兴趣的行外人,借助互联网平台,可快速获取足量有效信息,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中医药水平。
  同时,新技术的到来,也必然带来问题。如远程跟诊对学徒的自律能力要求增高,要求学徒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浩如烟海,鱼龙混杂,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资料,要求学徒的自我甄别能力和知识梳理能力需提高,快速获取资料的同时也耗费时间甄别资料。另外,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在某些程度上解放时间、地域的束缚,但因师父与学徒面对面相处时间的减少,不利于师父对学徒的医德品质教育等等。
  四、结语
  技术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中医师承模式是中医学术传授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需解放思想,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新技术,使中医师承这一传统模式在新时代新技术的帮助下进一步发挥光彩。我们更需掌握主动性,主动谋求“互联网+”与“传统中医师承”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变革。这是一项长期的、多系统的、多维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技术的发展,理念的创新,方法的革进下,传统中医师承模式将迎来更个性化、多元化、信息化、高效化的表现形式,为中医药传承作出更显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琦.师承论[J].中医教育,2006,25(3):65-68.
  [2]王乃平,朱华,罗伟生,等.现代中医师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2001(04):17-19.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的贡献。而全球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亿人口,已经成为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地球村。2017年9月26日-29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决定在未来的五年内其中一项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大对国际刑警组织执法能力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建立全球培训体系,为发展中国家
【摘要】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实现让官员们“不愿腐”的目标。此目标的实现需要文化与教育措施的介入,给官员们加“贵”,清除社会文化中导致腐败的人情等因素。传统文化富贵文化中的“贵”字包含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孕育出来的文化精华,本身就是极好的文化反腐教育素材。而且先贤们对富与贵、官与贵的论述包含朴素的哲理,是极佳的反腐教育题材。  【关键词】反腐败;腐败成因;高薪养廉;“
【摘要】不少学者研究表明,翻译与跨文化阐释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此同时,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阐释。翻译是跨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恰到好处的翻译能够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恰到好处的阐释也能将文化精髓传播给世界,将其的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也能将本国的优秀文化能发扬光大,让另一种民族文化能够吸收和感悟其的优秀之处,这也是在一种程度上将本国文化介绍给世界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表现自我、证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接触信息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便捷,现代社会的高中生接触世界和社会的机会比以往要多,但是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加强高中的心理教育对高中生的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对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鉴于此,本文就心理教育对塑造高中生良好行为的作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摘要】Asp动态网页制作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之前在Windows XP环境下进行简单设置即能够架设asp动态网站服务器,链接后台数据库,并順利实现动态网页的运行。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基于Windows 7平台创建asp动态网站的重要步骤,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Windows 7平台;创建;asp动态网站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许多自然资源也消耗殆尽,从长久利益考虑,必须要走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就是重要的维护手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问题和体系建设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环境保护法存在的原则问题、与此相对应的具体对策和问题研究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国民环保意识,不断完善环境保护
所谓和谐教育应该是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这个道理用在政治课教学中,就是指师生关系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师生之间相互热爱、关心、信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同时,和谐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即要以尊重
期刊
其中课程实践包含在专业基础课中,项目实践是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针对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例如:景观设计、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等一些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引入项目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围绕实际的项目案例进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实际的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总结分析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创作实践主要是针对毕业创作设计,毕业设计是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最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生活场景中使用的频次越来越多,信息化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就需要对用户使用的质量有所保证,需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质量水平。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已经呈现出网络化局势,计算机网络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研究也愈来愈得到计算机行业内的广泛重视。本文重点论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