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与IPv6技术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5400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通信史上的里程碑。它已渗透现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以IP为核心的互联网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技术挑战,主要表现在IP地址匮乏,互联网难以大规模扩展;安全性、实时性、高性能、移动性和可控性等方面都难以实现。为了应对这些技术挑战,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适时而生,需求愈加强烈。本章以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介绍了IPv4、下一代互联网和IPv6等技术。
  关键词:互联网,IPv6,未来
  1、互联网概述
  自从“互联网之父” Vinton Cert在1974年提出 Internet基本蓝图[之后,互联网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飞速发展。毋庸置疑,互联网是当代高科技的产物。当试图去了解互联网本质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先去理解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是互联网,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IPv4、IPv6技术,如何实现IPv4过渡到IPv6,如何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应用。
  互联网的概念,并没有完全统一,不同的组织、专家和学者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早在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FNC( The Federal Networking Council)就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他们指出,互联网是指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具体包含以下3个含义。 (1)通过全球唯一的地址按逻辑连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者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即T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基础设施之上的。
  Vinton Cerf教授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将各种运行着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利用TCP/IP互联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互通互訪。在Tanenbaum教授编著的《 Computer Networks》一书中,也给出了互联网的定义。他认为,互联网是一种相互连接起来的网络,这些网络互不相同,彼此之间并不兼容。并指出,通常人们所说的因特网( Internet)表示特定的、全球性的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更具有广泛的含义。维基百科上给出互联网的定义,认为 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全球系统,它使用tcp/ip,为全球亿万用户提供服务。
  2、国内外IPv4发展现状
  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是IP的第4个版本,当然也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版本。它作为 Internet网络的核心协议,已经成为互联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所使用的互联网基本上是基于IPv4创建起来的。IPv4是一个无状态协议,它使用了分组交换网。该协议采用了尽力而为的传输模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无保证传输模式,它不能确保传输数据包到达的时间和顺序,且无可避免地随时进行重传。由于上层的TCP确保了端到端的传输,使网络层无须关心这些问题,确保了数据转发的效率。
  IPv4地址由32b二进制数组成,其地址空间共有4294967296(即232)个,,约43亿个。IPv4地址是由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进行统分配。该分配机构下属5个地区性互联网注册机构( Regional Internet Reg1stries,RIR),这5个RIR分别是欧洲IP地址注册中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互联网地址注册中心 (Latio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Internet Address Registry, LACNIC)、美国互联网编号注册中心( American Registry for Internet Numbers, ARIN)、非洲网络信息中心( Africa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 AFRINIC)以及亚太地址网络信息中心( Asia 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 APNIC)。我国的IPv4地址分配由 APNIC监管。
  在互联网初期,IPv4地址足可以应对互联网上的各种应用。但是,随着互联网地址的快速消耗,未分配的地址急剧减少。2011年1月31日,IANA宣布IPv4地址全部耗尽,而5个RIR也即将消耗完自己手中的IPv4地址。IANA目前已经耗尽了所有的IPv4地址, APNIC和RIPE所拥有的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而其他3个地区分配机构也将在未来几年耗尽所拥有的IPv4地址 。
  3、下一代互联网及其发展契机
  “下一代互联网”这个术语一直没有严格统一的说法。早在1998年,美国联邦政府就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当时的主要口标是提高联邦政府完成任务的能力,促进科研院所的研究创新,制定下一代互联网的策略,而具体的策略并卡公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代互联网的理念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2009年, Eberspacher等人也对下一代互联网提出了自已的见解,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应具有如下特征(1)高质量实时通信。(2)网络移动性的支持。(3)无线设备。(4)大规模可扩展性。(5)超高速率(6)高弹性运营级网络。(7)能够避免黑客的专业攻击的安全网络。(8)社区应用、文件共享、博弈和其他大规模的应用(9)电子商务定价与计费。(10)高质量网络运营与服务。
  该观点主要从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的角度提出见解,大部分学者则从体系结构角度探讨这个话题。有些学者认为应当摒弃当前互联网体系结构模型,而建立全新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有些学者则认为应当保留现有模型,并在该体系结构上增量改进。   IPv6是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称为IPng(下一代IP, IP Next Generation)1Pv6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IPv4)的下一代协议,是目前IP的最新版本按照互联网设计的基本原则,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设备需要分配一个IP地址,以确保它能与其他设备保持通信。随着互联网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地址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了IPv4地址所提供的范围。 Cisco公司预计今年全球移动设备联网数量将由2012年的68亿增至74亿,从而超过全球人口总数。此类问题随着IPv6的出现将不复存在。首先,IPv6地址使用128b地址,即大约有3.4×1038个地址,它约是IPv4地址提供量的7.9×1028倍,可以说IPv6具有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再者,相对于其他新技术来说,IPv6是全球唯一发展较为成熟、宜于大规模部署的技术。因此,IPv6技术成为了当前解决地址资源紧缺的最佳选择,能够满足当前互联网日益增长的地址需求。
  IPv6是分組交换网络中的一个网络层协议,它在IP网络中提供端到端数据传输,这点类似于IPv4的设计原则。关于IPv6描述的正式版本出现在1998年12月发表的IETF国际标准RFC2460当中。除了提供更多的地址这一显著特征之外,IPv6还实现了许多IPv4没有的功能。首先,当改变了网络连接提供者时,它简化了地址分配(即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网络重新编号和路由器宣告等。其次,它通过放置分片到端点的方式简化了路由器的分组处理。网络安全是IPv6体系结构中的一个设计需求,它包括互联网安全协议IPSEC(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的规格说明书。
  总结:IP4地址已消耗殆尽,发展IPv6技术已成为当今互联网的主流。IPv6技术除了可彻底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外,还具有IPv4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包括改善互联网的性能,加强互联网的安全性,提高互联网的服务质量,确保各项流媒体业务的顺利展开。但大规模开展IPv6有一定困难。究其原因,CIDR、NAT等延缓了人们对IPv6的需求;IP4和IPv6互不兼容;各国政府对发展IPv6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过渡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以IPv4为核心网,IPv6为接入网的6rd、 Teredo等过渡技术,再到以IPv6为核心网,IPv4为接入网的4over6[27,68]、DS-Lite[23]等过渡技术,各种过渡技术百家争鸣。我国政府非常重视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并给予大力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作为中国四大主干网之一,业已成为我国IPv6实验的重要平台。我国积极参与和制定IPv6的国际标准,迈入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科学技术研究的先进行列,为我国增强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小芊,促进共同发展 共享互联网未来,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
  [2]陈运清,构建运营级IPv6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轮机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其技术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也是不断提升,为了能够确保轮机工程事业具备较为持续性的发展潜力,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就轮机工程的实质性技术内容,引导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并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切实拓宽轮机工程事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能力;探究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各行各业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增长性状态,尤其是轮机工程的建设,其发展情况将
期刊
摘 要:本方法用于指导双循环泛品牌服务改造结构设计,通过本方法,可以清晰了解双循环泛品牌改造的结构设计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输出交付件,从而高效完成设计工作。  关键词:双循环、泛品牌、管路设计  一.目的  规范双循环泛品牌服务改造的结构设计流程,捋清设计思路,格式化输出交付件,指导生产,产品交付。  二.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1.《机械制图》(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  2.《机械设计
期刊
摘 要:基于手机天线的原理,本文通过HFSS高频仿真软件对于4G手机的多频单极子平面天线进行了设计和测量。这种电线由单个辐射臂和两个耦合枝节所构成,并且借助于一个U型与一个L型的折弯耦合枝节来得到多频的特性。经过观察该天线在857兆赫兹~992兆赫兹和1626兆赫兹~3000兆赫兹的频炉范围内,其回波损耗均小于-6dB,与此同时该天线具有良好的方向图特性,可以满支持移动终端在多个4G频段的使用要求
期刊
摘 要:机械设备已经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加速工作进程的源动力。但传统机械设备技术手段无法继续满足市场需要,应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是必然趋势。鉴于此,下面就从简述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入手,探讨其应用要点与应用路径,促使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加快各行各业的生产与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要点;应用路径  机械设备的应用较为广泛,各行各业都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
期刊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目前存在很多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这些工程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这些水利工程的施工工程量也是很大的。并且,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还极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隧洞或者是裂缝。这些隧洞或者是裂缝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严重的影响到我们水利工程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这些隧洞回填的施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着车床卡爪的机械设计加工中的具体环节以及相关的发展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介绍表面粗糙程度的制定、明确定位的基准线、热处理与辅助工序等基本流程,并对夹具设计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推动机械设计加工质量得到显著改进,从而有效地推动机械设计领域长远发展。  关键词:车床卡爪;机械加工;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0.引言  我国属于工业大国,机械制造是我国的重点行业,同时也是维持我国经济效益的行
期刊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自媒体因其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今社会人获取信息资讯、宣泄情感,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自媒体中不同类型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的变化。  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1 模型一:基于SIR的信息传播模型  3.1.1 信息传播流程  根据网络自媒体传播特性[1],本文将自媒体使用人群分为四种类型:未知者(S)、观望者(I1)、传播者(I
期刊
摘 要:与传统钛合金相比,新型钛合金本身具备了更优的材质特性。这是由于,新型钛合金体现为更高的表层硬度以及相对更好的耐磨性。因此近些年以来,较多工业领域都开始尝试运用钛合金的新型材料,而与之相应的钛合金生产流程也获得了突显的优化与改进。具体在绘制摩擦系数以及耐磨性能的相关曲线前提下,应当能够表示出新型钛合金在不同状态下呈现出来的表面耐磨性,进而归纳得出表面耐磨性具备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新型钛合
期刊
摘 要:处于生产期间的自动化,其会由于生产形式及生产方法的转变而持续发展,DCS是目前自主把控当中的领先方法,它必然会处于持续创新的状态,智能化的仪表以及现场在总线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DCS的发展及创新,最终完成了同传统的DCS存在的差异显著、生命力强劲、全新的DCS,其会同FCS(现场总线把控体系)这二者之间趋于缓步贴近及共同生存的状态。  关键词: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化仪表;现场总线;现
期刊
摘 要:2015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神经中枢,研究培养"中国制造 2025"工业软件人才对于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智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POC资源为平台,以深度学习为指导,构建面向工业软件人才的深度技能培养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技能的熟练度、提升工业软件开发技能的掌握层次。  关键词:工业软件;中国制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