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楼板开裂是现浇砼比较常见的病害种类。楼板裂缝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美观,对于建筑使用寿命、防渗水性都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楼板裂缝问题的控制有效性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建筑;楼板裂缝;措施
1、楼板裂缝特点及种类
1.1、楼板裂缝的特点
楼板开裂,是建筑结构的楼板出现局部开裂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受力以及非受力所致,另外温度以及收缩也会导致楼板的裂缝,它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裂缝一般出现在楼板两端的板区格,以45度角或平行地存在于梁侧边;裂缝一般会出现在该楼板浇筑后的6~10个月;裂缝长度不等,并呈现出上下贯穿之势。
1.2、楼板裂缝的种类
1.2.1、温差裂缝:指由于温度变化,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混凝土出现裂缝,此裂缝一般多集中在上部楼层,东西单元的房间。
1.2.2、收缩裂缝:这类裂缝多是因为混凝土楼板在塑性收缩、硬化收缩、碳化收缩、失水收缩过程中形成的。
1.2.3、结构裂缝:现浇楼板的承载力不是导致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而是因为在浇筑的过程中,墙体的刚度相对增加,楼板的刚度相对减少,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往往容易出现结构性裂缝。
1.2.4、构造裂缝:由于PVC管处混凝土的厚度有所下降,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构造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
2.1、混凝土配比不当引发裂缝
混凝土配方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搅拌、浇筑、硬化各阶段的性能指标。配方设计不科学,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砂粉含量过多都很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其中,水灰比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为直接且剧烈;而砂粉因为含泥量大,如果混凝土中砂粉比例过多的话会增加混凝土收缩变形,降低抗拉强度,容易因塑性收缩发生裂缝;塌落度大能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有助于混凝土泵送,但塌落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中粗细骨料分层,导致局部配比适当,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2、环境温度变化引发裂缝
混凝土构件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变形。由于体积和形状不同,收缩情况也不一样。相对于梁、柱、墙等,楼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较小,而在水平方向的收缩变形较大。由此一来,楼板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而梁则产生压应力。同时,外纵墙与山墙受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对于房间沿外墙角部楼板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在上述两种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楼板受到的应力很容易超过楼板混凝土的承受极限,当楼板变形超过配筋后混凝土的拉伸变形极限的时候,楼板就会发生开裂现象。
2.3、施工不当引发裂缝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振捣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组成分散均匀,但振捣过度会导致混凝土混料分层,骨料下沉,表面砂浆化。上部和下部组成不一致,上部水分多,干缩性比下部强,随着水分蒸发,上部收缩比下方严重,从而形成凝缩裂缝;如果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润湿不够充分,那么在浇筑混凝土后会吸收与之接触部分的混凝土里的水分,造成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捣震后抹平压光过度,会造成混凝土表而细骨料和水分比例过大,形成水泥浆层。而水泥浆中的Ca(0H)2:与空气中C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3,导致混凝土表而发生碳水化收缩,形成表而细小裂缝。另外,混凝土养护不当也可能造成混凝土板开裂。
2.4、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引发的裂缝
由于没有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前就拆除模板或终凝阶段结束前就施加载荷,导致混凝土楼板发生弹性变形,由于此时混凝土强度尚未达标,在变形应力作用下导致断裂。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没有注意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踩踏楼面负筋,造成支座的负弯矩,从而产生裂缝。另一方面,由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引发的支座负弯矩也是引发横向裂缝的重要原因。
3、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处理对策
3.1、合理应用相应的裂缝修补工具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对楼板裂缝相关问题的有效处理,相应的裂缝修补工具必不可少,修补剂便是其中之一。楼板裂缝的修补剂具备多方面的优点,包括:
其力学性能较好,能够实现与混凝土的粘结,并十分牢固;楼板裂缝修补剂属于固结体,该固结体具备高粘结和高抗压性能,并且很大程度上不容易受到结构形状约束;修补剂在热膨胀方面的系数同混凝土相仿,因为这一原因使得其与被粘合的各项材料不容易脱离开来,耐久性较好;修补剂化学性能相对稳定,耐腐蚀性较好,能够与多类型的材料进行有效粘结。
3.2、做好建筑物结构控制工作
事实上,楼板裂缝具备其相应的各类型的使用功能,并且该使用功能可以被分为两种属性范围,即无害的与有害的。通过相关实践可以证明,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通常,受变形作用的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拉变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结构抗力,促使施工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裂缝问题进行控制,进而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控制。
3.3、加强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保温养护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按温控技术措施的一个过程,而这个保温养护的过程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保持良好的抗风和湿度条件用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这就可以用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以及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这就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掩护混凝土,而施工人员应该尽量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性,且应根据温度应力来确定并且控制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保温覆盖层也不是一下拆除的,其拆除也是分层进行的,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预埋导管注入循环水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减小内部膨胀产生的压力,以及使内外温差缩小,使大体积混凝土块内的温度不断降低等。
3.4、强化楼板具体施工过程控制
钢筋骨架的安装必须牢固,绑扎的方法、马凳筋的设置位置及数量等方面均应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浇筑混凝土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应配备专人跟踪检查并处理,防止钢筋凌乱不堪即隐蔽;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水胶比、坍落度等指标应严格按照有资质的试验单位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执行,严禁现场加水,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级配、粗细程度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骨料的质量,适当时应增加粗骨料的含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选用与掺量也应严控,适当的掺量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施工性能、減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胶比,但过犹不及,滥用掺合料和外加剂也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浇筑应有专人跟踪,监理人员应旁站,浇筑顺序合理,振点均匀,不漏振欠振;采用二次抹压的工艺,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养护应及时,并必须保湿养护,对于普通的楼面混凝土应至少养护7天,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或掺加缓凝剂的混凝土应至少养护14天;混凝土强度应在不小于1.2MPa;后才能上荷施工,否则,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总言之,楼板裂缝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经过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可以通过从设计、施工、材料等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进行预控,以此最大限度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最终保证整体工程重量。
参考文献
[1]侯晋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及修复方法[J].山西建筑,2014,31:55-56.
[2]李晓飞.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问题[J].江西建材,2014,23:57.
[3]董涛.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和弥补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4,23:72.
[4]赵芳芳.浅谈现浇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51.
[5]潘楷祝.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96+207.
【关键词】 建筑;楼板裂缝;措施
1、楼板裂缝特点及种类
1.1、楼板裂缝的特点
楼板开裂,是建筑结构的楼板出现局部开裂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受力以及非受力所致,另外温度以及收缩也会导致楼板的裂缝,它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裂缝一般出现在楼板两端的板区格,以45度角或平行地存在于梁侧边;裂缝一般会出现在该楼板浇筑后的6~10个月;裂缝长度不等,并呈现出上下贯穿之势。
1.2、楼板裂缝的种类
1.2.1、温差裂缝:指由于温度变化,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混凝土出现裂缝,此裂缝一般多集中在上部楼层,东西单元的房间。
1.2.2、收缩裂缝:这类裂缝多是因为混凝土楼板在塑性收缩、硬化收缩、碳化收缩、失水收缩过程中形成的。
1.2.3、结构裂缝:现浇楼板的承载力不是导致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而是因为在浇筑的过程中,墙体的刚度相对增加,楼板的刚度相对减少,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往往容易出现结构性裂缝。
1.2.4、构造裂缝:由于PVC管处混凝土的厚度有所下降,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构造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
2.1、混凝土配比不当引发裂缝
混凝土配方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搅拌、浇筑、硬化各阶段的性能指标。配方设计不科学,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砂粉含量过多都很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其中,水灰比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为直接且剧烈;而砂粉因为含泥量大,如果混凝土中砂粉比例过多的话会增加混凝土收缩变形,降低抗拉强度,容易因塑性收缩发生裂缝;塌落度大能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有助于混凝土泵送,但塌落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中粗细骨料分层,导致局部配比适当,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2、环境温度变化引发裂缝
混凝土构件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变形。由于体积和形状不同,收缩情况也不一样。相对于梁、柱、墙等,楼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较小,而在水平方向的收缩变形较大。由此一来,楼板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而梁则产生压应力。同时,外纵墙与山墙受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对于房间沿外墙角部楼板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在上述两种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楼板受到的应力很容易超过楼板混凝土的承受极限,当楼板变形超过配筋后混凝土的拉伸变形极限的时候,楼板就会发生开裂现象。
2.3、施工不当引发裂缝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振捣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组成分散均匀,但振捣过度会导致混凝土混料分层,骨料下沉,表面砂浆化。上部和下部组成不一致,上部水分多,干缩性比下部强,随着水分蒸发,上部收缩比下方严重,从而形成凝缩裂缝;如果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润湿不够充分,那么在浇筑混凝土后会吸收与之接触部分的混凝土里的水分,造成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捣震后抹平压光过度,会造成混凝土表而细骨料和水分比例过大,形成水泥浆层。而水泥浆中的Ca(0H)2:与空气中C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3,导致混凝土表而发生碳水化收缩,形成表而细小裂缝。另外,混凝土养护不当也可能造成混凝土板开裂。
2.4、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引发的裂缝
由于没有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前就拆除模板或终凝阶段结束前就施加载荷,导致混凝土楼板发生弹性变形,由于此时混凝土强度尚未达标,在变形应力作用下导致断裂。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没有注意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踩踏楼面负筋,造成支座的负弯矩,从而产生裂缝。另一方面,由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引发的支座负弯矩也是引发横向裂缝的重要原因。
3、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处理对策
3.1、合理应用相应的裂缝修补工具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对楼板裂缝相关问题的有效处理,相应的裂缝修补工具必不可少,修补剂便是其中之一。楼板裂缝的修补剂具备多方面的优点,包括:
其力学性能较好,能够实现与混凝土的粘结,并十分牢固;楼板裂缝修补剂属于固结体,该固结体具备高粘结和高抗压性能,并且很大程度上不容易受到结构形状约束;修补剂在热膨胀方面的系数同混凝土相仿,因为这一原因使得其与被粘合的各项材料不容易脱离开来,耐久性较好;修补剂化学性能相对稳定,耐腐蚀性较好,能够与多类型的材料进行有效粘结。
3.2、做好建筑物结构控制工作
事实上,楼板裂缝具备其相应的各类型的使用功能,并且该使用功能可以被分为两种属性范围,即无害的与有害的。通过相关实践可以证明,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通常,受变形作用的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拉变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结构抗力,促使施工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裂缝问题进行控制,进而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控制。
3.3、加强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保温养护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按温控技术措施的一个过程,而这个保温养护的过程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保持良好的抗风和湿度条件用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这就可以用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以及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这就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掩护混凝土,而施工人员应该尽量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性,且应根据温度应力来确定并且控制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保温覆盖层也不是一下拆除的,其拆除也是分层进行的,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预埋导管注入循环水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减小内部膨胀产生的压力,以及使内外温差缩小,使大体积混凝土块内的温度不断降低等。
3.4、强化楼板具体施工过程控制
钢筋骨架的安装必须牢固,绑扎的方法、马凳筋的设置位置及数量等方面均应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浇筑混凝土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应配备专人跟踪检查并处理,防止钢筋凌乱不堪即隐蔽;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水胶比、坍落度等指标应严格按照有资质的试验单位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执行,严禁现场加水,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级配、粗细程度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骨料的质量,适当时应增加粗骨料的含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选用与掺量也应严控,适当的掺量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施工性能、減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胶比,但过犹不及,滥用掺合料和外加剂也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浇筑应有专人跟踪,监理人员应旁站,浇筑顺序合理,振点均匀,不漏振欠振;采用二次抹压的工艺,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养护应及时,并必须保湿养护,对于普通的楼面混凝土应至少养护7天,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或掺加缓凝剂的混凝土应至少养护14天;混凝土强度应在不小于1.2MPa;后才能上荷施工,否则,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总言之,楼板裂缝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经过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可以通过从设计、施工、材料等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进行预控,以此最大限度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最终保证整体工程重量。
参考文献
[1]侯晋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及修复方法[J].山西建筑,2014,31:55-56.
[2]李晓飞.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问题[J].江西建材,2014,23:57.
[3]董涛.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和弥补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4,23:72.
[4]赵芳芳.浅谈现浇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51.
[5]潘楷祝.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9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