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幼儿园德育的任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又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探索幼儿德育的途径,促使幼儿良好品德从小班养成并保持下去。
我们知道,“好动”是幼儿期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孩子们的一切活动,无不在“动”中进行。而游戏恰是满足“好动”心理特征的一种最佳活动形式。只要是孩子,就没有不喜欢玩游戏的。游戏在幼儿园中已成为孩子们的基本活动——特别是在小班。我们应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游戏环境中的德育
幼儿游戏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为幼儿游戏创造必要的条件——时间、玩具和材料是幼儿愉快地进入游戏不可缺少的。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应充分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特别是自选游戏的时间,建立游戏常规,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玩具应放在一定的地方,整洁、美观、有顺序。游戏材料应无毒,可以是来自大自然的具体形象、可感知的半成品等,有利于幼儿创造和想象。总之,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环境,让孩子们处在一个整洁、富有情趣和表现力的环境之中,便能使之产生愉悦,展现同情心,愿意分享、共享,喜欢帮助同伴,与朋友友好相处,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德育意识、良好品德的形成直接受榜样的熏陶、感染和影响。在游戏环境中,教师的行为,如待人接物、一举一动、语言表述等,无不随时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应文明大方、自然亲切,不要以师长自居,而是和幼儿交朋友,以朋友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做幼儿的表率、楷模,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使幼儿良好品德逐渐形成。
二、游戏过程中的德育
1、养成良好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的习惯让你一辈子都享用不尽它的利息,坏的习惯让你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现代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是一种与完成该动作的需要或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动作。就其心理机制看,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例如:幼儿把玩具归类放在固定的玩具架上,下次玩时又从玩具架不同位置上取出各类玩具,结束后再归类放回原处。如果反复多次练习,就会在幼儿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即建立了“动型”。这种“动型”就是把玩具放在一定地方的良好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扩展到其他活动之中,将使幼儿受益终生。
为此,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提示、反复练习等活动,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爱护桌椅、爱护玩具、不争抢玩具的习惯,看图书的习惯,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朋友的习惯等。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养成好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2、调节失控行为
在幼儿游戏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孩子手里拿着玩具,却要去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孩子这里玩一会儿,那里玩一会儿,极不稳定:更有的孩子为了一把椅子竟大打出手。由此可见,幼儿控制自己的能力是很差的。这是意志薄弱阶段,同时表现出不良品德行为。游戏,特别是幼儿园中的角色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获得经验,还能锻炼和培养幼儿的意志,从而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在游戏中幼儿需要进行某种“角色”的体验,这就要求幼儿必须有克制自己的能力。要遵守游戏规则,要懂得交往,要懂得尊重别人、不妨碍别人,要懂得未经许可不能拿走别人的玩具,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孩子在“角色”的体验中能够自觉调节自己的失控行为,使良好的品德随之形成。
三、游戏评价中的德育
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初步发展阶段,要培养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必须从道德认识着手,而幼儿的道德认识规律常常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之中。
幼儿(尤其是太中班的幼儿),已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愿望,并能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评价。可见,他们生理的发展已为道德评价能力提供了条件。
幼儿游戏结束后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评价,它既是游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幼儿道德认识不可缺少的活动。在评价活动中,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在游戏中的表现、行为进行辨别、认识、区分、判断(如谁遵守规则、谁破坏了规则、谁表现好、谁表现不好等等),在评判的过程中明辨是与非,区分好与坏,辨别对与错,知道善与恶。这种道德评价贯穿游戏评价始终,是很重要的一种道德教育,也是一种道德认识活动。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活动,适时适地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达到提高他们道德水平的目的。
“评价”活动应注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幼儿年龄小,“评价”时常常带有具体性、情绪性和容易接受暗示性等特点。为此,教师应因势利导,用具体的、形象的、生活在幼儿中的人和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去感染幼儿,用成人的优秀榜样去影响幼儿,用生动、鲜明的启发式语言去引导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培养。
我们知道,“好动”是幼儿期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孩子们的一切活动,无不在“动”中进行。而游戏恰是满足“好动”心理特征的一种最佳活动形式。只要是孩子,就没有不喜欢玩游戏的。游戏在幼儿园中已成为孩子们的基本活动——特别是在小班。我们应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游戏环境中的德育
幼儿游戏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为幼儿游戏创造必要的条件——时间、玩具和材料是幼儿愉快地进入游戏不可缺少的。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应充分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特别是自选游戏的时间,建立游戏常规,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玩具应放在一定的地方,整洁、美观、有顺序。游戏材料应无毒,可以是来自大自然的具体形象、可感知的半成品等,有利于幼儿创造和想象。总之,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环境,让孩子们处在一个整洁、富有情趣和表现力的环境之中,便能使之产生愉悦,展现同情心,愿意分享、共享,喜欢帮助同伴,与朋友友好相处,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德育意识、良好品德的形成直接受榜样的熏陶、感染和影响。在游戏环境中,教师的行为,如待人接物、一举一动、语言表述等,无不随时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应文明大方、自然亲切,不要以师长自居,而是和幼儿交朋友,以朋友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做幼儿的表率、楷模,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使幼儿良好品德逐渐形成。
二、游戏过程中的德育
1、养成良好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的习惯让你一辈子都享用不尽它的利息,坏的习惯让你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现代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是一种与完成该动作的需要或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动作。就其心理机制看,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例如:幼儿把玩具归类放在固定的玩具架上,下次玩时又从玩具架不同位置上取出各类玩具,结束后再归类放回原处。如果反复多次练习,就会在幼儿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即建立了“动型”。这种“动型”就是把玩具放在一定地方的良好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扩展到其他活动之中,将使幼儿受益终生。
为此,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提示、反复练习等活动,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爱护桌椅、爱护玩具、不争抢玩具的习惯,看图书的习惯,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朋友的习惯等。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养成好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2、调节失控行为
在幼儿游戏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孩子手里拿着玩具,却要去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孩子这里玩一会儿,那里玩一会儿,极不稳定:更有的孩子为了一把椅子竟大打出手。由此可见,幼儿控制自己的能力是很差的。这是意志薄弱阶段,同时表现出不良品德行为。游戏,特别是幼儿园中的角色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获得经验,还能锻炼和培养幼儿的意志,从而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在游戏中幼儿需要进行某种“角色”的体验,这就要求幼儿必须有克制自己的能力。要遵守游戏规则,要懂得交往,要懂得尊重别人、不妨碍别人,要懂得未经许可不能拿走别人的玩具,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孩子在“角色”的体验中能够自觉调节自己的失控行为,使良好的品德随之形成。
三、游戏评价中的德育
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初步发展阶段,要培养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必须从道德认识着手,而幼儿的道德认识规律常常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之中。
幼儿(尤其是太中班的幼儿),已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愿望,并能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评价。可见,他们生理的发展已为道德评价能力提供了条件。
幼儿游戏结束后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评价,它既是游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幼儿道德认识不可缺少的活动。在评价活动中,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在游戏中的表现、行为进行辨别、认识、区分、判断(如谁遵守规则、谁破坏了规则、谁表现好、谁表现不好等等),在评判的过程中明辨是与非,区分好与坏,辨别对与错,知道善与恶。这种道德评价贯穿游戏评价始终,是很重要的一种道德教育,也是一种道德认识活动。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活动,适时适地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达到提高他们道德水平的目的。
“评价”活动应注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幼儿年龄小,“评价”时常常带有具体性、情绪性和容易接受暗示性等特点。为此,教师应因势利导,用具体的、形象的、生活在幼儿中的人和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去感染幼儿,用成人的优秀榜样去影响幼儿,用生动、鲜明的启发式语言去引导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