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背景下,如何引导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广东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实体经济面临巨大投融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满足多元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并从构建监管体系、完善发展生态环境、引导资金流向和健全产业融资配套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路径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遵循服务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2016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同年,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依法合规开展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工具,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等的金融支持。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更凸显了互聯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厘清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互联网金融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内涵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Allen(2002)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以技术作为必要支撑的金融。Berger等(2008)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各种金融服务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在国内,谢平等(2012)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罗明雄等(2013)提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吴晓求(2014)指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王国刚等(2015)研究指出,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指的是由网商通过互联网上商品交易等所延伸推展的金融活动。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针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及监管问题,谢平等(2014)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提出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刘海二(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因此,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刘志洋等(2014)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传染性风险,而且可能加速各类风险之间的转化,同时,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管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使互联网金融更好服务于社会。Yan(2013)提出,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是创新型金融产品,除了面临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外,还面临技术、业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关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Shahrokhi(2008)指出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金融服务。Sagarika等(2015)研究提出,在健全的信用体系内,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否则将抑制实体经济发展。国内学者也认同互联网金融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能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两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李炳等(2014)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可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金融系统功能促进经济增长。郭喜才(2014)提出,通过众筹和P2B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小型科技企业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融入资金,从而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何师元(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应从健全制度框架、完善社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三方面着力。
(四)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已有的文献从概念内涵、风险监管对互联网金融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文献都只限于从理论意义上进行分析,仍缺少关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路径等的文献,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厘清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和路径,为规范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支付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以广东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 近年来,广东从省级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2014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的意见》即“广东金改8条”,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出台的金改政策,明确指出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鼓励规范众筹、网贷平台等新业态发展。2015年广东出台《广东省“互联网+”行動计划(2015-2020年)》,提出发展P2P网络贷款、互联网支付、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2015年广东省金融办发布《广东省互联网股权众筹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到2015年底全省组建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达50家,完成众筹融资额5亿元。此外,广东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2014年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广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本地互联网金融发展,并以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集聚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人才。
(二)互联网金融产业规模大
无论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数据,还是互联网金融消费总量,广东都属于全国互联网金融大省之一,而P2P网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2015年,广东省互联网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2.4%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如图1所示,截至2016年底,广东网络借贷平台(P2P)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473家 网贷数据均来源于网贷之家。,占全国总平台数量的比例为19.3%,居全国首位。2016年底广东的网贷成交额为5684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全国第三位,占全国网贷成交额的比例为12.8%。从众筹平台看,截至2016年底,广东共有众筹平台79家,排全国第二位,已筹资金额达2.1亿元,列全国第四位。根据《2015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广东互联网保险消费市场名列全国首位,比例达43%。
(三)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
广州、深圳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高度活跃,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和互联网理财等新型金融业态蓬勃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成功引入易联支付、沃银科技、软通动力、广东旅联等互联网金融产业项目,涉及第三方支付、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咨询、互联网金融证券、大数据等行业类型,并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以政府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融资平台“蓝海众投”,通过新型投融资平台撬动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腾讯公司成立前海微众银行,满足个人或企业的小微贷款需求,并与国金证券合作,开展网络券商、在线理财等业务。券商机构也积极进行互联网创新,广发证券推出国内首支券商版余额宝“淘宝钱包”。传统金融机构也大胆“触网”,借助微信的实时交互和位置功能,开发推出O2O互联网创新产品,帮助商户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实体店的联动,并通过在微信支付环节嵌入认证,与商户一起构成一张同时提供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巨大网络,打通线上线下的通道,创新销售方式。
(四)行业发展不断规范
目前,广东互联网金融行业已形成从监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双层监管的体系。继连续发生P2P网络借贷倒闭、跑路事件之后,2014年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省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为行业更好地发展保驾护航。随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也相继成立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对行业的自律监管。2017年初,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对部分规模较大机构,就业务合法合规性进行现场检查,监管部门根据现场检查及自查等发现的问题,对违规从业机构出具整改意见,彻底清理规范行业内的违规、违法借贷行为。
(五)广东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
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民间投资下滑的趋势,广东实体经济的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亟需进一步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满足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
1.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时期,广东通过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万亿元,如图2所示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十三五”时期,广东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达21.5万亿元,其中安排3.2万亿元投资重点项目119项,包括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现代水利支撑保障体系、信息化强省、创新发展载体、现代产业新体系、农业现代化、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十大建设工程。
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广东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投资,除了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外,更应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投资模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2.社会融资规模。2016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居全国首位,直接融资约6000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30%。作为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重要指标,广东的社会融资规模一直居全国前列,虽然广东的资本市场较发达,但是直接融资比重仍处于偏低水平,这也成为制约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目前,G20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在65%-75%左右,美国的直接融资比重更是超过80%,所以在“十三五”时期,广东应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丰富融资手段和方式,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在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因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服务不对称造成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引导资金真正流向最需要的企业。因此,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机制,有利于驱动实体经济更好地发展。 首先,创新服务形式。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流程改造、模式创新、服务升级,将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运用于产业链上下游和日常生活之中,更加细化金融领域分工,通过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金融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大数据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新兴业态,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金融需求,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其次,优化内部风控。互联网金融公司可通过挖掘产品销售情况、企业水电煤使用量、消费行为、顾客反馈建议等信息,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深入数据挖掘,建立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前、贷中和贷后风控模型,并结合央行征信系统、工商税务信息系统和国家信用体系等数据资源,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估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做出合适中肯的信用评级,不断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降低行业整体风险。
最后,强化普惠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公司应利用覆盖面广、平均成本低、服务可获取性高的优势,拓展普惠金融实施载体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小微企业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通过去中介化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可获得性。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广东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网络借贷资金量大;另一方面广东的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量大,但又面临投资下滑的困境。要想将互联网金融聚集的庞大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创造源头活水,必须遵循一定的融合路径,如图4所示,从而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一)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互联网金融依靠低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等方面的成本非常低,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网络平台能够有效降低资金借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可以更加便捷地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它们由于规模小、缺少抵押等问题无法从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解决部分我国金融体系长期存在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二)以创新消费模式助力实体经济
在产能过剩、国际金融危機造成的出口萎缩的大背景下,消费成了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6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7万亿元,消费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由互联网金融主导的新型消费金融从消费端为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牵引力,消费需求激发金融服务需求,对于刺激消费、加快去库存、助力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造“线上互联网+线下实体”的运行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通过探索信用消费+场景布局,进而打造成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的样本,通过场景的建立,增强客户粘性,不断扩张消费金融市场,实现盈利。
(三)以产业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金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与常规供应链金融相比,产业金融不单纯围绕核心企业服务其上下游合作伙伴,而是立足整个产业,特别是国家优先鼓励与支持的产业。产业金融具有高门槛、强壁垒等特征,传统金融机构受囿于跨行业的缘故,一是无法深入了解产业背景及其运转特性,二是缺乏专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导致很难做大产业金融规模。而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模式,可联合具有产业背景的第三方机构,整合专业人员、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创新产品,把好风控,为产业金融发展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互联网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规范自身行业发展和完善监管,使资金来源和流向合法合规,其次应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同时也应完善产业融资配套政策,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一)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一是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责任和范围,主要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主体进行分层和分级管理规划,明确每层对象的监管机构及政策,逐步探索跨层级、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制。二是实施全过程监管,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监管互联网金融企业项目的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综合评判业务性质。三是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推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牌照制度,加强从业资质审查,坚决取缔和处罚“无资质、无牌照”经营主体。
(二)不断完善发展生态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配套征信体系,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范围,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征信系统接口,为互联网金融主体提供征信支持。发挥会计师、律师、评级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鉴证和监督作用,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内控建设。从市场准入门槛入手,所有准入企业必须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条件,否则拒绝准入。
(三)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一是出台广东省互联网金融行业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资金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定向支持。二是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更多地依靠市场聚集和配置金融资源,弥补广东直接融资短板,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高效对接。
(四)健全产业融资配套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广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担保机构加强业务创新,探索低成本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降低中小微企业从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的成本,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效率。二是完善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互联网金融相融合的投资体系,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和渠道,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1]ALLEN F.E-Finance:An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22(1/2).
[2]BERGER S. and F.GLEISNER.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on Electronic Markets: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Frankfurt.2008.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5]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财贸经济,2014(01).
[6]王國刚,张扬.互联网金融之辨析[J].财贸经济,2015(01).
[7]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08).
[8]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0).
[9]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J].探索与争鸣,2014(11).
[10]YAN J.Risk Types and Risk Amplification of Online Finance[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3,12(03).
[11]SHAHROKHI M.E-finance:Status, innovations, resour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J].Managerial Finance,2008,34(06).
[12]SAGARIKA MISHRA,PARESH KUMAR NARAYAN.A nonparametric model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05).
[13]李炳,赵阳.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4(08).
[14]郭喜才.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4).
[15]何师元.“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改革,2015(07).
〔本文系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领导与下属的交换关系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和员工对主管信任的中介作用”(项目编号:2014WQNCX029)阶段性成果〕
〔李成,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李熙(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路径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遵循服务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2016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同年,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依法合规开展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工具,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等的金融支持。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更凸显了互聯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厘清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互联网金融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内涵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Allen(2002)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以技术作为必要支撑的金融。Berger等(2008)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各种金融服务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在国内,谢平等(2012)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罗明雄等(2013)提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吴晓求(2014)指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王国刚等(2015)研究指出,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指的是由网商通过互联网上商品交易等所延伸推展的金融活动。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针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及监管问题,谢平等(2014)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提出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刘海二(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因此,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刘志洋等(2014)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传染性风险,而且可能加速各类风险之间的转化,同时,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管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使互联网金融更好服务于社会。Yan(2013)提出,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是创新型金融产品,除了面临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外,还面临技术、业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关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Shahrokhi(2008)指出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金融服务。Sagarika等(2015)研究提出,在健全的信用体系内,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否则将抑制实体经济发展。国内学者也认同互联网金融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能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两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李炳等(2014)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可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金融系统功能促进经济增长。郭喜才(2014)提出,通过众筹和P2B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小型科技企业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融入资金,从而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何师元(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应从健全制度框架、完善社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三方面着力。
(四)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已有的文献从概念内涵、风险监管对互联网金融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文献都只限于从理论意义上进行分析,仍缺少关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路径等的文献,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厘清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和路径,为规范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二、广东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现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支付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以广东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 近年来,广东从省级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2014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的意见》即“广东金改8条”,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出台的金改政策,明确指出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鼓励规范众筹、网贷平台等新业态发展。2015年广东出台《广东省“互联网+”行動计划(2015-2020年)》,提出发展P2P网络贷款、互联网支付、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2015年广东省金融办发布《广东省互联网股权众筹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到2015年底全省组建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达50家,完成众筹融资额5亿元。此外,广东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2014年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广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本地互联网金融发展,并以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集聚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人才。
(二)互联网金融产业规模大
无论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数据,还是互联网金融消费总量,广东都属于全国互联网金融大省之一,而P2P网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2015年,广东省互联网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2.4%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如图1所示,截至2016年底,广东网络借贷平台(P2P)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473家 网贷数据均来源于网贷之家。,占全国总平台数量的比例为19.3%,居全国首位。2016年底广东的网贷成交额为5684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全国第三位,占全国网贷成交额的比例为12.8%。从众筹平台看,截至2016年底,广东共有众筹平台79家,排全国第二位,已筹资金额达2.1亿元,列全国第四位。根据《2015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广东互联网保险消费市场名列全国首位,比例达43%。
(三)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
广州、深圳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高度活跃,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和互联网理财等新型金融业态蓬勃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成功引入易联支付、沃银科技、软通动力、广东旅联等互联网金融产业项目,涉及第三方支付、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咨询、互联网金融证券、大数据等行业类型,并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以政府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融资平台“蓝海众投”,通过新型投融资平台撬动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腾讯公司成立前海微众银行,满足个人或企业的小微贷款需求,并与国金证券合作,开展网络券商、在线理财等业务。券商机构也积极进行互联网创新,广发证券推出国内首支券商版余额宝“淘宝钱包”。传统金融机构也大胆“触网”,借助微信的实时交互和位置功能,开发推出O2O互联网创新产品,帮助商户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实体店的联动,并通过在微信支付环节嵌入认证,与商户一起构成一张同时提供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巨大网络,打通线上线下的通道,创新销售方式。
(四)行业发展不断规范
目前,广东互联网金融行业已形成从监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双层监管的体系。继连续发生P2P网络借贷倒闭、跑路事件之后,2014年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省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为行业更好地发展保驾护航。随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也相继成立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对行业的自律监管。2017年初,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对部分规模较大机构,就业务合法合规性进行现场检查,监管部门根据现场检查及自查等发现的问题,对违规从业机构出具整改意见,彻底清理规范行业内的违规、违法借贷行为。
(五)广东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
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民间投资下滑的趋势,广东实体经济的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亟需进一步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满足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
1.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时期,广东通过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万亿元,如图2所示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十三五”时期,广东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达21.5万亿元,其中安排3.2万亿元投资重点项目119项,包括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现代水利支撑保障体系、信息化强省、创新发展载体、现代产业新体系、农业现代化、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十大建设工程。
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广东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投资,除了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外,更应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投资模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2.社会融资规模。2016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居全国首位,直接融资约6000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30%。作为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重要指标,广东的社会融资规模一直居全国前列,虽然广东的资本市场较发达,但是直接融资比重仍处于偏低水平,这也成为制约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目前,G20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在65%-75%左右,美国的直接融资比重更是超过80%,所以在“十三五”时期,广东应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丰富融资手段和方式,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机制
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在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因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服务不对称造成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引导资金真正流向最需要的企业。因此,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机制,有利于驱动实体经济更好地发展。 首先,创新服务形式。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流程改造、模式创新、服务升级,将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运用于产业链上下游和日常生活之中,更加细化金融领域分工,通过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金融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大数据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新兴业态,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金融需求,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其次,优化内部风控。互联网金融公司可通过挖掘产品销售情况、企业水电煤使用量、消费行为、顾客反馈建议等信息,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深入数据挖掘,建立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前、贷中和贷后风控模型,并结合央行征信系统、工商税务信息系统和国家信用体系等数据资源,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估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做出合适中肯的信用评级,不断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降低行业整体风险。
最后,强化普惠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公司应利用覆盖面广、平均成本低、服务可获取性高的优势,拓展普惠金融实施载体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小微企业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通过去中介化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可获得性。
四、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广东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网络借贷资金量大;另一方面广东的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量大,但又面临投资下滑的困境。要想将互联网金融聚集的庞大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创造源头活水,必须遵循一定的融合路径,如图4所示,从而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一)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互联网金融依靠低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等方面的成本非常低,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网络平台能够有效降低资金借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可以更加便捷地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它们由于规模小、缺少抵押等问题无法从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解决部分我国金融体系长期存在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二)以创新消费模式助力实体经济
在产能过剩、国际金融危機造成的出口萎缩的大背景下,消费成了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6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7万亿元,消费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由互联网金融主导的新型消费金融从消费端为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牵引力,消费需求激发金融服务需求,对于刺激消费、加快去库存、助力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造“线上互联网+线下实体”的运行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通过探索信用消费+场景布局,进而打造成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的样本,通过场景的建立,增强客户粘性,不断扩张消费金融市场,实现盈利。
(三)以产业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金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与常规供应链金融相比,产业金融不单纯围绕核心企业服务其上下游合作伙伴,而是立足整个产业,特别是国家优先鼓励与支持的产业。产业金融具有高门槛、强壁垒等特征,传统金融机构受囿于跨行业的缘故,一是无法深入了解产业背景及其运转特性,二是缺乏专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导致很难做大产业金融规模。而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模式,可联合具有产业背景的第三方机构,整合专业人员、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创新产品,把好风控,为产业金融发展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五、促进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建议
互联网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规范自身行业发展和完善监管,使资金来源和流向合法合规,其次应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同时也应完善产业融资配套政策,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一)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一是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责任和范围,主要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主体进行分层和分级管理规划,明确每层对象的监管机构及政策,逐步探索跨层级、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制。二是实施全过程监管,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监管互联网金融企业项目的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综合评判业务性质。三是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推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牌照制度,加强从业资质审查,坚决取缔和处罚“无资质、无牌照”经营主体。
(二)不断完善发展生态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配套征信体系,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范围,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征信系统接口,为互联网金融主体提供征信支持。发挥会计师、律师、评级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鉴证和监督作用,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内控建设。从市场准入门槛入手,所有准入企业必须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条件,否则拒绝准入。
(三)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一是出台广东省互联网金融行业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资金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定向支持。二是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更多地依靠市场聚集和配置金融资源,弥补广东直接融资短板,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高效对接。
(四)健全产业融资配套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广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担保机构加强业务创新,探索低成本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降低中小微企业从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的成本,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效率。二是完善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互联网金融相融合的投资体系,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和渠道,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参考文献:
[1]ALLEN F.E-Finance:An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22(1/2).
[2]BERGER S. and F.GLEISNER.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on Electronic Markets: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Frankfurt.2008.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5]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财贸经济,2014(01).
[6]王國刚,张扬.互联网金融之辨析[J].财贸经济,2015(01).
[7]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08).
[8]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0).
[9]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J].探索与争鸣,2014(11).
[10]YAN J.Risk Types and Risk Amplification of Online Finance[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3,12(03).
[11]SHAHROKHI M.E-finance:Status, innovations, resour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J].Managerial Finance,2008,34(06).
[12]SAGARIKA MISHRA,PARESH KUMAR NARAYAN.A nonparametric model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05).
[13]李炳,赵阳.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4(08).
[14]郭喜才.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4).
[15]何师元.“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改革,2015(07).
〔本文系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领导与下属的交换关系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和员工对主管信任的中介作用”(项目编号:2014WQNCX029)阶段性成果〕
〔李成,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李熙(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