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987年到2017年,30年两岸贸易规模增长131倍,两岸经贸交往取得巨大成就。其间,大陆对台贸易一直保持着逆差,2013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60亿美元,但逆差占两岸贸易总额近年比重下降,显示两岸贸易格局已发生变化。随着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中,大陆逐渐成为产业链的主导方,台湾企业则成为大陆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两岸经贸交往合作正转向两岸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江苏是全国经济大省,苏台经贸合作同样走在了前列,本文基于泰州样本,分析了泰州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中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在泰台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以商引资、基于系统观打造产业生态体系、改善营商环境等对策建议,优化城市经济生态,推动泰台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两岸经贸产业融合经济生态江苏泰州
两岸关系破冰肇始于1987年的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合法化,由此揭开了两岸经贸交往的序幕,加快了两岸“三通”的进程。其后,两岸直接“三通”为人员往来与经贸交往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与此同时,大陆也开始转变工作重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全力发展经济。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此后三十多年,两岸经贸交往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的流动,两岸经济在相互需求与市场作用和政策推动下,两岸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岸贸易总量较最初增长了131倍。目前,两岸经贸交往合作正由传统产业的台商向大陆投资,转向两岸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两岸经贸往来起始于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这是海峡两岸没有实现“三通”之前的一种间接贸易,这种特殊贸易形式构成早期两岸经贸交往的基本格局与特色。由于间接贸易成本较高,1987年两岸贸易规模只有152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初,海峡两岸实现了直接“三通”,极大便利了两岸物品的往来。两岸间接贸易逐步转变为直接贸易。在大陆政策鼓励、两岸经济发展需求与市场拉动作用下,两岸贸易格局逐步发生变化,海峡两岸贸易方式、贸易规模、贸易产品结构均发生重大变化。1993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100亿美元关口,达到144亿美元,用时6年。1998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200亿美元关口,达到205亿美元,用时5年。2000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300亿美元关口,达到3053亿美元,用时2年。从2001年开始,连续7年时间,每年贸易规模增加值都在百亿美元以上。2006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0784亿美元。2008年后两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贸易规模有所回落,2009年回落至10623亿美元,但仍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之后受大陆四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的拉动,两岸贸易规模快速回升,至2013年升到了19728亿美元。近五年受到大陆经济增长放缓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岸贸易规模在1900亿美元水平上下波动,2017年两岸贸易规模达到1993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见图1)。从1987年152亿美元到2017年19939亿美元,30年间,两岸贸易规模增长了131倍,两岸经贸交往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7-2017)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再从大陆对台贸易进出口差额方向考察,从有海关记录数据开始,大陆对台贸易仅在1979年录得顺差04亿美元。从1980年到2017年,近四十年间,大陆对台贸易一直保持着逆差,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1980年贸易逆差仅为16亿美元,1987年贸易逆差扩大至94亿美元。1989年贸易逆差突破了20亿美元关口,达到231亿美元。1991年贸易逆差突破30亿美元关口,达到354亿美元。1992年贸易逆差直接站上50亿美元,达到517亿美元。1993年贸易逆差突破100亿美元关口,达到1147亿美元。2000年贸易逆差突破200亿美元关口,达到2045亿美元。之后,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2002年突破300亿美元,2003年突破400亿美元,2004年突破500亿美元。2006年贸易逆差突破600亿美元关口,达到6637亿美元。2007年贸易逆差突破700亿美元关口,达到7756亿美元。2010年贸易逆差突破800亿美元关口,达到8601亿美元。2012年贸易逆差突破900亿美元关口,达到954亿美元。2013年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6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近五年受到大陆经济增长放缓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有所回落,在1000亿美元水平上下波动,2017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回升至11141亿美元(见图1)。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之所以逐年扩大,一是大陆对台陆续推出多项优惠贸易政策,二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增多,推动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形成与发展,三是随着大陆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对半导体、面板、机械、基础材料等的需求大幅增长,而电子零组件、机械、化学品等是台湾的主要出口产品,三方面原因导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持续迅速增加。
在两岸经贸交往过程中,台商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大陆市场、劳动力等优势因素的吸引,台商开始尝试在大陆投资经商办企业。初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投资不多,规模小。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1989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只有16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47%;此后二十多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沿海向内地、由南向北,从试探性投资到长期经营等一系列发展变化。1992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商對大陆投资,当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5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95%,1993年直接突破30亿美元,达到314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114%;200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创下历史最高值397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75%,其后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开始回落,从2005年开始到2017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在20亿美元水平上下窄幅波动,但占大陆当年FDI的比重则一直处于下滑状态,近几年已滑入2%以下。占比下降背后的原因是,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大陆的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年度实际利用FDI总额直接突破100亿美元。自1994年开始,中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FDI流入国,并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年度FDI流入量最大的国家。此后继续快速增长,1996年突破了400亿美元,2002年加入WTO,突破了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年度FDI流入最多的国家,2004年突破600亿美元,2007年突破700亿美元,2008年突破900亿美元,2010年直接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05735亿美元。综合来看,从1989年到2017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累计突破10万家,达到102279家,实际投资累计金额为6642亿美元。(见图2)
两岸经贸交往与合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曾经无名的小企业如康师傅、旺旺、富士康(鸿海)从台湾走向大陆从而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大陆政策的支持与推动。过去三十年间,大陆持续出台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务院1988年出台《鼓励台湾同胞赴大陆投资的规定》(即“22条”),成为推进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重要政策动力。此后,大陆制订与出台了若干鼓励与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法律,其中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199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极大地促进了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推动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随着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大陆逐渐成为产业链的主导方,台湾企业成为芯片、模板、电子组件的重要供货商,成为大陆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两岸产业合作逐步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2017年,为推动两岸人员交往,尤其是吸引台湾青年人才,大陆持续扩大设立两岸青年创业示范园或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国台办先后授牌设立了4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2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示范点,有关部门与地方省市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与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就业。而台湾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摩擦影响明显放缓,企业员工薪资停滞不前,受此影响,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与创业意愿显著提升。到2017年底,已吸引数千名台湾青年到大陆实习、就业与创业[4]。海峡两岸青年交流活跃度提升,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与创业渐成潮流,成为近年两岸经贸交往合作中的一大亮点。
2018年2月,大陆多个部门联合推出《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条”),“31条”中有12条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提出了税收减免和优先、优惠供应土地等条款,另外19条则着力于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生活、学习和发展提供同等待遇和机遇,推进两岸教育产业对接和人才流动,吸引各行业台湾研发人才来大陆创业就业,这势必进一步重塑两岸的人才和智力市场格局。“31条”的细化落实,将有望进一步加速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两岸高新产业领域的优化流动,推动形成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江苏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以全国占比1%的土地、5%的人口,创造了10%的GDP。江苏历来重视对台经贸交往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领导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使得苏台交流合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统计显示,2017年江苏省台资企业500强营收规模合计约15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4家台资企业年营收均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全年实现苏台贸易额40058亿美元,占两岸贸易额五分之一强。2018年1-10月,全省新批台资项目近500个,协议利用台资超过40亿美元,苏台贸易额375亿美元,同比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吸引台资项目超过271万个,协议利用台资超过1750亿美元,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超过6190个,江苏吸引台资连续14年保持前列,在两岸经贸合作格局中占居突出地位。
在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下,江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打造出多个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苏台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南京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基地、海峡两岸(泰州)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泰州)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基地,均已取得丰硕成果。泰州是江苏较早引进台资企业的地区之一,目前在泰州的台资企业近300家,协议注册资本合计7834亿美元,为苏台经贸合作和泰州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是江苏最年轻的设区市,也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进入新世纪,泰州加快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化工及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1+5+1”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步入快車道,2016年GDP突破4000亿元,2017年达到4740亿元,连续两年增速全省第一。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最具前景、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已经成为世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拥有一大批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人才、技术和资本资源,特别在中医药产业方面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泰州与台湾在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方面既目标同向,又优势互补。目前,以中国医药城为龙头的海峡两岸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和两岸(泰州)健康产业合作基地已成功落户台资大健康产业项目近40个,其中生技、医药、设备、照护等企业19个。2018年,泰台医药健康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台湾恒安照护集团养老院项目成功签约,填补了泰州在两岸养老照护领域的合作空白。泰台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有助于发挥台湾的优势,为台湾生物医药健康企业在大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有助于做强大陆医药名城。
江苏泰州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中,有机遇也面临竞争挑战。传统经贸合作领域,有近年设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大型综合园区,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立的6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以及省市自行设立的大量不同形式的两岸经贸园区,形成相对集中的台商投资集中区,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提供了多重选择。在健康产业领域,国内已建或在建的苏州环球国际产业园、北医健康产业园,天狮国际产业园、中谷生命科学医疗器械产业园、玉林健康产业园、南京国际健康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园区、合肥医药嵇康产业园等,各园区都推出了招商合作的优惠政策,江苏泰州要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发展大健康产业,就需要针对台商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不断优化自身的经济生态环境。
江苏对台经贸交流合作走在全国前列,根本在于坚持落实以企业为主体的政策导向,始终密切关注台资企业的新动向、新问题,切实解决台资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泰州台资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课题组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商引资推动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打好“海峡两岸(泰州)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泰州)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基地”这两张国家级生物医药类对台经贸合作的“国字号”名片,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试点示范区,争取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推动两岸医药互认采取两步走战略,释放制度红利。台湾仿制药发展水平不亚于印度,台湾168家生物医药企业手中有不少市场竞争力强的仿制药产品。调研中发现,在泰台商企业要想生产销售台湾母公司的仿制药产品,即使该产品已在台销售5年,并已取得美国FDA认证,也必须按现行药监审批制度重走临床检验一整套流程,周期较长。两岸同文同种,遗传基因特质方面差异不大,在当前惠台“31条”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下,医药互认可以考虑两步走战略,初期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试点,只要在台取得认证并生产销售的仿制药产品,在药监部门备案后,在泰州医药城投资设立的子公司就可以生产销售。此举将大幅降低制度门槛,吸引台湾主流生物医药企业到大陆投资。其后,再进一步放开已具有台湾医师职业资格的台湾医生在试点城市的执业许可审批,吸引台湾优秀人才来大陆工作,引进台湾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大陆百姓。两项举措将可获得巨大的制度红利,泰州试点经验可为后期的全国推广提供借鉴。
(二)推动台资产业资本与大陆金融资本融合发展
自两岸经贸交往开启以来,早期来大陆投资办厂的台资企业分享到了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市场红利,以康师傅、旺旺为代表的台资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积累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资本。而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升级,企业过去较为成功的扩张发展模式的规模效益在递减,产业资本开始从原行业溢出。限于两岸金融外汇资金进出监管政策及岛内资金富余状况,这部分产业资本更偏好留在大陆寻求投资机遇。与此同时,大陆资本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熟悉大陆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因此,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的方式,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切入点、抓手,推动台资产业资本与大陆风险投资、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合作发展。以调研中遇到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为例,企业为多家国际大企业代工,拥有1500多个研发配方,生产设备、环境一流,在从代工模式转型过程中,创立了企业自己的品牌,计划拓展大陆市场,但对大陆市场了解不够深入,缺乏有效对策,经营陷入困境。如果能引入上述混合制的产业基金,台资产业资本熟悉台企经营管理偏好,理念容易沟通,大陆金融资本可以为企业拓展大陆市场、承销发行债券融资提供有效帮助,合力助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共赢。
(三)扩大金融开放倒逼中资银行转变经营理念
大陆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取得世人瞩目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通过开放引入外部竞争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在多个行业领域如电视机、冰箱、空调、手机、汽车、电商等,本土企业正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逐步從模仿跟跑到创新超越,从弱小到做大做强,助推中国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大陆金融领域开放程度较低,金融改革推进缓慢,中资银行因此居于垄断地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较为普遍。调研过程中,多家台资企业反映中资银行融资贷款手续繁琐、融资难、融资贵,如果有台资银行或外资银行可以选择,将会转向这些银行寻求业务合作。台资银行之所以能够获得台资企业的青睐,缘于台资银行的国际化视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对接国际标准的服务水平。目前,扩大金融领域开放,用开放倒逼中资银行改革创新已成为共识,泰州可以此为契机,发挥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通过在泰台资企业,以商引商,吸引台资金融机构进驻,强化金融市场竞争,用竞争倒逼中资银行转变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推动金融行业改革创新,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以台资企业为代表的各类企业融资需求。
(四)利用财税杠杆引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台资企业多以代工起家,经过多年经营,企业逐步以高标准的代工融入全球产业链,与跨国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在全球贸易环境急剧变动的当下,一方面,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汇率变动红利要分享、损失要分担,压价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用工成本上升、中高层专业技术人员招人难、培养难。企业手中虽有订单,但毛利越来越薄,企业发展前景暗淡。是延续原有路径扩大规模求发展,还是要从代工模式转型,企业面临艰难选择。某台资玩具公司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企业签下沃尔玛大订单时兴奋异常,但到了结算时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就是增收不增利,甚至还减少了。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以另一家台资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一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内地企业合作,培育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使得企业销售毛利率较高且稳定。台资企业进驻之初,基于成本、人员考虑,大陆设厂仅限于生产,研发则集中于台湾总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企业研发的响应要求提高,企业研发本地化渐成趋势。因此,基于泰州金改试点先行先试优势,建议将台资企业的研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税前列支,鼓励引导台资企业将研发迁入本地,助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五)基于系统观整合传统产业资源建设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包揽产业链上下游整个环节。调研中,在泰台商企业反应最多的问题就是原材料、包装等产业配套体系跟不上,与苏南、浙江、东莞存在差距,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一家在泰台资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一款医疗器械,需要配套一种不锈钢螺丝,技术并不复杂,找到泰州兴化不锈钢城一家企业,技术标准质量都符合要求,但该企业没有医疗器械生产资质,不得已只能从国外进口,但海关认为这种螺丝国内能够生产无需进口,因此加征25%惩罚性关税。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发展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需要从系统观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协调三市三区的特色产业,如兴化的不锈钢、泰兴的化工,将其纳入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引导传统产业企业获取相关资质认证,即拓宽了传统产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又完善了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六)建立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目前在泰台资企业发展普遍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问题。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获得有引进和培养两种渠道。企业要获得稳定持续发展,内部人才培养就很重要。调研中企业反应人才问题是一大难点,自身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的人才,即使薪金从2000加到5000元,转眼就被别的企业以7000元薪资挖走。因此企业都不愿再沉下心来费时费力内部培養人才,而是去挖别的企业的专业人才,导致企业用工成本螺旋式上升。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借鉴球员转会制度,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介入,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备案登记,挖人企业需要与人才培养企业协商损失补偿,协商不成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仲裁,加大企业挖人成本,鼓励企业建立长期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资金进出成本问题。台商企业在主办银行开户、转户不自由,主办银行经办人员对最新政策法规领会不到位,怕担责任,消极应对企业要求,忽视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三是通关成本问题。台商企业货物从上海港进出,费用是10%,而泰州港是15%。另一个是企业报关费用居高不下,报关中介要价4500人民币一个标箱柜子,而在台湾只要2000台币。在通关便利化改革大趋势下,通关效率、清理红顶中介、垄断中介还需要深化细化。三方面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一个部门,需要在更高层面建立起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用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台商企业投资。
[1]海关总署历年两岸贸易统计表:海关总署官网
[2]朱军,顾为东,刘勇,史致远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2).
[3]商务部台湾企业投资大陆统计表:商务部官网
[4]刘匡宇浅谈31条对两岸相关产业融合的影响[N].中国新闻网,https://wwwfinancechinanewscom/tw/2018/03-28/8478026shtml,2018328
[5]江苏统计年鉴(2001-2017[Z].
[6]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
[7]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Z].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JZA004);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互联网+时代泰州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项目编号:TS201514)研究成果〕
〔朱军(通讯作者),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姚新平,泰州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处。殷小丽,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两岸经贸产业融合经济生态江苏泰州
两岸关系破冰肇始于1987年的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合法化,由此揭开了两岸经贸交往的序幕,加快了两岸“三通”的进程。其后,两岸直接“三通”为人员往来与经贸交往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与此同时,大陆也开始转变工作重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全力发展经济。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此后三十多年,两岸经贸交往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的流动,两岸经济在相互需求与市场作用和政策推动下,两岸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岸贸易总量较最初增长了131倍。目前,两岸经贸交往合作正由传统产业的台商向大陆投资,转向两岸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两岸经贸交往合作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两岸经贸往来起始于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这是海峡两岸没有实现“三通”之前的一种间接贸易,这种特殊贸易形式构成早期两岸经贸交往的基本格局与特色。由于间接贸易成本较高,1987年两岸贸易规模只有152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初,海峡两岸实现了直接“三通”,极大便利了两岸物品的往来。两岸间接贸易逐步转变为直接贸易。在大陆政策鼓励、两岸经济发展需求与市场拉动作用下,两岸贸易格局逐步发生变化,海峡两岸贸易方式、贸易规模、贸易产品结构均发生重大变化。1993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100亿美元关口,达到144亿美元,用时6年。1998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200亿美元关口,达到205亿美元,用时5年。2000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300亿美元关口,达到3053亿美元,用时2年。从2001年开始,连续7年时间,每年贸易规模增加值都在百亿美元以上。2006年两岸贸易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0784亿美元。2008年后两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贸易规模有所回落,2009年回落至10623亿美元,但仍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之后受大陆四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的拉动,两岸贸易规模快速回升,至2013年升到了19728亿美元。近五年受到大陆经济增长放缓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岸贸易规模在1900亿美元水平上下波动,2017年两岸贸易规模达到1993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见图1)。从1987年152亿美元到2017年19939亿美元,30年间,两岸贸易规模增长了131倍,两岸经贸交往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7-2017)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再从大陆对台贸易进出口差额方向考察,从有海关记录数据开始,大陆对台贸易仅在1979年录得顺差04亿美元。从1980年到2017年,近四十年间,大陆对台贸易一直保持着逆差,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1980年贸易逆差仅为16亿美元,1987年贸易逆差扩大至94亿美元。1989年贸易逆差突破了20亿美元关口,达到231亿美元。1991年贸易逆差突破30亿美元关口,达到354亿美元。1992年贸易逆差直接站上50亿美元,达到517亿美元。1993年贸易逆差突破100亿美元关口,达到1147亿美元。2000年贸易逆差突破200亿美元关口,达到2045亿美元。之后,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2002年突破300亿美元,2003年突破400亿美元,2004年突破500亿美元。2006年贸易逆差突破600亿美元关口,达到6637亿美元。2007年贸易逆差突破700亿美元关口,达到7756亿美元。2010年贸易逆差突破800亿美元关口,达到8601亿美元。2012年贸易逆差突破900亿美元关口,达到954亿美元。2013年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6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近五年受到大陆经济增长放缓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有所回落,在1000亿美元水平上下波动,2017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回升至11141亿美元(见图1)。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之所以逐年扩大,一是大陆对台陆续推出多项优惠贸易政策,二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增多,推动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形成与发展,三是随着大陆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对半导体、面板、机械、基础材料等的需求大幅增长,而电子零组件、机械、化学品等是台湾的主要出口产品,三方面原因导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持续迅速增加。
在两岸经贸交往过程中,台商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大陆市场、劳动力等优势因素的吸引,台商开始尝试在大陆投资经商办企业。初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投资不多,规模小。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1989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只有16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47%;此后二十多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沿海向内地、由南向北,从试探性投资到长期经营等一系列发展变化。1992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商對大陆投资,当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5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95%,1993年直接突破30亿美元,达到314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114%;200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创下历史最高值397亿美元,占大陆当年FDI比重75%,其后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开始回落,从2005年开始到2017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在20亿美元水平上下窄幅波动,但占大陆当年FDI的比重则一直处于下滑状态,近几年已滑入2%以下。占比下降背后的原因是,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大陆的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年度实际利用FDI总额直接突破100亿美元。自1994年开始,中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FDI流入国,并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年度FDI流入量最大的国家。此后继续快速增长,1996年突破了400亿美元,2002年加入WTO,突破了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年度FDI流入最多的国家,2004年突破600亿美元,2007年突破700亿美元,2008年突破900亿美元,2010年直接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05735亿美元。综合来看,从1989年到2017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累计突破10万家,达到102279家,实际投资累计金额为6642亿美元。(见图2)
二、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与意义
两岸经贸交往与合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曾经无名的小企业如康师傅、旺旺、富士康(鸿海)从台湾走向大陆从而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大陆政策的支持与推动。过去三十年间,大陆持续出台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务院1988年出台《鼓励台湾同胞赴大陆投资的规定》(即“22条”),成为推进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重要政策动力。此后,大陆制订与出台了若干鼓励与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法律,其中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199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极大地促进了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推动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随着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大陆逐渐成为产业链的主导方,台湾企业成为芯片、模板、电子组件的重要供货商,成为大陆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两岸产业合作逐步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2017年,为推动两岸人员交往,尤其是吸引台湾青年人才,大陆持续扩大设立两岸青年创业示范园或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国台办先后授牌设立了4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2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示范点,有关部门与地方省市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与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就业。而台湾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摩擦影响明显放缓,企业员工薪资停滞不前,受此影响,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与创业意愿显著提升。到2017年底,已吸引数千名台湾青年到大陆实习、就业与创业[4]。海峡两岸青年交流活跃度提升,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与创业渐成潮流,成为近年两岸经贸交往合作中的一大亮点。
2018年2月,大陆多个部门联合推出《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条”),“31条”中有12条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提出了税收减免和优先、优惠供应土地等条款,另外19条则着力于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生活、学习和发展提供同等待遇和机遇,推进两岸教育产业对接和人才流动,吸引各行业台湾研发人才来大陆创业就业,这势必进一步重塑两岸的人才和智力市场格局。“31条”的细化落实,将有望进一步加速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两岸高新产业领域的优化流动,推动形成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江苏泰州在新格局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江苏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以全国占比1%的土地、5%的人口,创造了10%的GDP。江苏历来重视对台经贸交往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领导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使得苏台交流合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统计显示,2017年江苏省台资企业500强营收规模合计约15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4家台资企业年营收均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全年实现苏台贸易额40058亿美元,占两岸贸易额五分之一强。2018年1-10月,全省新批台资项目近500个,协议利用台资超过40亿美元,苏台贸易额375亿美元,同比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吸引台资项目超过271万个,协议利用台资超过1750亿美元,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超过6190个,江苏吸引台资连续14年保持前列,在两岸经贸合作格局中占居突出地位。
在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下,江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打造出多个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苏台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南京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基地、海峡两岸(泰州)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泰州)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基地,均已取得丰硕成果。泰州是江苏较早引进台资企业的地区之一,目前在泰州的台资企业近300家,协议注册资本合计7834亿美元,为苏台经贸合作和泰州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是江苏最年轻的设区市,也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进入新世纪,泰州加快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化工及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1+5+1”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步入快車道,2016年GDP突破4000亿元,2017年达到4740亿元,连续两年增速全省第一。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最具前景、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已经成为世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拥有一大批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人才、技术和资本资源,特别在中医药产业方面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泰州与台湾在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方面既目标同向,又优势互补。目前,以中国医药城为龙头的海峡两岸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和两岸(泰州)健康产业合作基地已成功落户台资大健康产业项目近40个,其中生技、医药、设备、照护等企业19个。2018年,泰台医药健康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台湾恒安照护集团养老院项目成功签约,填补了泰州在两岸养老照护领域的合作空白。泰台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有助于发挥台湾的优势,为台湾生物医药健康企业在大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有助于做强大陆医药名城。
江苏泰州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中,有机遇也面临竞争挑战。传统经贸合作领域,有近年设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大型综合园区,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立的6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以及省市自行设立的大量不同形式的两岸经贸园区,形成相对集中的台商投资集中区,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提供了多重选择。在健康产业领域,国内已建或在建的苏州环球国际产业园、北医健康产业园,天狮国际产业园、中谷生命科学医疗器械产业园、玉林健康产业园、南京国际健康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园区、合肥医药嵇康产业园等,各园区都推出了招商合作的优惠政策,江苏泰州要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发展大健康产业,就需要针对台商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不断优化自身的经济生态环境。
四、对策与建议
江苏对台经贸交流合作走在全国前列,根本在于坚持落实以企业为主体的政策导向,始终密切关注台资企业的新动向、新问题,切实解决台资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泰州台资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课题组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商引资推动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打好“海峡两岸(泰州)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泰州)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基地”这两张国家级生物医药类对台经贸合作的“国字号”名片,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试点示范区,争取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推动两岸医药互认采取两步走战略,释放制度红利。台湾仿制药发展水平不亚于印度,台湾168家生物医药企业手中有不少市场竞争力强的仿制药产品。调研中发现,在泰台商企业要想生产销售台湾母公司的仿制药产品,即使该产品已在台销售5年,并已取得美国FDA认证,也必须按现行药监审批制度重走临床检验一整套流程,周期较长。两岸同文同种,遗传基因特质方面差异不大,在当前惠台“31条”两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下,医药互认可以考虑两步走战略,初期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试点,只要在台取得认证并生产销售的仿制药产品,在药监部门备案后,在泰州医药城投资设立的子公司就可以生产销售。此举将大幅降低制度门槛,吸引台湾主流生物医药企业到大陆投资。其后,再进一步放开已具有台湾医师职业资格的台湾医生在试点城市的执业许可审批,吸引台湾优秀人才来大陆工作,引进台湾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大陆百姓。两项举措将可获得巨大的制度红利,泰州试点经验可为后期的全国推广提供借鉴。
(二)推动台资产业资本与大陆金融资本融合发展
自两岸经贸交往开启以来,早期来大陆投资办厂的台资企业分享到了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市场红利,以康师傅、旺旺为代表的台资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积累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资本。而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升级,企业过去较为成功的扩张发展模式的规模效益在递减,产业资本开始从原行业溢出。限于两岸金融外汇资金进出监管政策及岛内资金富余状况,这部分产业资本更偏好留在大陆寻求投资机遇。与此同时,大陆资本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熟悉大陆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因此,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的方式,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切入点、抓手,推动台资产业资本与大陆风险投资、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合作发展。以调研中遇到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为例,企业为多家国际大企业代工,拥有1500多个研发配方,生产设备、环境一流,在从代工模式转型过程中,创立了企业自己的品牌,计划拓展大陆市场,但对大陆市场了解不够深入,缺乏有效对策,经营陷入困境。如果能引入上述混合制的产业基金,台资产业资本熟悉台企经营管理偏好,理念容易沟通,大陆金融资本可以为企业拓展大陆市场、承销发行债券融资提供有效帮助,合力助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共赢。
(三)扩大金融开放倒逼中资银行转变经营理念
大陆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取得世人瞩目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通过开放引入外部竞争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在多个行业领域如电视机、冰箱、空调、手机、汽车、电商等,本土企业正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逐步從模仿跟跑到创新超越,从弱小到做大做强,助推中国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大陆金融领域开放程度较低,金融改革推进缓慢,中资银行因此居于垄断地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较为普遍。调研过程中,多家台资企业反映中资银行融资贷款手续繁琐、融资难、融资贵,如果有台资银行或外资银行可以选择,将会转向这些银行寻求业务合作。台资银行之所以能够获得台资企业的青睐,缘于台资银行的国际化视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对接国际标准的服务水平。目前,扩大金融领域开放,用开放倒逼中资银行改革创新已成为共识,泰州可以此为契机,发挥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通过在泰台资企业,以商引商,吸引台资金融机构进驻,强化金融市场竞争,用竞争倒逼中资银行转变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推动金融行业改革创新,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以台资企业为代表的各类企业融资需求。
(四)利用财税杠杆引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台资企业多以代工起家,经过多年经营,企业逐步以高标准的代工融入全球产业链,与跨国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在全球贸易环境急剧变动的当下,一方面,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汇率变动红利要分享、损失要分担,压价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用工成本上升、中高层专业技术人员招人难、培养难。企业手中虽有订单,但毛利越来越薄,企业发展前景暗淡。是延续原有路径扩大规模求发展,还是要从代工模式转型,企业面临艰难选择。某台资玩具公司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企业签下沃尔玛大订单时兴奋异常,但到了结算时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就是增收不增利,甚至还减少了。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以另一家台资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一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内地企业合作,培育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使得企业销售毛利率较高且稳定。台资企业进驻之初,基于成本、人员考虑,大陆设厂仅限于生产,研发则集中于台湾总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企业研发的响应要求提高,企业研发本地化渐成趋势。因此,基于泰州金改试点先行先试优势,建议将台资企业的研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税前列支,鼓励引导台资企业将研发迁入本地,助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五)基于系统观整合传统产业资源建设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包揽产业链上下游整个环节。调研中,在泰台商企业反应最多的问题就是原材料、包装等产业配套体系跟不上,与苏南、浙江、东莞存在差距,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一家在泰台资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一款医疗器械,需要配套一种不锈钢螺丝,技术并不复杂,找到泰州兴化不锈钢城一家企业,技术标准质量都符合要求,但该企业没有医疗器械生产资质,不得已只能从国外进口,但海关认为这种螺丝国内能够生产无需进口,因此加征25%惩罚性关税。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发展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需要从系统观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协调三市三区的特色产业,如兴化的不锈钢、泰兴的化工,将其纳入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引导传统产业企业获取相关资质认证,即拓宽了传统产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又完善了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六)建立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目前在泰台资企业发展普遍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问题。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获得有引进和培养两种渠道。企业要获得稳定持续发展,内部人才培养就很重要。调研中企业反应人才问题是一大难点,自身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的人才,即使薪金从2000加到5000元,转眼就被别的企业以7000元薪资挖走。因此企业都不愿再沉下心来费时费力内部培養人才,而是去挖别的企业的专业人才,导致企业用工成本螺旋式上升。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借鉴球员转会制度,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介入,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备案登记,挖人企业需要与人才培养企业协商损失补偿,协商不成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仲裁,加大企业挖人成本,鼓励企业建立长期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资金进出成本问题。台商企业在主办银行开户、转户不自由,主办银行经办人员对最新政策法规领会不到位,怕担责任,消极应对企业要求,忽视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三是通关成本问题。台商企业货物从上海港进出,费用是10%,而泰州港是15%。另一个是企业报关费用居高不下,报关中介要价4500人民币一个标箱柜子,而在台湾只要2000台币。在通关便利化改革大趋势下,通关效率、清理红顶中介、垄断中介还需要深化细化。三方面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一个部门,需要在更高层面建立起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用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台商企业投资。
参考文献:
[1]海关总署历年两岸贸易统计表:海关总署官网
[2]朱军,顾为东,刘勇,史致远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2).
[3]商务部台湾企业投资大陆统计表:商务部官网
[4]刘匡宇浅谈31条对两岸相关产业融合的影响[N].中国新闻网,https://wwwfinancechinanewscom/tw/2018/03-28/8478026shtml,2018328
[5]江苏统计年鉴(2001-2017[Z].
[6]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
[7]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Z].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JZA004);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互联网+时代泰州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项目编号:TS201514)研究成果〕
〔朱军(通讯作者),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姚新平,泰州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处。殷小丽,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