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为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本文从铁路工作性质灌输、学生从业意识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贴合现场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铁路职业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并对应给出了提高策略。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多铁路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作为铁路高职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其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止关乎毕业生个人发展,还影响着专业和企业发展。通过铁路企业现场调研分析,发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待提高之处[1]。
1 新形势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1)学校对铁路工作性质灌输不足。随着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用工需求不断攀升,不少学生为了好找工作而跟风就读铁路职业院校,但他们对铁路工作了解不深,期望较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车务站段(货运中心),车务系统点多、线长,不少车站位置偏远、环境艰苦,部分毕业生因上班离家远、工作压力大而心生不满。同时,因车务系统的客運、货运是铁路的窗口单位,管理相对严格,加之工作中长期夜班、频繁通勤,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工作压抑、归属感不强,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尤其在边远铁路企业,高职生职工辞职较多。
(2)毕业生铁路从业意识不强。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主要从事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客货运组织等岗位,全是熟练工种,作业内容重复、安全要求较高,而学生在校长期接受的安全教育较之明显不足,统计调车作业人身伤害事故,受害人多是从业不足三年的新工,事故原因基本都是当事人自身安全意识不足、违反作业标准所致。二是工作意识淡薄,当前国铁集团“减员增效”、车务系统兼职并岗深入推进,增大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压力,高职生入路工作殊为不易,但仍有部分同学不加珍惜,因不努力提升自己导致长期从事连结员、助理值班员等低级岗位,甚至有个别毕业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或考试考核而被企业辞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个人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与学校学风建设要求不严、多次提供补考机会致使他们漠视考试过关不无关系。
(3)人才培养同企业需求不匹配。一是专业课程设置重心偏移,分析近几年就业情况,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入路后男生多从事调车岗位,但学校专业设置仍以接发列车为主,调车工作内容比重不足,并且偏向理论讲授,缺乏实训设备,因此毕业生入路后仍需所在单位通过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进行再次培养,降低了专业学习效果[2]。二是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不完善,2019年之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学校技能鉴定站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是取得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而企业在进行岗位分配时更重视岗位缺口、性别等因素;并且根据车务岗位人才成长规律,新分大专生多从制动员、连结员、客运员等基础岗位干起,因此就存在学校取得的高级别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不适用的尴尬问题。尤其是自2019年之后,铁路职业院校不能再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毕业生进入单位后统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带来诸多不便。
(4)课程改革滞后于现场实际。一是在接发列车方面,随着高铁的建成通车,需要配备车务应急值守人员,企业应对措施多是从普速铁路车站值班员、其他高速铁路车务应急值守人员或值班站长(主任)等岗位调配;反观铁路职业院校现有的行车实训模拟系统,基本是普速系统,缺少高铁CTC系统、综控室等高铁行车实训设备,此部分知识教授明显不足。二是在货运组织方面,自2018年3月28日始,全路实行电子货票,但对照铁路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截至2020年10月,几乎没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造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基本空白,存在“学的不用、用的没学”的问题,加大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定职、从业的难度。
2 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1)加强铁路工作性质灌输。一是积极探索铁路企业文化进校园,在学校推行“半军事化”管理,让学生尽早了解、接受铁路企业文化。二是延长新生的认知实习周期,将现有的一周28课时增加为两周26课时,提高认知实习质量;在大一上学期中后段进行铁路专业介绍,深化学生对铁路工作的认识,引导部分学生考虑自身因素转换专业;同时结合国铁集团学院毕业生相关要求,完善铁路职业院校“2+1”定培方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大二、大三期间增加专业实习机会。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铁路相关专业社团如行车协会、铁路文化协会等的发展壮大,拓宽学生了解铁路工作的渠道。
(2)强化学生从业意识教育。一是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对学生遵章守纪、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培养,并在学校实训基地、文化长廊等位置彰显铁路安全标语如“横越线路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严禁脚踩钢轨面”等。二是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加强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深入分析专业就业形势,以求工作后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树立遵纪通过光荣、违纪挂科耻辱的风气,严把学生考试通过关,认真解决考试标准不高、清考流于形式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考试过关、竞争上岗的敬畏之心。
(3)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顺应就业形势提高调车课程比重,增设调车实训课程,通过研发或购买调车实训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调车课程的教学质量。二是探索开展职业技能测试,依据国铁集团相关工种职业技能要求,及时完善对应专业课程题库,参考学校党课培训模式,由学院在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择期组织接发列车、调车、客运等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考试,严把过关质量,对通过者发放相关工种结业证书,为毕业生在企业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打好基础;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在学校技能鉴定站进行铁路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减轻企业新职人员培训压力。
(4)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一是补充现有教学内容不足,研学铁路企业正在推行的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研发或购进高铁CTC、电子货票、电子客票等模拟系统,新建高铁综控室等实训设备,对高铁行车组织、CTC系统、电子货票、电子客票等内容进行教学,满足现场作业需求。二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教师企业锻炼,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师等,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积极开展应用型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突出实用特点,提升教育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实用,学生所学知识能够高效转化成学生的作业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能力。
3 结论
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加强铁路工作性质灌输、强化学生的从业意识、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等方面做起,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艳,闫楚昊.从就业角度下看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发展研究——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02):97-100.
[2]刘士局.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41(15):64.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多铁路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作为铁路高职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其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止关乎毕业生个人发展,还影响着专业和企业发展。通过铁路企业现场调研分析,发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待提高之处[1]。
1 新形势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1)学校对铁路工作性质灌输不足。随着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用工需求不断攀升,不少学生为了好找工作而跟风就读铁路职业院校,但他们对铁路工作了解不深,期望较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车务站段(货运中心),车务系统点多、线长,不少车站位置偏远、环境艰苦,部分毕业生因上班离家远、工作压力大而心生不满。同时,因车务系统的客運、货运是铁路的窗口单位,管理相对严格,加之工作中长期夜班、频繁通勤,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工作压抑、归属感不强,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尤其在边远铁路企业,高职生职工辞职较多。
(2)毕业生铁路从业意识不强。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主要从事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客货运组织等岗位,全是熟练工种,作业内容重复、安全要求较高,而学生在校长期接受的安全教育较之明显不足,统计调车作业人身伤害事故,受害人多是从业不足三年的新工,事故原因基本都是当事人自身安全意识不足、违反作业标准所致。二是工作意识淡薄,当前国铁集团“减员增效”、车务系统兼职并岗深入推进,增大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压力,高职生入路工作殊为不易,但仍有部分同学不加珍惜,因不努力提升自己导致长期从事连结员、助理值班员等低级岗位,甚至有个别毕业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或考试考核而被企业辞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个人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与学校学风建设要求不严、多次提供补考机会致使他们漠视考试过关不无关系。
(3)人才培养同企业需求不匹配。一是专业课程设置重心偏移,分析近几年就业情况,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入路后男生多从事调车岗位,但学校专业设置仍以接发列车为主,调车工作内容比重不足,并且偏向理论讲授,缺乏实训设备,因此毕业生入路后仍需所在单位通过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进行再次培养,降低了专业学习效果[2]。二是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不完善,2019年之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学校技能鉴定站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是取得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而企业在进行岗位分配时更重视岗位缺口、性别等因素;并且根据车务岗位人才成长规律,新分大专生多从制动员、连结员、客运员等基础岗位干起,因此就存在学校取得的高级别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不适用的尴尬问题。尤其是自2019年之后,铁路职业院校不能再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毕业生进入单位后统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带来诸多不便。
(4)课程改革滞后于现场实际。一是在接发列车方面,随着高铁的建成通车,需要配备车务应急值守人员,企业应对措施多是从普速铁路车站值班员、其他高速铁路车务应急值守人员或值班站长(主任)等岗位调配;反观铁路职业院校现有的行车实训模拟系统,基本是普速系统,缺少高铁CTC系统、综控室等高铁行车实训设备,此部分知识教授明显不足。二是在货运组织方面,自2018年3月28日始,全路实行电子货票,但对照铁路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截至2020年10月,几乎没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造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基本空白,存在“学的不用、用的没学”的问题,加大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定职、从业的难度。
2 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1)加强铁路工作性质灌输。一是积极探索铁路企业文化进校园,在学校推行“半军事化”管理,让学生尽早了解、接受铁路企业文化。二是延长新生的认知实习周期,将现有的一周28课时增加为两周26课时,提高认知实习质量;在大一上学期中后段进行铁路专业介绍,深化学生对铁路工作的认识,引导部分学生考虑自身因素转换专业;同时结合国铁集团学院毕业生相关要求,完善铁路职业院校“2+1”定培方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大二、大三期间增加专业实习机会。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铁路相关专业社团如行车协会、铁路文化协会等的发展壮大,拓宽学生了解铁路工作的渠道。
(2)强化学生从业意识教育。一是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对学生遵章守纪、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培养,并在学校实训基地、文化长廊等位置彰显铁路安全标语如“横越线路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严禁脚踩钢轨面”等。二是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加强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深入分析专业就业形势,以求工作后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树立遵纪通过光荣、违纪挂科耻辱的风气,严把学生考试通过关,认真解决考试标准不高、清考流于形式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考试过关、竞争上岗的敬畏之心。
(3)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顺应就业形势提高调车课程比重,增设调车实训课程,通过研发或购买调车实训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调车课程的教学质量。二是探索开展职业技能测试,依据国铁集团相关工种职业技能要求,及时完善对应专业课程题库,参考学校党课培训模式,由学院在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择期组织接发列车、调车、客运等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考试,严把过关质量,对通过者发放相关工种结业证书,为毕业生在企业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打好基础;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在学校技能鉴定站进行铁路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减轻企业新职人员培训压力。
(4)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一是补充现有教学内容不足,研学铁路企业正在推行的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研发或购进高铁CTC、电子货票、电子客票等模拟系统,新建高铁综控室等实训设备,对高铁行车组织、CTC系统、电子货票、电子客票等内容进行教学,满足现场作业需求。二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教师企业锻炼,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师等,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积极开展应用型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突出实用特点,提升教育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实用,学生所学知识能够高效转化成学生的作业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能力。
3 结论
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加强铁路工作性质灌输、强化学生的从业意识、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等方面做起,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艳,闫楚昊.从就业角度下看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发展研究——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02):97-100.
[2]刘士局.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41(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