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码摄影的实用性开始远远大于传统摄影,本文论述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特点,并从高校摄影教育的现状中分析高校摄影课程中传统摄影课程与数码摄影课程。
[关键字]:传统摄影; 数码摄影; 摄影教育
1975年,“数码相机之父”塞尚(Steven Sasson)研发了第一台不采用胶片记录影像的数码相机,经过漫长的实验至1989年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问世,从此数码相机技术飞速发展,摄影业开始从胶片摄影至数字摄影逐步转变。至今,数码摄影已经全面普及,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卡片相机、单电相机、长焦相机和手机相机等都是数码摄影技术发展的产物。
1、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特点
从操作过程来看,传统摄影较为复杂,使用胶卷感光的手动胶片机要求准确对焦、精确曝光才能获得一张正常曝光的胶片。在暗房操作的过程中,从胶卷上片盘、药水的配置、温度的设置,每一步都需要仔细、谨慎,胶片显影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要重拍。扩印时要对放大机的反复试验来调整相片尺寸、明度、曝光度,最后再在药水中显影、定影才能成功获取一张照片。而数码摄影操作较为便捷,相机原理是利用电子传感器(CCD或者CMOS)将光学影像转化成电子数据,可设置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模式来调整光圈、快门、对比度等参数,大幅提高了获取正常曝光值的成功率。2.2从后期处理来看,传统摄影是通过在暗房中利用各种不同的药水和手法冲印出不同的效果,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反复研究与试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具有耗时久、成功率低、难度高、后期效果种类少等特点。而数码摄影可以直接在数码相机上处理效果,也可以经过数据传输直接在电脑上利用软件对影像进行修复和二次创作,在电脑显示器中能迅速输出调整后的影像效果,具有操作灵活、出图迅速,后期效果种类丰富、普及性高等特点,有助于提升拍摄者的创意思维和图像处理技术。
2.3从储存和影像保护方面来看,传统摄影的胶卷存储量少,不能删除更改,成本较高。胶卷不易保存,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像质量会随之损失。数码摄影具有极大的存储功能,现在主要使用的大容量储存卡包括CF卡、SD卡等,数字化影像可直接保存在硬盘、光盘或者是网上云盘中,有利于影像的整理和查找,并且能长时间零损耗的保证影像质量。
数码摄影是要优于传统摄影的,但数码摄影的出现并没有阻碍摄影的发展,相反拓宽了摄影的领域,丰富了摄影的手段,两者本质还是摄影,并不会因为手段和技术的变化而改变摄影的本质。
2、高校摄影课程中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现状
2.1中国高校摄影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至今有六十多年历史,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系开设的新闻摄影课开启了中国摄影教育的先河,随后尤其是近二十多年里摄影教育迅速发展,各大高校逐步设立摄影相关课程,专业性较强,涉略范围较广。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对于摄影的利用率高,是高校各专业开设专业摄影课程的重点,为培养艺术人才,摄影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传承摄影文化和开拓创新的重要使命。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摄影的冲击,高校摄影教育在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侧重点上进而也出现一些问题。
开设摄影课程较早的高校保留了传统摄影的设备和实验室,注重传统摄影的教育却忽视了数码摄影的重要性;而一些新开设摄影课程的高校完全摒弃了传统摄影的教学,全部采用数码摄影教学。摄影教育的区别,以下将以两个高校为例来叙述两种现象。
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摄影专业的硬件设备上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兼备,设有专业摄影教室、胶片冲洗暗房、数码摄影棚、计算机房,在黑白胶片摄影课程中配备黑白胶片机;在课程设置上依次开设摄影基础和数码摄影课程,教授摄影理论知识、胶片摄影拍摄和冲洗、数码相机棚内外拍摄以及后期制作。总体来说,传统摄影设备较为完善,教学也较为系统,黑白胶片摄影有利于学生对于黑白灰、对比度等视觉关系的训练,可以衍生到数码摄影的实践中去。由于陌生的胶片设备和新奇的冲洗方式,老师都会在拍摄和冲洗过程中引导学生操作,并在实验中反复给予指导直至作品完成。但数码摄影课程采用的是先讲授理论再实践拍摄的方法,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授会造成学生在实践中与理论知识脱节,课程作业无点评过程,学生难以进步;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摄影课程的硬件设施以数码摄影为主,摄影室附属于“湖南省非物质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湖南省非物质遗产研究与发展影像实验室”,因此设备较为先进,种类齐全,可操作面积大,并配备数十台计算机;在课程设置上只开设了数码摄影的相关课程,但在教材上有配套的《数码摄影基础教程》,数码摄影课程的教学相对系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穿插进行,每次的实践作业会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的问题重新巩固,学生对于摄影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拍摄。
前者对传统摄影教学较为系统偏重于传统摄影,而后者对数码摄影教育较为完善却抛弃传统摄影。这也是各大高校摄影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摄影教育中处理好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关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对于数字摄影的需要使其成为摄影的主流,数码摄影教育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也不能忽视传统摄影的地位,传统摄影的学习是对摄影原理的实践性理解,是对历史文化的影响的追溯,其自身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各种艺术思潮及成果对当今的意识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并不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如果仅仅只靠学习数码摄影,虽然也可以拍出照片,但是其中有很多原理是学生在短暂的课程学习中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高校摄影课程的设置上如果能注重数码摄影课程的同时结合传统摄影课程的铺垫,把握两者间的特点,平衡两者之间的优劣,就能让学生好的理解摄影知识,更快的提升摄影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凤霞.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探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戴翀. 传统摄影的不可替代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0.
做者简介:钟添毓(1992.09~),性别女,籍贯(湖南省长沙市),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历(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摄影艺术。
[关键字]:传统摄影; 数码摄影; 摄影教育
1975年,“数码相机之父”塞尚(Steven Sasson)研发了第一台不采用胶片记录影像的数码相机,经过漫长的实验至1989年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问世,从此数码相机技术飞速发展,摄影业开始从胶片摄影至数字摄影逐步转变。至今,数码摄影已经全面普及,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卡片相机、单电相机、长焦相机和手机相机等都是数码摄影技术发展的产物。
1、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特点
从操作过程来看,传统摄影较为复杂,使用胶卷感光的手动胶片机要求准确对焦、精确曝光才能获得一张正常曝光的胶片。在暗房操作的过程中,从胶卷上片盘、药水的配置、温度的设置,每一步都需要仔细、谨慎,胶片显影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要重拍。扩印时要对放大机的反复试验来调整相片尺寸、明度、曝光度,最后再在药水中显影、定影才能成功获取一张照片。而数码摄影操作较为便捷,相机原理是利用电子传感器(CCD或者CMOS)将光学影像转化成电子数据,可设置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模式来调整光圈、快门、对比度等参数,大幅提高了获取正常曝光值的成功率。2.2从后期处理来看,传统摄影是通过在暗房中利用各种不同的药水和手法冲印出不同的效果,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反复研究与试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具有耗时久、成功率低、难度高、后期效果种类少等特点。而数码摄影可以直接在数码相机上处理效果,也可以经过数据传输直接在电脑上利用软件对影像进行修复和二次创作,在电脑显示器中能迅速输出调整后的影像效果,具有操作灵活、出图迅速,后期效果种类丰富、普及性高等特点,有助于提升拍摄者的创意思维和图像处理技术。
2.3从储存和影像保护方面来看,传统摄影的胶卷存储量少,不能删除更改,成本较高。胶卷不易保存,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像质量会随之损失。数码摄影具有极大的存储功能,现在主要使用的大容量储存卡包括CF卡、SD卡等,数字化影像可直接保存在硬盘、光盘或者是网上云盘中,有利于影像的整理和查找,并且能长时间零损耗的保证影像质量。
数码摄影是要优于传统摄影的,但数码摄影的出现并没有阻碍摄影的发展,相反拓宽了摄影的领域,丰富了摄影的手段,两者本质还是摄影,并不会因为手段和技术的变化而改变摄影的本质。
2、高校摄影课程中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现状
2.1中国高校摄影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至今有六十多年历史,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系开设的新闻摄影课开启了中国摄影教育的先河,随后尤其是近二十多年里摄影教育迅速发展,各大高校逐步设立摄影相关课程,专业性较强,涉略范围较广。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对于摄影的利用率高,是高校各专业开设专业摄影课程的重点,为培养艺术人才,摄影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传承摄影文化和开拓创新的重要使命。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摄影的冲击,高校摄影教育在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侧重点上进而也出现一些问题。
开设摄影课程较早的高校保留了传统摄影的设备和实验室,注重传统摄影的教育却忽视了数码摄影的重要性;而一些新开设摄影课程的高校完全摒弃了传统摄影的教学,全部采用数码摄影教学。摄影教育的区别,以下将以两个高校为例来叙述两种现象。
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摄影专业的硬件设备上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兼备,设有专业摄影教室、胶片冲洗暗房、数码摄影棚、计算机房,在黑白胶片摄影课程中配备黑白胶片机;在课程设置上依次开设摄影基础和数码摄影课程,教授摄影理论知识、胶片摄影拍摄和冲洗、数码相机棚内外拍摄以及后期制作。总体来说,传统摄影设备较为完善,教学也较为系统,黑白胶片摄影有利于学生对于黑白灰、对比度等视觉关系的训练,可以衍生到数码摄影的实践中去。由于陌生的胶片设备和新奇的冲洗方式,老师都会在拍摄和冲洗过程中引导学生操作,并在实验中反复给予指导直至作品完成。但数码摄影课程采用的是先讲授理论再实践拍摄的方法,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授会造成学生在实践中与理论知识脱节,课程作业无点评过程,学生难以进步;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摄影课程的硬件设施以数码摄影为主,摄影室附属于“湖南省非物质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湖南省非物质遗产研究与发展影像实验室”,因此设备较为先进,种类齐全,可操作面积大,并配备数十台计算机;在课程设置上只开设了数码摄影的相关课程,但在教材上有配套的《数码摄影基础教程》,数码摄影课程的教学相对系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穿插进行,每次的实践作业会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的问题重新巩固,学生对于摄影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拍摄。
前者对传统摄影教学较为系统偏重于传统摄影,而后者对数码摄影教育较为完善却抛弃传统摄影。这也是各大高校摄影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摄影教育中处理好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关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对于数字摄影的需要使其成为摄影的主流,数码摄影教育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也不能忽视传统摄影的地位,传统摄影的学习是对摄影原理的实践性理解,是对历史文化的影响的追溯,其自身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各种艺术思潮及成果对当今的意识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并不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如果仅仅只靠学习数码摄影,虽然也可以拍出照片,但是其中有很多原理是学生在短暂的课程学习中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高校摄影课程的设置上如果能注重数码摄影课程的同时结合传统摄影课程的铺垫,把握两者间的特点,平衡两者之间的优劣,就能让学生好的理解摄影知识,更快的提升摄影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凤霞.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探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戴翀. 传统摄影的不可替代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0.
做者简介:钟添毓(1992.09~),性别女,籍贯(湖南省长沙市),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历(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