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春季是最容易发生仔猪腹泻的季节,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影响着仔猪生长发育。研究分析仔猪腹泻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综合性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其健康生长,有利于生猪的后期生长。
[关键词]春季 仔猪 腹泻 原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01-01
春季多风少雨,气温昼夜温差较大,冷热交替出现频繁,很容易诱发许多动物疫病。仔猪个体弱小,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饲养管理稍一懈怠或者偶遇变化就会发生疾病,尤其是仔猪腹泻。仔猪腹泻多发于3月龄以内的猪,它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症状。仔猪可自然发病,也可由其他原因诱发,一般可分为传染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一旦发生仔猪腹泻病,就会导致仔猪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较易继发其他疫病。防治不及时,会引起仔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在现实的养猪业生产中,很多养殖场户对该病非常重视,也采取相应措施,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且有的养殖场发病率还相当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一、原因分析
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很多,尤其是春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饲养圈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粪便乱堆乱放,污水到处乱淌,不能及时打扫,日常消毒不能坚持,造成病毒、细菌滋生,仔猪感染机会增多。
2、天气因素。春季多风少雨,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一是可造成病毒、细菌等病源微生物迅速传播,引起传播性腹泻;二是使仔猪出现应激反应,抵抗力降低,消化能力减弱,引起一般性腹泻。
3、饲养管理因素。饲料单一、饲养营养不全、过期霉变或者饲喂过多的青绿饲料都会引起仔猪消化机能絮乱,营养跟不上,体质差,从而出现腹泻;仔猪饮水不卫生、不清洁或者仔猪饮用圈舍内的脏水,很容易出现腹泻,往往会腹泻不止,水样拉稀。管理跟不上,如频繁更换饲养员,场区附近噪音大,圈舍不整洁。经常更换圈舍,保温防寒措施不当,垫草垫料潮湿,管理不科学,饲喂饮水不规律,仔猪忽饱忽饥,影响胃肠功能。
4、仔猪消化机能弱。仔猪个小体弱,消化机能不够健全。断奶后,仔猪胃内物pH值升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繁殖加快,菌群失衡,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断奶应激降低消化酶的水平,引起消化不良,也会出现腹泻症状。
5、疾病、疫病诱发因素。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仔猪红、黄、白痢、猪痢疾、仔猪副伤寒、猪球虫病等疫病都能引起仔猪腹泻,临床上多表现为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畏寒等为特征。弱小的仔猪腹泻严重时,常因失水、酸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在通常情况下,诱发性仔猪腹泻占腹泻病的60%以上。
二、防治措施
对仔猪腹泻病防治的原则:查明原因,对症施治;整肠止泻,调理胃肠;强化管理,加强饲养;综合防治、增强体质。
1、查明原因、对症施治。对于发生仔猪腹泻的猪群,首先要查明病因,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是天气环境引起还是饲养管理因素,是人为因素还是外界因素,必须查明原因,只有查明发生腹泻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治疗。认真做到查原因要细,对症治疗要到位。
2、整肠止泻、调理胃肠。发生腹泻大多是因为消化机能差、胃肠功能絮乱而引起,必须在第一时间止泻,然后调理胃肠。对弱小的仔猪可应用能量合剂提高仔猪体能;应用助消化、补胃肠的药物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正常;添加酶制剂弥补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缺失;添加有机酸,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保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添加乳清粉以及钙磷矿物元素和B族维生素,提高仔猪消化能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增强仔猪体质。合理添加维生素E,保持仔猪体液免疫和免疫能力。
3、加强管理,减少应激。仔猪对外界反应敏感度较高,应激反应较强,在仔猪饲养周围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出现较大的噪音,不能经常更换饲养人员,避免频繁更换圈舍。不同窝、不同群的仔猪不要放在一个圈舍内饲喂,饲养密度要合理,要保持圈舍内空气清闲,猪舍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注意给仔猪保暖,防止贼风侵袭。
4、饲料营养平衡,饲养方法得当。要根据仔猪日龄合理配制营养均衡的饲料。在仔猪生长的前阶段,要尽量使用颗粒饲料,增强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消化能力和饲料的可利用率,断奶前后所使用的饲料要一致,不得突然更换饲料,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初生仔猪刚开食时,不要饲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定时、定量饲喂,饲喂量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减少饲料浪费,防止出现因仔猪过饱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不能让仔猪吃剩食、冷食、过热的食物和大量青绿饲料、饲草。饮水要清洁卫生,天气冷时可以让仔猪饮用温水。
5、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免疫消毒。饲养场周围,仔猪圈舍要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病死猪、粪便、污物、垃圾及时按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车辆、饲喂工具、饲养人员定期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结合当地生猪疫病流行情况,做好疫病的预防免疫,防止疫病发生,注意加强对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仔猪的母源抗体。
6、加强综合防治。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施治,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對于因饲料原因造成的腹泻,应及时停止饲喂,饥饿12小时后,饮用葡萄糖盐水,更换质量好的乳仔猪饮料,少量、多餐。
(2)对于病毒性疫病引起的腹泻没有更好的特效药物,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预防加以防制,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对于细菌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补液、消毒、缓解酸中毒、增强仔猪体质,主要药物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或复方氯化钠加维生素C、庆大霉素静脉注射,使用青链霉素混合肌内注射,也可用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使用抗菌增效剂肌肉注射对治疗腹泻有很好的疗效。也可用兽友一针、百利星、W-H特效肠炎灵等药物进行治疗,要掌握好剂量、用药方法和给药时间。对于初生仔猪,可使用透皮剂预防腹泻。
(4)预防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对仔猪进行合理驱虫,35—70日龄的仔猪应进行2次驱虫,怀孕母猪应在孕前3个月和产前1周记性驱虫。对于原虫性下痢,可用磺胺柔或血虫净。
(5)对于疫病诱发腹泻应采取以治疗、防制原发疫病为主、防止出现因腹泻脱水而导致体内电解质酸碱不平衡,多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提高治愈率。
(6)对于炎性腹泻,不能马上止泻,要把肠道内的污物排泄出来,再行治疗,以消炎、补液、调理胃肠、恢复胃肠功能为主。必要时强心,缓解酸中毒,保持酸碱平衡。
三、结束语
对于仔猪腹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养殖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根据生理特性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抓好生产中的每个环节,细心护理,减少应激刺激,合理使用药物,平时注意添加土霉素等药物。对于疾病的发生,要详细分析原因,根据疾病的发生特征鉴别该类疾病,及时对症治疗,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充体液等综合性措施。实践证明,这些防治措施对于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春季 仔猪 腹泻 原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01-01
春季多风少雨,气温昼夜温差较大,冷热交替出现频繁,很容易诱发许多动物疫病。仔猪个体弱小,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饲养管理稍一懈怠或者偶遇变化就会发生疾病,尤其是仔猪腹泻。仔猪腹泻多发于3月龄以内的猪,它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症状。仔猪可自然发病,也可由其他原因诱发,一般可分为传染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一旦发生仔猪腹泻病,就会导致仔猪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较易继发其他疫病。防治不及时,会引起仔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在现实的养猪业生产中,很多养殖场户对该病非常重视,也采取相应措施,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且有的养殖场发病率还相当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一、原因分析
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很多,尤其是春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饲养圈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粪便乱堆乱放,污水到处乱淌,不能及时打扫,日常消毒不能坚持,造成病毒、细菌滋生,仔猪感染机会增多。
2、天气因素。春季多风少雨,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一是可造成病毒、细菌等病源微生物迅速传播,引起传播性腹泻;二是使仔猪出现应激反应,抵抗力降低,消化能力减弱,引起一般性腹泻。
3、饲养管理因素。饲料单一、饲养营养不全、过期霉变或者饲喂过多的青绿饲料都会引起仔猪消化机能絮乱,营养跟不上,体质差,从而出现腹泻;仔猪饮水不卫生、不清洁或者仔猪饮用圈舍内的脏水,很容易出现腹泻,往往会腹泻不止,水样拉稀。管理跟不上,如频繁更换饲养员,场区附近噪音大,圈舍不整洁。经常更换圈舍,保温防寒措施不当,垫草垫料潮湿,管理不科学,饲喂饮水不规律,仔猪忽饱忽饥,影响胃肠功能。
4、仔猪消化机能弱。仔猪个小体弱,消化机能不够健全。断奶后,仔猪胃内物pH值升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繁殖加快,菌群失衡,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断奶应激降低消化酶的水平,引起消化不良,也会出现腹泻症状。
5、疾病、疫病诱发因素。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仔猪红、黄、白痢、猪痢疾、仔猪副伤寒、猪球虫病等疫病都能引起仔猪腹泻,临床上多表现为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畏寒等为特征。弱小的仔猪腹泻严重时,常因失水、酸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在通常情况下,诱发性仔猪腹泻占腹泻病的60%以上。
二、防治措施
对仔猪腹泻病防治的原则:查明原因,对症施治;整肠止泻,调理胃肠;强化管理,加强饲养;综合防治、增强体质。
1、查明原因、对症施治。对于发生仔猪腹泻的猪群,首先要查明病因,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是天气环境引起还是饲养管理因素,是人为因素还是外界因素,必须查明原因,只有查明发生腹泻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治疗。认真做到查原因要细,对症治疗要到位。
2、整肠止泻、调理胃肠。发生腹泻大多是因为消化机能差、胃肠功能絮乱而引起,必须在第一时间止泻,然后调理胃肠。对弱小的仔猪可应用能量合剂提高仔猪体能;应用助消化、补胃肠的药物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正常;添加酶制剂弥补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缺失;添加有机酸,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保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添加乳清粉以及钙磷矿物元素和B族维生素,提高仔猪消化能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增强仔猪体质。合理添加维生素E,保持仔猪体液免疫和免疫能力。
3、加强管理,减少应激。仔猪对外界反应敏感度较高,应激反应较强,在仔猪饲养周围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出现较大的噪音,不能经常更换饲养人员,避免频繁更换圈舍。不同窝、不同群的仔猪不要放在一个圈舍内饲喂,饲养密度要合理,要保持圈舍内空气清闲,猪舍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注意给仔猪保暖,防止贼风侵袭。
4、饲料营养平衡,饲养方法得当。要根据仔猪日龄合理配制营养均衡的饲料。在仔猪生长的前阶段,要尽量使用颗粒饲料,增强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消化能力和饲料的可利用率,断奶前后所使用的饲料要一致,不得突然更换饲料,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初生仔猪刚开食时,不要饲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定时、定量饲喂,饲喂量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减少饲料浪费,防止出现因仔猪过饱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不能让仔猪吃剩食、冷食、过热的食物和大量青绿饲料、饲草。饮水要清洁卫生,天气冷时可以让仔猪饮用温水。
5、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免疫消毒。饲养场周围,仔猪圈舍要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病死猪、粪便、污物、垃圾及时按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车辆、饲喂工具、饲养人员定期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结合当地生猪疫病流行情况,做好疫病的预防免疫,防止疫病发生,注意加强对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仔猪的母源抗体。
6、加强综合防治。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施治,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對于因饲料原因造成的腹泻,应及时停止饲喂,饥饿12小时后,饮用葡萄糖盐水,更换质量好的乳仔猪饮料,少量、多餐。
(2)对于病毒性疫病引起的腹泻没有更好的特效药物,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预防加以防制,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对于细菌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补液、消毒、缓解酸中毒、增强仔猪体质,主要药物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或复方氯化钠加维生素C、庆大霉素静脉注射,使用青链霉素混合肌内注射,也可用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使用抗菌增效剂肌肉注射对治疗腹泻有很好的疗效。也可用兽友一针、百利星、W-H特效肠炎灵等药物进行治疗,要掌握好剂量、用药方法和给药时间。对于初生仔猪,可使用透皮剂预防腹泻。
(4)预防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对仔猪进行合理驱虫,35—70日龄的仔猪应进行2次驱虫,怀孕母猪应在孕前3个月和产前1周记性驱虫。对于原虫性下痢,可用磺胺柔或血虫净。
(5)对于疫病诱发腹泻应采取以治疗、防制原发疫病为主、防止出现因腹泻脱水而导致体内电解质酸碱不平衡,多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提高治愈率。
(6)对于炎性腹泻,不能马上止泻,要把肠道内的污物排泄出来,再行治疗,以消炎、补液、调理胃肠、恢复胃肠功能为主。必要时强心,缓解酸中毒,保持酸碱平衡。
三、结束语
对于仔猪腹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养殖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根据生理特性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抓好生产中的每个环节,细心护理,减少应激刺激,合理使用药物,平时注意添加土霉素等药物。对于疾病的发生,要详细分析原因,根据疾病的发生特征鉴别该类疾病,及时对症治疗,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充体液等综合性措施。实践证明,这些防治措施对于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