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和融入,低碳经济成为发展主流,不仅有助于环境污染的有效遏制,且可实现对当前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而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财政金融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贡献较为突出,在低碳经济开展中所体现作用具有一定的决定性。文章基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财政金融支撑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财政金融;低碳经济;发展
一、财政金融支撑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全球开展CDM项目最多的国家,但由于碳行业微薄的成本收入,再加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应对各类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开发商实际投资所得回报率,甚至多个项目难以继续维持而被迫中止,对CDM项目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设置有环境交易所。其中,资源碳中和的交易最先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展,在联合当地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批适应当前低碳经济的金融工具,对交易所单边CDM项目进行首次交易。而价值最高的当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内取得优异成绩,无论是在碳中和交易、低碳金融工具的推出,还是规划制定减排标准方面,均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
二、财政金融支撑下国内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
(一)财政支持投入不足且手段单一
一方面,由政府所公开的预算来看,国家在资源整合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财政支出力度不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占比相对较低。根据相关预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在低碳经济战略实施发展过程中,在资金方面存在较大缺口;另一方面,财政金融支撑下的低碳经济在发展方式和手段上过于单一。当前,财政支出手段和财政补贴手段是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手段,实际发展过程中应用其他财政税收形式的频率相对较低,许多政策手段未能的被充分的运用,如,专项基金、间接税收优惠等等。
(二)环境税收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并未建立其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制,因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性成本,未能得到良好的补偿。盡管对于资源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资源税、消费税以及增值税等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隐藏了其在能源消耗补偿过程中所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功能,且在标准问题上无法与发达国家并肩持平,因此,整体环保性和节能性相对较差,难以实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平衡性的目的。相较国内体系而言,英、美、日等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相对较为完善,除了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税收收入方式进行补偿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企业成本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以税收方式对企业技术革新过程进行引导,在实际生产中积极引入新能源和节能技术。
(三)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所参与CDM项目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且全球范围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从根本上来看,尚未完成对交易系统的建设,导致长期以来世界碳交易市场上我国始终处于低端位置。2017年开始,我国碳交易市场全面开启,成为继证券交易、国债之后的第三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但我国碳交易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且缺乏先进的金融体系,无法实现对碳金融的全面认识,整个教育平台呈现出一种“低龄化”现象,交易价格缺乏合理性,与我国技术革新、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自相违背、此外,国内碳交易市场上由碳金融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产品相对较少,金融体系缺乏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不利于多元化投资。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平台,创新机制
一方面,构建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加快对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对碳金融市场交易能力进行不断完善,促使我国排放权交易努力朝一体化方向的发展。要不断对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加大技术水平提升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配套性,并不断完善和提升知识密集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以技术和人才支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基于战略角度,进行相关计划与方案的制定,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金融发展体制,使低碳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协调一致。
(二)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支持手段
相关地区及政府应均衡资源和环境中财政资金投入数量,并通过对专项资金的整合、对资金管理配套措施进行持续完善,积极引入现代节能环保技术。与此同时,通过运用政贴息、以奖代补、政府采购以及税收优惠等形式,为低碳经济发展铺路,促使企业整体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激发企业积极性。此外,针对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引进的一系列技术和设备,也应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对各方面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生产质量和绿色研发。
(三)建立绿色金融理念,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对于财政金融机构而言,应在内部树立绿色金融理念,积极开展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如,间接融资、银行绿色信贷、风险投资机制以及信用担保融资等等,并对与之相关的配套机制、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环境评级标准等进行不断完善,确保财政金融支持性作用和引导性作用的全面发挥。与此同时,对贷款等资金进行绩效追踪,强化监督,并以当地融资政策为标准对企业能源审计活动的开展进行引导,以达到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碳交易市场在政策和市场环境方面尚不成熟,面临诸多阻碍性因素,因此,其未来发展需以政府科学规划为基础,通过相关平台的构建,机制的创新,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支持手段,建立绿色金融的理念,逐步探索基于碳市场发展的多层次投融资模式,实现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媛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12):218-219.
[2]李启明.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甘肃金融,2018(14):259-261.
[3]朱怡婷.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探析[J].现代金融,2018(5):330-331.
关键词:财政金融;低碳经济;发展
一、财政金融支撑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全球开展CDM项目最多的国家,但由于碳行业微薄的成本收入,再加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应对各类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开发商实际投资所得回报率,甚至多个项目难以继续维持而被迫中止,对CDM项目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设置有环境交易所。其中,资源碳中和的交易最先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展,在联合当地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批适应当前低碳经济的金融工具,对交易所单边CDM项目进行首次交易。而价值最高的当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内取得优异成绩,无论是在碳中和交易、低碳金融工具的推出,还是规划制定减排标准方面,均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
二、财政金融支撑下国内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
(一)财政支持投入不足且手段单一
一方面,由政府所公开的预算来看,国家在资源整合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财政支出力度不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占比相对较低。根据相关预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在低碳经济战略实施发展过程中,在资金方面存在较大缺口;另一方面,财政金融支撑下的低碳经济在发展方式和手段上过于单一。当前,财政支出手段和财政补贴手段是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手段,实际发展过程中应用其他财政税收形式的频率相对较低,许多政策手段未能的被充分的运用,如,专项基金、间接税收优惠等等。
(二)环境税收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并未建立其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制,因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性成本,未能得到良好的补偿。盡管对于资源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资源税、消费税以及增值税等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隐藏了其在能源消耗补偿过程中所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功能,且在标准问题上无法与发达国家并肩持平,因此,整体环保性和节能性相对较差,难以实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平衡性的目的。相较国内体系而言,英、美、日等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相对较为完善,除了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税收收入方式进行补偿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企业成本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以税收方式对企业技术革新过程进行引导,在实际生产中积极引入新能源和节能技术。
(三)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所参与CDM项目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且全球范围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从根本上来看,尚未完成对交易系统的建设,导致长期以来世界碳交易市场上我国始终处于低端位置。2017年开始,我国碳交易市场全面开启,成为继证券交易、国债之后的第三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但我国碳交易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且缺乏先进的金融体系,无法实现对碳金融的全面认识,整个教育平台呈现出一种“低龄化”现象,交易价格缺乏合理性,与我国技术革新、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自相违背、此外,国内碳交易市场上由碳金融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产品相对较少,金融体系缺乏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不利于多元化投资。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平台,创新机制
一方面,构建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加快对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对碳金融市场交易能力进行不断完善,促使我国排放权交易努力朝一体化方向的发展。要不断对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加大技术水平提升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配套性,并不断完善和提升知识密集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以技术和人才支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基于战略角度,进行相关计划与方案的制定,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金融发展体制,使低碳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协调一致。
(二)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支持手段
相关地区及政府应均衡资源和环境中财政资金投入数量,并通过对专项资金的整合、对资金管理配套措施进行持续完善,积极引入现代节能环保技术。与此同时,通过运用政贴息、以奖代补、政府采购以及税收优惠等形式,为低碳经济发展铺路,促使企业整体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激发企业积极性。此外,针对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引进的一系列技术和设备,也应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对各方面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生产质量和绿色研发。
(三)建立绿色金融理念,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对于财政金融机构而言,应在内部树立绿色金融理念,积极开展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如,间接融资、银行绿色信贷、风险投资机制以及信用担保融资等等,并对与之相关的配套机制、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环境评级标准等进行不断完善,确保财政金融支持性作用和引导性作用的全面发挥。与此同时,对贷款等资金进行绩效追踪,强化监督,并以当地融资政策为标准对企业能源审计活动的开展进行引导,以达到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碳交易市场在政策和市场环境方面尚不成熟,面临诸多阻碍性因素,因此,其未来发展需以政府科学规划为基础,通过相关平台的构建,机制的创新,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支持手段,建立绿色金融的理念,逐步探索基于碳市场发展的多层次投融资模式,实现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媛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12):218-219.
[2]李启明.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甘肃金融,2018(14):259-261.
[3]朱怡婷.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探析[J].现代金融,2018(5):3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