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新课改,数学教学应适时改变原有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思路,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阐述而是有着丰富的生活情景,充满生活趣味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使用数学,进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课 生活实际
当前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把数学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结合数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真实问题背景”主要是指实际生活。于是我们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经过教改,新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入手,展现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我和学生一同发现、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奔驰的火车,各种精美的有关平移的美丽图案,让学生观察这些问题,让学生联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平移的现象,让数学教学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引导动手操作,启发问题探索
在新知教学时,结合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通过联想与类比,运用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数学现象。如在教学旋转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与性质,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大家都熟悉的小风车,然后观察小风车有一个旋转中心,在被风吹动后有顺时针与逆时针的区别,并且还有一个旋转角度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得出了旋转的三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这种化实为虚、以实验虚的教法,产生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启智”,使学生心灵手巧;二是“明理”,使学生理解深刻。
新知教学中还应讲究“策略”意识,注意运用模型转化、优化、比较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有利于成功地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练习设计中注重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感受,求得创新。
教学“认识概率”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应用练习:有六条线段,长度分别是2、4、6、8、10、12,从中任取三条,一定能构成三角形吗?通过实验,估计能构成三角形概率有多大?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先把这6个数中的每3个数进行组合,共计得出20种不同的组合情况,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有4、6、8;4、10、12;6、8、10;6、8、12;6、10、12;8、10、12;4、8、10共七种情况能构成三角形,所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7/20,这道题体现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
这样的练习,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课外实践,拓宽应用渠道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亲身实践体验过的知识才能理解和运用,所以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时应重视加强课外实践。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在学完了平行四边形这章后在教材中有一个“四边形的变身术”,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将任意一个四边形剪开能拼成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呢?在这些剪拼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图形的什么变换?可以帮助家中预算房屋装修所需的材料……还可以开展“应用性小课题研究”如教材中的“乘出租车的问题”,“购房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学校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等等。这样的研究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数学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凸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和谐自然,人际平等,积极向上的良好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孔企平 胡松林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吴卫东 丘向理主编 .小学数学典型课示例-历史视角下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张定强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江苏教育.小学数学半月刊
[5]张大菌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课 生活实际
当前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把数学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数学教学中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结合数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真实问题背景”主要是指实际生活。于是我们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经过教改,新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入手,展现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我和学生一同发现、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奔驰的火车,各种精美的有关平移的美丽图案,让学生观察这些问题,让学生联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平移的现象,让数学教学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引导动手操作,启发问题探索
在新知教学时,结合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通过联想与类比,运用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数学现象。如在教学旋转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与性质,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大家都熟悉的小风车,然后观察小风车有一个旋转中心,在被风吹动后有顺时针与逆时针的区别,并且还有一个旋转角度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得出了旋转的三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这种化实为虚、以实验虚的教法,产生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启智”,使学生心灵手巧;二是“明理”,使学生理解深刻。
新知教学中还应讲究“策略”意识,注意运用模型转化、优化、比较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有利于成功地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练习设计中注重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感受,求得创新。
教学“认识概率”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应用练习:有六条线段,长度分别是2、4、6、8、10、12,从中任取三条,一定能构成三角形吗?通过实验,估计能构成三角形概率有多大?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先把这6个数中的每3个数进行组合,共计得出20种不同的组合情况,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有4、6、8;4、10、12;6、8、10;6、8、12;6、10、12;8、10、12;4、8、10共七种情况能构成三角形,所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7/20,这道题体现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
这样的练习,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课外实践,拓宽应用渠道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亲身实践体验过的知识才能理解和运用,所以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时应重视加强课外实践。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在学完了平行四边形这章后在教材中有一个“四边形的变身术”,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将任意一个四边形剪开能拼成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呢?在这些剪拼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图形的什么变换?可以帮助家中预算房屋装修所需的材料……还可以开展“应用性小课题研究”如教材中的“乘出租车的问题”,“购房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学校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等等。这样的研究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数学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凸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和谐自然,人际平等,积极向上的良好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孔企平 胡松林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吴卫东 丘向理主编 .小学数学典型课示例-历史视角下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张定强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江苏教育.小学数学半月刊
[5]张大菌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