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自然而然地、平等地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体验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能够启发幼儿智能的发展,积累感觉印象,发展认知能力,体验交往关系,完善个性,发展社会性,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亲子游戏 体验 探究
一、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是指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游戏。根据0到3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可为孩子设计一些以训练感官和动作为主的游戏。根据3到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可为孩子设计一些跑、跳及精细动作的游戏和智力游戏等。
2.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是指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内容的选择要科学、要适度,游戏内容的安排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给每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设计亲子游戏时都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的顺序,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游戏兴趣,保证游戏的效果。
3.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内容的选择及游戏过程的设计都要具有趣味性,使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家长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应学会改编游戏,不同的游戏方法交替进行,使孩子不会感到枯燥,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要以养为主,教养融合;要注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1.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亲子游戏不同于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家长要懂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进行亲子游戏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兴趣,要把孩子视为游戏的主人,让孩子充分发挥其独立性。让孩子有自己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力,家长不能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不能处处包办代替。
2.应为孩子提供适合游戏的场地。为了激发孩子参与亲子游戏的兴趣,更好地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家长首先应该创设良好的亲子游戏环境。一个自由自在、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可使孩子满足而专注地在其中玩耍。当然,住房宽敞的家庭可为孩子提供专门的游戏室,对于住房不够宽敞的家庭,实际上游戏的场地也可在家庭里随处可建,一个角落就可以。
三、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是由婴幼儿和他们的父母或看护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亲子活动一般由专业人员主持,面对父母或看护者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带领婴幼儿和他们的父母或看护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婴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因此,亲子活动受教育的不只是婴幼儿,也是为人父母者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程。
1.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设计的总体要求。(1)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目标的设定应依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适宜的活动目标应是既高于婴幼儿的现实发展,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即“跳一跳摘桃子”;既要考虑婴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2)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突出科学性、生活性以及亲情内容。首先,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保证科学性。其次,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婴幼儿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紧紧围绕婴幼儿的生活经验,贴近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要能适合家长借鉴,在家里也能开展类似活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再有,亲子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增进亲子感情、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的基本环节与指导方法。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可以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问候时间。1)问候活动:伴随着歌曲《你好歌(Hello song)》等,教师和宝宝互动,并引导宝宝与身边的小伙伴相互问候。2)点名活动:教师要求被点到的宝宝示意(不同年龄的宝宝示意要求不同),全体家长和其他宝宝鼓掌欢迎,表现出对同伴的喜爱和接纳。(2)认知时间:智点瞬晃所谓智点,在智能提升游戏里是指彩色图片,一张图片呈现一种东西。在瞬晃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宝宝面对面地将准备好的彩色图片逐一地呈现给宝宝,一边呈现,一边告诉宝宝有关这张图的信息,一张图看完后,便以快速抽换的方式呈现另一张图片,只要简短地说:“这是汽车”、“这是轮船”等。(3)静心时间:走线活动请宝宝站在线上,老师走在最前面进行示范,家长走在自己宝宝的后面进行观察与指导,让宝宝跟着音乐节奏走线,注意两只脚都要踩在线上。亲子提示:这个活动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感、秩序感及专注的心理品质,陶冶情操,塑造孩子良好的走姿和体态,同时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静下心来参加亲子活动的进行部分。指导方法:1)应选择轻快、舒缓的轻音乐。2)教师、孩子、家长之间要留有距离,既不能太近,以免相撞,也不能太远,以免其他孩子扎堆,大约保持30 公分左右为宜。3)走线的方法和要求要视孩子的能力水平而定,如1岁内的孩子,可以让家长抱着孩子,让孩子面朝前,能够看到线,会爬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在线上爬;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逐渐引导他们在线上走;3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进行花样走线,如脚跟对脚尖走,头顶物、手持物走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亲子游戏 体验 探究
一、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是指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游戏。根据0到3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可为孩子设计一些以训练感官和动作为主的游戏。根据3到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可为孩子设计一些跑、跳及精细动作的游戏和智力游戏等。
2.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是指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内容的选择要科学、要适度,游戏内容的安排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给每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设计亲子游戏时都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的顺序,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游戏兴趣,保证游戏的效果。
3.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内容的选择及游戏过程的设计都要具有趣味性,使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家长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应学会改编游戏,不同的游戏方法交替进行,使孩子不会感到枯燥,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要以养为主,教养融合;要注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1.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亲子游戏不同于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家长要懂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进行亲子游戏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兴趣,要把孩子视为游戏的主人,让孩子充分发挥其独立性。让孩子有自己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力,家长不能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不能处处包办代替。
2.应为孩子提供适合游戏的场地。为了激发孩子参与亲子游戏的兴趣,更好地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家长首先应该创设良好的亲子游戏环境。一个自由自在、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可使孩子满足而专注地在其中玩耍。当然,住房宽敞的家庭可为孩子提供专门的游戏室,对于住房不够宽敞的家庭,实际上游戏的场地也可在家庭里随处可建,一个角落就可以。
三、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是由婴幼儿和他们的父母或看护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亲子活动一般由专业人员主持,面对父母或看护者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带领婴幼儿和他们的父母或看护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婴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因此,亲子活动受教育的不只是婴幼儿,也是为人父母者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程。
1.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设计的总体要求。(1)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目标的设定应依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适宜的活动目标应是既高于婴幼儿的现实发展,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即“跳一跳摘桃子”;既要考虑婴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2)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突出科学性、生活性以及亲情内容。首先,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保证科学性。其次,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婴幼儿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紧紧围绕婴幼儿的生活经验,贴近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要能适合家长借鉴,在家里也能开展类似活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再有,亲子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增进亲子感情、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的基本环节与指导方法。学前英汉双语亲子活动方案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可以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问候时间。1)问候活动:伴随着歌曲《你好歌(Hello song)》等,教师和宝宝互动,并引导宝宝与身边的小伙伴相互问候。2)点名活动:教师要求被点到的宝宝示意(不同年龄的宝宝示意要求不同),全体家长和其他宝宝鼓掌欢迎,表现出对同伴的喜爱和接纳。(2)认知时间:智点瞬晃所谓智点,在智能提升游戏里是指彩色图片,一张图片呈现一种东西。在瞬晃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宝宝面对面地将准备好的彩色图片逐一地呈现给宝宝,一边呈现,一边告诉宝宝有关这张图的信息,一张图看完后,便以快速抽换的方式呈现另一张图片,只要简短地说:“这是汽车”、“这是轮船”等。(3)静心时间:走线活动请宝宝站在线上,老师走在最前面进行示范,家长走在自己宝宝的后面进行观察与指导,让宝宝跟着音乐节奏走线,注意两只脚都要踩在线上。亲子提示:这个活动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感、秩序感及专注的心理品质,陶冶情操,塑造孩子良好的走姿和体态,同时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静下心来参加亲子活动的进行部分。指导方法:1)应选择轻快、舒缓的轻音乐。2)教师、孩子、家长之间要留有距离,既不能太近,以免相撞,也不能太远,以免其他孩子扎堆,大约保持30 公分左右为宜。3)走线的方法和要求要视孩子的能力水平而定,如1岁内的孩子,可以让家长抱着孩子,让孩子面朝前,能够看到线,会爬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在线上爬;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逐渐引导他们在线上走;3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进行花样走线,如脚跟对脚尖走,头顶物、手持物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