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丝状真菌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高产菌株;并从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前体物转化技术和下游工艺等方面对丝状真菌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从合成氨废水污染的土壤和排水沟底泥中经过多次富集、分离,筛选出了具有较高耐氰和降氰能力的野生型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得到2株具有高效降氰能力的突变株HN—1和HN-4。利用接触
从连云港海域筛选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h3菌株,血清型鉴定表明该菌属H5型。该菌株产生菱形、方形和双锥体形的蛋白晶体。生测试验表明该菌对小菜蛾24h致死率达100%。SDS-PAGE凝胶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耐高温细菌CHB1,经鉴定为嗜热脂肪土芽胞杆菌(Geobacillus tearothermophilus)。通过平板透明圈法研究其产酶特性,结果表明CHBl具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
调查住院癌症病人护理者医院生物生存状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癌症病人护理者医院生物生存状态调查表和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可见,护理工作使癌
以RT—PCR法扩增犊牛前胸腺素α基因(prothymosin-α,ProT—α),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生成重组质粒pGEX/ProT—α,再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1221(DE3)。重组菌经IPTG诱
为了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了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癌旁组织、
实验组采用非选择性培养、选择性培养、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一整套培养方法,结合平面厌氧操作技术与培养瓶厌氧技术,从混合产氢培养液中分离得到1株较好的产氢细菌。细菌需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