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可见,要让学生热爱并学好语文,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加强情感教育,诱导兴趣
  
  让学生明白母语——汉语的重要性,领略其魅力,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重要前提。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而且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真实记录,是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掌握了它,就能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邀游,领略它的博大精深。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现在,国家已将汉语法定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持续不退的“汉语热”,外国人都在努力地学习汉语,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母语、学好它、用它来武装自己呢?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往往就是一个审美的世界。贾岛“僧敲月下门”弃“推”用“敲”,整首词的意境顿时便提升了一个层次。曾国藩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一下子就将原本败军之将的狼狈不堪变为英雄的百折不挠。重庆谈判,国民党一官员对我方提出的和平协议难以接受,就恼羞成怒地对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我方人员咆哮道:“对牛弹琴!”而周恩来则神态自若地回敬了一句:“对,牛弹琴!”一字不改,只是在“对”字后面顿了一下,回击的力度无不让人拍手称快。汉语言中类似的趣例比比皆是,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学生的语文热情自然会爆发出来。
  
  二、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激发兴趣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仁爱者产生仁爱”,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对语文有一种深厚的感情。只有自己热爱语文了,自己的教学才能充满激情,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不断地充电学习。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做一条永不停息向前奔腾的河流,就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具备一定的美术、音乐、地理、历史、生物、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国内外时事,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同时,在新课改的旗帜下,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投入这个浪潮中,把握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从SARS说到禽流感再到伊拉克战争,能从金缕玉衣说到金字塔再到神舟飞船,能从古典诗词说到中外文学名著再到易中天、于丹,知晓网络新名词,能欣赏交响乐,能唱唱民歌,能哼哼流行歌曲……这样博学多才、与时俱进的老师肯定会大受欢迎,这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才会胸有成竹,充满自信,豪情满怀,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兴味盎然。
  
  三、热爱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得好:“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辅导,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堂上,教态要亲切、自然,教学设计要精巧,难易要搭配得当,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敢疑、敢问、敢说、敢辩,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尽量从赏识的角度去评判,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即使学生的回答显得比较幼稚,或者有不妥之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嘲笑、挖苦、讥讽,学生能发言提问或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竞争的舞台上多表现,多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在教师的关心、鼓励、帮助下,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助于他们产生前进的动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这样教学就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学的和谐统一,教学质量何愁上不来?
  
  四、精心设计每一环节,让学生期待语文课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是的,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教师要力争课课有新的面孔,让学生想上、盼上语文课。课堂设计激趣多种多样,在此特举以下几种为例。
  1.破题激趣,先声夺人。比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上课,我就叫全班学生在自己的草稿上默写标题与作者,接着让每组各选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比赛板书。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本检查,更正,打分,题目和作者共11个字,每个字9分,全对鼓励自己加1分,共100分。一有竞赛,一有评分,学生积极性顿时高涨起来,在评分、比赛、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很快就注意到了三个常写错的字:“百草园”中“百”误写成“白”,“园”误写成“原”,“鲁迅”中的“迅”误写成“讯”。就着标题,我接着问:“文章题目表示地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位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两个地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通过时空转换,为文章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同时,运用对比手法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题目一解决,学生就能轻松地进入正文学习。
  2.导入激趣,引人入胜。以故事导入课文,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谈骨气》前,我就讲述了陶渊明有骨气,宁可“采菊东篱下”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太史公司马迁有骨气,虽受宫刑也不畏权势,最终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朱自清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三个有骨气的人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游历一番后,更好地理解了骨气的含义。
  3.以表演和朗读激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如上戏剧《陈毅市长》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并配上台词,凡是陈毅市长讲的台词,全用“桂柳”方言来读,一节课下来,那韵味真真切切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余音绕梁”了。上《最后一次讲演》时,学生更是群情激奋,“闻一多先生”在台上拍桌慷慨激昂地演讲,“听众”在台下拍手、跺脚,热烈的共鸣反应使得整个场面叩人心扉,久久不能忘怀。
  4.多媒体展示,能增加信息量,增强情感的共鸣,对理解那些远离生活,比较抽象的课文特别有效。如上《安塞腰鼓》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再配乐朗诵,让学生从酣畅淋漓激越豪放的腰鼓舞场面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上生命的呐喊,感受到一种壮阔、雄浑的伟大力量。
  5.抓住“要害”,巧妙设疑,扣人心弦。如学习《空城计》一课时,我会根据情况由浅入深地抛出问题给学生:孔明为什么要施空城计?为什么敢施空城计?他的三次“笑”说明了什么?写司马父子的用意何在?“空城计”这一故事情节表现了孔明的什么性格品质?通过这样有的放矢,层层设疑,就能引发学生解惑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然后竞相回答,这样设疑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开展语文活动,强化学习意识
  
  语文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才能彰显其魅力。学生在参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察、考察、郊游、联欢等活动中,既能开阔视野,增强情感体验,培养美好的心灵,又能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作意识。而在优秀作文交流、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中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猜谜、绕口令、找错别字、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辩论、手抄报等比赛中,可以强化合作与竞争意识,学生在比、学、赶、帮中也有了沟通、了解及展示的平台。语文活动不仅能增进学生的感情,而且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较高,教师的评价似乎起着绝对权威的作用,一句话、一段评语往往会给学生内心带来很大的影响。赞赏是一种鼓励性的评价,是激励学生进步的法宝,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学会赞赏性地评价学生,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表扬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和激情。当然,老师要注意赞赏的“度”,赞赏不是没有否定,没有批评,而是如何在否定批评中浸透赏识,即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批评更有艺术性、人情味,让学生更易于、乐于接受。而让学生对老师的朗读、板书、观点、教学等方面进行评价,也是一种激励学生敢想敢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就能感受到表达自己意见或建议的乐趣。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不仅让学生互学互助,而且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判断是非、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反省,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看到差距,寻找努力的方向,并会从目标、态度、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地、辩证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自觉地调整言语、行为准则,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信心,这样就达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七、创设各种奖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方式,成就感对一个人能否保持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立了多种学习奖励。每一次开展班级语文活动都设立一、二、三等奖。若有学生在校级以上各种级别的语文比赛中获奖,或有文章发表在市级以上报刊上,都会获得相应的奖励。而每学期我还评出诸如积极回答奖、最佳搭档小组奖、最佳作文奖、最佳作文评议奖、学习进步奖、年级标兵奖、最佳评论员奖、最佳书法奖、最佳辩手奖等等奖项,目的就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语文后所带来的种种成功的喜悦。虽然,班级奖励给学生的只是一张奖状、一支铅笔、一本作业本或一把尺子,但学生在各种奖项的鼓励、刺激下则不断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遨游、飞翔。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推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变单向传输为教与学的互动,逐步形成立体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视、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多媒体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使枯燥、抽象、单调的文
越鞠丸为朱丹溪《丹溪心法》方,是通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剂,但凡六郁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胀疼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之症均可施治。笔者在临床中谨守肝脾郁结之病机,
本文在针对高职新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对高职新生专业教育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就目前高职新生专业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国内沿海大型港口的低碳、绿色之路越走越宽,并取得诸多成果。而内河港口一般沿江、沿河建设,数量多、规模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低碳、绿色理念贯彻不充分,亟待改观。笔者认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本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课内外的教学实践,从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涵义、构造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抓准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方法三方面对科学教学实践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探.关键词:新课程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环境 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
语文是一个诗意盎然、色彩缤纷的世界。语文教学中,阅读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笔者试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入手,谈谈自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求教于方家。    一、课前预读,有的放矢    “凡事预则立
一提到作文修改,有的学生可能就认为这简单,不就是看文中有没有错别字、病句嘛。于是一动笔就埋头于词句的修改中。其实,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讲,已经是比较难了,修改作文就更难了。因此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就要提供一个基本的修改框架。    一、辨文体    要修改一篇文章首先要定文体。有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说明文,不像说明文也不像议论文。在作文修改时,强调学生要边读边想,作者写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