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
在农村长大,但我却没有农村孩子那种赤脚走在田埂上的泼辣与野性。小时候的我,更喜欢安静地依偎在母亲身边,一边看着母亲织毛衣,一边听母亲讲故事。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永远那么勤劳,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母亲只会讲两个故事——《小乌龟上天》和《田螺姑娘》。母亲反反复复讲述着这两个故事,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两个故事中度过的。
上小学学会写字后我就迷上了看书,但小时候家中比较清贫,买书只能是一种遥遥的期待。幸好我有一个家中有书的同桌,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经常给他寄来好看的故事书。每次同桌收到书,我便像一只粘人的小虫那样,紧紧地缠着我的同桌,问他借书。每次总把他缠得心烦意乱,然后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好吧,借给你吧!但是,你明天就要还我。还有,不可以把我的书弄脏弄坏,要和新的一样!”
于是,我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做完作业,然后搬张凳子坐在屋檐下看书。看书之前,手一定要洗干净,而且,不能在书上折角或者留下任何痕迹。我牢记着我对同桌的承诺,可能那时候,我想得更多的是下次还要问他借书。
小时候我的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她绝不允许我在晚上的灯光下做作业或看书,因为怕我的眼睛受到伤害。
“你是不是想变成姑父那样的‘睁眼瞎’?”姑父是一个高度近视眼,古板保守的他还坚决不戴眼镜,因此行动非常不便。母亲每次看到我在灯光下看书,都会说到姑父,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我的书。当然,第二天,她还是会把那些书还给我的。
“还给你的同学吧,好好学习,少看‘害书’!”母亲总是把课本以外的书都称为“害书”。为了避免书被母亲没收的命运,有书的日子,我总是像一个饥饿贪婪的人扑在食物上那样,迫不及待地扑入书的怀抱。我想我爱护书和快速有效地看书的习惯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吧。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规定每个班有三四个同学可以去镇上的图书馆办阅览证,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于是,每个星期六放学后,我便背上书包急冲冲地向镇上的图书馆跑去。图书馆和学校之间有一段不短的距离,都是些羊肠小道,“哐当哐当”,铅笔盒撞击着书包,发出一种无比美妙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走进那个小小的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最先吸引我的,除了那些琳琅满目的书,还有那个美丽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员是一个美丽的大姐姐,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脸上有颗痣。每次进去,我总是冲她一笑,表示我对她的好感。也许我的笑打动了她,也许她看出了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所以每次她都破例让我多借一本书。
那时候,我对书也没什么选择,《七剑下天山》《苦菜花》《窗外》……武侠、言情等等,什么书都喜欢看。人是小小的,心是大大的,每次借书总喜欢挑最厚的书,然后星期天在家美滋滋地像条小虫子一样钻在里面啃啊啃啊。因为那时候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书里有许多不认识的字,迫使我不得不一边看书一边翻阅《新华字典》,所以那时候看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我认识的字比班里其他小朋友多,词汇量也比他们丰富。
但母亲对我的这种行为很不以为然,她总是坚定地认为除了课本以外的书都是“害书”,多看“害书”不仅影响视力,思想肯定也会受影响,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母亲对我的看书行为依然是用武力镇压,凡发现我看不像课本的书,统统没收。我便从父亲那里“开后门”,把书拿回来继续看,还用我的实际行动——优异的学习成绩,向她证明看“害书”不仅不会影响我的学习,而且能开阔我的眼界。
进入初中后,借书依然是我每个星期乐此不疲的事,我还将中午买菜的钱省了一些下来,订阅一份杂志《儿童文学》。看多了别人写的文章,懵懵懂懂之中萌发了自己写作的愿望。那时候学习的任务也是非常重的,每天的功课很多,我还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要负责带领全班进行语文的预习与复习工作。晚上回家,我做完作业,差不多到了九点以后,再拿出稿纸,在纸上涂涂写写,玩起了爬格子的游戏。那时候的涂抹纯粹只是一种涂鸦式的娱乐,写了也没想过要寄出去发表,只是在闲暇时翻翻,自己沉浸在一种满足的愉悦中。更让我觉得幸福的是,教我语文的吴老师对我的涂鸦非常支持,他经常会看我涂抹的那些文字,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且常常将我的文章当成范文在作文课上朗读。
进入幼师学习后,我开始接触儿童文学。教我们儿童文学的徐老师,是一位为人热情且文字功底很好的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我参加了学校的“塔影文学社”,并且接触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中流露的对真、善、美的颂扬和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童话里,生活永远是清澈的,永远是充满神奇和值得期待的。于是,在工作多年之后,当我完完全全远离了我的童年之后,我却走上了童话写作的道路。
回首我的写作经历,也像一个童话。我想我今天之所以会走上写作的道路,与我童年热爱阅读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童年的阅读,让我毫不费力地学好了语文,为我闭塞、单调的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在很小的时候,我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女孩儿,我只会看着天上的云彩发呆,或者默默地流泪。我爱做梦,可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老师。但是,今天,我却走在了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一边努力地守候着孩子们的童年;一边像小时候那样,努力地爬着格子,笔尖流淌着童年的纯真梦想。我知道,我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哪怕前方荆棘丛生。
纯真的孩子们,热爱阅读和写作吧!生活需要丰沛和轻盈,唯有阅读和写作,不仅能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变得丰盈而柔软,还会给我们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作家登台]
顾鹰,1980年生。出版《森林化妆师》《站住,兔子!》等绘本,百余篇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东方娃娃》《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幼儿智力世界》《小青蛙报》等报刊,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选载,并多次入选漓江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出版社的年选,如《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5年儿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7年儿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儿童文学》《2007中国年度童话》《2008中国年度童话》《2008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典藏作品·燕归巷的三月》等。获2008年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08年度苏州作家文学创作奖等。
在农村长大,但我却没有农村孩子那种赤脚走在田埂上的泼辣与野性。小时候的我,更喜欢安静地依偎在母亲身边,一边看着母亲织毛衣,一边听母亲讲故事。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永远那么勤劳,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母亲只会讲两个故事——《小乌龟上天》和《田螺姑娘》。母亲反反复复讲述着这两个故事,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两个故事中度过的。
上小学学会写字后我就迷上了看书,但小时候家中比较清贫,买书只能是一种遥遥的期待。幸好我有一个家中有书的同桌,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经常给他寄来好看的故事书。每次同桌收到书,我便像一只粘人的小虫那样,紧紧地缠着我的同桌,问他借书。每次总把他缠得心烦意乱,然后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好吧,借给你吧!但是,你明天就要还我。还有,不可以把我的书弄脏弄坏,要和新的一样!”
于是,我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做完作业,然后搬张凳子坐在屋檐下看书。看书之前,手一定要洗干净,而且,不能在书上折角或者留下任何痕迹。我牢记着我对同桌的承诺,可能那时候,我想得更多的是下次还要问他借书。
小时候我的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她绝不允许我在晚上的灯光下做作业或看书,因为怕我的眼睛受到伤害。
“你是不是想变成姑父那样的‘睁眼瞎’?”姑父是一个高度近视眼,古板保守的他还坚决不戴眼镜,因此行动非常不便。母亲每次看到我在灯光下看书,都会说到姑父,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我的书。当然,第二天,她还是会把那些书还给我的。
“还给你的同学吧,好好学习,少看‘害书’!”母亲总是把课本以外的书都称为“害书”。为了避免书被母亲没收的命运,有书的日子,我总是像一个饥饿贪婪的人扑在食物上那样,迫不及待地扑入书的怀抱。我想我爱护书和快速有效地看书的习惯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吧。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规定每个班有三四个同学可以去镇上的图书馆办阅览证,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于是,每个星期六放学后,我便背上书包急冲冲地向镇上的图书馆跑去。图书馆和学校之间有一段不短的距离,都是些羊肠小道,“哐当哐当”,铅笔盒撞击着书包,发出一种无比美妙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走进那个小小的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最先吸引我的,除了那些琳琅满目的书,还有那个美丽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员是一个美丽的大姐姐,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脸上有颗痣。每次进去,我总是冲她一笑,表示我对她的好感。也许我的笑打动了她,也许她看出了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所以每次她都破例让我多借一本书。
那时候,我对书也没什么选择,《七剑下天山》《苦菜花》《窗外》……武侠、言情等等,什么书都喜欢看。人是小小的,心是大大的,每次借书总喜欢挑最厚的书,然后星期天在家美滋滋地像条小虫子一样钻在里面啃啊啃啊。因为那时候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书里有许多不认识的字,迫使我不得不一边看书一边翻阅《新华字典》,所以那时候看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我认识的字比班里其他小朋友多,词汇量也比他们丰富。
但母亲对我的这种行为很不以为然,她总是坚定地认为除了课本以外的书都是“害书”,多看“害书”不仅影响视力,思想肯定也会受影响,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母亲对我的看书行为依然是用武力镇压,凡发现我看不像课本的书,统统没收。我便从父亲那里“开后门”,把书拿回来继续看,还用我的实际行动——优异的学习成绩,向她证明看“害书”不仅不会影响我的学习,而且能开阔我的眼界。
进入初中后,借书依然是我每个星期乐此不疲的事,我还将中午买菜的钱省了一些下来,订阅一份杂志《儿童文学》。看多了别人写的文章,懵懵懂懂之中萌发了自己写作的愿望。那时候学习的任务也是非常重的,每天的功课很多,我还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要负责带领全班进行语文的预习与复习工作。晚上回家,我做完作业,差不多到了九点以后,再拿出稿纸,在纸上涂涂写写,玩起了爬格子的游戏。那时候的涂抹纯粹只是一种涂鸦式的娱乐,写了也没想过要寄出去发表,只是在闲暇时翻翻,自己沉浸在一种满足的愉悦中。更让我觉得幸福的是,教我语文的吴老师对我的涂鸦非常支持,他经常会看我涂抹的那些文字,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且常常将我的文章当成范文在作文课上朗读。
进入幼师学习后,我开始接触儿童文学。教我们儿童文学的徐老师,是一位为人热情且文字功底很好的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我参加了学校的“塔影文学社”,并且接触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中流露的对真、善、美的颂扬和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童话里,生活永远是清澈的,永远是充满神奇和值得期待的。于是,在工作多年之后,当我完完全全远离了我的童年之后,我却走上了童话写作的道路。
回首我的写作经历,也像一个童话。我想我今天之所以会走上写作的道路,与我童年热爱阅读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童年的阅读,让我毫不费力地学好了语文,为我闭塞、单调的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在很小的时候,我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女孩儿,我只会看着天上的云彩发呆,或者默默地流泪。我爱做梦,可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老师。但是,今天,我却走在了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一边努力地守候着孩子们的童年;一边像小时候那样,努力地爬着格子,笔尖流淌着童年的纯真梦想。我知道,我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哪怕前方荆棘丛生。
纯真的孩子们,热爱阅读和写作吧!生活需要丰沛和轻盈,唯有阅读和写作,不仅能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变得丰盈而柔软,还会给我们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作家登台]
顾鹰,1980年生。出版《森林化妆师》《站住,兔子!》等绘本,百余篇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东方娃娃》《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幼儿智力世界》《小青蛙报》等报刊,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选载,并多次入选漓江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出版社的年选,如《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5年儿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7年儿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儿童文学》《2007中国年度童话》《2008中国年度童话》《2008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典藏作品·燕归巷的三月》等。获2008年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08年度苏州作家文学创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