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森林火灾的发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影响较大。而随着我国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的逐步提高,火灾发生的等级强度增强,这为火灾的扑救造成了一定难度,其中扑救人员的安全已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森林火灾的情况,探讨森林火灾发生的一些常见原因,以及面对森林大火,如何采取扑救森林火灾的紧急避险措施,以保证扑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森林火灾;扑救;紧急避险措施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forest fires, had made great losses to the state property, and posed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life security, larger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forest fire in our country, the level of fire intensity was enhanced, this caused a certain difficulty for fighting fire, which saved personnel security increasingly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imed at the situation of forest fire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some common causes of forest fires, and in the face of a forest fire, how to fighting forest fire emergency safet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personal safety of saves personnel.
Key words: forest fires; fighting fire;emergency safety measures
1、 我國森林火灾的状况
森林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调节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物质,而且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圈的碳氧平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国都将森林的保护作为主要的战略发展目标。
森林火灾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面积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理救助难的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加快,这就导致木材的需求量增加,现有森林面积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严重。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特大火灾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95年内蒙古发生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了30万hm2。森林火灾的发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给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森林火灾的发生通常难以避免,有关火灾的发生、扑救和防控方面的研究,我国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缺乏针对森林火灾的有效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案。因此,做好早期预防和相关应急处置措施仍是我国森林火灾管理方面的重点工作。
2、 森林火灾发生险情的原因分析
2.1气象和火险季节
高火险期间、大风天气和火场的小气候共同决定了火灾发生的机会。干旱期间,空气会较为干燥,温度相对较高,发生火灾后的蔓延速度较快,这就导致扑救的危险性增大。有研究表明,当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时,森林火灾不会发生;当达到55%到75%时,可能发生火灾;当为55%以下时,大火极有可能发生;当小于30%时,可能发生特大型火灾。
我国北方地区火灾发生险情的时间主要为春季和秋季两季,而南方更多的实在冬季和春季。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森林防火期一般都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而南方的长江流域地区,由于存在夏季的梅雨期后,会有2到3个月的晴朗天气,极易出现森林火灾。除了常规的气候特征外,还需要着重了解气候的特殊性,这主要是指时而反常的气候,导致非防火期也会发生火灾。因此,在工作中应当依据防火部门的长期监测数据、长期的天气预报信息,以及时时的可燃物干湿情况,做好定期检查和火灾的相关防控工作。
2.2 地形
危险的地形是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危险的地形主要包括陡坡、较窄的草塘沟、山凹、单口山谷、窄山脊线、突起的山岩地区,以及其它诸多的特殊地形等。这些特殊的地形通常会导致火情愈发的严重。例如,陡坡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林火的蔓延发展速度;较窄的草塘沟、山凹、单口山谷由于地形特殊,具有通风不良的特点,增加了抢险的难度;、突起的山岩地区,会产生多变的火头,危险性极为严重。
2.3危险可燃物
危险的可燃物通常是指含水量较低,并且形态较小,易然性较强的针叶幼龄林、灌木林和杂草等。其中针叶林林火表现为燃烧的强度较大,通常会引起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一同发生。这就造成了火场的情况难以判断;阔叶林具有火势快、相对平稳的特点,这就为火势的判定和提高灭火机动性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并且阔叶林的分布特征和树种差异,可以制约林火的进一步发展;灌木林引发的火灾一般燃烧的强度较大,与针叶林火灾相比,强度小但蔓延速度快,火势判断容易;林草过渡带通常位于通风较好的地方,易燃的可燃物也较多,这就导致火强度较高,火势发展极快。与此同时,这样的地带易形成地区的小气候问题,火势变化无常,判断火势的难度较大。 2.4 人为原因
森林火灾发生最主要的诱因是人为方面原因,而人为原因关键的问题是人为火源的潜在威胁。农、林、牧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生产的需求,经常进行烧荒、烧灰积肥、燃烧桔梗、炼山等活动,对森林火灾的发生构成了潜在威胁。而更为直接引发火灾的方式是非生产性用火,包括林区吸烟、上山用火、上坟烧纸,以及燃放烟花炮竹等,这些是造成我国大部分火灾发生的原因。除了火源威胁外,森林火灾预报的方法不完善、林火的监测系统不完备和相应的监控能力较弱、森林抢险装备技术落后,以及指挥系统不完善,也造成了当火灾发生时,抢险救灾的能力不足和难以及时的应对森林火灾。
3、扑救森林火灾紧急避险措施
3.1安全区域避险
在森林火灾抢险的过程中,通常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护国家财产和人员的安全,这就需要灭火人员往往进入一些安全隐患较大的区域进行抢险,采取强制的措施来阻止火势的蔓延。此时应当安排人员设置安全避险区域,以保证抢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区域一般选在地势较为平坦,植被较少,并且上风向的位置。
3.2以火攻火避险
当遇到大火直接迎面逼近时,扑救人员难以进行直接的扑救,并且不能及时有效地转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火攻火的避险方法。以火攻火的避险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利用依托,点迎面火。通过有效地利用道路、河流、小溪等作为依托,把依托当作边界,迎火头点火,以阻断火头;二是点无依托迎面火。当火迎面逼近,形成了巨大的火墙,并且火头的前方具有静风区域,地表处火头方向存在微风时,可采用线状点烧的方法。三是点顺风火。当出现大风、低烟、火头以跳跃的方式不断快速发展,不能利用逆风火阻击火头的情况时,应在下风方向立即点燃顺风火,注意火线拉开的宽度要大于50米。与此同时,扑救人员应快速在火烧迹地的顺风方向避险。
3.3冲越火线避险
当火势较大,火蔓延速度过快,难以及时转移,且不能点迎面火和顺风火时,一般应利用冲越火线避险。一方面可以直接冲越火线。通常选在一些较为平坦、火强度低、火墙厚度薄、火焰高度矮的地方,扑救人员将衣服蒙于头部,迅速的逆风冲过火线,在火烧迹地避险,切忌进行顺风逃生。另一方面可以处置冲越火线。运用灭火炮和水雾喷射器等灭火装备,对较为稀疏的植被,且火势较弱的区域集中力量打破缺口,然后迅速转移至火烧迹地避险。
3.4利用装备避险
我国森林火灾抢险的主要灭火工具和装备有风力灭火机、灭火弹,以及水枪等,这些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灭火目的,并且也能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在突发性森林火灾抢险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并且及时发布正确的指挥命令,采用先进的装备技术,有助于扑救人员成功避险,减少人员的伤亡。最终以标本兼治和多管齐下的方法,达到成功避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等.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1).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
[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4~9.
[2]ShuLifu, TianXiaorui, KouXiaojun. Studies on selection of Fire Resistance Tree Species for
Subtropical Area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Oceania symposium on fire science.Tokyo,2000.
[3]李志芳.怎样扑救高强度森林大火.中国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北方学组论文,1990.
[4]叶兵.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
[5]黄崇福.综合风险管理的梯形结构[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0~14.
[6]李保俊,袁艺,邹明等.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3):18~23.
[7]李红,舒立福,田晓瑞等.林火研究综述(V)-GIS在林火管理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20~23.
[8]刘萌论.加强我国森林防火科技工作的必要性[J].森林防火,2005,(4):6~8.
[9]徐海峰,于占宇.北京市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时间及对策分析[J].森林防火,2005,(2):24~26.
[10]王春芳,郭鳳平.当代森林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68~173.
关键词:森林火灾;扑救;紧急避险措施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forest fires, had made great losses to the state property, and posed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life security, larger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forest fire in our country, the level of fire intensity was enhanced, this caused a certain difficulty for fighting fire, which saved personnel security increasingly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imed at the situation of forest fire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some common causes of forest fires, and in the face of a forest fire, how to fighting forest fire emergency safet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personal safety of saves personnel.
Key words: forest fires; fighting fire;emergency safety measures
1、 我國森林火灾的状况
森林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调节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物质,而且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圈的碳氧平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国都将森林的保护作为主要的战略发展目标。
森林火灾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面积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理救助难的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加快,这就导致木材的需求量增加,现有森林面积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严重。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特大火灾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95年内蒙古发生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了30万hm2。森林火灾的发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给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森林火灾的发生通常难以避免,有关火灾的发生、扑救和防控方面的研究,我国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缺乏针对森林火灾的有效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案。因此,做好早期预防和相关应急处置措施仍是我国森林火灾管理方面的重点工作。
2、 森林火灾发生险情的原因分析
2.1气象和火险季节
高火险期间、大风天气和火场的小气候共同决定了火灾发生的机会。干旱期间,空气会较为干燥,温度相对较高,发生火灾后的蔓延速度较快,这就导致扑救的危险性增大。有研究表明,当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时,森林火灾不会发生;当达到55%到75%时,可能发生火灾;当为55%以下时,大火极有可能发生;当小于30%时,可能发生特大型火灾。
我国北方地区火灾发生险情的时间主要为春季和秋季两季,而南方更多的实在冬季和春季。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森林防火期一般都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而南方的长江流域地区,由于存在夏季的梅雨期后,会有2到3个月的晴朗天气,极易出现森林火灾。除了常规的气候特征外,还需要着重了解气候的特殊性,这主要是指时而反常的气候,导致非防火期也会发生火灾。因此,在工作中应当依据防火部门的长期监测数据、长期的天气预报信息,以及时时的可燃物干湿情况,做好定期检查和火灾的相关防控工作。
2.2 地形
危险的地形是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危险的地形主要包括陡坡、较窄的草塘沟、山凹、单口山谷、窄山脊线、突起的山岩地区,以及其它诸多的特殊地形等。这些特殊的地形通常会导致火情愈发的严重。例如,陡坡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林火的蔓延发展速度;较窄的草塘沟、山凹、单口山谷由于地形特殊,具有通风不良的特点,增加了抢险的难度;、突起的山岩地区,会产生多变的火头,危险性极为严重。
2.3危险可燃物
危险的可燃物通常是指含水量较低,并且形态较小,易然性较强的针叶幼龄林、灌木林和杂草等。其中针叶林林火表现为燃烧的强度较大,通常会引起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一同发生。这就造成了火场的情况难以判断;阔叶林具有火势快、相对平稳的特点,这就为火势的判定和提高灭火机动性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并且阔叶林的分布特征和树种差异,可以制约林火的进一步发展;灌木林引发的火灾一般燃烧的强度较大,与针叶林火灾相比,强度小但蔓延速度快,火势判断容易;林草过渡带通常位于通风较好的地方,易燃的可燃物也较多,这就导致火强度较高,火势发展极快。与此同时,这样的地带易形成地区的小气候问题,火势变化无常,判断火势的难度较大。 2.4 人为原因
森林火灾发生最主要的诱因是人为方面原因,而人为原因关键的问题是人为火源的潜在威胁。农、林、牧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生产的需求,经常进行烧荒、烧灰积肥、燃烧桔梗、炼山等活动,对森林火灾的发生构成了潜在威胁。而更为直接引发火灾的方式是非生产性用火,包括林区吸烟、上山用火、上坟烧纸,以及燃放烟花炮竹等,这些是造成我国大部分火灾发生的原因。除了火源威胁外,森林火灾预报的方法不完善、林火的监测系统不完备和相应的监控能力较弱、森林抢险装备技术落后,以及指挥系统不完善,也造成了当火灾发生时,抢险救灾的能力不足和难以及时的应对森林火灾。
3、扑救森林火灾紧急避险措施
3.1安全区域避险
在森林火灾抢险的过程中,通常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护国家财产和人员的安全,这就需要灭火人员往往进入一些安全隐患较大的区域进行抢险,采取强制的措施来阻止火势的蔓延。此时应当安排人员设置安全避险区域,以保证抢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区域一般选在地势较为平坦,植被较少,并且上风向的位置。
3.2以火攻火避险
当遇到大火直接迎面逼近时,扑救人员难以进行直接的扑救,并且不能及时有效地转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火攻火的避险方法。以火攻火的避险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利用依托,点迎面火。通过有效地利用道路、河流、小溪等作为依托,把依托当作边界,迎火头点火,以阻断火头;二是点无依托迎面火。当火迎面逼近,形成了巨大的火墙,并且火头的前方具有静风区域,地表处火头方向存在微风时,可采用线状点烧的方法。三是点顺风火。当出现大风、低烟、火头以跳跃的方式不断快速发展,不能利用逆风火阻击火头的情况时,应在下风方向立即点燃顺风火,注意火线拉开的宽度要大于50米。与此同时,扑救人员应快速在火烧迹地的顺风方向避险。
3.3冲越火线避险
当火势较大,火蔓延速度过快,难以及时转移,且不能点迎面火和顺风火时,一般应利用冲越火线避险。一方面可以直接冲越火线。通常选在一些较为平坦、火强度低、火墙厚度薄、火焰高度矮的地方,扑救人员将衣服蒙于头部,迅速的逆风冲过火线,在火烧迹地避险,切忌进行顺风逃生。另一方面可以处置冲越火线。运用灭火炮和水雾喷射器等灭火装备,对较为稀疏的植被,且火势较弱的区域集中力量打破缺口,然后迅速转移至火烧迹地避险。
3.4利用装备避险
我国森林火灾抢险的主要灭火工具和装备有风力灭火机、灭火弹,以及水枪等,这些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灭火目的,并且也能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在突发性森林火灾抢险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并且及时发布正确的指挥命令,采用先进的装备技术,有助于扑救人员成功避险,减少人员的伤亡。最终以标本兼治和多管齐下的方法,达到成功避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等.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1).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
[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4~9.
[2]ShuLifu, TianXiaorui, KouXiaojun. Studies on selection of Fire Resistance Tree Species for
Subtropical Area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Oceania symposium on fire science.Tokyo,2000.
[3]李志芳.怎样扑救高强度森林大火.中国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北方学组论文,1990.
[4]叶兵.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
[5]黄崇福.综合风险管理的梯形结构[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0~14.
[6]李保俊,袁艺,邹明等.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3):18~23.
[7]李红,舒立福,田晓瑞等.林火研究综述(V)-GIS在林火管理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20~23.
[8]刘萌论.加强我国森林防火科技工作的必要性[J].森林防火,2005,(4):6~8.
[9]徐海峰,于占宇.北京市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时间及对策分析[J].森林防火,2005,(2):24~26.
[10]王春芳,郭鳳平.当代森林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