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译萱:爱庐中的成长与蜕变

来源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e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小记
  蒋译萱,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2017级学生。2019年荣获第32届优秀中学生君远奖一等奖、第25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小提琴比赛C组第一名;202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小提琴协奏曲比赛专业少年组第一名。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2014年,一个稚嫩女孩背着琴走入上海东平路9号。
  六年后的如今,十六岁的她携着琴,穿梭于排练厅与课堂、驰骋于赛场与舞台。
  指腹老茧、褐色“琴吻”背后——
  蒋译萱的书架上,有一本音乐家宁峰的自传,封皮上印着“宁静致远,登峰造极”。
  这八个字,是她常亲身体会而共鸣的,也是她所崇尚而追求的。自8岁来到上海考入附小开始求学之路,她就不断尝试贯彻着这一准则。
  无疑,小提琴是极有灵性的乐器,只有秉着平静、从容的心态,才能迈过时间长河,与这个古老又永远拥有饱满唱腔和昂扬精神的乐器对话。
  犹记得初入校门时,她练习的第一首炫技曲:帕格尼尼e小调奏鸣曲。抒情的旋律让人陶醉,而左手拨弦看似流畅而华丽,但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極高,只有大量的练习与思考才能掌握这个技巧。随着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练习,坚硬的琴弦在她的指腹留下了血痕——手上的茧越来越厚,又被琴弦磨去,最终形成了厚厚的老茧;脖颈处也有了一小枚褐色的印记,是长时间夹琴后小提琴给脖子留下的“琴吻”……
  当帕格尼尼如歌的小调在音乐厅盘旋升起时,小小的她开始领会静心思考与专注练琴的魅力。
  初次参加国际比赛就一举夺魁
  2019年5月,她第一次参加国际小提琴比赛。赛期将近,她面对着这全然陌生的行程有些不知所措——对来自各国的强劲对手来说,勤奋练琴已是所谓“基操”:在国际赛场上,音准节奏技术等是每个选手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作品把握性的基础上,更看重的是参赛者的音乐性、风格与灵性。
  “一定要研究作品。”比赛在即,她的专业课老师黄晨星教授语重心长地叮嘱她,“多听、多模仿、多思考。”
  于是,她找到了努力的正确方向。
  美妙的旋律、绚烂的音乐史、沉默诉说的五线谱……她静心品读,去研究这些看似波澜不惊下的暗流涌动。
  正如许多小提琴大师(包括她的专业课老师)评价的一样:她挚爱音乐,对音乐性与发音有敏锐的感知力和要求——这份感触与热情同样使她在舞台上熠熠生辉,最终突破了来自十几个国家选手的强劲包围,一举夺得第一名。
  如今,她已无数次在国内外各大交响音乐厅中演绎与诠释音乐,手中的小提琴像是一位忠实的舞伴,并在大赛中屡获桂冠。
  以演备赛,以战养战,经过无数次演出与比赛的洗礼,如今的她已逐渐焕发出夺目璀璨的光芒。
  被音乐包裹的学习生活多重奏
  被音乐包裹着的生活忙碌、轻快、井井有条。她习得了自律与热情、专注与效率并行。学校里,她背着琴像陀螺一样转上转下地上课,因此常常有老师感慨她的时间统筹安排能力:忙碌的同时能够平衡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两者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屡获校内及市级奖学金。在学校里,她能妥帖地安排好所有科目,但是她最爱的科目还是语文——文字的世界是多么奇妙啊。理性与感性交融,感情是艺术,逻辑是艺术,想象也是艺术,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其实殊途同归。校园里的生活多姿多彩,在这座音乐殿堂中,多元的艺术项目与形式令人收获良多。多声部协作充满趣味性,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她与同学组成了清晨弦乐四重奏,屡获殊荣,今年校庆她除了独奏节目外还与同学们上演了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校园中充实而平和,而赛场上的日子使人热血沸腾。去年12月份,她又踏上征途——第三届“福田杯”全国青少年弦乐精英赛。与往日不同的是,刚满16岁一个月的她(参赛划分标准为16岁以上青年组)成为了青年组最小的选手,与一众20多岁的青年选手同场竞争。年龄差并没有使她退缩,她告诉自己,这是青年组的初体验,也是检验自己能力层次的最好机会。在比赛抽签时,她抽到了第一号,复赛上午九点第一个出场。冬天,深圳的中午尚有骄阳,但是清晨的深圳旅馆里,没有暖气,只有湿气。只有长时间的练琴才能让冬日里冻僵的手指灵活起来。恰逢停电,她调了早上四点半的闹钟,摸黑从床上起来练琴、开手。
  最终,经过三轮的拼杀与竞争,她获得了青年组第二名。这样的优异成绩是她跨入青年组的第一步,在这强者如林的青年赛场上,16岁的她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其他文献
今年的冬天,依旧很美。不知远在天南地北的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岁月寒凉,但冬景似春华,切莫再负时光。  ★ 孤傲之美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点评: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孤是人生常态,傲是生命有所不为的底限。  ★ 闻香之美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
期刊
我的未来不是梦!职校生的奋斗故事,总是让人荡气回肠,倍感励志。上海市医药学校优秀学生王国珍,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优秀毕业生卓俊杰,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教师、优秀毕业生李曼,10月11日晚,他们做客教博会“技与未来”职教圆桌论坛,以职校生的身份倾情讲述了自己逐梦、筑梦、圆梦的故事。  从大山走到大都市 她的逐梦故事很励志  上海市医药学校18级制药设备与维修专业的优秀学生王国珍是通过沪滇职教协作项目从大山
期刊
中国古典艺术蕴含非常积极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精神养分,从中撷取富含活性的美学元素,构述新时代的中国美学,是学术使命也是时代课题,中国美学“新着讲”,还需要更多学人的共同努力。  中国美学身处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新的讲述,以推进学术、提升美育。关于如何讲述中国学问,哲学家冯友兰认为有“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讲法: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依照哲学史上的先贤大哲讲述,忠实于中国思想传统的历史论断;哲学家则不
期刊
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是啊,远离家乡的游子,因着路途遥远,不愿归乡,可是又有谁真的不思念故乡呢?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祖国的力量让那些思念故乡的游子都能够乘坐开向未来的和谐号回归故乡,让那遥远的距离都不再遥远。  从我有记忆起,就跟着父母在上海生活,小时候耳边一直回荡的是邻居用上海话唠家常的声音,父母在上海打拼事业,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而我
期刊
9月25日,由上海市人社局主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上海市选拔赛决赛在高职学院、高级技校开赛。选拔赛旨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為青年提供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助推上海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是为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推荐优秀选手。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上海工业技术学校、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的4名选手齐聚一堂参加决赛,最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期刊
人在买买买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一个不好的状态,但是如果过度买买买或总是买买买,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我们买的到底是什么?  1.我买的是“我很聪明”。  我没有错过属于我的利益,平时我要花100块钱买100块钱的东西,现在我只需要花60块钱就能买100块钱的东西,这让我感觉自己没有错过属于我的经济利益,说明我很聪明。  2.我买的是“我要跟其他人一样”。  人们内在都有一种害怕与他人有太多差异的感受。
期刊
今年国庆与中秋撞了个满怀,国旗飞扬,月饼飘香,不一样的双节注定有别样的风采。今年也恰逢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对口帮扶滇西教育进入第四个年头。为了让2020滇西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学校組织了精彩纷呈的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向祖国告白,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10月1日,学校带领云南籍学生参观上海红色教育基地——中共二大会址,开展党史、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师生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
期刊
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发展职场B计划。所谓职场B计划,就是指本职工作外的其他职业选择。不少人凭借自己的兴趣、技能发展职场B计划,增加收入、丰富生活。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职场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7%的受访职场青年有职场B计划,增加收入和充实空闲时间是受访青年发展职场B计划的主要目的。  00后有职场B计划的比例更高  在浙江杭州从事广告运营工作的陈晓(化
期刊
1.不能够满足自己  不能满足自己,是一种比延迟满足还要糟糕的情况。延迟满足,就是你想要什么,我延迟满足你,让你等待,耐受非即刻满足的感觉。  拖延的刚开始,和延迟满足有点像,就是拖着不去满足。可是拖延到最后,往往不滿足的概率更大。  当一个人总是不被满足时,就相当于从来没有吃饱的婴儿,他习惯了不饱的感觉。假如你让他吃饱,满足会有,可是继而他就要承受饱所带来的不适感。  这个不适感包括内疚,也包括
期刊
本报讯 购得一本心仪之书,再钤一方自己篆刻之朱红藏书印章,相得益彰!在古代,文人墨客纷纷用藏书印钤下心声,而今,藏书印更是成为喜读书之人、喜藏书之士必备之物,是藏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字体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的方寸之间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味引人入胜。  11月8日下午,“方寸钤印——藏书印篆刻”体验活动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