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驾驶员人为因素在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影响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造了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得到预警阈值,实现运输过程安全风险及时预警,为降低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于危化品运输过程安全风险的影响提供帮助。
关键词 危化品运输;风险指标体系;人为因素;层次分析法;预警
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驾驶员在这个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将这方面的因素变得可控、可预测,并且为降低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于危化品运输过程安全风险的影响提供帮助是本文的研究目标。由于人的情况极其复杂,故选择通过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层次分析法对驾驶员进行系统评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1],同时建立危化品运输风险评估模型,达到危化品运输企业对运输驾驶员的防控及预警的目的,最终使得危化品运输过程的安全系数提高,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駕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安全风险分析
由于在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种类很多,故将人为因素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一级指标,又在一级指标下细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指标,最后利用专家评价法、借鉴相关书籍资料和主观因素评价法,建立了危化品驾驶员人为因素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参照国际及国内相关标准,将风险值指标划分为五个等级:极大、大、中等、小、极小,对应1、2、3、4、5五个分值[2]。
1.生理因素
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视力、年龄、带病上岗、注意力集中能力、昼夜节律、驾驶时间[3]。
(1)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视力: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城市公交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为对数视力表5.0以上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为对数视力表4.9以上。若视力在标准以下,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经调查,驾驶员年龄越大,事故发生率相对越低在紧急情况下,年龄小,反应时间短,事故发生率也可相应降低。
(3)驾驶员带病上岗危害较多,一旦出现发烧、血压升高等情况,事故发生率则会大幅上升。因此,驾驶员绝对不能在已经意识模糊的状态下驾驶汽车。
(4)一般情况下,驾驶员注意力对于驾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注意力集中时,事故少,当注意力分散时,事故就会相应增多。
(5)人体许多生物学和行为学上的功能都要在一天中经历周期变化,包括睡眠体温、警戒水平、心里和生理表现等,这些功能经历着约为24小时一个周期的系统性工作,这种工作称为昼夜节律。尤其是当驾驶员处于昼夜节律低谷时(通常出现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运输失误操作最多,同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就相应增加。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理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同时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这一举措正是为了降低疲劳驾驶的事故发生率[3]。
2.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心理抗压能力。
(1)通过对于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分析,发现在安全行驶中,最为重要的是驾驶员需具备责任意识和严谨态度。那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客观上就急需一批技术硬、思想素质高的专业驾驶员。
(2)适当的压力能提高人的行为能力,但若出现过度压力,驾驶员会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警惕性降低,操作失误,不顾规章的不良状态,此时情绪或过于迟缓,或过于兴奋,而这些情绪恰恰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3.驾驶技术因素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是否持证上岗、行车安全距离保持能力、安全驾驶意识以及驾龄。
(1)危化品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事这方面的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危化品运输的
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做到持证上岗。
(2)车辆行驶时保持安全车距主要是为了防止和其它车辆发生追尾事故,除此之外,保持安全距离不但可以帮助驾驶员观察其它车辆的动向,而且可以把自己的行驶意图通过信号提前传递给其它车辆,同时也可以减轻驾驶员在心理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缓和思想上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大型汽车在转弯时前后轮轨迹差大,为此周围要留有必要的空间距离来满足转弯时所需面积[4]。
(3)具备安全驾驶意识是安全驾驶的前提。故企业人事部门或安全部门对新进人员需进行业务能力和素质检查,当发现人员意识不符合工作岗位的情况时,需做出最快调整[4],为此强化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预防危化品车辆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4)从业人员的驾龄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从业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也越从容,那么运输安全就得到了极大地保障。
4.危化品知识因素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危化品理化性质掌握程度、危化品应急措施、对安全标准化的常态化运作认识以及安全心理素质。
(1)危化品是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的物品的统称,危化品运输存在巨大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物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所以,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培训,了解所运载的危化品理化性质[5]。
(2)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会导致燃烧、爆炸、腐蚀等严重的灾害,所以为了提高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驾驶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危化品应急措施。 (3)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运作,可以进一步推动危化品运输体系有效的运行,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危化品安全运输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从而促进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有效预防安全运输事故的目的。
(4)稳定的心理素质是确保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故以稳定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正确判断、分析和处理行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保证危化品车辆行驶安全的必要条件。
5.自然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公路等级、交通流特征(大货、特货、集装箱车、大客车车辆交通组成之和)以及气象条件。
(1)道路的性能和安全状况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危化品运输的安全,若这部分自然环境不利于行驶,则易使危化品在运输途中出现泄漏、破损等问题。
(2)天气状况可影响危化品运输车辆及危化品的包装,继而间接导致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其中影响危化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天气有:雨、雪、雾、低温、高温等。
6.驾驶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车内灯光条件、车内噪音、车内空气流通程度、车内温度以及安全标志设置。
(1)在驾驶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车内驾驶环境(灯光条件、噪音、空气流通程度以及温度)对于安全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驾驶环境会导致驾驶员的误操作,从而会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6]。
(2)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危险化学品标志是通过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简洁的表征危险化学品特性和类别,向驾驶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资料,它存在于整个运输过程中[4]。
7.运输车辆因素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车辆状态、容器状态、设施设备条件以及车辆是否定期检修。
(1)车辆状态、容器状态以及设施设备的条件若不满足要求时,会增加事故发生率,最终使得驾驶员无法完成安全运输。
(2)危化品运输过程中,车辆是关键,定期检修车辆,排除故障,不仅能够减轻事故发生的风险值,而且可以加强驾驶员的安全心理建设。
8.人员培训因素
企业必须特别重视在运输准备前期,对于从业人员的安全运输培训[6]。若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驾驶员会因为忽视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最终酿成事故的发生。
二、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
如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何以数值分数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为解决该问题,美国运筹学家T. L. Satty教授于1971年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应急计划”时提出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1]。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吸收利用行为科学的特点,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
2.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三、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1.概述
利用专家评价法、借鉴相关书籍资料和主观因素评价法等方法对因素赋予了权重。为建立一个风险评估模型,将某危化品运输公司车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接受测试的驾驶员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差(std),最后得到预警阈值=mean-3std,实现运输过程安全风险及时预警,为降低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于危化品运输过程安全风险的影响提供帮助。
2.某危化品运输公司一车队驾驶员风险评估模型
3.风险评估模型结论
如图1所示,水平线为预警阈值,若驾驶员评价得分低于该值时,则发出预警信号,例如模型中1号驾驶员。
我国运输事业发展迅猛,危化品运输方面只增不减,那么达到一个高效,安全率高的运输监控和预警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故针对危化品运输过程驾驶员人为因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对危化品运输过程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产生的6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和16个四级指标。
2)建立人为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实现驾驶员长期监控及预警提示,减少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危化品企业安全运输提高效率,减少危化品运输的事故率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①“”利用专家评价法进行评分。
参考文献:
[1]伍晓玲,刘星宇,项昭保. 层次分析法在危化品安全评估和高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11):244-245.
[2]王海燕.危险品物流安全与事故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3]张诚,单圣涤,浅谈危险品安全管理[J].企业经济,2011(5):24
[4]吴海杰,我国挡路危险品运输管理问题剖析及解决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13(05)
[5]刘浩学,严季,沈小燕.道路运输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必读[D].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郭进隆,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1
作者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210037,馬蓉(1996—),女(回族),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
2016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610298114X)
关键词 危化品运输;风险指标体系;人为因素;层次分析法;预警
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驾驶员在这个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将这方面的因素变得可控、可预测,并且为降低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于危化品运输过程安全风险的影响提供帮助是本文的研究目标。由于人的情况极其复杂,故选择通过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层次分析法对驾驶员进行系统评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1],同时建立危化品运输风险评估模型,达到危化品运输企业对运输驾驶员的防控及预警的目的,最终使得危化品运输过程的安全系数提高,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駕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安全风险分析
由于在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种类很多,故将人为因素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一级指标,又在一级指标下细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指标,最后利用专家评价法、借鉴相关书籍资料和主观因素评价法,建立了危化品驾驶员人为因素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参照国际及国内相关标准,将风险值指标划分为五个等级:极大、大、中等、小、极小,对应1、2、3、4、5五个分值[2]。
1.生理因素
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视力、年龄、带病上岗、注意力集中能力、昼夜节律、驾驶时间[3]。
(1)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视力: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城市公交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为对数视力表5.0以上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为对数视力表4.9以上。若视力在标准以下,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经调查,驾驶员年龄越大,事故发生率相对越低在紧急情况下,年龄小,反应时间短,事故发生率也可相应降低。
(3)驾驶员带病上岗危害较多,一旦出现发烧、血压升高等情况,事故发生率则会大幅上升。因此,驾驶员绝对不能在已经意识模糊的状态下驾驶汽车。
(4)一般情况下,驾驶员注意力对于驾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注意力集中时,事故少,当注意力分散时,事故就会相应增多。
(5)人体许多生物学和行为学上的功能都要在一天中经历周期变化,包括睡眠体温、警戒水平、心里和生理表现等,这些功能经历着约为24小时一个周期的系统性工作,这种工作称为昼夜节律。尤其是当驾驶员处于昼夜节律低谷时(通常出现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运输失误操作最多,同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就相应增加。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理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同时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这一举措正是为了降低疲劳驾驶的事故发生率[3]。
2.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心理抗压能力。
(1)通过对于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分析,发现在安全行驶中,最为重要的是驾驶员需具备责任意识和严谨态度。那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客观上就急需一批技术硬、思想素质高的专业驾驶员。
(2)适当的压力能提高人的行为能力,但若出现过度压力,驾驶员会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警惕性降低,操作失误,不顾规章的不良状态,此时情绪或过于迟缓,或过于兴奋,而这些情绪恰恰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3.驾驶技术因素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是否持证上岗、行车安全距离保持能力、安全驾驶意识以及驾龄。
(1)危化品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事这方面的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危化品运输的
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做到持证上岗。
(2)车辆行驶时保持安全车距主要是为了防止和其它车辆发生追尾事故,除此之外,保持安全距离不但可以帮助驾驶员观察其它车辆的动向,而且可以把自己的行驶意图通过信号提前传递给其它车辆,同时也可以减轻驾驶员在心理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缓和思想上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大型汽车在转弯时前后轮轨迹差大,为此周围要留有必要的空间距离来满足转弯时所需面积[4]。
(3)具备安全驾驶意识是安全驾驶的前提。故企业人事部门或安全部门对新进人员需进行业务能力和素质检查,当发现人员意识不符合工作岗位的情况时,需做出最快调整[4],为此强化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预防危化品车辆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4)从业人员的驾龄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从业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也越从容,那么运输安全就得到了极大地保障。
4.危化品知识因素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危化品理化性质掌握程度、危化品应急措施、对安全标准化的常态化运作认识以及安全心理素质。
(1)危化品是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的物品的统称,危化品运输存在巨大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物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所以,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培训,了解所运载的危化品理化性质[5]。
(2)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会导致燃烧、爆炸、腐蚀等严重的灾害,所以为了提高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驾驶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危化品应急措施。 (3)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运作,可以进一步推动危化品运输体系有效的运行,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危化品安全运输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从而促进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有效预防安全运输事故的目的。
(4)稳定的心理素质是确保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故以稳定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正确判断、分析和处理行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保证危化品车辆行驶安全的必要条件。
5.自然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公路等级、交通流特征(大货、特货、集装箱车、大客车车辆交通组成之和)以及气象条件。
(1)道路的性能和安全状况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危化品运输的安全,若这部分自然环境不利于行驶,则易使危化品在运输途中出现泄漏、破损等问题。
(2)天气状况可影响危化品运输车辆及危化品的包装,继而间接导致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其中影响危化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天气有:雨、雪、雾、低温、高温等。
6.驾驶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车内灯光条件、车内噪音、车内空气流通程度、车内温度以及安全标志设置。
(1)在驾驶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车内驾驶环境(灯光条件、噪音、空气流通程度以及温度)对于安全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驾驶环境会导致驾驶员的误操作,从而会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6]。
(2)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危险化学品标志是通过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简洁的表征危险化学品特性和类别,向驾驶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资料,它存在于整个运输过程中[4]。
7.运输车辆因素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车辆状态、容器状态、设施设备条件以及车辆是否定期检修。
(1)车辆状态、容器状态以及设施设备的条件若不满足要求时,会增加事故发生率,最终使得驾驶员无法完成安全运输。
(2)危化品运输过程中,车辆是关键,定期检修车辆,排除故障,不仅能够减轻事故发生的风险值,而且可以加强驾驶员的安全心理建设。
8.人员培训因素
企业必须特别重视在运输准备前期,对于从业人员的安全运输培训[6]。若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驾驶员会因为忽视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最终酿成事故的发生。
二、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
如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何以数值分数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为解决该问题,美国运筹学家T. L. Satty教授于1971年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应急计划”时提出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1]。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吸收利用行为科学的特点,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
2.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三、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1.概述
利用专家评价法、借鉴相关书籍资料和主观因素评价法等方法对因素赋予了权重。为建立一个风险评估模型,将某危化品运输公司车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接受测试的驾驶员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差(std),最后得到预警阈值=mean-3std,实现运输过程安全风险及时预警,为降低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于危化品运输过程安全风险的影响提供帮助。
2.某危化品运输公司一车队驾驶员风险评估模型
3.风险评估模型结论
如图1所示,水平线为预警阈值,若驾驶员评价得分低于该值时,则发出预警信号,例如模型中1号驾驶员。
我国运输事业发展迅猛,危化品运输方面只增不减,那么达到一个高效,安全率高的运输监控和预警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故针对危化品运输过程驾驶员人为因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对危化品运输过程驾驶员人为因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产生的6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和16个四级指标。
2)建立人为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实现驾驶员长期监控及预警提示,减少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危化品企业安全运输提高效率,减少危化品运输的事故率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①“”利用专家评价法进行评分。
参考文献:
[1]伍晓玲,刘星宇,项昭保. 层次分析法在危化品安全评估和高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11):244-245.
[2]王海燕.危险品物流安全与事故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3]张诚,单圣涤,浅谈危险品安全管理[J].企业经济,2011(5):24
[4]吴海杰,我国挡路危险品运输管理问题剖析及解决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13(05)
[5]刘浩学,严季,沈小燕.道路运输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必读[D].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郭进隆,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1
作者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210037,馬蓉(1996—),女(回族),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
2016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61029811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