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水平下宝鸡旱塬连作冬小麦产量与深层土壤水分效应的模拟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NickFland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与黄土高原半湿润区降水状况相适应的、有利于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的合理施肥水平,为当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模拟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应用侵蚀和生产力影响计算模型(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宝鸡旱塬1961~2000年无肥(N0 kg/hm2,P 0 kg/hm2)、低肥(N90kg/hm2,P 30 kg/hm2)、中肥(N 120 kg/hm2,P 60 kg/hm2)、高肥(N 150 kg/hm2,P 75 kg/hm2)和超高(N 180kg/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引起台湾香肠腐败的主要微生物以及有机酸复合物AMC(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按质量比1:1:1混合)、磷酸钠缓冲体系BsP(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按质量比2:2:1混合
【目的】模拟林内光气候状况,探讨防护林林下的遮荫胁地效应。【方法】在精确计算实验区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基础上,采用椭球体模型,用光量子计测量了36个试验点的太阳辐射强度值,并
【目的】了解某大坝防渗心墙土料产生分散性的原因。【方法】对6组土样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双比重计法、针孔试验、碎块试验、孔隙水可溶盐试验和交换性钠百分比
【目的】揭示LAS和Cd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的伤害机理,为小白菜食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LAS(0.0,0.5,5.0,50.0mg/kg)和Cd(0.0,1.0,10.0,20.0mg/kg)及其复合污
【目的】M853-2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苗期对中国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sf.sp.tritici)主要生理小种表现良好抗性。研究
【目的】选育小麦新种质N95175和新品种远丰175,并检测其是否含有来源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抗白粉病基因或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R149/咸87(30)//小偃6号杂交组
【目的】通过多基因聚合创制小麦抗条锈病新种质,并筛选小麦抗条中32号小种基因的RAPD标记。【方法】用分别抗条中32号、31号小种和水源14号小种的花育888-5、西农1376和212
【目的】进一步研究新狼毒素B的抑菌活性构效关系。【方法】以新狼毒素B为原料,合成了7″-甲氧基(A2-1)、7,7″-二甲氧基(E3)和7,7,″4-三甲氧基(E1)3个新狼毒素B甲醚化产物及4-亚
摘 要:该文以德州紫花扁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正常水分(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与中度干旱胁迫等处理对扁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与中度干旱胁迫较对照能使扁豆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株高、结荚数与单株产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随胁迫程度的加剧,降幅越来越大。同时,扁豆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此外,叶片的SOD和CAT活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明显升高,叶片丙二醛含量与相对电导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