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及知识掌握度分析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病相关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老年患者效果、知识掌握度及血压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7月本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高血压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血压水平及知识掌握度.结果 研究组舒张压(71.15±3.36)mmHg、收缩压(140.25±10.55)mmHg,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高血压老年患者应用社区慢性病相关管理模式,可控制血压水平,提升满意度及知识掌握度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膝关节镜下治疗后天性腘窝囊肿(PF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0年8月本院后天性PFC患者60例,予以开放手术的29例患者作为开放组,予以膝关节镜手术的31例患者为膝关节镜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切口、手术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usching和Lindgren分级.结果 膝关节镜组手术切口小于开放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术后4、12周,膝关节镜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12周,
目的 探究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均进行凝血四项检测,记录BD管、国产A管、国产B管的凝血检验结果,其中包括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观察标本分别放置于冰箱、室温环境下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结果 国产A管PT、APTT、TT与FIB水平与BD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产B管TT水平低于BD管(P<0.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