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本色:劳模武侯梨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山西省平顺县被世人认识乃至闻名遐迩,很大程度上来自劳模。她是以这些太行山上的劳动模范们的奋斗精神和非凡品格根植于人们心中,而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且不说过去,即使在今天,劳模的金字招牌仍在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然而认真探寻这些劳模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们生命中与土地的亲近和游离变化,还是颇令人感慨和思索的。
  劳动模范是平顺的骄傲和特色。20世纪的50年代,是个崇尚劳模的时代,人们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向往劳模,做出了很多令人敬仰的业绩。在这个全社会学习劳模的巨大浪潮中,很多劳模脱颖而出。而地处太行山南端的平顺县,则更是劳模辈出。这个当时还不足10万人的山区小县,仅在20世纪50年代,跻身全国劳动模范行列的就有四人,他们分别是李顺达、申纪兰、武侯梨、郭玉恩。而武侯梨不仅是农业劳动模范,而且还是林业劳动模范,荣膺双劳模殊荣。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这些劳模各有归属。李顺达这个劳模群体中的佼佼者,以劳模的身份逐步跻身行政管理层,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晋东南地委书记,平顺县委书记等职务。而申纪兰更是凤毛麟角,是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除担任过山西省妇联主任职务外,还担任着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一直到现在。郭玉恩则担任了平顺县委常委、平顺县政协名誉主席职务。而当我们将目光定格到武侯梨时,却觉得这个生活在政治和劳动关系非常密切的时代的劳模很另类。他一生始终未离开过他的家乡羊井底,没有离开过土地,一直到终老,还是一介农夫。尽管如此,他却没有因为未当官人仕而使生命逊色,人们反而频频被他身上显现的本色光芒所折服。
  阳春三月,太行山上的羊井底村千树万树梨花开,巡行在花簇如浪、松涛似海的清凉山上,处处可见生机盎然。掩映在梨花丛中的武侯梨纪念亭并不显眼,但雕梁画柱却与这方春色浑然一体,装点着姿态万千的太行山。伫立在武侯梨纪念亭前,阅读武侯梨的生平,顿时感慨万千。
  武侯梨(1907-1988),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平顺县羊井底村人。自幼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靠给富户当长工、打短工养家糊口。1943年,联合17户贫苦农民,组织起羊井底村第一个互助组、并任组长。194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8-1983年担任平顺羊井底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他带领全村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互助组,农业合作社,坚持“以农为主,农林结合”,大搞农林生产,发展集体经济。在他的带领下,羊井底群众年年植树造林,在穷山秃岭上实现了万亩松林、千亩果树的目标,全村年产梨果150万斤,走上了富裕道路。省、市、县曾多次在羊井底召开现场会,成为建设山区、改造山区的榜样。他被评为县、市、省劳模。由于他的成绩显著,1950年,出席了山西省召开的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三等劳动模范”。1952年,他又出席了全国林业劳模大会,被评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1957年,武侯梨第二次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多次出席全国农业、林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是山西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府四届委员会委员。1988年11月病逝,终年81岁。
  武侯梨的人生是从土地开始的。他的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都是靠和土地打交道为生的,这是那个时代太行山上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土里刨食的父亲出于对生活的期盼,給孩子们取的名字都是向往囤满仓盈、有粮可吃的。大儿子叫添仓,希望能对家庭的粮仓收入有所增添。武侯梨是次子,就取名叫余仓,意在祈盼仓有余粮。然而太行山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日寇入侵,战乱频仍,这位老人期望的粮仓始终也没见余粮,反而债台高筑,欠下别人很多债。直到若干年后,武侯梨大搞林业,栽种梨树时,老人才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的努力上来,给儿子改名为侯梨,意在期盼栽植梨树成功。武侯梨的人生轨迹出现转机得益于中国二十世纪中期那场巨大的历史变革。武侯梨和他的父辈一样,从小就和土地结了缘,农民是上世纪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终生职业,武侯梨也不例外。他的童年是在拾粪、拾柴中度过的。13岁时,离家到山西屯留县学石匠。16岁时返回家乡种地,开始给村上的富户打短工、扛长工,直到1942年他36岁时上党地区开展减租减息,才结束了扛长工的历史,他的人生才开始走向充实辉煌。
  以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使中国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拥有了自己土地的武侯梨如鱼得水。30多年与土地的亲密接触,武侯梨对土地情有独钟,对如何改变农民的贫穷状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给村上富户人家扛长工时,对富人家的收入他比较清楚,他知道在太行山羊井底这块土地上,种植梨树的收入要比单纯的种庄稼效益好得多。于是1943年办互助组时,他就有了种植梨树增加收入的设想,到1948年,他的初步理想得以实现,在自己的互助组里培育出了10亩梨园,他终于候来了梨。1949年,羊井底已经有梨果园20亩,植树81300株,荒山造林970亩,并能产干水果1.5万公斤,羊井底人们找到了发展的道路。
  如果说李顺达是以率先创办互助组、申纪兰是以首倡男女同工同酬、郭玉恩是以领先创办高级社并善于经营而跻身劳模行列的话,而武侯梨则是以一个农民中的“好把式”,使农林牧副各业走在全国前列而令人刮目相看的。他以精明而富有实效的农民智慧和本色,赢得了全国林业和农业双劳模的荣誉称号。
  作为农民中的好把式,在他身上可谓亮点纷呈。随着种植梨园的成功,他将目光放远到了周边的大山上。1951年,武侯梨率先吹响了太行山绿化的进军号,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林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1952年出席了全国林业劳模大会,成为全国林业劳模。他的壮举引起了政府的密切关注,国家林业部特派专家郝景盛到羊井底村指导植树造林,并制定出了全国第一个山区村的林业规划《羊井底村林业建设规划》。接着,羊井底村又制定出了农牧副各业规划。武侯梨全身心投入在这块土地上,在他的经营下,羊井底村农林牧副全面丰收。1955年,《人民日报》记者田流来到羊井底,看到的已不是贫困和荒凉,而是满山葱绿,梨园飘香。他写下了《太行山上的梨园》在《人民日报》发表。1956年,《山西日报》发表范永明、郭建中署名文章,《四喜齐来记农、林牧、副全面丰收的羊井底红星农业社》,文章的五个小标题具体突出,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羊井底在武侯梨带领下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农业一一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6.4%;林业——改变了果木树“隔年歇”;畜牧业——打破了历史记录;林业——比去年多收入27%;95.6%的社员户增加收入。此后,《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以“四喜临门”“四喜重来”等词语作标题对武侯梨领导的羊井底村农林牧副全面领先作了详细的报道,武侯梨也倍受人们的关注。1957年他又出席了全国农业劳模大会,又被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在历次参加的林业、农业劳模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都亲切地接见过他,并与他有着很多的交往。在20世纪的50、60、70年代,武侯梨曾作为榜样而名扬中国林业、农业战线。   作为劳动模范,武侯梨从率先提出绿化太行山,开展多种经营,到农林牧副取得全面丰收,在羊井底这块土地上他倾注了自己的毕生心血。他从最初的栽种松柏树,怕野兽糟蹋,白天劳动,夜晚在山岭上敲锣鸣枪赶吓松鼠野兽,到治山治沟,引进新品种,全面发展经济,提高集体和社员收入,他脚踏实地地在这块土地上忙碌着,他对土地有着别样的情怀。1963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武侯梨的先进事迹,文中特别对他的名言“工作要实际,天天要下地;一天不下地,工作不实际。”做了深刻阐述,对他钟情土地,坚持实际,脚踏实地,建设山区的优秀品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武侯梨是那个年代社会上的风云人物,他在建设农村方面的探索、引领和示范,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人们的赞誉,然而当人们将目光定格在20世纪60、70年代,山西很多劳模因劳动突出的光环而进入仕途的背景下时,还是对武侯梨始终未离开土地,躬耕终生而感到不解和敬佩的。
  中国是一个封建意识十分浓厚的国家,几千年来,即使是对一个人的称谓也是以其官职来相称的。即使是对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颇有成就的大家也是如此。如历史上的称杜甫为杜工部、高适为高常侍、王羲之为王右军等,似乎人生的成败得失都和当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意识根深蒂固。似乎人生的主要意义就是当官,这种意识因深入人心而被世人普遍认可。然而这样的世俗观念在武侯梨这位太行老人的人生中却是个特例。他在非常有条件当官的境况下,却选择了和土地为伍。他为什么在那个政治化倾向颇浓的时代里,没有走向仕途呢?这是当时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
  拥有众多光环的武侯梨要在仕途上寻求一席之地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按当时的情况,劳模是十分令人尊敬的,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之一,武侯梨不仅是劳模,而且还是双劳模,这样的入仕条件可谓充足十分。其次,当时省地县的各级领导层中,都有着和他一样经历的劳动模范。成名于他之后和他颇有私交、官至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大寨劳模陈永贵在山西省说话举足轻重,和他一样因建设山区成名的李顺达是他所在的晋东南地区的一把手,县里则有着郭玉恩这个同为劳模的老朋友在任常委。还有,其时申纪兰也在省妇联任职。他这样的条件可谓人脉旺盛,登天有路。而在基层,他那劳模的独特身份,也是很多人拥戴的对象。请他出山,劝他人仕,推举他当官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毛泽东主席当年除多次接见他以外,还曾亲笔给他写过信,让他参加中苏友好招待会。这一封信,可是一个重量级的、无可比拟的特殊条件。所以对于武侯梨来说,他要在人生中博得一个当官的职务,实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了。可这件让人们看来举手之劳的事情却在武侯梨身上没有变为现实。
  当人们按照世俗的思维方式,带着疑问和不解走进羊井底,跨上清凉山,翻越六塄背,寻访到那些曾经和武侯梨共同奋斗过的古稀老人时,这个答案终于清晰了起来。
  在很多人力推和举荐武侯梨脱离农村、走向仕途的现实面前,武侯梨当时的回答更为现实:“我就是个大老粗,只会种地栽树,不会扛啥旗,也不会当什么官,要叫我去机关上当干部,那是叫梨树上结花椒哩,花椒结不出来,把梨树也接坏了。”这样的自知之明,这样为人处世的大彻大悟,令人肃然起敬。
  是的,武侯梨所说的只会种地栽树是有根据的,他在农业和林业方面的独到之处,让很多人叹为观止,并学习借鉴。他在治理水土方面就创造了治水五法和治沟五法。治水五法即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挖鱼鳞坑、开转山渠、修梯田;治沟五法即闸谷坊、修水库、改渠道、垒顺水坝、植护沟林。正是这些符合山区实际的治理方法的实施,才成就了羊井底村在干石山上创造出了“高山远山万亩松林,岭腰岭脚千亩果园,村旁路旁树木成行、沟壑坡滩梯田台田”的奇迹。这样的奇迹连当时在全国颇负盛名的大寨劳模陈永贵都赞叹不已。1963年9月13日,陈永贵来到羊井底,他登上了羊井底的六楞背、清凉山,对武侯梨的绿化荒山,发展林业成果崇拜不止。并吟出了一首顺口溜表达感情:来到羊井底,叫我好欢喜,石山长果树,果子碰嘴边。山区景色美,前途不可限。而同在平顺的李顺达申纪兰和郭玉恩也经常到羊井底参观学习植树造林,切磋提高梨果产量的技艺。所以武侯梨说自己只会种地栽树,还是非常符合这个农民的自身特质的。
  其实武侯梨除有自知之明外,他的始终保持农民本色,躬耕陇亩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缘于一句庄重的承诺。岁月远去,时空流转,如今他的儿孙们和当年与他一同劳动过的人们,还为武侯梨信守承诺、忠诚于土地的情怀感叹不已。
  1951年3月,武侯梨互助组向全省劳模发出推行合作造林,提高造林技术的竞赛挑战。《山西日报》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当年武侯梨被评为全国林业劳模,出席全国林业劳模大会。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接见了劳模们,并设宴款待。当毛泽东和武侯梨碰杯时,武侯梨激动万分,他向毛泽东主席表示:一定要把羊井底建设成富裕的新农村。毛泽东主席对这位农民印象很深,随后热情邀请武侯梨到家里做客。后来还亲笔写信,让他去参加中苏友好招待会。作为武侯梨这个质朴的农民来说,他对毛泽东主席的承诺是神圣的,这个保证也成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以后的几年里,武侯梨牢记承诺,农林牧副齐头并进,羊井底的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到1957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农业劳模,毛泽东主席再一次接见了他,并合影留念。这次接见,武侯梨是欣慰的,他对毛主席的承诺做得实在有效。为了让毛主席放心,他用一个农民最纯朴的方式,把五穗“金皇后”玉米和十个大黄梨寄给了毛主席。
  武侯梨具有中国农民质朴守信的秉性,这似乎是太行山农民与生俱来的天性。有着和毛泽东主席这样的承诺,武侯梨是念念不忘的。当官确实是一件令人诱惑的事情,但对于信守承诺的武侯梨来说,即使自己具备当官的条件,为了这个神圣的承诺,他也坚持当农民痴心不改,任凭风云激荡,世态嬗变,一如既往地坚守在黄土地上,保持着一个农民的原色。
  武侯梨在那个年代的选择,无疑是他作为农民的真实感情流露,更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选择。这样的选择,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本色所在。   作为林业、农业劳动模范,失去了土地的依托,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优势,而武侯梨穷其一生,受人敬仰,和他的永葆本色,珍视原色不无关系。
  追寻武侯梨终生甘为劳动者从不追求仕途的生命历程,不仅可见这位憨厚农民的劳动本色,又能看到这位劳动者的聪明睿智。作为农民,他始终对土地不离不弃,视劳动为终生职业,名利在他眼前成了过眼烟云,自知之明和信守承诺成了他生命中的主旋律,这样的睿智令人肃然起敬,客观的现实也确实如此。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比他更有名气和更早成名的陈永贵和李顺达。他们不仅是全国劳动模范,而且也有着行政上的职务,但客观地讲,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和怀念,仍是他们作为劳动模范的春华秋实和不凡建树。而对于他们作为一方土地上政府要员和仕途中方面的记载,着墨却并不多,似乎还成为了他们人生遭际中的争议或包袱。再如申纪兰,人们对她的尊崇也更多的是她作為劳动模范的这个亮点,而对于其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的经历也着墨不多,或一笔带过。申纪兰在走进仕途后又重返西沟,回归土地,这样的人生轨迹是否也是受到了武侯梨的影响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申纪兰在西沟这块土地上一举成名后,却没有因走进省政府大院随着职务的升迁而更加声名显赫,反而是在重返西沟后又一次声名鹊起,令人称赞尊崇。
  作为劳动模范,武侯梨当之无愧、令人敬仰。他的睿智和本色光芒,令人折服。他深知自己的潜力和所长,倾情于土地,专注于做事,相忘于权力,这应该是他作为劳动模范的真谛所在。在他的思维里,劳动模范就要劳动,工人就要搞技术,知识分子就要做学问,各行各业应各尽其责,不为世俗而心旌动摇。这样的思维也是由他那农民的本色所决定的。即使到了晚年,多病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再亲近土地,他也仍然对土地一往情深。1986年他生病住院,当他知道山上林木出现松毛虫时,非要上山治虫不可。人们看到老人年事已高,病魔缠身,劝他不要上山。可他却说羊井底的山林是几十年的血汗换来的,我怎能住在医院不管。看到老人对土地的急切心情,孩子们只好同意他出院。孩子们知道,土地是老人一生的依托和希冀,他的精神世界里只有经营好土地,践行自己的诺言。就这样,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一个心中只有土地的农民,一个头上戴满光坏的劳模,拄着拐杖上山了,一步接一步,蹒跚而坚定。这样的执着与魅力,绝非演技绝伦的影星影帝能作秀出来。这是这位太行老人一生的本色所在,是他生命中原汁原味的流露。这样的质朴,这样的纯粹,正是他一生受人尊崇的本色光芒。也正是他这样地终生植根于土地,才使他的人生绽放出了异样的精彩。
  如今,羊井底山山尽显松柏绿,年年依旧梨花香。道路畅通,生活富足,人们仍然回忆着武侯梨这位老人当年带领人们追求富裕的往事,流传着这位农民曾经的荣耀,赞叹着这位劳模高洁的风骨。
  春阳灿烂,晚霞似火。回望武侯梨纪念亭,它静静地与太行山融为了一体,一样的色彩,一样的风韵,正如武侯梨一生保持劳动模范原色一样,质朴无华,却魅力四射,永远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阅读武侯梨平凡而非凡的人生,对每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启迪呢?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的长治县城就在现在的长治市里。那时县城很繁华,为上党十九县之首。“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就设在东街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里,所以,长治县城还是晋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从京城、省城来晋东南的官员,下榻的第一站就是长治县。公干之暇,有两个地方必定要去,一是去“长春园”吃顿饭,一是去“玉生池”洗个澡。  “玉生池”是民国16年(1927年)创办的,掌柜是长治县(今
期刊
被誉为清末“良吏第一”和“民国巨子”的张瑞玑先生,生于1872年,卒于1928年。字衡玉,号老衡、 窟野人,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县赵城镇)人。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1894年中举,1900年任平阳府平河书院山长。1903年中进士,历任韩城、兴平、长安、临潼、咸宁知县。1907年以宰官加入同盟会,与景耀月、景梅九等革命党人过从甚密。陕西布政使、晚清著名诗人樊增祥(字樊山)对张
期刊
兰亭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属古之上祀节。在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举行了一场雅集。这一天,也因为这次雅集而名垂千古。聚会的是谁呢?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凝之、王徽之、王蕴之、郗昙、庾友、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王献之等42人。东晋名士尽会于此,堪称阵容强大。“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两晋时期无比显赫的高门世族,他们无需为五斗米奔波,因而更有时间和精力放在
期刊
李石曾先生,国民党元老,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积极倡导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在碧云寺创办中法大学、温泉中学,开展西山乡村社会实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和贝熙业等法国友人一起,办起“天然疗养院”……堪称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考察西山地区文化名人时,结识了一位对我帮助甚大并成为忘年交的老人:胡玉树先生。  胡先生当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李
期刊
从小情报员成长为西北野战军战士  我的父亲闫永文生于1929年农历4月23日,由于家境贫寒,在本村只读了两年小学。1938年,日军占领了中条山区。在我的家乡绛县迴马岭,日本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怨声载道,满目疮痍,家中仅有的几孔窑洞也被烧毁。奶奶带着伯父、父亲、姑姑兄妹六人到处逃难,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第二年的秋天,日本人撤离迴马岭,一家人返回昔日的家时,只剩下断壁残垣,院落里杂草丛生
期刊
我与太原市晋祠文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文物学者常文林先生的女儿常学瑞是高中同学,应该说认识常先生有40多年了,但以前对他的印象只有八个字:谦谦君子,好好先生。直到最近,应同学常学瑞之邀,为其父整理书刊资料,才真正了解和认识了常先生。  近几个月来,我细心翻阅常先生那一份份履历表,一篇篇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文章,一本本大学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工作日记,一盒盒为做论文积累的资料卡片,一张张调研、考察和开会的照
期刊
《钦定四库全书·滇略·卷八》之乔坚诗作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这里外有大河,内有高山,自古雅称“表里山河”。说起山西人,历史上行遍天下的晋商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传奇,他们用自己的信义与担当,为山西赢得数百年的声望。除此以外,还有一群与晋商一样走出三晋大地的山西人,他们背井离乡,远赴西蜀富顺出仕为官,在千里之外获得一如晋商般的荣光。  经查富顺旧志,从元代至清代共有十八名山西人先后到富顺任职。
期刊
新加坡归侨、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朱振猷的原籍在海南省东部琼海县博鳌镇莫村。1931年11月27日,他就出生在这里。海南岛的沿海居民,“靠海吃海”,成天念“海经”,跟大海打交道,自然跟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向往大海远处的地方,产生探索外部世界的欲望。风光旖旎的琼海博鳌,由于举办“博鳌亚洲论坛”而声名大振,如今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会展、旅游、度假胜地。但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却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
期刊
一所深宅,一段尘封的历史;一座大院,一部厚重的历史;一座民居,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题记  大约在元末明初,潞城县(今潞城区)西天宫申姓的一支迁到了今天的平顺县北眈车乡安乐村。明宣德二年(1427年),申家大院的奠基者申洪临世。申洪自幼聪慧,长大饱读诗书,入朝做了省祭官。其子文渊、文表皆在朝居官。  《火烧庆功楼》是民间流传很广的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目。一出戏简直就是一部忠臣良将赤心为国却不得善
期刊
西汉时期的“礼”与“殊礼”  《汉书·礼乐志》言:“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学者饶宗颐先生认为:“礼与乐二者的突出,形成两颗牟尼珠型的人文观念可说是东方精神文明的重要成就”。儒家先师孔子就曾提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既是孔子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也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儒家学派的另一宗师荀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