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是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群众文化参与度还不够、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基层文化品位至关重要。本文以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为例,探讨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如何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提升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网格文化;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一、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乡建设、民生服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锦丰镇而言,网格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扎实推进。
从群众文化需求来看,网格文化日益增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化建设推进,大多社区居民从田间劳作中释放出来,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文化服务空间布局发生变化,文化服务目标人群呈现多元特点,文化服务需求多样化和差异化愈加明显,原有村(社区)文化中心建制已难以适应服务人群和服务面扩大的需要。网格化服务可以说是对症下药,非常有针对性,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多元供给、“菜单”服务为特点的网格文化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成为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创造、自我服务的平台载体。锦丰镇现有网格文化员120人,69支村(社区)特色团队,已完成117个网格的划分,平均每个网格1000人左右。镇、村(社区)、网格三级文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保障、全民覆盖、全民共建和全民共享。
从文化载体建设来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实行设施网络化。锦丰镇先后投入近1亿元,用于镇、村“八个一”基层文化设施工程建设、新建沙上文化展示馆以及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科文中心、文体中心等文化设施,初步实现全镇“十分钟文化圈”。区域现有大型体育馆3个、篮球场47个,40平方米以上的乒乓球活动室23个,室内健身室15个,晨(晚)练点130个,健身路径77片,全镇3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总面积近40000平方米,文化服务站建成率达100%,基层文化“八个一”工程(五位一体)建设稳步推进,并配有联兴村沙上文化展示馆、向阳村健康教育园、建设村党建宣传园、厚生村廉政文化园等村级特色文化阵地,有效地服务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
从文化信息资源来看,网络服务全民共享。锦丰镇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立足文化网格,创新实施网格特色服务,着力推进全民共享,提升文化民生福祉。大力提升城乡文化队伍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村村通”为目标,全面建成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在全镇范围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有基层服务点”,向全镇及时传播公共文化资源信息,包括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联系方式以及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通过资讯服务,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特别是图书文化资源。全镇建有镇区图书馆1个、分馆8个,各村(社区)建有图书室,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图书总量为11.6万册,其中镇图书馆藏书总量达13783册,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以达到1册以上。“五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加快实施,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免费文化圈。
从文体活动开展来看,群众文化丰富多彩。锦丰镇各村(社区)坚持以广场文艺演出为龙头,经常性举办社区群众参与面广的文化活动。镇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基层文体团队的建设,创新性地组织开展“沙上文明风”公益文艺巡演、“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大型文化展示、“沙上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创作编排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三年来,深入各片区、各村(社区)、各文化网格进行巡回演出 420余场次,惠及居民数万人。此外,组织各村(社区)专业和业余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寻找素材,大胆创作,文艺创作全面开花。三年来,各村(社区)文艺爱好者共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近两千件,其中文学类作品800多件、表演类作品300多件、书画类作品400多件,入选市级近60件,入选全国 近40件。
二、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对城市文化发展现状,锦丰镇网格文化存在建设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网格文化人才相对匮乏。现有文艺队伍年龄出现两极分化,中青年队伍发展比较困难,年轻人从事文艺活动的精力有限、时间很难保证。网格文化人才队伍比较薄弱, 专门从事文化活动人员素质偏低,成为制约网格文化发展的一大桎梏。而且镇文化站专业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上各项培训渠道不广、题材不多等问题,导致网格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随着农村民间艺人和民间技艺的消失,民间文化艺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或被取代,农村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流失。
2、网格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因新城建设、老城改建正在进行中,一些村因拆迁、改建等暂时无法更新文体设施建设。部分村(社区)因资金短缺等问题,相关硬件设备无法得到更新和巩固,较为陈旧,运行情况较差。部分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书籍较少,更新不快,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加上农民居住方式分散,资源共享率低,使得农村社区文化设施跟不上,难以满足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
3、农村居民文化素养较低。农村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少数家庭不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社区居民文化素养较差。少数居民的思想观念没更上,陈规陋习难除,现代科技、现代农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无法完全融入農村生产与社区生活。加上大多居民都在企业上班,空闲时间相对不足,不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参与网格文化建设工作。 三、加快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网格文化对提升人的素质、激发创造潜能、构建和谐社区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长期城乡差别的存在,基层网格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探求加快农村网格文化建设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快网格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是基础。真正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基层网格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健全文化配套设施。充分發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文化建设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除了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支持外,镇级财政设立专项网格文化建设经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活动开展、文化器材和图书购置等各项经费,做到每年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文化建设,鼓励一些大企业和投资机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产业的开发。积极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中小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村社区居民开放。
2、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研究制定较为科学合理重点文化人才评价标准,积极实施“锦丰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重点培养或引进2名文化艺术人才。利用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摄影、书画、文学等协会作用,广泛团结、培育社区文艺爱好者。在充实、稳定社区文化队伍的同时,通过选送培训等方式提高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特别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重视沙上号子、曲艺、舞狮、锣鼓等民间民俗表演项目。此外,加大对社区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坚持做到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尤其是对农村党员干部或农村科技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选择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开展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文化市场培育是根本。充分发挥锦丰镇文联作用,促进民间文艺团体快速发展,在税费收取、财政补贴、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推动农村文化服务快速发展和群众的参与度。举办各类文艺演出,继续开展村村演活动,不断挖掘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源。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支持社区居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体放映队等,使社区居民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集中治理行动,依法违法违规的文化活动,为农民群众营建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对公共图书馆、科文中心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原则,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4、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是后劲。要想文化扎根于一方水土,必须加快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因为农民最渴望的是属于自己的文化娱乐样式。沙上文化有着神秘、瑰丽、个性、开放等特性,是沙上人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约定。大力塑造“沙上文化引领之镇”,精心举办沙上文化艺术节,以文化载体建设、研讨会、展览、文化汇演等子项目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沙上文化内涵,并让这种区域文化逐步成为展示区域形象的优秀品牌。与此同时,继续实施“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大“乐杨大鼓”、“联兴青春街舞”等特色文化品牌培育,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网格格局。
关键词:网格文化;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一、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乡建设、民生服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锦丰镇而言,网格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扎实推进。
从群众文化需求来看,网格文化日益增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化建设推进,大多社区居民从田间劳作中释放出来,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文化服务空间布局发生变化,文化服务目标人群呈现多元特点,文化服务需求多样化和差异化愈加明显,原有村(社区)文化中心建制已难以适应服务人群和服务面扩大的需要。网格化服务可以说是对症下药,非常有针对性,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多元供给、“菜单”服务为特点的网格文化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成为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创造、自我服务的平台载体。锦丰镇现有网格文化员120人,69支村(社区)特色团队,已完成117个网格的划分,平均每个网格1000人左右。镇、村(社区)、网格三级文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保障、全民覆盖、全民共建和全民共享。
从文化载体建设来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实行设施网络化。锦丰镇先后投入近1亿元,用于镇、村“八个一”基层文化设施工程建设、新建沙上文化展示馆以及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科文中心、文体中心等文化设施,初步实现全镇“十分钟文化圈”。区域现有大型体育馆3个、篮球场47个,40平方米以上的乒乓球活动室23个,室内健身室15个,晨(晚)练点130个,健身路径77片,全镇3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总面积近40000平方米,文化服务站建成率达100%,基层文化“八个一”工程(五位一体)建设稳步推进,并配有联兴村沙上文化展示馆、向阳村健康教育园、建设村党建宣传园、厚生村廉政文化园等村级特色文化阵地,有效地服务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
从文化信息资源来看,网络服务全民共享。锦丰镇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立足文化网格,创新实施网格特色服务,着力推进全民共享,提升文化民生福祉。大力提升城乡文化队伍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村村通”为目标,全面建成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在全镇范围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有基层服务点”,向全镇及时传播公共文化资源信息,包括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联系方式以及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通过资讯服务,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特别是图书文化资源。全镇建有镇区图书馆1个、分馆8个,各村(社区)建有图书室,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图书总量为11.6万册,其中镇图书馆藏书总量达13783册,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以达到1册以上。“五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加快实施,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免费文化圈。
从文体活动开展来看,群众文化丰富多彩。锦丰镇各村(社区)坚持以广场文艺演出为龙头,经常性举办社区群众参与面广的文化活动。镇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基层文体团队的建设,创新性地组织开展“沙上文明风”公益文艺巡演、“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大型文化展示、“沙上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创作编排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三年来,深入各片区、各村(社区)、各文化网格进行巡回演出 420余场次,惠及居民数万人。此外,组织各村(社区)专业和业余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寻找素材,大胆创作,文艺创作全面开花。三年来,各村(社区)文艺爱好者共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近两千件,其中文学类作品800多件、表演类作品300多件、书画类作品400多件,入选市级近60件,入选全国 近40件。
二、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对城市文化发展现状,锦丰镇网格文化存在建设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网格文化人才相对匮乏。现有文艺队伍年龄出现两极分化,中青年队伍发展比较困难,年轻人从事文艺活动的精力有限、时间很难保证。网格文化人才队伍比较薄弱, 专门从事文化活动人员素质偏低,成为制约网格文化发展的一大桎梏。而且镇文化站专业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上各项培训渠道不广、题材不多等问题,导致网格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随着农村民间艺人和民间技艺的消失,民间文化艺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或被取代,农村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流失。
2、网格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因新城建设、老城改建正在进行中,一些村因拆迁、改建等暂时无法更新文体设施建设。部分村(社区)因资金短缺等问题,相关硬件设备无法得到更新和巩固,较为陈旧,运行情况较差。部分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书籍较少,更新不快,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加上农民居住方式分散,资源共享率低,使得农村社区文化设施跟不上,难以满足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
3、农村居民文化素养较低。农村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少数家庭不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社区居民文化素养较差。少数居民的思想观念没更上,陈规陋习难除,现代科技、现代农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无法完全融入農村生产与社区生活。加上大多居民都在企业上班,空闲时间相对不足,不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参与网格文化建设工作。 三、加快锦丰镇网格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网格文化对提升人的素质、激发创造潜能、构建和谐社区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长期城乡差别的存在,基层网格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探求加快农村网格文化建设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快网格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是基础。真正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基层网格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健全文化配套设施。充分發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文化建设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除了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支持外,镇级财政设立专项网格文化建设经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活动开展、文化器材和图书购置等各项经费,做到每年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文化建设,鼓励一些大企业和投资机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产业的开发。积极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中小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村社区居民开放。
2、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研究制定较为科学合理重点文化人才评价标准,积极实施“锦丰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重点培养或引进2名文化艺术人才。利用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摄影、书画、文学等协会作用,广泛团结、培育社区文艺爱好者。在充实、稳定社区文化队伍的同时,通过选送培训等方式提高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特别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重视沙上号子、曲艺、舞狮、锣鼓等民间民俗表演项目。此外,加大对社区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坚持做到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尤其是对农村党员干部或农村科技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选择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开展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文化市场培育是根本。充分发挥锦丰镇文联作用,促进民间文艺团体快速发展,在税费收取、财政补贴、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推动农村文化服务快速发展和群众的参与度。举办各类文艺演出,继续开展村村演活动,不断挖掘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源。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支持社区居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体放映队等,使社区居民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集中治理行动,依法违法违规的文化活动,为农民群众营建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对公共图书馆、科文中心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原则,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4、加快网格文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是后劲。要想文化扎根于一方水土,必须加快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因为农民最渴望的是属于自己的文化娱乐样式。沙上文化有着神秘、瑰丽、个性、开放等特性,是沙上人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约定。大力塑造“沙上文化引领之镇”,精心举办沙上文化艺术节,以文化载体建设、研讨会、展览、文化汇演等子项目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沙上文化内涵,并让这种区域文化逐步成为展示区域形象的优秀品牌。与此同时,继续实施“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大“乐杨大鼓”、“联兴青春街舞”等特色文化品牌培育,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网格格局。